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逐鼎江山-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苏景选择了闭嘴,不闭嘴根本就不行。
因为是柳眉在问,要是他回答得不好,谁能保证这个古灵精怪一样的柳眉,不会又闹出什么事情来?
袁可立的义女,有了这个身份,柳眉现在简直是可以在苏景面前为所欲为!
苏景只好答道:“眼下我还没有想过,因为我没有时间来想这些事情。但是你相信我,肯定会有办法的!”
柳眉闻言,点了点头。
虽然她没有说什么,却也觉得有些委屈。
因为真正说起来,苏景还是最先和她认识,并且还定亲了的。
可是现在,柳眉却成了后来插足的人。
这样她能心里平衡才怪!
但苏景的回应,也没有毛病。
别人不清楚,可是柳眉却清楚苏景的肩上,背负着什么。
整个江淮,甚至还有山西,苏景都要操心,为数十万百姓的粮食操心!
但苏景现在官职,却是微乎其微。
别看苏景在南京很威风,左右逢源的,但是一个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完全没有任何牌面。
这样的官职,若是在北京,只能算是别人跟班的跟班……
人微则言轻,况且苏景的年轻也还小。
这种大事,却要让他一个人来想办法,都不用仔细想,就能知道他身上肩负的压力。
更何况,还有许多黑心的商人,都在暗中和他作对,做着和苏景相反的事。
苏景对柳眉说道:“接下来,重头戏便在扬州了。我现在只能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重头戏中,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柳眉点点头,便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离开镇江,到扬州去?”
苏景答道:“三日后……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后天了。等到了后天,我会给扬州的百姓,甚至是整个江淮的百姓,都吃一颗定心丸的!”
……
苏景交待的事情,朱由检虽然嘻嘻哈哈的,但却从来没有让苏景失望过。
不过这也不是朱由检他有办事能力,而是苏景让他去办的事情,都是非常容易的。
比如说调度镇江水师这件事情,朱由检办起来就一点都不吃力。
因为是他的信王!
而且来到南京,还有皇帝钦授的命令,让他酌情处置江淮事宜。
这一句话,包括的内容就巨大了。
所以朱由检和张可大来到镇江水师的水寨之后,根本没有花费什么口舌,就把水师给拿下了。
然后,朱由检便让张可大分配调度,将水师发往各地。
这个过程中,苏景也没有闲着。
他现在是左右逢源了,在王羽和李实这两个太监之间也是一样,两边都周旋着。
背地里,苏景对着王羽,就非常隐晦地说一些李实的坏话。
对着李实的时候,苏景又说王羽很生气,本来想请二人一起吃顿饭化解一下误会的,可王羽不肯答应赴宴,只能作罢!
为此,李实甚至都下定狠心,想办法解决王羽。
但李实也不是一点心机都没有,当着苏景的面没有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可是他眼神里面的凶光,却被苏景给察觉到了。
苏景暗暗窃喜,回去便开始和杨全山计划。
这一次,他要让李实和王羽,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恨!
同时,苏景还让高路虎带着他的书信,去找扬州知府,并且告诉他,让他准备联络好那些商人,信王马上就要返程回到扬州。
当晚,白鹰神秘地出现在了苏景的房中。
苏景对他说道:“飞鹰卫的封赏,可都分配好了?”
白鹰点点头,答道:“全部是按照苏大人的吩咐!不知道苏大人深夜唤小人前来,可是有事?”
苏景笑道:“让你们给我去拦截漕运衙门的官船,然后给漕运总督送个信,这件事情不难办吧?”
白鹰答道:“属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你就去吧!”苏景交给了白鹰一封信,白鹰接过信件,便离开了。
他甚至,都没有问漕运衙门的官船现在在哪个方向!
由此可见,飞鹰卫在情报方面的力量!
这个时候,苏景又拿出了一封书信,然后烧掉。
次日,朱由检便来找苏景,说道:“听说你让人护送王羽秘密离开了?”
苏景点点头,反问道:“殿下莫非还不想放过这个王羽?”
“不是,一个太监,本王才懒得和他计较!”朱由检又问道:“那我们何时回扬州,收拾那些商人去?”
“再等等吧!”苏景也不是很确定。
因为他在等一个消息。
于是朱由检便有些失望地回去了,现在张可大已经带着镇江水师的人出发,苏景的手下也几乎都派出去了,他身边就一个苏景,顿时觉得没趣。
朱由检回去之后,便躺着睡了过去。
这个时候,天色尚早。
一封急报,被骑着快马的锦衣卫送入了苏景所在的院子。
苏景见到急报,立马打开一看,认出来了这是白鹰的笔迹,然后便大喜,匆忙说道:“快,去告诉殿下,准备启程回扬州!”
让人去喊朱由检了,苏景便自己去喊柳眉,然后二人一起出了酒楼,还碰上了尚在镇江逗留的李实和东厂的人。
苏景便道:“李公公,南京空虚,恩师又不在,你还宜早回去镇守为妙!”
李实点点头,说道:“杂家正要回去,咦?苏景,为何杂家方才,没有见到王公公?”
“这……”苏景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左右看了看,这才凑到李实的耳边说道:“殿下已经命令卑职,暗中派人护送王公公上京了!”
“回去了?”李实一副非常惊讶的样子。
第343章 大戏要开始()
不过,李实的表情虽然很到位,也显得他非常震惊。
但苏景还是看出了其中的破绽!
最明显的,就是李实的身边,已经不见了李档头。
苏景佯问:“李公公,为何不见了李档头?”
“哦……”
李实答道:“杂家已经命令他先一步,回南京替杂家看着东厂了!唉,苏景你也知道,这些小的们都喜欢闹事,没有人替杂家看着,杂家这心里也放心不下呀!”
“理解,理解!”苏景嘿嘿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然后李实便和苏景告辞,苏景也没有挽留,喊了一声:“李公公慢走!”
等李实走了,苏景很奇怪,找来属下问道:“殿下为何还没出来?去问问!”
那人应声去了,片刻后回来答道:“苏大人,殿下正在安歇,小的们不敢打扰他!”
“睡着了?”
苏景很无语,看着天色说道:“现在可还早呢!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
很无奈的,苏景便亲自去喊朱由检。
来到房中,苏景喊了两声殿下,却没有回应。
于是苏景便提高了音量,但还是没有动静。
苏景忍不住了,一把掀开朱由检的被子,大喊一声:“殿下!”
“大胆!是谁?本王诛你九族你信不信?”朱由检被吵醒了,便勃然大怒。
可是定神一看,却是苏景。
朱由检愣住了,改口问道:“你半夜来本王的房中作甚?”
“半夜?醒醒吧,我的殿下!”苏景没好气道:“殿下你看看外面,现在都还没入夜呢!快起来吧,我们启程回南京去,然后再好好地睡一觉。明天一早,可是有一场大戏看的!”
朱由检闻言,立马怒意全消,欣喜地说道:“终于可以到扬州去了?太好了,本王正觉得这镇江带着,闷死人了!”
于是朱由检欣喜地穿衣,但苏景却板着脸说道:“殿下,请你搞清楚,这一次我们来镇江,是来办事的,而且还是大事,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朱由检闻言,满面通红。
平心而论,他有不正经吗?
不正经倒不至于,但嘻嘻哈哈总是有的。
但这不是他朱由检没心没肺,而是因为有苏景在,许多事情都不用他去操心动脑,人自然便感觉轻松许多。
现在被苏景这样说了,朱由检也不好意思反驳。
毕竟出身皇室,他的脸皮,没有厚到这种程度。
于是朱由检便说道:“行,那本王这一次,对谁都不客气了!”
年轻的信王脸上,不知道为何,突然生出了一股杀气。
扬州的那些商人,特别是晋商,都要倒霉了!
当夜,苏景与朱由检还有柳眉,便一起乘坐船渡河,来到了北岸扬州。
然后在夜里,苏景还亲自去了一趟知府衙门,并且在里面待了许久。
这些消息,晋商各大家族也都掌握了的。
可是,他们却无法掌握更多。
这天晚上,他们也在一起商议。
曹家的老爷子,是领头,现在晋商的会长,就是他在担任。
本来曹老爷子是留在山西的,可是这一次因为江淮出现旱情,许多事情都怕有变数,所以他便亲自前来坐镇。
但是想不到,率先出事的却是他的曹家。
为此,曹老爷子只得召集八大家族,一起来商讨对策。
镇江曹松的事情,曹老爷子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也对众人说道:“这一次,只怕曹松是要坏事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仗着他的身份不为人知,便胆大妄为,也不够谨慎,结果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了!”
其余七大家族的人,闻言都是一脸冷漠。
曹老爷子眉头一皱,敲着桌子说道:“诸位,我们八家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呀!莫非今日我曹家有变,你们全都没有话说吗?”
这才有人说道:“曹会长,我何青并且家主,人微言轻,出了如此大事,又怎敢多言?”
顿时,便有人附和何青的话。
曹老爷子自然清楚这炎凉的世态是怎样的,可是他还不甘心,看着一个老者说道:“王贤弟,你是王家的家主,莫非你也人微言轻吗?”
王昌的表现,和那些怕事的后辈自然要强得多,他便答道:“曹会长,不是我不说话,而是现在镇江的情况我们都不清楚,又能说些什么?”
“八成,曹松那边,是出大乱子了!”曹家老爷子长叹一声,显得非常的无奈。
“那么,曹兄就得拿主意了!”王昌不无担心地说道:“若曹松那边真的出现了问题,恐怕这一次我们晋商便要遭殃!不知道你们可曾知道,那个上一次来过扬州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苏景?此人似乎对我们晋商颇有微词,很是不满呐。”
曹会长皱眉问道:“你从哪儿听到的?哦,瞧我糊涂得,关心则乱呐!你王家不是有人,就在知府衙门办事吗?王贤弟,你那个族人,还听到了一些什么风声?”
王昌说道:“这个苏景,似乎想要抑制我们晋商,扶植徽商。但是,又听说此人和近来新崛起的吴门商会关系非常密切,那个吴门商会的会长,和苏景以前还有过婚约……”
“难怪这一次,曹松会惹上祸患!”曹会长闻言,勃然大怒,对众人说道:“你们都看到了吧?如今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我曹氏一家之事了,那苏景分明就是冲着我们整个晋商来的!”
曹老爷子不愧是老江湖,一句话,就重新把其他人都拉拢到了身边。
晋商八大家族,便又开始同仇敌忾!
“哼,真是欺人太甚!”先前不肯开口的何青说道:“此人不过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居然也妄图以卵击石,来对付我们晋商?他还是嘴上都没长毛,还不知道我们晋商在朝中,有多大的能量吧!”
“不错,要是此人逼人太甚,那我们便将所有的粮食都撤出江淮,把整个江淮都给他毁了,大不了鱼死网破!”
晋商的人,立马都愤怒了起来。
而且,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要大干一番。
可是,他们还动得了吗?
第344章 气疯了的晋商()
晋商们,都已经决定好了。
一旦苏景对他们发难,或者针对他们,便马上转移粮食,任由江淮地区的百姓自生自灭。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鱼死网破的方法。
因为他们将粮食撤走,也会损失一个发财的机会。
而且很有可能,还会让这些粮食,最后只能偷偷贱卖,或者烂在谷仓里。
甚至,有的只能销毁。
因为他们,也背不起有粮食却见死不救的罪名。
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都无力承担的。
所以晋商们后来又觉得,这么大的代价,双方都应该难以承受,或许应该还有补救的方法。
毕竟他们现在知道的对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