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

第74章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第74章

小说: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祖,这么早拉我去哪?”身后那名少年相貌俊朗,身躯结实,愣是被前面瘦弱的书生拖拽。

    “走,跟我去见一个人。”白衣少年长的面白无须,温文尔雅,书生气极浓。此刻他脸色焦急,一边嚷嚷,一边不停地催促英武少年。

    “去见谁要这么早?”英武少年望着东边稍稍冒头的太阳暗暗嘀咕,颇不乐意。

    英武少年名叫杨康,是北城门守城校尉,手上有一千兵马。今日好不容易轮到他休息,正想好好大睡一觉,再去醉云楼美美地喝上一顿。这下全泡汤了,杨康无奈叹了口气。

    这白衣少年名叫杨修,他父亲是杨家族长。甚至自己这个位置也是他父亲为自己推荐上来的。杨康虽只认识杨修几个月,但是二人关系极好。杨康无奈只能跟在杨修身后。

    二人穿过大街,弯弯绕绕好久,来到长安北边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这里

    “嘘,序明小声点!等一下不要说话。”白衣少年将食指竖在唇口,小声警告道。

    说完他抓起衣服下摆,偷偷摸摸一步一步向前,生怕发生一点声音。

    他到底要做什么?

    杨康暗暗好奇,也是有学有样跟在他身后。

    天色尚早,街上很是冷清,没有一个行人。

    杨康走了几十步,隐隐约约听到微弱的琴声,暗暗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有人弹琴。莫非是是隐世大贤,他素知杨修才学奇高,过目不忘,琴棋书画都有所射猎,尤其对古琴最为痴迷。当初司徒王子师害死了蔡大家,他整整一个月都闷闷不乐。今日能让杨修这么惦念的人,肯定是有琴技过人之辈。

    杨康一边怀着好奇跟着杨修来到一处破旧的木房前,在右边的围墙停了下来。

    听到越加清晰的琴声,杨康好奇刚要开口说话,杨修连忙伸出手捂住他嘴,冲他摇了摇头。

    杨康点了点头,杨修才放手。

    杨修双手扒拉上围墙,脚尖踮起,望着围墙里熟悉的情景,脸上露出一脸陶醉的表情。

    这小子发春了?

    杨康诧异地望着墙头上沉醉的杨修。这里住的平头百姓怎么会有人弹琴。虽然他不太懂弹琴,还是分别弹得好不好。要偷偷摸摸来,而且看他模样,弹琴之人不是脾气古怪之人就是一女子。

    杨康忍不住也扒拉上围墙,他比杨修稍矮些,踮起脚尖看不到围墙里动静。他只得双手用劲撑起身子,才把目光投向院子里。

    只见院子里的坐着一个少女。只见她长发披肩,身着藕色的春衫,身姿款款,楚楚动人。她轻抚琴弦,眼眸低垂,沉浸在音律之中。

    清风吹起她的衣袂,薄雾轻笼,仿佛画中仙子一般。

    这时一只小鸟落在她的肩上,不时摇动着娇小的身体轻轻喝着节拍。

    她转头望着肩头小鸟,浅浅一笑。

    杨康怔怔看着她明眸的笑容,脑海顿时一空。

    嘭!

    杨康失神,不小心掉下围墙,摔了个仰倒。

    一声沉闷的震动声,女子受了惊吓,琴声突兀而止,转头看向声音来处,却是看到了杨修。

    美妙的琴声听了,杨修嫌弃瞪了一眼地上四仰八叉的杨康,马上转头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讪讪笑道:“蔡姐姐,我母亲好久没见你,今日让我来是想请你到我家住两天。”

    这女子名叫蔡琰,是大儒蔡邕之女,曾嫁于卫家卫仲道。卫仲道早亡,蔡邕把她接回家。王允诛灭董卓后,她父亲前去东市吊丧董卓。王允闻之大怒将蔡邕抓了缢死于牢中。蔡家虽薄有资产,蔡琰还是沦落成普通平头百姓,每日做些针线纺织过活。幸好蔡邕身前和马日磾杨修祖父杨赐关系亲密。两家对蔡琰极为照顾,在这长安城没什么人欺负她。

    女子走进几步,并没有理会杨修关切地问道:“德祖刚才是谁摔倒了?有没有事?”

    “蔡姐姐,他那么壮实不会有事的。”杨修强笑道。

    杨修说完瞥了一眼揉着脑袋的杨康,暗自后悔带他过来。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蔡琰的琴声了。

    “快扶他进来吧。”蔡琰打开院子里的门,碎步走来。

    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杨康一惊连忙立身而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眼睛直勾勾看着围墙转角处。

    蔡琰从转角走来,瞧了一眼杨康,柔声问道:“公子你没事吧?”

    杨康看着蔡琰目露痴迷之色,愣愣道:“没……没事。”

    随后二人跟着蔡琰进入院中。院子里很是简陋,倒也收拾的干净整洁。

    蔡琰的妹妹早已出嫁,家里只有两个丫环和一个老仆。

    杨修和蔡琰聊些平常的琐事,杨康枯坐良久无所事事,帮老奴去挑水劈材。杨修和蔡琰闲聊许久,才和杨康告辞而去。

    “德祖,这位蔡娘子,莫非就是蔡中郎的长女蔡琰?”杨康扯了扯杨修的袖口,问道。

    杨修不理会杨康,破口大骂道:“序明,你知不知道你今日鲁莽之举,害的我以后再也不能听到蔡姐姐弹琴了。自蔡大家过失后,这世上有谁能在琴艺在蔡姐姐之上。”

    杨修说完发现杨康仍是一副楞楞发呆的模样,恍然大悟,揶揄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来序明敲上了蔡姐姐。”

    杨康正待辩解几句,背后传来一声怒吼。

    “逆子,大清早跑去哪里鬼混?”

    杨修背脊一凉,额头冷汗直冒,急忙对杨康说道:“序明,今日之事不可说于我父亲知晓。”

    说完他立马转过头,对着杨彪换上一副笑脸。

    “父亲大人,序明早上巡逻去了。我去他军营没有找到他,所以来外面找他。”

    瞧见杨彪一脸不信的模样,杨康立马回道:“伯父,德祖说的没错。”

    杨彪甩了甩衣袖,径直走了,只留下一句话。

    “跟我回去,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杨康杨修长舒一口气,对视一眼默默跟在杨彪身后。

    (本章完)

第142章 宿命的相遇三() 
    看着戏志才欣喜的模样,曹操疑惑地道:“志才何以认为此人会投靠我这手无半县的寒酸落魄之人?”

    要知道他现在只是投靠袁绍的客卿,而且现在还被袁家嫌弃,没有一官半职。

    戏志才默默看着曹操嘲弄地扬起袖口的补丁,微微一笑才开口。

    “袁绍雄踞河北富饶之地,兵马数十万。又是四世三公之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文若在冀州数年都未投靠于他,显然看不上此人。杨楚称霸中原,手握三州之地兵强马壮,如今俨然天下第一大诸侯。又礼贤下士,量才为用,文若也拒绝杨楚的邀请。其他袁术公孙瓒刘表之流只怕难入文若的法眼。”

    戏志才洋洋洒洒大说一通,最后才傲然道:“除此二人试问天下间哪路诸侯能够比得上主公?”

    曹操听完抚须大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对着戏志才一脸揶揄之色。

    “志才什么时候学会溜须拍马了?”

    戏志才正色道:“非是某溜须拍马,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好,明日我再去与他一会。”

    曹操眼眸中多了一丝期待,多日的苦闷尽皆消散。

    “志才早点休息,操告辞。”

    曹操告辞一声,信步离开,又恢复往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神采。

    戏志才欣慰看着曹操走出房门。直到曹操离开他的视线,他低下头神情忧虑,喃喃自语:“如今中原杨楚声势越来越大,要想帮主公谋夺一地,将来必须要有人能扛住杨楚的声势,如今袁绍还在和公孙瓒僵持不下。单靠吕布刘备二人恐难成事,希望刘表不会袖手旁观吧。”

    戏志才望着窗外一轮孤月,空乏寂廖之感涌上心头,久久不散直到半夜才歇息。

    ……

    时光荏苒,又是半月过去,邺城城门的士兵慵懒地靠着城门,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不停打着哈欠。

    这时远方传来阵阵震动,声势越来越大。百姓们转头望去,只见前方数百骑兵奔腾而来,身后烟尘滚滚喊杀声震耳欲聋,似有千军万马,脸色顿变。

    “快跑呀!”

    百姓门慌乱地大叫,如一窝蜂涌进了城门之中。

    守城的士兵随后反应过来,飞快推开百姓,冲进城门里,大叫道:“快关城门!”

    哐当!

    城门关上,留下不少还在外面拍着城门的百姓。

    “大家快跑呀!”

    望着快要靠近城门的尘雾弥天的大军,百姓们一哄而散。

    尘雾之中,一名小将指着关闭的城门,对身侧黑甲大汉恭敬道。

    “大帅,我们来迟了一步?”

    看着已经关闭的城门,张燕眼神一厉,喝道:“传令下去,包围邺城,马上准备攻城器械。”

    “诺!”身旁的几位小将得令,各自领着手下大军开始围城。

    城门内,逃进城门的百姓四散而逃,大声喊叫大军围城的消息。不过一个时辰大军围城的消息传遍整个邺城。最后邺城百姓人心惶惶,纷纷关门闭屋。

    大街上更有不少背着行李神色匆忙的百姓往东城门涌去。

    醉云楼包厢上,曹操荀彧望着街上杂乱的现象。

    曹操问道:“文若你可知刚才发生何事?”

    听他言中似有考校之意,荀彧微微一笑道:“不是很清楚,不过已有几分猜测。”

    曹操脸色一奇,问道:“哦,文若不妨一说,操洗耳……”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进来!”被人打断说话,曹操脸色不虞,冷喝一声。

    房门推开,走进来确是一名老仆。他听出刚才曹操言语中的不悦,此刻望着曹操却是畏畏缩缩不敢言。

    看到是家中的老仆,曹操脸色稍缓,担心家中出事忙出声问道:“老胡,家中出了何事?”

    “禀老爷,袁大公子邀您去州牧府,说有要事相商。”老胡瞧了旁边的荀彧一眼,恭敬道。

    曹操眉头一皱,摆手道:“你先回去回禀信使,我稍后就到。”

    “诺!”

    老胡见曹操有客人作陪,连忙领命出去。

    “恭喜曹兄,贺喜曹兄。”荀彧突然一脸笑意恭贺道。

    曹操眉毛一挑,疑惑不解地问道:“何喜之有?”

    荀彧捋了捋胡须笑道:“曹兄,你看街上的百姓往东门逃窜,说明敌军从西面来袭。听说西边太行山上的黑山贼异常猖獗,经常劫掠附近商队县城,令袁绍头疼不已。如今邺城兵力不足,袁大公子此来只怕是来邀请曹兄合力抗拒黑山贼。彧在此恭喜曹兄能在袁绍帐下谋得一席之地。”

    曹操却是眉头深锁,疑惑不解:“真如文若所说,邺城尚有两万大军未必不能抵住张燕的攻城。其他郡县的援军只怕几日便可到达,袁谭为何来求我这落魄之人?”

    “曹兄,汝的兵马驻扎在何处?”

    荀彧一言却是令曹操恍然大悟。

    荀彧微微一笑:“袁谭自从在平原被杨楚大败,近日一直谨小慎微,生怕做错一点事引来袁绍的不满。这次只怕想找曹兄做替罪羔羊,好不担干系。袁谭断然想不出如此主意,若我猜不错此策必是郭图郭公则所献。”

    他在袁绍帐下混迹已久,对于袁绍手下的谋士了解颇深。

    曹操眼神一厉,握紧拳头,冷哼一声。

    “郭公则胆敢如此欺我?”

    荀彧语气一转,笑道:“这也未必不是曹兄的机会。曹兄只要帮袁绍度过这次难关,得到袁绍的信任,只要稍加运作外放一地却也不难。到那时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经过这半个月相处,曹操已知荀彧才干,两人间关系进展迅速,如今只差一个时机。

    念至此处,曹操真挚地望着荀彧,恳求道:“文若这般大才,荒废于市井之中岂不可惜?何不助曹某一臂之力,中兴汉室,扬名天下。”

    曹操招揽之意一出,室内顿时弥漫一股紧张的气氛。

    面对曹操灼灼的目光,荀彧轻轻放下酒杯,抚平袖口的皱纹,翩然下拜,铿锵有力道:“彧拜见主公。”

    “好!好!好!”

    曹操抚掌大笑,连说三声好,才上前扶起荀彧。

    “我得文若,如鱼得水也。”

    自此荀彧正式投向曹操,为其谋划,并献上诈降之计,在邺城外大败黑山军,邺城之围顿解。

    消息传到渤海龙凑,袁绍军士气大振,夜袭公孙瓒大营,大获全胜。袁绍收复渤海河间两郡,一统冀州,威震天下。

    同时公孙瓒兵败,退回幽州故安驻守,庇佑在幽州牧刘虞治下。

    这是前一章的内容,忘记发了。这本书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