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第261章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61章

小说: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两位都是万历年间分封的,明神宗有点任性胡来,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分封土地的时候不管不顾,动不动就是几万顷,其实明初的时候还没这么厉害,就算是亲王封地也只有几千顷,但是,架不住这些人能生啊。

    比如开封府的周王,第一任周王可不得了,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亲兄弟,这里所谓的亲兄弟是指不但同父,而且同母,所以,明成祖上位之后,他风光无限,封地一扩再扩,而且他的儿子也都获得了分封。

    他有多少儿子呢,他总共有十五个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周王之位,其他子嗣分别被封为汝南王、顺阳王、祥符王、新安王、永宁王、汝阳王、镇平王、宜阳王、遂平王、封邱王、罗山王、内乡王、胙成王、固始王。

    他还有十个女儿,分别被分封为仪封郡主、兰阳郡主、信阳郡主、南阳郡主、永城郡主、荥阳郡主、新乡郡主、宁陵郡主、宜安郡主、陈留郡主。

    这一大家子,半个河南都成了他们的天下,光周王府一系,兼并的土地就达到了几十万顷!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这些皇室宗亲不但名下的土地不用交一分一厘的税,朝廷每年还要给他们发放禄米,这所谓的禄米就跟官员的俸禄一般,年年发放,但是,他们的俸禄却比官员高的多。

    按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皇室宗亲爵位是依次递减的,比如,父亲是亲王,他的儿子就全部封为郡王,父亲是郡王,他的儿子就全部封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朱元璋共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定下了八等爵位,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朱元璋也是从小穷怕了,饿怕了,生怕他的子孙后代跟他一样挨饿,为了防止自己的子孙后代挨饿,他给这些爵位都定下了禄米,也就是说,这些人什么事都不用干,每年都能获取惊人的俸禄。

    这个俸禄的标准是:亲王每年禄米一万石,郡王每年禄米两千石,镇国将军每年禄米一千石,辅国将军每年禄米八百石,奉国将军每年禄米六百石,镇国中尉每年禄米五百石,辅国中尉每年禄米四百石,奉国中尉每年禄米三百石。

    这个标准,以明初的情况而论,应该不算多,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大明朝廷的税赋就达到了四百多万石,而朱元璋总共才二十六个儿子,不到一百个孙子,也就是说,他皇室一族所享用的税赋还不到整个大明税赋的一成,这个比例的确不算高。

    但是,这里面有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那就是乘法,朱元璋要是学过乘法,估计就不会定下这么荒唐的政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如果会乘法,简单的算一下就能明白,他这么搞迟早是要亡国的。

    很简单一个问题,他的后代如果都跟他生育能力差不多,那就恐怖了,他能生出二十多个儿子,他二十多个儿子就能给他生出四百多个孙子,他四百多个孙子就能给他伸出八千多个曾孙,八千再乘以二十,再乘以二十。。。。。。。

    这个数量有多恐怖,他压根就没想过,他的子孙后代这么繁衍下去,整个大明承担的起吗?

    很不幸,大明根本就承担不起,嘉靖时期,监察御史林润就统计过,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

    这个数据很明显能说明问题,大明发展的速度压根就跟不上皇室宗亲的繁衍速度,到嘉靖年间,大明的税赋收入增加了将近两倍,但是皇室宗亲的禄米却增加了二十倍,所以朝廷能支配的税赋不增反减!

    嘉靖朝还只能算是一个分水岭,大明的税赋两百余年才增加了两倍,但皇室宗亲的禄米两百余年却增加了二十倍,这又是个简单的数学题,再过一百年会怎么样?

    一切正常的话,再过一百年,大明所有税赋刚刚够支付皇室宗亲的禄米!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元璋怕自己的子孙后代会没饭吃,会挨饿,却不想想,老百姓该怎么活。

    所有税赋全部支付皇室宗亲的禄米了,所有土地全部被皇室宗亲兼并了,老百姓该怎么活?

    当然,如果风调雨顺,老百姓应该勉强还能活,因为皇室宗亲不可能自己去种地,他们总要雇佣佃农去种地,要让佃农给他们种地赚钱,就不能把佃农饿死,因为佃农全饿死了就没人给他们种地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应该还是想的到的,所以,在没遭受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时候,大明各地还是比较平静的,佃农虽然累,虽然没有积蓄,但勉强还有饭吃,还能活下去,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大可能造反的。

    但是,一旦遭受天灾,那就不好说了。

    这个时候,如果皇室宗亲能再聪明一点,拿出一部分粮食来赈济灾民,或许还不会有什么事,各地藩王却偏偏都信了福王朱常洵的邪,不但不拿出粮食来赈济灾民,还不减一分一厘的租赋!

    所以,当农民军仓皇逃窜到河南的时候,很快便发现,他们来对地方了,这里就是他们的福地,这里的老百姓已经被逼的走投无路,濒临造反的边缘了,他们这一来,顿时如同星火掉进了干枯的原野,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们才逃到开封府,在黄河北岸延津、阳武、封丘三县窜了一圈,队伍又扩充到十余万人,这里的老百姓实在是被压迫狠了,一看到农民军打土豪分粮食,便毫不犹豫的加入进来,短短几个月,三十六营便招募到将近五万步卒!

    这个时候,农民军内部又出现了分歧,有人建议渡过黄河,直取开封府,彻底摆脱后面的追兵,也有人建议向西进发,直奔洛阳,干掉福王这个富甲天下的藩王,抢夺足够的银子和粮食,扩充实力。

    这次,王自用再没鲁莽行事,他谁的建议都没听,而是派出斥候,扮成流民,四处打探情况。

    结果,情况却不容乐观。

    开封历来是河南重镇,又是周王府所在,附近更有宣武卫、河南左护卫、河南中护卫、河南右护卫等卫所,一旦跑去进攻,那简直是捅马蜂窝了,几万屯卫都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

    洛阳也不好打,附近有函谷关、龙门关、大谷关、孟津关、平津关等雄关扼守,更有洛阳卫、河南卫、弘农卫等卫所驻扎,再加上洛阳原本就是十三朝古都,城高壕深,他们现在这点人马压根就不够看。

    开封不能去,洛阳不能去,回头去卫辉府、彰德府和大名府更是寻死,怎么办呢?

    王自用发现,四面八方,唯有开封府西北方向,洛阳与卫辉府之间的怀庆府可去,因为那里就一个怀庆卫,而且正好背靠中条山和太行山与山西搭界,实在被官兵追急了,窜进太行山也好,窜进中条山也好,官兵都拿他们无可奈何!

    王自用把这想法跟三十六营首领一说,顿时获得一致赞同,这会儿张献忠因大名府之败说话已经没了原来的底气,李自成又没有什么话语权,压根就没什么人跟他唱反调,所以,农民军三十六营很快便齐集人马,直扑怀庆府。

    这下可把怀庆城里的郑王府一系给吓坏了,因为郑王府这一系并不是什么好鸟,第一代郑王朱瞻埈就以个性暴戾著称,就藩之后经常将人活活杖死,搞得明英宗没有办法只能派御史周瑛去给当他的王府长史,他的行为稍有收敛,要他不是仁宗朱高炽之子,英宗的亲叔叔,估计他早就被废了。

    后面历代郑王都不是省油的灯,经常犯事被赐书训斥,到了这一代郑王朱翊铎更是多行不法,对人薄情寡恩,其兄弟朱翊钟更是私自贩卖奴隶,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

    这么一家子,作恶多端,搞的民怨沸腾,这会儿听说反贼来了,自然吓得要死。

    因此,朱翊铎下令,所有亲族全部退回怀庆府城,怀庆卫所有屯卫全部集结在怀庆府城驻守,不得派一兵一卒去支援其他县城!

    这下农民军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县城原本就郑王府一系势力最大,这会儿他们全部带着家丁护院缩回怀庆府城去了,原本就没什么防御力的县城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老百姓都被郑王府一系欺压过甚压根就不愿守城,所以,农民军所到之处根本就没遇到什么抵抗。

    不到一个月,武陟、温县、河内、修武相继被农民军拿下,怀庆府东部简直成了农民军的天下。

    原本那些依附郑王府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土豪乡绅纷纷被农民军拖出来砍了,他们囤积的粮食也被农民军抢掠一空,大部分用来做军粮,少部分用来赈济灾民,一时之间,整个怀庆府的老百姓欣喜若狂,纷纷加入农民军,打土豪,分粮食,搞的不亦乐乎。

    此时,怀庆府里的消息也被王自用探知,好家伙,几千屯卫再加上几千王府一系亲王府、郡王府、镇国将军府、辅国将军府等等各府的家丁护院,整个怀庆府的城墙上简直布满了人,一个小小的府城足有上万人驻守。

    他们可是在大名府吃了个天大的亏,三十六营兵强马壮,二十余万大军硬是没攻下一个大名府城,还被官兵偷偷包围,杀了个屁滚尿流,损失了一大半人马。

    这会儿,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去进攻怀庆府城了,他爱守就让他们去守着吧,所有守备力量都集中在怀庆府城也好,其他地方防守就薄弱了,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

    于是乎,王自用直接挥军绕过怀庆府城,拿下了西边的孟县和济源,至此,整个怀庆府,除了府城其他地方都被农民军占领,投奔而来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很快,农民军便恢复到二十余万之巨,形势一片大好。

    当然,这二十余万水分很大,除了一开始从大名府逃窜出来的十余万老兵,其他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别说攻城作战了,就连行军扎营都是乱哄哄的,完全没一点章法。

    王自用干脆将农民军一分,命高迎祥部驻守修武、张献忠部驻守武陟、罗汝才驻守温县、刘国能和李万庆驻守河内、革左五营驻守孟县,而他则率领其他小头领驻守济源,大家好好招兵,好好操练,准备抵御官兵的围剿。

第六卷 第三十六章 救援() 
这天下午,紫禁城乾清宫御书房内一片静逸,崇祯正对着一副大明地图皱眉思索着。

    这段时间大明还算太平,辽东的建奴自从上次在京城吃了个大亏之后一直没什么动静,西北的反贼在大名府被击溃之后也消停好几个月了,两边都缩了,是时候考虑一下集中精力来逐个击破了。

    这两个祸害可把他折腾惨了,从他继位开始,一直折腾到现在,搞的自己什么都干不成,所有钱全部拿去打仗还不够,加征了辽饷还是缺钱,不收拾他们,自己简直寝食难安。

    这两个祸害到底先消灭哪一个呢?

    正当他对着地图做白日梦的时候,曹化淳突然在外面高唱道:“皇上,怀庆府郑王急报!”

    崇祯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怀庆府,不会是反贼又开始作乱了吧?

    他看着地图上怀庆府的位置皱眉道:“呈上来。”

    曹化淳举着个信封躬身走了进来,直接将信封举到他触手可及的地方才停下来。

    崇祯匆匆接过信封,撕开一看,顿时气的脸都绿了,刚还想着反贼消停了呢,郑王却传来急报,发贼已经把半个怀庆府都占领了!

    这些藩王也让他颇为头疼,一个个不是他堂叔就是他叔爷爷,辈分摆在那里,就算他们横行不法,自己也不好去管,这会儿,反贼打过去了,他还得立马派兵去救,不然的话自己的脸可就丢光了,皇室长辈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英明之主。

    他低头看了一下地图,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怀庆府这位置,简直要命啊,往南是洛阳,福王可是他亲叔叔,往北是卫辉,潞王可是他爷爷的亲弟弟,这两个可比郑王一系重要多了,哪个出事都不得了,必须立刻派人前去救援。

    他连忙在地图上搜索起来,京城以北的军队是不要想了,必须留着防建奴;西边陕西孙传庭才刚过去不久,正在招募新兵呢,也不用想了,找来找去,唯有山西的卢象升可以调动。

    但是,卢象升手上总共才五万人马,要驻守整个山西,还要驻防宣府、大同、太原三个边镇,还有京城南边的大名、广平、顺德三府也需要拱卫,他能调出多少人马去剿贼呢?

    这个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调卢象升去怀庆了,因为附近没有其他人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