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42章

赵云-第42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过两天会来江陵与大家汇合,毕竟带着孩子去真定上学,沿途旅游一番也不错。

    那些人主要的工作,就是今后在黄忠的带领下,保护商队。

    黄旭的母亲黄张氏,就一个农村妇女,算是他父亲的青梅竹马,年轻时应该是小家碧玉。

    这些年来因为黄旭的病,颇受煎熬,显得苍老。相信随着儿子的病好转,会重新散发出成熟妇人的光辉。

    赵云都怀疑蔡瑁带着姐夫和妹妹专门都是来喝酒的,大清早赶过来,早上就要喝酒,中午继续喝,到了晚上彦信伯父的信到了还在喝。

    赵家的信鸽带来的绢纸上,只有四个字:子龙决定。

    这一切,让赵云感到极不真实,难道现在的人不是都很小就定亲吗?

    在赵满的解释下,才逐渐明白,他小的时候,确实在蜀郡有人要提亲。

    不过,曾祖父赵戒,叔祖父赵典都从蜀郡走了出来,赵家也不太想与蜀郡的那些家族为后代结亲,希望他们也走出来。

    一来二去,赵满的婚事就被耽搁下来,倒是他大哥赵元赵原卿已经成亲了,妻子是广汉郡的大族冷家女。

    第二天一大早,赵云就带着赵满,去蒯家府上求亲。

    前天下午,蒯权给蔡讽讲得很明白,他们家加入是小事一桩,关键想加强与赵家的联系。

    怎么办?赵云已经有了荀爽的闺女,蒯家还做不到让自家嫡女去做小。

    徐庶一到江陵,就抓住了蔡家胭脂虎蔡妲的心,并迅速结亲。

    至于陈到兄弟五人,汝南陈家本身就不是一个大家族,即便赵云把他们当兄弟待,蒯家打心眼里就不喜欢武人,最后赵满占便宜了。

    看到蒯府两个大字,赵云不得不感慨,青史留名的家族,底蕴确实不一般。

    蒯家世居中芦,在江陵的是别府,占地面积和蔡府相当。

    也不知道这些大家族是怎么想的,每个家族位居一角,难道在显示自家是这个城市里的主宰之一吗?

    蒯权自然在,要亲自审视下未来女婿。

    巧合的是,蒯瑜前些日子也从中庐来到江陵。

    虽说大家都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一生的另一半,无疑是好的。

    和蔡妲不一样,蒯瑜确实文静,被蔡妲硬拉着出来以后,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刚进大厅时偷偷看了一眼。

    她的身形,比蔡妲略高,身体稍微圆润一点,可能是因为蔡妲平日里到处跑锻炼得更加健美。

    “贤婿······贤侄,”蒯权一上来就说错了话:“不知令尊对你可有何打算?”

    “打算?”赵满整盯着蒯瑜看呢,被蔡瑁一拉回过神来:“家父让我跟随子龙游历一番,叔父年底会去洛阳,我也跟着到公府。”

    “子柔公又要出山啦?”蒯权很是惊讶,看来是为赵云站台的。

    可惜呀,荀慈明抢先一步,要不然我也有一个天下知名的女婿。

    不过,这想法只是在脑袋里略微一闪,便马上挤出去。

    蒯家本身就不是蜀郡赵家或者荀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能攀上赵满这门亲事,已经是祖宗烧高香了。

    两人之间又随便交流了些问题,赵满也回答地很自如。

    毕竟在未来岳父面前,没有在父亲那里一样的压力。

    赵云和蒯良蒯越蔡瑁四人轻轻在一旁窃窃私语,而蔡妲则在低声调笑着蒯瑜。

    至于媒人蔡讽,今天没有过来。

    临走前,赵云的一番话,让蒯权有些犯难。

第五十九章 阴谋在继续() 
蒯家女定亲了,是蜀郡赵家故五朝元老、司空赵志伯公他老人家的曾孙子。

    啥,司空是张温,就是郡尉他哥?没文化,张家那司空才当了几天?

    事实上,也就张允所在的圈子里,死党们随时在替他鼓吹这就是司空的侄子,否则,平头百姓那知道司空是多大的官职。

    在江陵城里,大家能经常见到太守的马车在那里晃悠,加上刺史时不时在州治停留。

    不管是三公还是皇帝,离我们太远了,比不上太守与刺史的威力。

    张泉作为郡尉,偶尔在校场上点点兵,训训练,倒不像儿子一样肤浅去炫耀什么。

    江陵的天,是蔡家的天,是世家的天,以蔡家和蒯家为首的世家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所以,你能想象这消息有多么轰动,因为蒯家并没有隐瞒,反而好像有些推波助澜。

    张泉本人不清楚,既然那天在蔡府与蔡讽翻脸,就没想着修复关系,准备团结一批中小世家单干,分润张家应有的利益。

    经过一些左右逢源的中小世家子的探寻,张允也确定了这个信息。

    他万分恼怒,原本不管是蔡妲还是蒯瑜,都是他相中的,甚至想着是不是把原配给休了另娶,毕竟蔡家与蒯家都是本地的豪门。

    坐在书房里,张允不停摔着东西,砚台、毛笔、绢纸、木简,手边的东西都狠狠摔在地上,下人们都噤若寒蝉。

    当然,失落的人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习家的习钧习少堂。

    平心而论,就是如今的习家与蔡家、蒯家相比,不管在人脉还是底蕴上都远远不及。

    跻身于世家,习家很是尴尬,因为当年的习家连如今的豪富麻家都望尘莫及。

    不管在任何一个行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族,都是这么想的。

    本想着打压下赵云,让赵家此次行动无疾而终,让他本人也灰溜溜离开江陵。

    为此,习家开出了一人每天一金的赏银,让不少游侠儿、帮闲不断传播谣言。

    别说这个年代,就是两千年后,人们对于明星的家长里短,无疑十分感兴趣。

    赵云是当之无愧的天皇巨星,还得感谢南郡世家为他的到来进行过造势。

    蔡家与蒯家的公子小姐们,自然就是本土的明星,民众对他们的话题最感兴趣。

    当习家雇佣的人再次向认识的人传播海商的谣言,人家听着,马上反而向你介绍:“知道不?蒯家小娘要嫁人啦,夫君是蜀郡赵家的。”

    “我还告诉你呀,蔡家的小娘夫君和蒯家小娘的夫君是兄弟,别乱说啊。”

    新闻是具有时效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谣言,他们已经腻歪。

    东海龙王关我们什么事?不是还有天子管吗?罗刹,有本事再来江陵试试。

    当这些人的信息反馈到习钧这里,他无可奈何,那些谣言本身就出自他的手,期盼着能就此把赵云打落尘埃。

    当然,与之亲近的蔡家蒯家公子,也会被殃及池鱼,唯有习大公子如日中天。

    怎么办?习钧百无聊赖,不自觉地走到张府门前。

    张泉自认为是武将,所以府苑看上去就高大威猛,门前两只石狮子,噢,对不起,张家人纠正好几次说是麒麟,那是什么?

    无巧不巧,习大公子今天神思不属,竟然低着头撞在石狮子,额,石麒麟上。

    还好他走得不快,但也觉得头皮生疼,眼冒金花。

    被张家下人引入张允的房间,脑袋还在嗡嗡作响。

    书房已经被人收拾好了,看着习钧的文士巾都被撞歪,披头散发的样子,张允觉得顺心多了,反而打听究竟是怎么整的。

    人都是这样的,当你觉得自己不顺,看到别人比你过得更凄惨,突然之间感觉好了。

    “你说多大人啦?”张允忍不住数落起来:“走个路还能撞到我家麒麟上。对了,你家的人呢,怎么不陪你,让你一个人过来。”

    “别说了,子修兄,吾等此次输了。”平日里注重打扮的习钧满脸颓废:“认了吧。”

    “少堂贤弟,不是为兄说你!”张允面色一沉:“不过是小小挫折尔,这么容易就放弃?”

    “子修兄,你说吧。”习钧嗓子都有些嘶哑:“从此以后,弟唯兄马首是瞻!”

    “好!这才是我张子修的好兄弟!”张允心情十分舒畅。

    以前的张家和习家,在荆州就是合作,今后变成从属关系,怎么可能不高兴?

    经过起先在书房里的发泄,他的心情早就平复,再加上看到习钧的抑郁,顿时舒畅。

    “为兄此前还没有和你讲过,”张允压低嗓子:“兄之舅父,是刘表,那是为兄嫡亲舅舅。”

    “原来兄长还是皇亲国戚!”习钧呼吸都有些急促。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光武帝起家南阳,大户张家与天家有姻亲关系也正常。

    习钧自认为是一个文人,此时党锢之祸愈演愈烈,刘表在士人中间,名声响亮,与另外七个人,号称八俊。

    当然,此时的八俊在朝堂上销声匿迹,死的死逃的逃,刘表就藏匿在张家。

    别看习钧现在江陵身无职位,可是胸怀远大,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登临朝堂,当奋勇向前,与宦官做殊死搏斗。

    “你以为我们张家就只有郡尉这点实力?”张允的嗓音越来越低:“告诉你,为了让舅父他日重临朝堂之上,还有其他布署。”

    “造反!”话一出口,习钧就想给自己两个嘴巴子,心下更是惴惴,生怕对方杀人灭口。

    “什么造反?”张允轻叱:“皇帝本身就没有根基,人家让他上位,不过是觉得好控制而已。”

    “舅父一样是光武爷苗裔,刘家血脉,私底下有一支部曲有何不可?”

    “那倒是!”习钧只有点头的份儿。

    “你知道我们那支军队在哪里吗?”张允就像一个挥斥方遒的将军,他站起来踱步到椅子后面的上好绢纸地图前。

    “在这里!”他的手指在江夏与洞庭之间轻轻一点。

    “着啊!”习钧进入角色脑洞大开:“赵云他们还要去扬州,而哪里是船队的必经之地!”

    张允自得地笑笑,因为本身他就想找个军师一类的角色,而不是武将。

    “南人善舟楫,北人再会骑马,茫茫大江上,还有什么作为?”想到得意处,习钧禁不住哈哈大笑,与平时的文静大相径庭。

第六十章 双喜临门() 
其实,赵云的意思很简单,他想让徐庶和赵满早日完婚。

    一来,今后自己等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是不成婚,马上就是黄巾叛乱,诸侯混战,山水相隔,再次见面,已不知是猴年马月。

    二来,徐庶不管是历史名声还是如今在自己麾下的表现,值得自己为他解决后顾之忧。

    赵满虽然能力不大,但也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世家子弟各方面发展均衡。

    最主要的是,大家是同宗,用起来放心。

    像三国中的曹孟德,使用了多少曹姓和夏侯姓的人?无他,一边是曹腾的族人,一边是父亲曹嵩没有过继之前的夏侯本家。

    “贤侄,时间是否太仓促了?”蒯权有些无奈,刚刚结亲就成婚,确实有些猝不及防。

    “伯父,”赵云深施一礼:“云也知道,此等要求不管是对蒯家还是蔡家,都很不合礼仪。”

    “然日后海商开始,顺卿哥和元直都会随队。想我苏双与张世平叔父,九年未归,传在今秋将返。您看?”

    他也只是吓一吓,苏双张世平是让他们去到处看看,顺便带来中原没有的好多物产。

    今后,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了依据,让人信服。

    第二天,蔡家和蒯家都答应了。

    周代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礼记·郊特牲》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

    显然,上古把婚礼视为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人们也不祝贺。

    直到汉初,有些地方官吏囿于周礼,也禁止人们在婚礼时相贺。

    然而,结婚始终是“大吉也,非常吉也”的喜事,在秦汉这样热衷享乐的时代,婚礼不贺的状况不可能持续下去。

    汉宣帝五凤二年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对婚礼不贺的否定,从此婚姻相贺便逐渐传袭下来。

    汉代早婚现象的兴起,王室与民间皆然。

    男子的初婚年龄一般从十四岁至十八岁,女子的初婚年龄一般则在十三岁到十六、七岁。十九而出嫁者亦有。

    男女之年以相配为主,大率以男稍长于女为常。

    例如,汉顺帝初婚年龄是十四岁,其后梁氏是十三岁。

    亦有记载云:暴室啬夫许广汉女许平君出嫁时十四五岁,而其丈夫刘恂时年十六岁。

    有些皇族的婚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