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208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08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一轮的叛乱兴起,拓跋焘第一时间加授陆俟秦雍军区司令长官之职,并嘱咐他说:“关中接受帝国教化的日子还短,恩德和信誉还没建立,所以官吏屡次叛变,我今天如果交给你一支大军,刘超听到消息,一定同心合力,据定险要,不容易攻克,如果交给你的军队太少,对盗贼又无法控制,盼望你用你的办法取胜。”

    陆俟接到诏书,一方面对皇帝的信任感到荣幸,一方面快速思考应对之策,然后单人匹马到长安赴任。

    到任所之后,陆俟先派人向刘超分析利害,为表诚意,还娶了刘超的女儿为妻,与之结成姻亲,用来招安。

    但刘超自恃人多势众,并没有归降的意思。

    对峙多日,陆俟决定亲自出面,到安定与刘超会晤,事先派将领在前开道,刘超让人传话:“随行部队不超三百人,我们酒席招待,超出三百人,我们弓箭侍候。”

    陆俟于是只带二百骑兵前往,并且表现得好像是要见多年的好友一般,见到刘超之后,更是极尽亲密,纵情饮酒,大醉而归。

    刘超全程一脸懵逼,不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送走陆俟之后,让问下探查敌人的动向,回报说风平浪静,刘超更加不明所以。

    之后陆俟又去喝了两次,与刘超勾肩搭背,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刘超渐渐没了防心,反而幻想以陆俟为发言人,向朝廷开条件。

    这天陆俟又去参加酒宴,刘超满怀热情地亲自迎接,二人又开始痛饮。

    喝了一半,有人报告说外面有五百个汉子经过,声称要暂借贵宝地歇息,并有大批牛羊送上。

    刘超好奇地外出查看,陆俟也随着出来,结果却是陆俟的部属,刚刚打猎归来,结果带的水不够了,请求入营歇息。

    陆俟佯怒道:“你们这帮废物,自己准备不充分,渴死活该,怎么胆敢找刘将军的麻烦,不知道刘将军的规矩吗!”

    五百名士卒面面相觑,为首的老脸一红,忙向刘超致歉。

    刘超看着陆俟气呼呼的神情,再望着五百名汉子的窘迫,忽然笑了出来:“这叫什么话,大家都是自己人,快进来休息便是。”说着示意守卫开门,然后搂着陆俟就往回走。

    酒宴继续,陆俟喝得更急,没几下就醉倒了。

    刘超也喝着东倒西歪,让人扶着陆俟,然后一起去房间休息。

    几人行至半路,陆俟忽然醒了过来,从卫士腰间抽出佩刀。,挥刀砍死了刘超,然后抢上马背,在军营里大声疾呼。

    之前打猎的五百个汉子,应声而动,果断出击,将刘超的部队杀得落花流水。

    叛乱再次平定,拓跋焘惊喜之下,把陆俟召回中央,担任地方部族司法总监。

    (本章完)

第378章 假使风波() 
几家欢喜几家愁,陆俟接连平定国内叛乱,瞬间成了拓跋焘心中的良臣,而先前讨伐变民失利的将领,可就没那种造化了,不但失了宠,更失了命。

    事隔几个月后,扶风公拓跋处真等八人,同时被指控盗卖及吞没军资、抢掠战利品,全被砍了脑袋。

    接下来的日子里,最好别惹拓跋焘,稍不如意,他就立刻大打出手,俨然就是他爷爷拓跋珪再世。

    但凡脾气暴躁之人,或是童年失意,或是当下失意。

    童年失意,因此产生阴影,当遇到和童年相同或相似的场景,立即产生排斥。

    拓跋焘生在帝王家,可以说是含着金玉出生,自幼衣食无忧,身边经常围绕一大帮人协助其吃喝拉撒,像这样的童年当然算不上失意。

    显然拓跋焘对于当下的处境很不满意而已。

    其中最为不满的,当然还是国内此起彼伏的军民叛乱。

    这些事让拓跋焘成天都心神不宁的,可又不敢进行大幅改革,便开始胡思乱想,认为这些人之所以叛乱,全是因为南方政权的存在,让他们心存念想,只要完全统一中国,问题自然解决。

    于是南征竟成了北魏的第一要务,而非修补内政。

    拓跋焘的运气不错,因为正在他兴起南征念头时,刘宋的使者到了,而且带来了好消息。

    这个使者叫颜白鹿,倒是有些莫名其妙,因他本来只是普通百姓,为了讨生活,而偷偷越过国境线,到敌国境内捡些遗落的物资。

    宋魏交界的地方,多数都遭遗弃,只有一些残余的建筑,而这些残余的建筑里面,有时倒也能捡些前人遗落的生活用品。

    颜白鹿抱着侥幸心理,冒险深入魏土,一连几次都颇有所得,直到被魏军撞见。

    446年2月,北魏巡逻兵老早就发现了附近似有人为活动的迹象,于是接连盯哨数日,终于捉到了颜白鹿,就要将之斩首,颜白鹿为了活命,诈称青州督导官杜骥,派他来请示归降事宜,只因路途艰辛,遗失了杜骥的信件和补给。

    魏兵不敢轻视,赶紧上报长官,地方政府经过一番商讨,把颜白鹿送往平城处置。

    拓跋焘闻讯大喜,心想真是天助我也,亲切地接见了颜白鹿,确认消息之后,让崔浩给杜骥写信,一面让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率军东下,前往接应杜骥。

    杜骥接到崔浩的信,倒是哭笑不得,就在他犹豫要不要上报中央的时候,历城方面传来消息,魏军突然发动攻击,情况十分危急。

    杜骥大吃一惊,赶紧派军援救历城,并上报这一情况。

    北魏乘势攻击刘宋的兖青冀三州,前锋直至清水以东,所到之处,尽皆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魏军许久没有攻城略地,也便没有肆意妄为的机会,值此良机,当然不会错过,刘宋北方边境大为震恐,居民苦不堪言。

    但拓跋焘不久便意识到那个所谓的使者多半是骗子无疑,因为杜骥根本没有半点要来投的意思,于是先斩颜白鹿,然后下令回师,一场风波终于停止。

    刘义隆得知此事,虽早有北伐的打算,但毕竟还没准备好,担忧倒是超过愤怒,特别召开紧急会议,征求百官的意见。

    总监察官何承天,进言道:“当初汉王朝防范匈奴的策略,不外乎两项,一是动用武装部队尽力征战,一是派遣文官使节谋求和解。

    现在要效法卫青、霍去病的壮举,非要在淮泗流域,大举推广农耕,先让青州徐州的粮库充实,人民有丰富的储蓄,郊野都堆满米谷,然后动员士卒十万,才有望一举扫平夷族。

    如果只派军追击,不过是报复侵略的暴行,白白耗费巨额的军资,对他们没有损失,他们将来也必定会卷土重来,如此恶性循环,是最末等的策略。”

    何承天是当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两项最重要的成就,一个启发了几十年后的祖冲之,一个点拨了一千多年后的朱载堉,圆周律和十二平均律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何承天为这两样瑰宝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义隆听的入神,向他请教上策。

    何承天说:“第一、把远处居民迁到近处。

    现在青兖的居民,和冀州新归附的居民,在边界上的有三万多,可以全部迁到大岘山以南,使内地的实力增加。

    第二、大力兴筑城池,容纳移民定居。

    由朝廷借贷给他们生产,春夏两季耕田放牧,秋冬两季进入堡垒,贼寇前来攻击时,每个城池有一千家的话,有资格担任战士的,不少于两千人,其他老弱幼小,仍能登城呐喊助威,足可以与夷虏三万人对抗。

    第三、把居民的车辆和牛只,编队成组,必要时用来运输粮秣武器。

    一千家的资产至少有一千头牛、五百辆车,经过精密调配,足够保卫自己,假如城池无法支持,也可从平地迁入险要,敌人不能干扰,一旦情况紧急,临时动员,最多不过一个晚上,就可以集合。

    第四、计算战士数目,准备武器。

    一个城池平均有两千士兵,依照个人能力,各有自己的武器,加强练习,还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平时缴回军械库保管,战争爆发,则拿出来把它们磨利。弓箭和利铁,民间不易得到,朝廷应逐步补充,几年功夫,军事准备就可奠定基础。

    另外,京师附近的各郡民兵,开拔到遥远的清水济水一带驻防,军费支出既大,人民痛苦怨恨也深。以我之见,不如就用当地民众比较容易。现在应顺应民意,领导他们去做,不但兵力加强,且敌人不会戒备,人民也不会贫苦,比起坐吃粮食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

    刘义隆默然,这些举措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似乎并不实用,起码三两年内是完不成的,如果改革尚未成功,魏军长驱南下,为之奈何?

    其实这些顾虑是情理之中,但他大可循序渐进,分域推广,真的与敌人交锋,局部的变化并不致引起太大动荡,而当北部边疆全都得以实施,其效果当是极明显的。

    但刘义隆没有那么做,他注重的是军功,对他来说,短期内就有成效的策略更有吸引力,如果谁有办法能在一年之内调派各路军马,迅速收复黄河以南,不管有多冒险,他也一定全力支持。

    然而当朝已无雄才大略将领,无人能献出那样的良策,刘义隆只得继续等待时机。

    接受刘宋武都王封号的杨文德,倒没有选择继续等待,趁着北魏国内义军四起之际,占领了葭芦城,号召氐族和羌族一起反抗北魏的残暴统治,没过多久,武都、天水、汉阳、武阶、仇池等五郡的氐人全都响应归附,一时声势极盛。

    (本章完)

第379章 心有灵犀() 
杨文德的初衷是没有问题的,趁乱起兵,可以浑水摸鱼,然而他的敏感度差点,因为起兵之时已到了447年下半年。

    这个时间点意味着北魏国内的大型叛乱已经平定,偶尔某处发生骚乱,转眼便能恢复秩序,杨文德已找不到浑水,也更摸不到鱼。

    448年正月,北魏仇池防卫司令皮豹子,率南部各路兵马,大举攻击杨文德,迫使杨文德仓惶败退,逃奔刘宋的汉中。

    皮豹子早在宋魏仇池之争的时候大显身手,此番讨伐杨文德也算是轻车熟路。

    兵败如山倒,杨文德甚至来不及带上家人,更没时间整理军资,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士兵,十分落魄地撤离战场,妻子儿女、僚属部下,全部失陷,粮秣辎重一律丢失,堂哥杨保宗的遗孀——北魏某公主,也被魏军生擒。

    魏军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勉强找回了当年南征北战时的风采——虽然对手的段位实在很低。

    杨保宗之前犹豫要不要背叛北魏,公主老婆居然表示全力支持,有人问公主:“你怎么能背弃父母之邦?”

    公主回说:“事情如果成功,我就是一国之母,现在不过一个小县的公主,怎么能比?”

    然而起事并没有说话那么容易,杨保宗被杀,公主殿下只得投靠小叔子,直到重回祖国怀抱。

    可惜物是人非,拓跋焘早对她心生怨恨,当天就让她自杀。

    杨文德最终不但寸功未建,还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地盘也丢了,刘义隆怒气冲冲地免除了杨文德的一切职务,并撤销其封爵。

    北伐一事便显得尤为迫切,刘义隆深知如果北方的敌人一直不间断地在边界逞凶,久而久之,不但国内民众惶恐难安,国威也遭受巨大蔑视,而敌人则会更加嚣张——这样的恶性循环应当及早终止。

    为此他特别下诏,征求群臣的意见。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满朝文武几乎清一色地表示支持北伐,但当刘义隆追问破敌之策时,大家又清一色地陷入沉默。

    这种场面的出现完全是刘义隆自食其果,朝臣们对他又敬又怕,唯恐步了檀道济等人的后尘,所以竭力投其所好,以搏得宠信,而一般像这种谄媚之士,向来都是外强中干。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彭城郡长王玄谟。

    王玄谟早在刘裕北伐时,毛遂自荐,投身军营,但因其才华实在平庸,刘裕除了嘉奖其忠义,并未加以重用。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年轻人已年届花甲,一直在地方碌碌无为,眼看着与他同时期的文臣武将,或是病故,或是被杀,而自己一如既往没有存在感。

    偏偏他很不本份,没有金刚钻,还想要揽瓷器活。

    其用意自然是为了搏得军功和名望,可惜他确实没有才华,尤其军事方面,所以他除了不断上疏对刘义隆大肆吹捧,给皇帝灌迷魂汤,当涉及具体北伐的方略,也是无言以对,只是一味避重就轻,扯些假大空的话来鼓吹北伐大业。

    巧在这碗迷魂汤对刘义隆极为受用,刘义隆看完王玄谟的奏章,兴奋地对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