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奇幻人生 >

第280章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280章

小说: 三国之奇幻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太史慈面色苍白,形容枯槁,平躺在卧榻上,早已没了昔日英朗面容,见林凡前来探望,急忙挣扎着要起身见礼,被林凡上前扶住了。

    林凡见此时太史慈病入膏肓的模样,心中痛如刀绞,又是惊疑,又是悔恨,不知该说些什么,当下强做笑容低声道:“子义不必见礼,快快休息。”

    太史慈艰难的开口道:“劳烦主公亲临,末将,咳咳,末将”

    太史慈说话都不利索了,林凡急忙去锤他后背,总算捋顺了这口气,急忙道:“左右无事,就过来看看,耽误不了事情,你知道的,孤治下之才全是能人,将政务治理完全,根本用不上孤。。。。”

    太史慈急促的喘息着,勉强的笑道:“虽政务无碍,可此刻却该对雍凉用兵了,主公不可因末将而耽误了战机。。。。。只是慈如今病重,不能随主公征战沙场了。。。。。。”

    林凡心中又是一阵剧痛,“胡说,胡说,只是略感风寒罢了,吃几服药也就好了,等日后,子义再随孤征战沙场,扬你‘太史神射’之名。”

    太史慈挣扎着在一笑:“末将这辈子能遇到主公,便不枉此行了,末将自知病入膏肓,危在旦夕,恐怕再无法征战了,主公这计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咳咳。。。。。”

    林凡眼神恍惚,“怎至于此?怎至于此?”

    太受刺激喘息着道:“请主公听末将一言,否则末将纵然身死,心亦不安。”林凡闻之泪如泉涌,哽咽不能言。

    “末将不过一降卒,能追随主公左右便是福气,当年主公不以末将身份卑微,任为重用,慈今生无悔!”太史慈费劲全身力气说话,眼中却闪烁着,“近日坊间有流言说此病乃是主公在蜀中杀戮过多造成的。。。。”

    林凡默默无语。

    “全是腐儒之论,误国之言!”太史慈好似气急,挣扎着道:“末将本有旧疾,与主公何干?主公纵横沙场二十载,自然知晓慈不掌兵的道理,主公令行禁止杀伐决断,切不可被左右迷惑,若有阴兵作祟,就让末将先去一探,必杀他个干净,扬我江东雄名。”

    “孤知道,孤知道。。。。。”林凡含泪欲下,“子义你别说了,先安心将养身体,待病愈之后在随孤一同平定天下。”

    “末将福薄,恐怕看不到我江东横扫天下的那天了”带着无限的怅然与恨意,又好似回光返照,太史慈混身上下来了精神,怒目圆瞪,能戳鬼弑神,不顾林凡的劝阻,起身立于中庭,拔剑四顾,威武无双,再显英朗之气。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说完,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林凡急忙去扶,去探鼻息时,已经死了。

    “今失一臂,痛哉!痛哉!”悲恸不已,伏地嚎啕大哭。

第573章 公子太傅() 
太史慈病逝,江东上下举国哀悼,林凡又因此病了,头疾发作,将养了数月时间,建安九年的时间走得飞快,秋末又得整治秋收,等到了冬天,北方气候寒冷,恐怕从南方召集的兵卒适应不了,水土不服。

    种种原因之下,就此错过了对雍凉的用兵,下次的用兵时间,还得等来年春天了。

    这次不是用计,这次是真的林凡病倒了,也是真的错过了出兵之机。

    所幸对刘璋与张鲁的用兵还算迅速,没再耽搁多少时间,取长补短,总算能凑一凑了。

    可眼下的情况,还是比不上河北地区的战争,曹操已经率兵开展了对河北的反扑,袁绍已死,其子抵挡不住,连连败退,如此一看,还是快了林凡一丝。

    趁着这空闲时候,林凡也不是毫无作为,在内整顿兵马,在外取得了弘农郡半部。

    在内,数场大战之后,江东军折损不少,在后方荆州、扬州两地其实一直都有征兵的行动,但只有林凡旨意,却无林凡在场,这征兵之数却少,还是赶不上进度。

    这次,林凡一举征兵至三十余万。

    原本就只有二十万,还有汉中降卒许多,连带着从各地郡兵中抽调而出的精锐,以及后备兵源,总的加起来,根本不够。

    抛过这些不算,此时军中纯之又纯的新兵就有七八万之巨,这些人却是从各地挑选的精壮,可离精兵还差的老远。

    而后将军队改制,设军团,并不以地方命名,例如江淮军团、汉中军团等等,而是直接称为数字。

    第一军团由林凡直辖,初定人数十万。

    第二军团由周瑜为帅,兵马八万,负责江淮乃至青州一带战线。

    第三军团由张辽为帅,兵马七万,驻扎汉中。

    第四军团由孙策为帅,兵马七万,驻扎汝南,负责豫州战线。

    军团改为数字,也可大大消减其对地方的依附性,避免尾大难掉,另外还有数支精锐散军,例如天策骑、玄甲骑等,主帅军衔与军团长官一般无二。

    冬日,南阳,卫将军府衙。

    各地奏报的表章,大多数都让张纮等人处理了,只有少数紧急的军国大事才拿给林凡一看,像是那个地方修了桥,那个地方铺了路,所需多少花费,能支多少,能预支多少,一些治政琐事,还真不需要林凡一一过目。

    这日左右无事,林凡心有所感,停笔抛在案上,却来衙门中一看,进了衙门,林凡并不声张,却看见张纮为主,正在辛苦,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凡看了叹气不已,他此来,是为张纮来的,远观张纮满面的皱纹,满头青丝已经变得花白,与昔日那个淳淳长者根本大相径庭。

    林凡清楚的知道,历史上张纮也死的早,掐指一算只剩五六年的功夫了。

    而且,历史上,江东治政该是张昭为先,张纮并不算操劳,才能活到曹操南征前后,如今却事事都要劳累张纮,恐怕更加疲惫。

    拉着一人问道:“江东政务该有如此操劳?张公为何识物都不清了?”

    原来张纮治政日久,眼睛也有些花了,从刚才张纮看书册的模样来看,林凡立马就认出那是近视眼的征兆。

    属吏回答道:“江东政务虽忙,但也能忙中偷闲,但张公不同,为谨慎起见,事无大小均要过目,为此身体也是劳重,大病不断,小病连连,这情况在主公入蜀后更加严重了,主公重托,张公不敢怠慢,事事操劳,连眼睛也看不清了。。。。。”

    想起与张纮初次见面时候,那个潇洒自如,闲云野鹤般的老道,如今却成这般模样,张纮这情况跟诸葛亮的情况差不多,都是人过中年,事事躬亲,最终病倒了,林凡徒自庆幸一句,“还好孤发现的早!”

    复而又叹道:“都是孤连累了子纲先生啊!”

    说着话,林凡进来,惊动众人,众人齐称主公,林凡入得上座,叹道:“若论人才,我江东可谓得天独厚,人才多矣,数不胜数,只是可惜,恐不长久。。。。。。。”

    张纮笑问道:“主公为何忽发如此感慨?”

    林凡再叹道:“子义薨殡不过一月,孤思前想后,总觉得对子义亏欠许多,不想今日来府衙视察,也是如此之景,实在有些心虚,所以说些闲话疏解一番。”

    张纮呵呵一笑道:“看来主公是为某而来的了。。。。”

    正是世之智者,根本瞒不住他。

    “终究被先生看穿了心思。”林凡也不隐瞒,斟酌着语句道,“实不相瞒,实在是见了子义亡故,心有所感,若再有贤才离我而去,岂不痛哉?”

    说完起身,正色来张纮左手边,拜道:“子纲先生身系我江东安危,就算政务再如何劳累,也需保重身体,切莫过于操劳。”

    “多谢主公关心。”张纮点了点头:“并非我贪恋权势,实在是主公重托,不敢辜负,这四五年间,也真是累坏了。。。。”

    “那就暂且休息休息!”林凡借机道:“子纲先生不必事事躬亲,我江东贤才多如牛毛,子纲先生也该歇一歇了。”

    张纮脸色一变,问道:“可是纮哪里做的不好,让主公反感?”

    “非也,非也!”林凡急忙说道:“此时却有一件更大更重要的事要请子纲先生去办,此事也只有子纲先生能办,江东贤才虽多,余者却皆不能。”

    “究竟何事?”张纮脸色渐缓。

    “征战日久,孤观所谓诸侯二代者,无一人能称才干,一如刘表之子刘琦;刘焉之子刘璋;陶恭祖之子更是废柴,连名声都不曾留下;袁本初之子虽有名望,却各个自以为是,相互攻讦,如此之辈若落在我江东身上,岂不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说着,林凡顿一顿,再拜张纮道:“孤欲聘子纲先生为公子太傅,教府中小儿林赫治学。小子林赫,生于建安年间,如今已过总角而至幼学,只是孤在蜀中耽搁四年时间,一直未有安排,只是跟着荆拙粗略读过些许诗书,当不得大儒教导。如今回军南阳,四方安定,孤思前想后,也只有子纲先生一人能担此大任,请毋推辞!”

    “也请子纲先生养好身体,再来论政,如何?”林凡笑着对张纮道:“如此,算是大事吧?能比江东之政?”

    林凡正色,张纮却更加正色,表情为之一肃,长拜不起,三叩首之后才起来答话道:“甚于江东之政!纮拜谢!”

第574章 改政() 
张纮说了很多话,什么必竭尽所能,教导公子等等之类的话,林凡也没放在心上,张纮教书的本事自然不用说,林赫有他教导自然放心。

    而且林凡只是想让张纮好好休息一下,将养身体,这事情,与为公子治学同等重要。

    公子太傅也是林凡新封的官职,但意思大家都知道,林凡此时毕竟还未称帝,林赫也称不上太子,只能称公子,但太傅的重要性还在,无需赘述。

    另外,林凡当场就有任命,命张纮为公子太傅;

    调董允为洗马,步骘亦为洗马;

    调蒋琬、马良为詹事,顾雍之子顾邵、陆康之子陆绩同为詹事;

    再调张辽之子张虎、太史慈之子太史享为卫率。

    诸多征调,大致为林赫铺垫了一个大架构,这就是他以后唱大戏的班子。

    因为穿遇的关系,又因为林凡治下并入历史上吴、蜀两国,就连曹操的许多人才也被他薅了过来,林凡麾下丞相之才都有两手之数。

    上文说的马良、陆绩等人,现在也不过舞象至弱冠之间,林凡也没心情再去培养了。

    林凡也不确定这场东汉战乱能不能延续到后期了,也不确定上面这些后期人物自己能不能用的上,索性全部留给林赫,让他早些组建班底,用的也跟顺手些。

    上面这些人,各有长处,也各有来路,有现在大火的张辽之子,也有必将衰败的太史慈之子,江东士族大家之子,其中的利害关系,或为招揽,或为分化,或为警示,或为施恩,张纮看林凡的这番布置都有些看不透。。。。

    其实,秘密之外,还有一支暗阁留待林赫收取,只待他年长便会浮出水面。这布置,就连张纮都不知道。

    诸事完毕,征召的各类文书迅速下发下去了,林凡一笑,“既如此,子纲先生为公子太傅,加录内阁事,些许琐碎就交给后辈去做吧,军民大事还得请子纲先生拿捏。”

    林凡此举,既减轻了张纮的负担,有大事也没落下张纮,一举两得。

    张纮捻须笑道:“如此,多谢主公厚爱!”

    事情总算是定下来了,除此之外,林凡今日来此还有其他事情,召集众人先将手头工作放下,聚集过来,开口问道:“近日军制改革,诸位以为如何?”

    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各有说法,但总体来说是赞同的。

    “简而化之,方登大雅之堂,主公此举未尝不可!”张纮给出的评价却高。

    话不多说,林凡直接道:“孤欲将政务改制,内阁之中总管政务,却冗杂不堪,孤欲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制尚书,分类归置政务,另设左右仆射参赞,再上为尚书令,总览全政。”

    林凡说完,下首议论纷纷,各执其词。

    林凡此举,大致的框架还是东汉官制的尚书台,总览全政,东汉官制有云:虽置三公,事归阁台。

    然而在其上,却加入了后来三省六部制的影子,却与之并不相同,只是取了六部制度。

    此举只是将政务简单的划分,使其更加行之有效,三省六部制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官制,历时悠久,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林凡也未全用,只是作为参考。

    任何事情都是有他的发展性的,贸然强加进去一个不容于社会的制度进去,只怕事倍功半。

    王莽就是例子。

    而林凡有信心提出这六部制度,也是因为在东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