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91章

赵云-第91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郃不管不顾,看到大厅里就有印刷好的一本本书籍,还带着墨香,直接奔了上去。

    这下,连有些矜持的蔡瑁等人也顾不得礼仪,跑到书架前,开始翻阅。

    “发哥呢?”前世见过比这更精致多少倍的书籍,赵云早已免疫,他禁不住问道:“应该娶妻生子了吧?”

    “托三公子的福,老汉也有孙子了。”说道儿子赵发,赵德本来就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恭喜恭喜,回头我把礼补上。”赵云替老人把有些凌乱的胡须轻轻捋了捋。

    “不用,”赵德不好意思:“都是夫人操办的,这些年他在夫人跟前做事。”

    是吗?赵云一愕,在母亲那边好像没看到这人,估计是老太太私人田庄店铺之类,让赵发去打理。

    在别院没有停留多久,吃过晚饭,赵云让赵德吩咐工匠用新型纸张。

    活字印刷术早就出来,有人盯着,倒也放心。

    赵云想了想,临走之前又留下几个部曲,让他们职责分开,日夜巡逻。

    刚回到家,还没喝口水,赵得柱苦着脸进来:“公子,张光明不见了!”

    “你慢慢说,别着急!”赵云心里一沉。

    在真定,还有人敢收留赵家的部曲?他还不相信。

    谁知这张光明根本就没有回到赵家,最后有人见到他是在城里。

    这人在哪儿去了呢?他在甄家的别院里。

    不仅有甄家的主事人甄修,还有他们大老远从泰山请过来的孔融。

    然而,书房里的气氛可不太好,甚是凝重。

    “配方你没有?”甄修死死地盯着张光明。

    找来一个管理纸厂的人,甄家也明白造纸术的强大之处。

    谁知张光明也就有些小聪明,平日里让他克扣下工钱什么的还可以,让他去了解一道道工序,一样样材料,还不如杀了他。

    “文举先生,您看这事儿闹的。”甄修原想直接带着孔家的人到造纸厂,哪知瞬息间就发生了变化。

    要是孔家宣布纸厂是他们家的,估计赵云都有些头疼。

    那可是孔圣人的家族,你赵家有个燕赵书院,能和孔家相比?

    “无伤大雅,”孔融摆摆手:“老夫明日就上门,让赵家把工坊交给我家。”

    “燕赵书院而已,比得上曲阜孔家的族学吗?到时候随意派几位夫子,祭酒、博士就不劳赵家费心了。”

    你还真敢想?甄修闻言大吃一惊。

    赵家的恐怖,别人不清楚,通家之好的甄家如何不知道?

    人家武力值爆棚,惹毛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你个人仰马翻。

    别看赵孟这些年来韬光养晦,要是动了赵家崛起的根基你试试看?

    看到孔融跺着小方步离去,甄修脸上不由起了阴霾。

    (三江票,读者君们还有否?马上就要被赶到五名开外,巫山拜托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现在没证据了() 
这一夜,赵云睡得踏实,张郃手里抱着一本《易》沉沉睡去。

    蔡瑁与蒯越抵足而眠,他们可没睡着。

    “异度,想不到哇,”蔡瑁心事重重叹口气:“原本我们北上,只是想沾沾光,为家族挣点钱,赵家,不是我们能揣度的。”

    “是啊,德珪,”蒯越身体没对方好,劳累得早就昏昏欲睡:“武力也就不说了,文名随着书籍的流行,是另外一个亚圣之家!”

    “不行,明早就让人给家里带信,我们自己和子龙商议。”蔡瑁更看重的是利益:“书籍在荆州、扬州,我们也来分润一笔。”

    蒯越却没有再说话,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他实在太累。

    一大早起来,赵云等人自然又开始一天的课程。

    “大兄,等会我们就出发,直接到书院,让两位岳父和族伯他们来烦神。”他呵呵笑道:“毕竟我们的身板太小,扛不住压力。”

    赵云很清楚,纸质书籍的出现,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知识爆炸的一个新飞跃。

    真定赵家,也就在常山国和冀州还有些名气,在大鳄面前,碾压成渣都是有可能的。

    “也只好如此了,”张郃眉头紧锁:“最好把冀州别的家族都拉进来,我们冀州人抱成团,别的州郡不可能得到利益。”

    “我蔡家、蒯家,唯赵家马首是瞻!”蔡瑁和蒯越心领神会,异口同声。

    “有两位的相助,在荆州自然需要蔡家和蒯家、黄家、马家、秦家来做。”赵云当即表态:“兄等也能看出来,光是两家扛不住压力。”

    蔡瑁和蒯越无可奈何,只想到利益,却没想到大小。

    “啥?孔融?”正要出门,赵云就接到了父亲派人来传话。

    “文举先生也想在燕赵书院插一脚?”张郃没做他想,有孔家掺乎,书院能传播得更快。

    目前的生源,都是靠燕赵风味在各地打理,能来大饭店吃饭的,有几个家里没钱?

    赵家不需要大小世家,而是要团结天下的寒门,只有寒门崛起了,赵家的地位才更加稳固,光是燕赵风味的渠道是不够的。

    蔡邕、荀爽、赵温都是文人,与赵孟的风格不一样,他们都住在书院。

    此时,赵家的中门再一次大开,赵家家主的脸上止不住喜意,领着自家兄弟子侄,在门前排成一大串。

    刚刚就建好了燕赵书院,泰山孔家当代最杰出的人孔文举到来,是否意味着从此真定赵家就摆脱了头上的武夫帽子?

    赵云不动声色,看到父亲得意的模样也不好泼冷水。

    历史上对孔融的风评可不怎么样,不仅仅是让梨的故事,熟读历史的赵云对此人没啥好感,一个纯粹的文人而已。

    孔融领衔的大队人马,虽然从真定县城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浑然不顾身边不时有人传说,赵家家主早就在门口等候。

    “文礼兄、丘洪兄,”孔融干脆走出马车,冲两位同伴拱拱手:“不曾想燕赵之地,竟然风景胜过他地。”

    陶丘洪是寒门出身,从名字都可以看出来,与戏志才一样都是双名。

    边让家族是个小世家,当然不能与泰山孔家相比,能成为与孔融、陶丘洪齐名的一时俊秀,让边家乐得找不到北。

    “文举兄言之有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边让摇头晃脑:“古人诚不我欺也!”

    只有陶丘洪默然无语,自己身边这两个白痴,为何竟然有人把自己和他们并列?

    真定这里,农人忙天忙地,脸上露出的笑容是最真实的,说明他们受到地主的压榨比较少。真定城的繁华,比平原郡不知强了多少倍。

    这一切,显然是与赵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两个****不去想想深层次的原因,有啥景色好看?陶丘洪今后再也不想和两人同路。

    不管怎么磨蹭,从真定城到赵家庄园,不过二十里路远近,马车速度慢,差不多午饭时间才到,一行人略显疲惫。

    “赵家赵孟见过文举先生、文礼先生、丘洪先生,”赵孟中气十足:“先生们到来,让我赵家蓬荜生辉。”

    他突然这么一大嗓门儿,把孔融吓了一大跳,却故作镇定:“赵家主言重,请吧。”

    尼玛,就这么自顾走进去了?赵孟等人张口结舌,架子比自己两个亲家和族兄赵温都大。

    一到就是午饭时间,也没甚话说,赵孟草草吃完,告个罪离去。

    他终于明白,文人的世界不是他所想象的,在士子的眼里,赵家啥都不是。

    “文举先生三位一路辛苦,”赵云自然就成了主事之人,他双手抱拳:“何不移驾书院,再做长谈!”

    “不必!”孔融大刺刺一摆手:“你就是赵家麒麟儿?人生得甚是不错,赵家的事情你可能做主?我等为一段公案而来!”

    公案?赵云心里一突,沉声说道:“力所能及的范围,云还是能做主的。”

    “那就好,”孔融拍拍手:“孔家有一逃奴,在你家藏匿,现在你赵家要给我孔家一个说法。”

    旁边的陶丘洪和边让心里不是滋味,大老远你一封信纸,就让我们来陪你搞什么公案?提前为何不和我们打招呼?

    “文举先生说笑了,”赵云不慌不忙:“想先生所在泰山郡和我真定相隔甚远,你家逃奴如何能到此处?”

    “不仅真定人知晓,就是整个冀州也清楚,我赵家行善,在别处生活不下去的人,到了我赵家肯定有饭吃。”

    这说明孔家待人不好?

    “哼,还狡辩!”孔融脸色快要滴出水来:“张光明何在?”

    “小的在。”张光明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跪在孔融面前。

    “你要好好给大家说说,如何背叛我孔家,又如何帮衬赵家的。”孔融洋洋得意。

    “是!”张光明早就得到指示:“我在孔家负责造纸之事,被赵家诱、惑,技术全部都交给了赵家,纸厂的位置我也一清二楚!”

    啥?竟然有这种事?旁边的人不明底细,齐齐变色。

    赵云气得不行,好个孔融,当我赵家是软柿子?

    好嘛,你要说法,我就给你说法。

    他快步走出去,从门口的部曲身上抽出一把刀,飞奔到张光明身旁。

    只见刀光一闪,还没反应过来的人头掉在地上。

    “背主求荣的东西!”赵云一脚把人头踢到孔融跟前:“文举先生连他的话都相信?”

    他把刀丢在地上拍拍手:“现在证据没了,我们好好谈谈!”

    (三江,还是三江,巫山菊花马上就要遭到别人侵袭,诸君在否?)

第一百五十四章 边让陶丘洪() 
历史上的孔融,纯粹就是一个小白。名不经传的袁谭来攻打平原郡,竟然和一帮文士在城头喝酒来表示自己的清高。

    前文已经说过,赵云对此人不感冒,主要是他对百姓不怎么样,标准的吸血鬼。

    说白了,此人经历的事情极少,到什么地方别人都会因为他是孔家人捧着。

    赵云虽然已经把刀子丢在地上,有眼力的下人早就拿走了,孔融还是紧张地不行,生怕这少年一不小心就在自己身上戳个窟窿。

    “你你别过来!”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由于害怕,连狠话都不敢说。

    跟他前来的边让与陶丘洪,本身还是有学问的,人也极为聪明。

    起先是因为和孔融是一起来的,从而对他的话不加判断。

    此刻一见这怂样,心里马上就对其降低了好多个档次,脑袋飞速运转,想通了整件事情。

    陶丘洪最先反应过来:“文举,按说我是你拉来助拳,不该说你的。然则你事先不告诉某与文礼实情,到此突然冒出段公案。”

    他没叫孔文举已经很不错了,此人本来就嫉恶如仇。

    “诚如子龙小兄弟所言,平原郡和真定相隔甚远,你家逃奴如何到的真定?”

    他的心早已偏向了赵家,在说话的时候避重就轻,不提造纸工坊的事情。

    可怜的孔融,哪里经过此等事情?双眼圆瞪,一瞬不瞬盯着赵云。

    边让有心帮一把,却知道那样连自己都会陷进去,马上就做出了决定。

    “让还有要事,恕不奉陪,告辞!”他双手行礼告罪,自顾离席走了。

    赵云心里暗喜,赶紧使了个眼色,让人把此人留住。燕赵书院的博士总起来讲还是太年轻,等三老一走自己也进京,就司马徽撑着。

    文人,就应该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教教学就好了,让他们做官简直就是害人。

    “丘洪先生,张光明为云母亲从娘家带来的族人。”赵云故作满脸悲戚:“谁曾想他在工坊贪墨,害怕责罚,与外人相勾结。”

    “文举先生,泰山孔家和真定赵家无冤无仇,想来你也是受奸人蒙蔽。双方就此了结如何?从此两家依然和睦相处。”

    “对对对,”孔融犹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顺势下坡:“都怪那中山无极甄家,大老远找到我孔家,言及是他家的工坊。”

    陶丘洪本来做出了判断,见此情形,默默无言地站起身来就走。他可不是一个讲究礼数的人,连礼都没行扬长而去。

    赵孟虽然觉得和文人在一起憋闷,并没有走远,屋里发生的一切尽皆知晓。

    到了此刻,他如何不明白甄家是在为自家女婿赵风帮忙?只不过没想到赵云杀伐果断,把一切掐死在摇篮里。

    那边袁家还没发力,甄家这是在向女婿显示存在吗?继承人的问题,始终在他心里作梗。

    然而,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儿子远在雒阳,啥都不知道,不可能由此对他惩罚吧。

    屋里的孔融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再也没有脸留在赵家,说了几句漂亮话告辞而去。

    在心里,把真定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