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15章

赵云-第15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蔡叔的儿子姬胡改行,干起了赵云老祖宗驯兽的事情来。

    毕竟都是自家人,周公看到自己的侄子如此落魄,于是他建言成王,复封姬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史称蔡仲。

    此为蔡国二度受封,其都邑迁往今天汝南郡上蔡县一带。

    前684年楚国利用蔡国、息国二国的矛盾,出兵俘虏蔡哀侯,将蔡国纳入楚国控制范围。

    哀候在软禁中去世,儿子姬肸继位,史称蔡穆侯。

    姬肸在位初期,才发现自己的侯国是很“菜”的国家。

    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

    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

    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

    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

    中原小国不得不在夹缝里生存。

    蔡穆侯看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势力强盛,于是就赶紧挑了个好看的妹妹蔡姬,给齐桓公送去做姨太太。

    蔡姬是个年轻活泼的姑娘,齐国又是沿海开放国家,商业尤其发达。

    她从那封闭保守的中原小国出来,呼吸这带着海的味道的敞亮空气,日子过得十分明媚。

    齐桓公老了点,足以当她父亲。

    当初的公子小白算个不古板的君王,看着蔡姬淘气,他哈哈大笑,很欣赏的样子,蔡姬就越发淘气起来。

    有一天,蔡姬和齐桓公在湖上泛舟,蔡姬见了水,就顽皮起来,向齐桓公泼水。

    齐桓公也笑着回敬几下,好像在乡野荷塘中初恋的少男少女似的,还蛮开心的。

    一阵玩闹,船猛烈摇晃起来,齐桓公害怕,大声道:“好啦好啦,不要闹了啦!”

    蔡姬觉得齐桓公害怕的样子还蛮好玩的,干脆故意让船摇晃得更剧烈一点。

    齐桓公大声喊:“好啦!不要闹啦!我不会游泳!”

    蔡姬说:“没事的,你淹水了我救你!”

    她是熟悉水性的,天知道啥时候学的游泳。

    齐桓公年龄大了点,吓得紧紧抓住船帮,脸色煞白,好像第一次在坐过山车的老汉。

    他越是害怕,蔡姬越是开心,把船摇得像游乐园的海盗船。

    齐桓公一脸阴沉地上了岸,对蔡姬说:“明天就把你退回蔡国!”

    他不是说着玩的,第二天就派一辆马车,把蔡姬载着,退回蔡国。

    蔡姬觉得自己没犯什么大错,却遭到退货,十分丢脸,一路哭泣,一路颠簸,灰头土脸地回到蔡国。

    蔡穆侯看妹子嫁了齐国,竟这样狼狈地被撵回来。

    他十分恼火:你齐国有什么了不起哩?我妹子青春无敌,又不是嫁不出去。

    一转手,又把蔡姬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本来只是要蔡姬回家反省反省,怕助长了她的娇气,也就没有跟蔡姬断绝夫妻关系。

    没想到蔡穆侯却让蔡姬改嫁了,尼玛,哥是霸主好不好?这一下他可气坏了。

    齐桓公率诸侯联军讨伐蔡国,联军击败蔡军,俘虏蔡穆侯。

    后来在各国诸侯请求下,蔡穆侯才得以回国。

    蔡穆侯二十一年夏天,诸侯联军攻打郑国。

    同年秋天,楚国国君楚成王出兵包围联军中的许国,以此来救援。

    诸侯出兵反援许国,楚成王于是撤军。

    然而,他没有回国,而是驻军在武城,观察动静。

    同年冬天,蔡穆侯带领许国国君许僖公到武城向楚成王谢罪。

    楚成王采纳大臣逢伯的建议,原谅许僖公。

    就是这个人,当初拘禁了自己的父亲,今天自己却不得不在他面前卑躬屈膝。

    固然,蔡哀侯不死就没有蔡穆侯的继位。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看到芈月的娘家人楚成王耀武扬威的样子,他无能为力。

    此后的日子,蔡穆侯始终抑郁,七年后在郁闷中死去。

    或许是临死前人都特别清醒,他仔细整理身边的器物,最后亲自选定一批作为陪葬品,其中,就包括导引术。

    这东西可真不错,能强身健体。

    可当权者又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修炼?

    更何况蔡国国小立弱,天天在存活中挣扎,国君自然没有时间考虑身体的问题。

    眼看国将不国,活得再长也没用。

    蔡穆侯是个明白人,不希望子孙后代有人在修炼之后自我膨胀,想要攻打周围的国家,干脆就随自己埋入地下。

    秦始皇焚书坑儒,不过蔡国早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典籍完整保存下来。

    根据推断,袁家人已经找到了确切地点,刚开始进去的人都死了,没办法才以招募家丁的名义四处找替死鬼。

    如此看来,作为袁家的宿敌,陈家在对方肯定有自己的眼线,而且身份还不低,不然也不会知道这样的机密。

    陈到说了约莫两柱香的工夫,才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

    好在赵云前世本身就是学历史出身的,有些史实一提就知道。

    “你怎么清楚蔡穆侯墓里的葬品?”子龙还是有些好奇。

    “当年他的夫人,就是我陈国公主。”陈到微微一笑:“哪怕出嫁了,她还是会和娘家有书信往来。”

    “袁家和我们同为陈国后裔,基本上我们知道的历史,他们都略知一二。”

    不过,赵云还有疑问:“你把袁家的行动了解得一清二楚,我是外地人,怎么会找到我头上?”

    目前的赵家同袁家相比,还是太弱小了一点,自己等人可不能成为别人的枪。

    说完,他紧紧盯着陈到,只要对方有不好的想法,不管这人有多厉害,马上扭头就走,再也不理会。

第十五章 山谷立志() 
“除了我身边的人,家里没多少人可以全信。”陈到苦笑:“袁家要掘墓,始终是不光彩的事情。”

    “他们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来做,一般都在晚上,周围的守卫不在少数。”

    “哪怕我再自恃骁勇,也不会认为自己可以以一当十,并且从对方手中抢夺导引术。”

    “难道你不怕我得手后,连你也干掉?”赵云一句紧似一句,不给对方考虑的时间。

    上一辈子,他不是纯粹的宅男,有本科毕业的同学分配在公安局。

    据那哥们儿讲,在审讯犯人的时候,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有些还翻来覆去的问,以便找到破绽。

    虽然赵云觉得这个年代的人实诚,陈到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不好的风评。

    涉及到和袁家有关的事情,再谨慎也不为过。

    “天下闻名的赵家麒麟儿,颍川书院之冠。”陈到微微叹了口气:“连名满四海的慈明先生都把女儿嫁给你。”

    言下之意,人品就没得说。

    “除了子龙兄,我真找不出可以合作的人。”

    至于和袁家的关系,在校场上那一剑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他看来,至少双方不是一路人,尽管没直接杀死袁家人。

    看陈到的样子,孔武有力,呼吸几乎不可闻,说明他也有家传的导引术。

    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估计他也就偃旗息鼓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即便最后加入刘备的阵容里,应该还是凭借陈家自己的功夫。

    赵家有导引术,还不少,修炼身体各个部分的、锻炼外功的都有,更有赵国灭亡后流传下来的总纲。

    重生以来,赵云才知道导引术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哪有嫌多的道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说不定还能让自家功夫更上一层楼。

    “叔至,”子龙也不绕圈子:“我们参加,咱先小人后君子,里面的东西均分。如果真有导引术,双方都抄录一份。”

    见陈到要说话,他摆摆手:“没有你这么详细的情报,我们不一定会行动。真正战斗起来,伤亡就难以预料。”

    既然定了下来,双方好像突然之间就多了一份亲密,起先的隔阂自然而然就不再有。

    还别说,陈家家学渊源,陈到各方面的见解都不错,特别对于军事方面的理解,连徐庶都茅塞顿开。

    当然,赵满对这些是不感兴趣的,干脆叫上赵龙打猎去了。

    没办法,有的官二代虽然称不上纨绔,却绝对不是啥精英人才,充其量也就读过几本书,能写写字吟吟诗显摆下。

    赵云一行所在的地方,本身就很偏僻,又是农忙季节,人迹罕至。

    “其实,我猜子龙兄对这次的行动早就有想法了吧。”陈到突然插了这么一句:“打猎不管南北,都在春秋两季。”

    徐庶颇有深意地看着他,赵云老神在在,不置可否。

    “对于目前天下的大势,不知道子龙兄与元直兄有什么看法。”见两人不搭腔,他说得慢腾腾地,貌似很随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赵云回答也很谨慎:“大乱后有大治。”

    说完,抬头看天,场面一时有些冷,没人搭腔。

    “贪官污吏横行,王室蒙尘。”好半天,徐庶叹了口气:“希望刘家出一个雄主,扫清一切障碍,还我朗朗晴空。”

    “此言有理!”陈到眼睛一亮:“毕竟汉家天下好几百年,中间虽有王莽乱政,光武爷横空出世,期待有另一个豪雄。”

    听到两人一唱一和,赵云心头一凛,这可不是好现象,难怪在记载中他们对刘大耳一见钟情。

    奶奶的,老子重生之后尽心竭力,就是想在即将到来的大潮中一展身手。

    “大泽乡起义,张楚王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赶紧插进去。

    赵云看他们似乎准备继续讨论下去,说不定就要谈到刘家某个人,不得不打岔。

    “高祖皇帝从一介亭长起家,后来与豪门项家争斗,把整个中原打得千疮百孔。”

    “一定程度上,也稳固了汉室江山,好多能人志士都在战争中丧失了性命,可怜我大好江山。”

    “要不然,文帝景帝不会推行和亲政策,休养生息,到武帝时才由卫青霍去病攻入匈奴。”

    “可以说,没有楚汉相争,也就没有北方异族的肆虐。”

    “我们最大的敌人,始终不是汉人,而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战国七雄够厉害吧?就连后来取得天下的秦国都不得不在边境筑起长城。”

    “从小云就有一个愿望,带领军队彻底消灭异族,让我炎黄子孙,永不受胡虏奴役。”

    本来,他只是想劝两人打消对汉室的忠诚。在阐述的过程中,连赵云自己都没发现,说话已经偏离了本意。

    徐庶和陈到有些不知所措,本来相互倾诉对皇室的忠诚,这位爷不晓得发哪门子疯,一下子带沟里了。

    “不好意思,”赵云摆摆手:“云有感而发。其实自皇室东迁以来,内乱永远没有外敌可怕,边疆时刻都在战斗。”

    “远的不说,自云出生以来,我们的军队一直在四处征讨。”

    “建宁元年正月护羌校尉段颎讨先零羌,二月大破先零羌于逢义山,七月,复破先零羌于泾阳。”

    “建宁元年腊月月,鲜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建宁二年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悉平。”

    “建宁二年九月,江夏蛮叛,州郡讨平之。”

    “建宁二年九月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

    “建宁二年冬月鲜卑寇并州。建宁三年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

    “建宁四年冬月,鲜卑复寇并州。”

    “憙平一年冬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帝遣杨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讨之。”

    “憙平元年腊月鲜卑寇并州,次年腊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憙平二年冬月,杨州刺史臧旻率丹阳太守陈寅,大破许生于会稽,斩之。”

    “憙平三年腊月,鲜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击破之。鲜卑又寇并州。”

    “憙平四年五月鲜卑寇幽州,憙平五年四月,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颙讨平之。”

    “憙平五年冬月鲜卑寇幽州。次年四月鲜卑寇三边。”

    “憙平六年八月,上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并伐鲜卑,晏等大败。”

    “憙平六年冬月,鲜卑寇辽西。”

    “光和元年正月,合浦、交址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

    “光和元年四月,鲜卑寇酒泉。”

    “光和二年冬月,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光和二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