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打仗亲兄弟,现今的心结解开,他可不想亲弟弟出事。
看到两人打得难分难解,武者有武者的骄傲,还不好命令兵丁进攻。
大宗师又如何?设若手下弓箭最厉害的鲜卑骑兵们千箭齐发,再厉害的大宗师都只有抵挡。一个不好,就可以把他留在当场。
赵云心里叹了一口气,毕竟是老牌强者,自己在自然力的应用上还是差了一筹。
他强行控制着虎魄,静静地立在原地。
鬼谷子也是绞尽脑汁,特别是最后关头,不得不用压箱底的功夫。
赵云的功力加上虎魄本身的威力,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再来几下,他就只有逃跑了。
“小友,咱就此罢手如何?”鬼谷子叹了口气:“亏老道痴长几十岁,还没有小友你看得开。刀就是人来用的,关键是看在谁的手里。”
赵云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鬼谷一脉又如何?以大宗师的身份来欺负一流武者,本身就跌份儿。
有心奚落几句,却又不知道是否让对方恼羞成怒,毕竟在任何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赵家并不是天下无敌,底蕴深厚的武者家族多着呢。
“道长,风至今迷糊!”赵风脸上有些不甘,却也只好作罢,口头上还是要说几句的:“在此处遇到,你不由分说就开打,是不是要给我赵家一个交待?”
有了弟弟在一旁,他也不清楚是否宗师还是大宗师,反正能不落下风就行。
鬼谷子脸上就比较尴尬了,起先仗势欺人还说得过去,缘由得说出来。
他干咳两声:“子龙小友,不知吾之师弟为何得罪你?”看到对方一脸迷惘,又加了一句:“他是张角的师傅于吉!”
“于道长?他今在何处?”赵云还是真的担心,毕竟是为了把珠江口的龙脉锁住。
即便如今他是朱崖侯,也没想过要据岛自立,海里有传说中的真龙,不需要借助大陆的龙气。不然几百年后,焉知不会出现前世的土著针对中原。
当下,他也不啰嗦,言简意赅地把于吉的情况传音说了。
“于师弟误我!”鬼谷子脸色灰败,搞了半天自己闹了个大乌龙。
大宗师又如何?总不能你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吧,那样的话,鬼谷定然激起公愤早就被天下所灭。
如此说来,还是赵云挽救了师弟的性命。
其实他也很奇怪为何以前不管怎么算,于吉都难逃一刀,鬼谷的前途咋算都算不出来。
现在算起来,师弟竟然会寿终正寝,自己这一脉貌似也有一定的转机。
他却不敢掉以轻心,隐门让外间行走的门人传话,消灭张角鬼谷责无旁贷。
然而,他把所有的后事都交待清楚,还准备给于吉报仇以后,再启程北上,单枪匹马去广宗。鬼谷子十分肯定,相对于自己这一脉来说,黄巾对隐门的威胁最大,不敢不出全力。
“小友,说来惭愧,我们还在漠北扶持一脉来对抗中原。”他真的很不好意思。
不管怎么说,鬼谷都是名气咣咣的,老祖宗做的决定,后辈没法质疑。
想当初,王禅老祖获得了上古时期一个小门派的修炼典籍,直指先天。
他算出今后中原无自己后辈的立锥之地,悄悄把蚩尤一脉比较邪恶的修炼方式放到了北海之滨。
后辈们也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日夜监视着那边。一旦有人修炼,要么剿灭,要么扶持。
“说起来和虎魄颇有渊源,那就是吞噬!”鬼谷子脸色凝重。
第二十五章 日达木基去雒阳()
第二十五章 日达木基去雒阳
前世的赵子龙可是看了不少书籍,黄易大大那几本书,差点儿都翻烂了。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连手机都是g信号,黄易的纸质书在大陆一般都是盗版,毕竟香江那地方的人用的是繁体字。小小的一本册子,刚一面世就一抢而光。
那里面,什么厉工、蒙赤行、八思巴、庞斑之类,张口就来,难不成是真的?
难怪后世没有鬼谷一脉的传说,难怪北方异族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南下中原。
可是赵云竟然说不出一句责怪的话,毕竟中原皇朝对待武者可是态度极不好的,用你的时候,什么大饼都给你画。用完了,如弃敝屣,还大加迫害。
就像一个人一般,忍无可忍,不必再忍。至少草原上的民族,在信誉上来说,比起满口仁义道德的中原皇朝要实在得多,帮他们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鬼谷门人的意愿吧。
只不过改头换面,自称为魔门的鬼谷门人还算是鬼谷一脉吗?估计他们内心里面也是万分挣扎,却又十分无奈,大家又不是皇帝的老爸儿子,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前辈,晚辈对此知之甚少,请为晚辈解惑!”压下心头烦闷,赵云缓缓说道。
“也好!”鬼谷子眼露奇光,他原以为这青年会沉不住气和自己再次大打出手,那样就顾不得脸面只好逃走了。毕竟身为华夏久负盛名的道家派别,移居漠北也是内心有愧。
虎魄魔刀,当然,在蚩尤方面称之为虎魄神刀,反正就是一把神奇无比的武器。
它有自己的灵性,能够从被杀的人身上吸收到精气神来不断壮大自身。
更为神奇的是,它还能反哺主人,两者一起成长,可是让黄帝阵容吃足了苦头。
原始的典籍上,并没有介绍蚩尤是如何得到这把武器的,只是说他很聪明,根据虎魄的作用,创造了一套能够吸收人精气神的武功,是为黄帝方谈之色变的吞噬功法。
与其说黄帝阵容为了镇压蚩尤,不如说大家都很眼馋这套功法。
其结果和传说中的大同小异,反正蚩尤是输了,可是那套功法再也找不到。
至于一把能够吸收人精气神的兵器,修者还是能够自己炼制出来的,尽管有人想贪墨,众目睽睽之下,联手封印掉,干脆让其去祸害蚩尤的子孙。
事情就是这么巧,首代鬼谷子竟然获得了蚩尤遗留功法,他本身是修道之人,认为每一个人修炼的方向不尽一致,即便吸收过来,也没法应用。
或许在修炼的刚开始阶段,可以快速完成功力的积累,久而久之,必然不能达到极致。
听到这里,赵云就是一愣,自己吸收了晁家老祖的精气神,好像没有一丝不适。按说当初的王禅老祖,在眼界上肯定比自己要高,为何在自己身上没有副作用?
为了让得到功法的人对鬼谷的忠心,在典籍里面,也是改头换面,还有些基本的东西掌握在鬼谷门人的手中。
因此,知道了有人修炼成功,那也就是王禅老祖说的时机成熟,张角的事情处理以后,不管他能否活着回来,鬼谷的人移往漠北已成定局。
“前辈,你也要去黄巾那边?”赵云很是惊讶,自己得到了同样的诏令,是隐门的人用过灵帝的手发出来的。目前刘宏还是国家最大的boss,不得不去。
鬼谷子一直都没怎么重视这个青年,哪怕在功力上能够逼得自己使出压箱底的绝招,他始终认为不过是一个赵家的后辈,分家家主。
此刻也是惊讶万分,小小的黄巾,虽然人数众多,真正的高手寥寥无几,用得着这么多人?既然连赵家分家都去了,看来自己保命的几率又大了一点。
不待他回答赵云眼神一冷:“前辈请便,有朝一日云当亲自灭魔门!”
说完,不管不顾,径直到大哥赵风身前叙旧。
让你解释是一回事,他根本就不认同魔门。你们那一脉人如何要去漠北我管不着,我赵家人凭借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道不同不相为谋。
夏天的大草原是最美丽的,翻滚的草浪悠扬的牧笛以及远处戈壁滩上的鹅卵石和砂砾,构成了一副对比鲜明的和谐画面。
黄忠、徐庶、关羽、张飞终日驰骋在玉门关外,经过不大不小的好几次战争,让周围的蛮族夷人部落成为仆从军。
黄巾军突然举事,不仅影响到西征军,也影响到凉州军的持续作战。
曹操等人现在是以战养战,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突飞猛进,毕竟后方的给养基本上断绝。
说起来这家伙也是够狠的,加之耿家人以及后来找到的窦固与班超的后人,大家都对异族没有任何好感。稍有不顺,灭部落灭族都是有的。
当然,那里是西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皇帝只担心自己的位子,可能早就把自己亲自决定的西征事宜忘到了九霄云外。
黄忠等人不得不撤回凉州境内,毕竟大家的主要职责是保土安民而不是打擦边球到塞外作战,万一羌人趁着黄巾举事再次反叛那就麻烦大了。
对于日达木基,大家都十分感激,毕竟在这边的兄弟中此前还没有一位大宗师强者。
交战地带,要是在突破的时候遇到敌袭,不要说突破,就是保命都成问题。
“你要去雒阳?”徐庶十分惊讶:“值此内乱之际,拉巴部落就是此处的定海神针。”
言下之意,生怕他人走了,周围的羌人部落不服管教就有些头大。
“你们是不是把我们羌人看得太坏了?”日渥不基还没有把自己当成汉人,别看他小小年纪,经常跟随阿妈管理部族,对西羌的感情很深。
徐庶本来口才不错,却也不好和一个小孩子辩解,只是笑笑不语。
“我儿说得有道理!”日达木基长身而起:“不管我是汉人还是什么人,自打岳父救我的那天起,我就是不折不扣的羌人,所有的羌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其实大家要求的并不多,只是想有衣穿有饭吃。大家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造反,现在那些头领们一个个老老实实,赵家从大草原上都还能送来粮食。”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哥儿几个也不好再说啥。
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日达木基艺高人胆大,单人独骑,往雒阳而去。
第二十六章 叫声四弟哭断肠()
夏育身为护羌校尉,本身就是凉州出身的将领,有了刺史黄忠的帮衬,他的镇压进行得也很快。在黄巾举事的时候,不管是在安定、汉阳还是陇西郡,基本上就没有叛军的踪迹。
当然,西羌之人一旦反叛成了习惯,就不可能对汉人心服口服。不少叛军被打得逃入西倾山、岷山,混到那边的钟存、参狼羌、白马羌里面。
甚至在凉州与益州交界的武都郡两不管地带,也有零星的叛军武装。不管怎么说,在一定程度上,为汉庭的西疆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达木基去雒阳?”夏育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在这个要命的时刻一个异族人进入京城,想必会让那边更加紧张。最主要的是,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除了大部族首领的老公,还是一位强者。
其实以夏育的情报,他对武者划分并不是很清楚,将门家族与武者家族,两者不相容。在他看来,高来高去的人都是强者,至于强到哪一步,算什么级别,他不懂。
要知道,当初有田晏、臧旻和夏育三人都被贬为庶人,而且田晏还是以前的护羌校尉,夏育是乌丸校尉,臧旻则是护匈奴中郎将。
三人之中,位置最高的臧旻没有得到赦免。前任也没有,他结识的可是中常侍王甫,与宦官之间关系不错,不然也不会鼓动皇帝发起对鲜卑的战争。只有夏育复出。
何耶?很简单,他为人处事十分低调,却并不意味着傻。他很清楚,只有皇帝才是决定所有人命运的那一个,只有揣摩刘宏的心思才能得到升迁。
果然,灵帝时刻在关注他们,要是任何人露出不满的意思,不免咔嚓一刀。
很简单,对鲜卑的战争失败了,是世家和皇权对抗的结果,没有后勤的军队,即便卫青重生,霍去病再世,也只有落败。
其他两人没有动静,特别是臧旻,本身就是他犯错了找到王甫行贿才有的战争,想戴罪立功,用战争的胜利来掩盖他的错误,可惜结果与他的美好愿望相去甚远。
臧旻则是心灰意冷,从扬州刺史到匈奴中郎将,他看清了大汉的本质。
只有夏育私下里盛赞皇帝英明,大骂世家罔顾国家大义,一下子就获得了灵帝的欢心。
到了凉州以后,他审时度势,压根儿就没有与黄忠等人对抗。
尽管明面上,两边泾渭分明,私下里时不时找人向赵家那边传达善意。
凉州三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赵家的崛起如日中天。再说,同样是没有世家的帮助,人家真定公硬是把鲜卑给干趴下,不服不行。
武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虚头巴脑,夏育服气了。他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