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222章

赵云-第222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娘娘!”赵孟饶有深意地看了此女一眼。

    尽管他对历史不如赵云那么清楚,如今的皇后是南阳何家的人,王美人仅仅一个美人而已,连贵人都不是。

    她一露面,貌似就是冲着自己父子俩来的,不管赵家接不接招,今后大家都会把赵家和王美人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赵云清楚,赵孟也十分明白。

    “皇上,你看臣妾肚子里这位,是不是要找一个好老师?”王美人再次使出撒娇的战术,在皇帝面前百试不爽。

    “也不知道是皇子还是皇女呀,”刘宏爱怜地看着她:“到时再议如何?”

    “皇上,微臣斗胆。”赵云上前一步拱拱手。

    周围的守卫和暗中的护卫瞬间就把目标对准了他,也是赵云从来没有经历过朝堂之事,在宫殿里的站位都很讲究。

    尽管进宫之前有宦官讲解过,父子俩脑袋都晕了,有些规矩还是不清楚。

    刘宏摆摆手,气氛又轻松了起来。

    赵云有些恶寒,他想到了蹇硕的大胡子,貌似电视里的张飞就是这形象,难道皇帝喜欢男宠,自己是受不是攻?

    “子龙,朕起先就说过,大家都是乡邻,不要见外,有何事直说好了。”刘宏的话不无亲切。

    “娘娘必定会在今年诞下龙子!”赵云的口气十分笃定。

    刘宏的眼睛一亮,目前就史侯一个儿子,看上去有些软弱。

    而且他从小就和道家的人在一起,身上难免有一些对所有世事不放在心上的出尘意味。

    他抬眼看了看那逐渐隆起的小腹,爱怜之意更甚。

    至于消息来源,刘宏压根儿就不想知道,武者家族,道家手段还是有些神秘的东西。

    “承蒙子龙吉言!”王美人大喜过望:“到时候你这个老师当定了!”

    皇子老师?换而言之,要是刘协日后成为太子,自己就是太子太师。

    刘辩那个太子?哼,现在皇帝都还没立,再说目前和王美人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与何家算得上势不两立。

    “谢娘娘!”赵云吸了一口气,倒头就拜:“臣必不辜负皇上和娘娘的信任。”

    赵孟在一旁动了动嘴唇,最终啥都没说。

    他和儿子的性格一样刚硬,既然避不过去,那就迎难而上。

    王美人脸上闪出母亲的光辉,她轻轻抚摸着小腹:“儿啊,娘代你谢过你师傅。”

    刘宏的眼光也温柔起来,皇家目前才一个皇子,后继无人。

    没有办法,他才扶持何家人上位,不然孩子长大后继承整个国家,不让人欺负死啊。

    如果王美人也能给自己生一个皇子,那么太子的位置就看今后两个儿子谁更优秀吧。

    有汉以来,太子一般是立长,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汉武帝就不是长子,最后经过血腥的宫廷斗争,一样上位了。

    在刘家人的观念里面,只有经过了艰苦的搏杀取得皇位,这样的皇子才能更让人放心。

    当然,明面上都不会说出来,甚至老皇帝死之前才会告诉新一任皇帝。

    桓帝去世得很突然,加上他又没有儿子,还没来得及告诉刘宏。

    关键是东汉有好几任皇帝不是童子皇帝就是夭折,一些秘辛相当于是断了传承。

    在皇宫里,有些东西只有皇帝才能接触,从一些典籍当中,刘宏推测出了蛛丝马迹。

    然而,他估计也只有临死前才会告诉下一任皇帝自己的推测。

    在心里,刘宏其实蛮骄傲的,他可比桓帝强多了,至少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三个人之间为数不多的几句话,饱含的信息量太大,除了赵家父子和皇帝两口子,别的人大气都不敢出。

第二十三章 鸿都门学的问题() 
“今日之事,如有任何外泄,定斩不饶!”刘宏毫不含糊下旨。

    他是一国之君,尽管不能说想杀谁就杀谁,宫里这些人,他还是能一言而决生死的。

    要杀一个国家的臣子,可能还必须找一些理由,即便是莫须有的,面子上的功夫必须做。

    至于杀一个近侍或者宦官,根本就不需要在朝堂上讨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就是皇帝的部曲,只是换了一个称谓而已。

    “是!”不管是侍卫还是宦官,一个个跪下,齐声回答。

    赵孟父子对望一眼,心中一凛,这才感到面前的人在名义上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

    接着灵帝挥挥手,大殿上的侍卫都下去,包括王美人也在他低声吩咐后离开。

    “人们都说,赵家麒麟儿天下无双。”灵帝的眼睛甚至都没看面前的父子二人,也不知道看向什么地方。

    “说实话,朕以前不以为然,哪一个家族不想吹捧自己家的孩子?将来要出仕就有了名望,这些事情,朕心知肚明。”

    “你做的诗词,朕找人去翻看过古籍。他们花了好久的时间,没有找到。”

    “那就说明,你的诗词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朕就纳闷儿了,为何那么多世家子,他们自小看的书肯定比你的多,都做不出你一样的辞赋?”

    说实话,汉灵帝心里面有太多的嫉妒,他本人的文笔就很不错。

    刘宏喜欢辞赋,自己创作了《皇羲篇》共五十章。

    后来怜悯皇子刘协幼年就没有母亲,又追思王美人****,于是创作了《追德赋》、《令仪颂》。《汉诗》还收录有一篇《招商歌》。

    自古文人相轻,他对年纪轻轻就颇有才名的赵云有一丝嫉妒很是正常。

    灵帝说着,竟然站了起来。赵孟父子二人感觉暗地里突然被六股武者的气息罩定。

    “在长江之上,你斩杀了张温的侄儿,收下一些水匪,塞到横海将军的队伍里面。”

    “恩,现在他们是校尉,就让他们去祸害蛮夷罢。”

    尼玛,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赵云顿时觉得冷汗涔涔,不得不跪下请罪:“皇上,臣惶恐!”

    “你多心了!”灵帝得意地一笑,心道,小样儿的,不给你说道说道,怕你今后继续做一些事情出来啊。

    朕知道无所谓,要是别人晓得了,拿你不法的证据来检举你,到时候让朕如何自处?

    “不管是甘宁还是周泰这些人,他们都是朕的子民。”灵帝侃侃而谈:“就是你大兄赵风麾下有泰山贼又如何?”

    赵云和赵孟父子,不再那么震撼。反正我们是带兵了,替你去打战,又没有谋反。

    好在灵帝也知道适可而止,他悠悠说道:“尽管你身边确实有一些才能之士帮助你,可你本人让朕更感兴趣。”

    “要知道,你哥哥赵风、赵巴他们先是在太学上课的,后来到了鸿都门学里面。惜乎,太学成了世家的工具!”

    刘宏不喜欢儒学,而喜欢书法、辞赋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向刘宏推荐了大量这样的人才,但是这些人中很多人品德不好。

    熹平六年,有数十个市井之徒,自称为汉桓帝刘志守孝达十年之久,是为“宣陵孝子”。

    刘宏得知,将这些人任命为郎中和太子舍人。七月,议郎蔡邕上书请求罢免这些人,刘宏折中处理,仅仅是将他们降职。

    光和元年二月,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实际上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出任官至太守、刺史,入朝则官至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的人,如益州刺史郤俭、凉州刺史粱鹄。

    太学出来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其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朕不甘啊,为何太学的人始终就压了鸿都门学一头?”刘宏犹自在倾诉:“子龙,设若你到了那里,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云镇定地回答道:“皇上,首先两所学校并不冲突。再说,鸿都门学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存在。”

    “世上有很多寒门学子,甚至臣的大兄戏志才和兄长徐庶都是他们中间的人。”

    “这些人从小并没有受到全面的教育,及至真有机会学习,只能忍痛割爱,学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

    “就像我的两位兄长,他们最得意的就是军事,其他方面只能说平平。”

    “鸿都门学里面,招收的都是寒门学子,给了普通人一个求学的机会。赵云所在的赵家,要不是有皇上的照应,也不过是一介寒门。”

    “在此,云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皇上。”

    “正如微臣的两位兄长,寒门士子有先天的缺陷,他们的知识并不全面。”

    “反观太学,招收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天下的世家何其多耶?这些人从小就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

    “或许在某一个方面,寒门士子占了比较大的优势。总体而言,却根本就没有世家子弟全面。”

    “微臣有一个粗浅的想法。既然皇上成立了鸿都门学,里面专门研究书法、辞赋、绘画。”

    “世上的技艺何止平板万?皇上何不就势成立其他学校,譬如专攻教书育人、军事、医学、农学,而后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只是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么?灵帝有些失望,他可是对赵云抱着满满的希望,竟然连他都没有办法,不过还是明白赵云说得很有道理。

    可惜,要再兴办学校,就必须出钱。

    一所鸿都门学,就是刘宏咬着牙关办的,专门和太学打擂。

    目前这批学子外放,赵风、赵巴就是属于第一批学生,他如何肯此时再办学?他要看看究竟这批人怎么样再说。

    灵帝没有说话,缓缓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第二十四章 万年公主() 
皇帝又叫天子,顾名思义,昊天上帝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君主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

    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三人成虎,何况历朝历代以来大家都这么说,到最后连皇帝们自己都相信了。

    在刘宏看来,连自己都束手无策的事情,赵云他问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并没有想到他一定能解决,找不到答案也没有多大失落。

    “赵侯,不知你对下一任护鲜卑校尉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灵帝脑袋一片清明。

    前文说过,既然目前赵家为他打下了好多土地,这个官职卖钱不假,却也要给有能力的人,不然说不定连到手的土地都会被人夺去。

    “皇上,为臣真还有一个人选。”赵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对军事方面越发纯熟。

    他也许算不了多顶级的统帅,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护鲜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要对鲜卑熟悉。军国之事,不得不慎重,一不小心就会重蹈熹平六年的覆辙。”

    反正他在灵帝和其他大臣眼里,就是一个纯粹的武将,说起话来也肆无忌惮。一般的人根本提都不敢提的。

    “目前北方正面和鲜卑人抗衡的,主要有三个人,四股力量。”

    “并州刺史丁原,那是微臣内弟,尽管举贤不避亲,然则他目前还是少了一些历练。再者他刚刚从县尉升任刺史,为时较短。”

    “另一位就是袁家的本初那小子,说起来和臣也有些关系。犬子子玉的内兄,能力还是有的,要来担任这一职位显得力不从心。”

    “还有一位是尚书卢子干,他本身就是幽州人,回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募兵,且长期在地方征战,兵法纯熟。”

    “东边的那些都是微臣此次征鲜卑、高句丽的下属,他们也需要继续磨炼。”

    说完,他静立在一边,反正该说的都说了,至于皇帝咋任用,不关他的事。

    灵帝微微蹙眉,原想着重新把官卖出去,又有两千万到手。

    真要按照赵孟说的做,那两千万钱找谁要去?一时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