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220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20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18日,刘义宣抵达梁山,在长江西岸结营,臧质和刘谌之攻击东营,与王玄谟展开激烈交锋。

    就在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之际,朝廷左军将军薛安都,率骑兵突击部队冲入叛军的东南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闯入叛军主营,薛安都手起刀落,当场砍下刘谌之的人头。

    刘谌之一死,叛军陷入混乱,刘季之和龙骧将军宗越得以顺利攻克叛军的西北方阵地,臧质大败而回。

    垣护之下令纵火焚烧长江上的船舰,于是满江都是浓烟烈火,火焰蔓延到西营,叛军营垒几乎成为一片灰烬。

    刘义宣吓得泪流满面,急乘小艇逃走,让手下一百多只船舰的士卒在火光中凌乱不已。

    臧质本打算与刘义宣会师,重整旗鼓以图再战,但见刘义宣逃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也跟着逃走,于是残余的士卒全部瓦解。

    叛军另一路也遭挫折,朝廷雍州督导官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道路,依险要固守阵地,叛军雍州督导官鲁秀发起攻击,不能攻克,而且不断被朱修之击败,只得返回江陵。

    至此大局开始反转,叛军虽拥有强大兵力,却也不得不面临全线崩溃的处境。

    臧质逃回寻阳后,自知无力回天,焚烧了州政府,带着姬妾继续向西逃亡,让他最宠信的助理何文敬率残余部队在前开路。

    一行人走到西阳时,西阳郡长鲁方平骗何文敬说:“圣旨已经颁布,只逮捕叛军首领,其他人一律赦免,你还不快逃?”

    何文敬信以为真,于是抛弃军队只身逃亡。

    臧质一时找不到安身之地,只好逃到南湖,没有粮食就采吃湖中的莲子充饥。

    6月3日,朝廷的追兵赶到南湖,臧质惊惧之下,全身投入湖中,用荷叶盖住头部,仅露两个鼻孔呼吸。

    但机智的追兵队长郑俱儿,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朝着奇怪的荷叶下面射出一箭,随着一声惨叫,湖水瞬间染红一片。

    士卒们大为狂喜,一涌而上,乱刀齐下,臧质的五脏六腑全都流了出来,和水草缠在一起,后又被砍下人头,送往建康。

    臧质的子孙和党羽——乐安郡长任荟之,临川郡长刘怀之、鄱阳郡长杜仲儒,全都被绑赴刑场斩首。

    刘义宣正在逃回大本营的路上,得知臧质惨死的消息,心里更加慌张,与左右十余人快步西进,后因脚痛不能迈步,从民间租来没有顶篷的车辆,沿途向乞丐一样讨饭维持。

    几天后,刘义宣终于见到了熟悉的江陵城楼,赶紧派人通知负责留守的左军政官竺超民,竺超民派出华丽的仪仗队出城迎接。

    城中尚有一万人的武装部队,左右侍从劝刘义宣出面慰问将士,就说:“臧质违背作战命令,所以失利,现在当重新装备武器,训练士卒,拟定将来的计划,卷土重来!从前刘邦失败百次,终于完成大业……”

    结果刘义宣在复述的时候,嘴上一哆嗦,说成了“项羽失败千次”,全军无不掩口而笑。

    鲁秀和竺超民仍打算集结残余部众,做最后一战,但刘义宣意志沮丧,魂不守舍,躲在后宅不肯见人,以致左右心腹渐渐离散,鲁秀也无奈地向北逃亡。

    刘义宣左思右想,认定只有投奔北魏才有活路,于是带着儿子刘慆和五个改穿男装的爱妾,一起去追鲁秀。

    城中已经大乱,刀剑横飞,刘义宣十分恐惧,甚至不能骑马,只得再次徒步而行,十分艰难,速度也异常缓慢,所以终于不能跟上鲁秀,而左右随从尽皆逃亡,走投无路之下,趁夜逃回南郡政府的空房子里躲避风头。

    次日一早,竺超民接到朝廷文告,自然不敢违逆,派人把主子抓获,送往江陵监狱。

    刘义宣在狱中叹息:“臧质这个老奴才害了我!”

    五个爱妾当天便被送走,刘义宣痛哭哀号,对看守官说:“这几天有她们陪伴还不算苦,如今苦日子是真的来了。”

    鲁秀的部众全都逃散,不能继续前进,只得再回江陵,但守军已经是朝廷的人,拒不接纳他入城,还放箭射击,鲁秀悲愤之下投水自尽,被守军捞起来砍下脑袋,结束了动荡不安的一生。

    6月25日,朱修之进入江陵,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之前刘义宣下令讨伐朱修之,现在朱修之掌握了节奏,羞辱过瘾之后,和刘义宣和他的16个儿子,以及同党竺超民、主任参谋蔡超、高级军事参议官颜乐之全都斩首。

    几天后,刘骏的诏书送到,要求刘义宣自杀,朱修之倒是免去了刘义宣的麻烦。

    竺超民的弟弟本来也应遭诛连,何尚之上疏进行营救,奏章上说:“竺超民如果是反复无常、贪图小利之辈,肯定在臧质死后就第一时间把刘义宣逮捕,不但可以免除惩罚,还可取得不义的赏赐,而竺超民并没有那么做,从他的过失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仁爱的情操,而且为国家保全州城,看守仓库,坐等伏法,现今如果连他的兄弟也要诛杀,跟其他党羽没有分别,刑罚太重,于国家恩德有损。”

    刘骏因此特别赦免了竺家子弟。

    (本章完)

第395章 冯后面世() 
经过刘义宣事件之后,刘骏对皇族势力越发忌惮,甚至已到了万般厌恶的地步,对相关情况十分敏感,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怒目而视、大打出手。

    雍州督导官、武昌王刘浑,与左右侍从闹着玩,写了一份文告,自称楚王,还改年号为永光,设立文武百官。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胸无城府,情商低下,即便做出了如此举动,但国人都知其无恶意,更多付之一笑而已。

    但刘骏显然不那么认为,从自己的上位经验和族中叛乱,得到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要防微杜渐,得到汇报后,第一时间下诏剥夺了刘浑的所有官职和爵位,贬作平民,并放逐到始安郡。

    455年8月初,刘浑抵达始安,但风波却并未终止,刘骏到底没有放过他,派员外散骑顾问官戴明宝,打着安抚的名义前往斥责刘浑,并强迫他自杀。

    这之后,刘骏变得神经衰弱起来,总幻想家里哪个亲戚正在图谋害他,纠结了一个多月,终于下定决心要继续削弱王侯的实力。

    10月1日,刘骏授意江夏王刘义恭和竟陵王刘诞,让他们上奏请裁减王侯的车辆、衣服、器物、乐队、舞娘等九项特权。

    奏章呈上之后,刘骏又暗示有关单位,把要裁减的特权增加到24项,诸如王侯们听取报告和处理公务时,不能再像皇帝一样面向南而坐,佩剑不可以做成鹿卢形,秘书长、封国宰相及其他官员,对王侯不可称臣,只可称下官,且辞职后关系立即解除,不可追敬。

    除此之外,刘骏还把宋初开创的典签制度发扬光大。

    在他之前的时期,典签也即收发官的主要职责是辅佐年幼的皇子,上传下达皇帝的诏令,不致于因为皇子年幼而在地方生出事端。

    但刘骏时代的典签,权力迅速膨胀,即使年长的皇子或是庶族出身的高级官员,去主持地方事务,也由典签总揽全局,不只上传下达,还接受官属报告工作,成了实际上的地方领导,直接对皇帝负责,只要他们不同意,甚至地方上的人事任命都不能通过。

    北魏没有典签,但皇帝对部下的猜忌也非常可观。

    拓跋濬即位之后,北魏国内接连发生一连串的谋逆案,一些国家重臣包括皇族中人,都遭杀害,其中有多少是确有其事,又有多少是诬以谋反,史书虽无详尽解答,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刚刚结束一场混战,民心思定,这是其一。其二,综观那些“谋反”之人,有多少是真有谋反实力的,又有多少是有谋反动机的?几乎没有。

    从453年2月起,一直到本年455年,卷入谋逆案的人有京兆王杜元宝、建宁王拓跋崇、拓跋崇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拔、……

    这些人无不身居高位,战功赫赫,只因未能在迎立拓跋濬之初站对队伍,终于招此横祸。

    其中的拓跋仁曾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掠夺一个李姓姑娘为妾,在他死后,李姑娘依律被发配宫中为奴,结果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被拓跋濬看到了,拓跋濬瞬间便被勾走了魂魄,当天就把她强行带到斋库中大施拳脚。

    此后许多天,拓跋濬几次临幸之,并封其为贵人,李贵人的肚子很争气,竟怀了龙胎,后生了皇子拓跋弘。

    拓跋濬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拓跋弘是其长子,所以顺理成章地封为太子,而李贵人则也顺理成章地被处死。

    于是成就了另一个女奴冯氏。

    拓跋濬似乎尤其喜欢在奴婢中间寻找快活。

    冯氏倒也不是寻常奴婢,她是辽西公冯朗的女儿,北燕末帝冯弘的孙女。

    虽是皇族后裔,但因北燕早就覆灭,冯氏并未因此获利,其父冯朗甚至因此获罪,冯氏也被牵连,被发配宫中为奴。

    所幸冯氏有个姑姑是拓跋焘的昭仪,所以在宫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直到遇到拓跋濬,生活更是发生了天翻覆地般的剧变。

    两人相遇时,冯氏不过14岁,却已出落得极为水灵,在一帮奴婢里面仿佛鹤立鸡群一般,拓跋濬也极为年轻,心头一热,便把冯姑娘立为贵人,等到立完太子之后,又李贵人依律当死,于是冯贵人顺利上位成了一国之母。

    那是456年正月29日,这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不但对于冯皇后,更对于北魏全国,因为冯皇后正是因为成了皇后,才有机会在将来带领北魏进行一次重大变革。

    拓跋濬不必等到多年后,此时就满心欢喜地准备做点什么了。

    除了清除异己,排除潜在威胁,拓跋濬还做了不少努力:

    458年正月1日,北魏公布禁酒令,凡制酒卖酒和饮酒者,一律斩首,遇婚事和丧事可暂时解禁,但也有一定限制。

    之所以有此规定,是因为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和普通小民,常因酗酒闹事,或借酒议论国事,拓跋濬可以容忍他们发酒疯,但绝不能议论皇家。

    为了保证禁酒令的施行,拓跋濬开始在朝廷增加秘密警察,这些人除了监督法令的实施,更重要的任务是侦察朝廷各单位以及各州各镇,经常换穿平民衣服,出入官府衙门,搜求百官的过失,呈报拓跋濬,然后由拓跋濬根据实际情况授意主管机关处置,只要列入黑名单,立即实施逮捕,苦刑拷打逼迫其认罪。

    为了罚有法依,拓跋濬又下诏凡是官员受贿布匹满二丈,一律斩首,又增加法律条文79章,章章要人命。

    这一套三连环,把官民吃得死死的,拓跋濬小小年纪,倒是颇有手段。

    所以他深知一味唱黑脸,似乎会适得其反,于是做了一件影响吏为深远的事,那就是让佛教重新兴旺起来。

    在他上位之初,其实已经放宽了对佛教的限制,几年后为了拉拢民心,对佛教更为包容,借着旱灾的机会,下令全国恢复所有寺庙的香火,再之后又动员大量民工,在首都郊外开凿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

    (本章完)

第396章 孝武之治() 
拓跋濬深得家族好战的基因,自觉国内已无威胁,便开始着手南征北战了。

    实际上就在457年2月,拓跋濬就已让人试探性地攻击刘宋的兖州,侵入无盐等地。

    但刘骏毕竟不敢大意,岂能确知对方的真正打算,得到战报,立即下诏派太子宫左翼卫队司令薛安都率领骑兵,东阳郡长沈法系率领水军,两路同时出击,增援彭城,接受徐州督导官申坦的指挥。

    但当他们抵达时,魏军已经撤退,可是大军既至,申坦作为总指挥,不想让他们无功而返,于是请求趁机讨伐当地的变民集团“任城盗”。

    中原大乱,许多避难的百姓聚集在任城丛林中,起初只是为了讨生活,但几代下来,已演变成了强盗土匪,一直成为地方的祸患,无法从根本上肃清,俗称任城盗。

    刘骏也不想白白出军,于是批准了申坦的请求,但严令必须一举破贼。

    申坦顿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火速向任城推进。

    然而任城盗多年未被剿灭,总是有其道理的,他们把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只要没有十足把握,一向不与政府军正面对抗,现在得到消息,立刻四下逃散,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丛林。

    当时又逢大旱,政府军人困马乏,只得无功而回。

    刘骏大怒若狂,剥夺了薛安都和沈法系的官爵,让他们以平民身份就任现职,判处申坦死刑。

    讨伐变民虽然无功,但罪不至死,文武官员纷纷为申坦求情,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