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340章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340章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遂良厚着脸皮道:“我没有妙法,但对于是否派请李浩,我有权发表我的看法。”

    这时,李靖忽然动了,只见他用佝偻的双手艰难地拨弄轮子,缓缓驶出,来到大殿的中央,然后缓缓道:“殿下,此次老臣愿与秦叔宝戍守长安,撑到琼南王李浩到来。”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寂静,在如此军情紧急之际,军神李靖的话,几乎就是一柄开天利剑,能斩碎一切反对的言语。

    果然,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李治闻言向李靖投去感激的眼神,然后道:“卫国公,你已如此病重,还要劳烦你戍守国土,孤真的于心不安,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有劳卫国公了,还有翼国公。”

    秦琼接话道:“殿下言重了,戍卫国土,乃我等本责,更何况是戍守长安,殿下放心,有老臣和卫国公在,谅吐蕃蛮夷也无法踏入长安半步!”

    大唐贞观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一队宣旨快马队伍出了长安,火速南而去。

    与此同时,一只飞鸽从蓝田侯府飞出,飞往南方,然后,石那杰派人将侯府中所有的钱财和重要物品全都搬入地下密室,然后带着侯府内所有人还有大批粮食去了长安城,在长安城里,有一个李世民当初赏赐给李浩的府宅,正好成为他们落脚的地方,毕竟吐蕃大军就要攻来了,以葛尔东赞对李浩的仇恨,绝对不会放过蓝田侯府的,所以他们必须提前撤离,这是李浩的命令。

    远在琼南的李浩早已做好了准备,李国成已经带着五千玄甲军坐船出发,到流求和陈宾会合,一万玄甲军乘坐飞剪船从东海到黄海,然后从渤海进入黄河,逆流而上,直奔洛阳,从洛阳登岸,前往商州,在那里等李浩。

    李浩则在琼南等候长安的圣旨。

    九月初八,葛尔东赞攻下了岐州,九月十六,大军包围长安,发动攻城之战,动用了无数攻城利器,攻势凶猛,令人嘲讽的是,葛尔东赞的粮草和攻城器械全都是从大唐各个州府掠夺来的。

    面对葛尔东赞的强攻,李靖和秦琼一南一北坐镇,而且他们听从马周的建议,调出了军器监和科研寺的所有床弩。

    床弩自李浩发明出来后,一直都未能派上用场,因为这种东西太过笨重,用来攻城的话用处不大,比较适用于守城,如今终于派上大用场了。

    三百多台床弩分别安置四面的城墙之上,巨大的弩矢发射而出,竟能摧毁吐蕃军的投石车,打了葛尔东赞一个措手不及,葛尔东赞好不容易掠夺来的一百多架投石车被打烂了一大半,不仅如此,因为这些床弩的忽然出现,导致吐蕃大军伤亡数千人,然而他们几乎没对唐军造成什么伤害,吐蕃大军士气受挫。

    葛尔东赞当即下令收兵,在牙帐之中召集众将领,商量破城之策,其实哪有什么破城良方,这里可是长安,城池何等高大坚固,如今还有神弩守卫,莫说他有十几万大军,就算是他有二十万大军,也难将其攻下。

    葛尔东赞似乎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即便下令困城,他就不信,长安号称百万人口大城,里面的粮食能撑多久。

    这一次,聪明的葛尔东赞失算了,有了贞观水稻后,河南、河北、河东、关中等地也纷纷种上了水稻,去年粮食大丰收,粮库充盈,米价再跌,同时,早在葛尔东赞打败李绩的时候,石那杰就收到李浩的命令,四处收购粮食,然后运入长安,因为李浩也知道,葛尔东赞绝对攻不下长安城,他也算到葛尔东赞绝对会困城,所以才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李浩还让报社在报纸上四处宣扬,说葛尔东赞随时都有可能攻到长安,长安的百姓人心惶惶,纷纷逃出长安去别处避难了,眼下长安城中,百姓只剩三十万,而国库的粮食加上石那杰献上的粮食,竟有六十多万石,撑上三四个月绝对没什么问题。

    十月初一,宣旨队伍终于到达琼南,并于李浩府上宣旨,圣旨上,李治以监国身份封李浩为十道兵马大元帅,赐黄金鱼符,可节制大唐所有兵马,各道将领,听其调派,速奔长安勤王。

    当李浩听到圣旨的时候,惊呆了,十道兵马大元帅,这可是只在演义中出现过的的军职,现在竟真的出现了,那可是非极度信任之臣不可轻封,非特殊时期不能轻封,可见这次长安是真的岌岌可危了。

    但他还是难以置信,这份圣旨,群臣怎么会同意的呢,李世民又怎么会同意的呢,他们就不怕他借机谋反吗?

450章:阻截李浩(上)() 
其实这个问题,李世民当然考虑过,这份圣旨,由李治授意,由中书省草拟,经李世民过目批准,还要经门下省把关,并且六部以及群臣有知情权。

    然而,这样的圣旨还是发出来了,为什么?

    当李治把这份草拟好的圣旨拿到李世民床头的时候,李世民看后双眉紧拧,很想摇头,这样非常时期,还把大唐所有的兵权都交给李浩,这简直就是让李世民用大唐江山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来赌一把,就赌李浩是不是赤胆忠心。

    李世民对李浩并不够信任,毕竟李浩曾经欺骗过他,还有,侯君集谋反的事情也让李世民耿耿于怀,从侯君集谋反的事情,他得出了结论,人心隔肚皮,当年一起征战的朋友,也会因为小小的怨恨而反自己,李浩被流放琼南,他的心中难道就没有怨气吗?

    然而,李治的一句话却让李世民无言以对,当时,李治是这样说的:“父皇,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若没有足够兵马,就算是李浩出马,也无济于事,只有予之重权,方能成功,退一万步讲,假如李浩打败吐蕃之后,借机谋反,儿臣也认了,至少……李浩是汉人。”

    这句话像一柄刀,扎进了李世民的心窝,是啊,中华大地,岂容胡虏横行,就算是将这江山送给李浩,也不能让吐蕃蛮夷践踏汉人百姓。

    李世民感到很悲哀,当年天下无敌的天可汗,老了却落得如此下场,竟要有求于人,而且要押上大唐江山,可以这么说,李浩获得十道兵马大元帅的军职后,大唐皇位,他唾手可得。

    有些人,终究不被世人所理解,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李浩就是这样的人。皇位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人间的终极权力,然而对他来说,仿若一片浮云,从未在他心中存在过。

    收到圣旨的当晚,李浩整束行囊,安排了一下王府内的事情,第二天便出发了,为了能尽快赶到长安,李浩这次轻装出发,只带了两个人,分别是他的徒弟司徒枫还有薛仁贵,其他人全都留在了琼南。

    他们从雷州登岸,登岸后便策马一路向北疾驰,李浩的坐骑是狮子骢,薛仁贵和司徒枫的马也是千里良驹,都是李世民赏赐的,赶起路来自然风驰电掣,一天便行出了六百多里,当晚他们在白州留宿。

    可天公不作美,隔日一早,便下起了雨,雨虽然不大,但也不算小,李浩急于赶路,买了三件蓑衣,三人穿上蓑衣冒雨赶路,雨天行程自然不会太快,傍晚时分雨停了,气温却有所下降,三人虽然穿着蓑衣,但蓑衣的防水功能真的很一般,三人身上都淋湿了,特别是李浩,身上几乎就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感觉蓑衣白穿了。

    当天夜里,李浩便感觉浑身发烫,口干舌燥,到了第二天早上,薛仁贵起床后发现头疼欲裂,似乎是生病了,但即便如此,他也要赶路,勤王可是大事,然而李浩却迟迟不起床,薛仁贵到李浩房间里一看,发现李浩浑身滚烫,意识都模糊了,病得极重。

    这时司徒枫也从他的房间过来了,司徒枫则不断流鼻涕,似乎也病了,看到李浩病得如此之重,二人赶忙送李浩去医馆医治。

    李浩这次病得是真不轻,吃了三天药,才退烧,身子也渐渐有了力气,这一耽误就是三天,这对心急如焚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耗。

    李浩也暗叹自己身体不争气,怎么偏偏赶在这个时候生病,其实他也不想想,现在已是冬天,就算南方天气暖和,晚上还是比较冷的,淋湿全身之后还骑马吹风,他不生病谁生病。

    又休息了一天,李浩的身子终于大好,司徒枫和薛仁贵的病也早已痊愈,三人再次上路,两天之后,他们到了贺州,李浩和薛仁贵对照地图商量了一下行程路线,决定直向北横贯江南道,经岳州入山南道,然后沿着山南道的东边沿去商州,这条路线是最快的。因为山南道的西半部属于巴蜀地带,自古就有蜀道难的说法,他们必须绕过巴蜀。

    定下行程后,三人按照既定路线一路狂奔,十天之后,终于到达了岳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阳。不过他们没入岳阳城,而是在岳阳附近的巴陵县歇脚,到达巴陵的时候,正值中午,李浩算了一下,下午如果行得快一点的话,可以在日落前赶到山南道的复州,完全可以在那里投宿。

    李浩既然如此说了,薛仁贵和司徒枫自然点头,毕竟李浩才是领导,一切由他说了算,快出巴陵地界的时候,前方就是卧龙岗,这里是巴陵最后一站,再往前有很远都荒无人烟了,李浩他们便在卧龙岗的茶肆饮马歇脚,顺便喝点茶,吃点干粮。

    这卧龙岗的茶肆在官道之旁,生意还挺不错,此刻正值赶路的最佳时间,道上时常有行人经过,走累了便坐下喝杯茶,歇歇脚,所以现在茶肆的五张桌子已有四桌坐着行客。

    李浩他们坐下后,要了一壶茶,就着茶吃起了干粮,赶路可不能饿着自己。

    李浩刚吃完一个干粮,忽然看到北边有个桌上的两个客人都在盯着自己看,而且这两个客人似乎并不是汉人,却穿着汉人的衣服,茶桌旁还放着一只大鸟笼,里面关着一只母鸡大小的海东青。

    这二人给李浩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李浩低声朝薛仁贵还有司徒枫说道:“快点吃,吃完就走。”

    “嗯。”二人点头,拼命塞干粮,特别是薛仁贵,他饭量比较大,一顿不吃五个干粮都感觉不得劲。

    北边桌上的那两个客人忽然打开了鸟笼,将里面的海东青给放了出来,海东青出来后扑棱了一下翅膀,吓了周围茶客一跳,不过海东青并没有攻击他们,而是飞到天空盘旋起来,大家见状也不再惊怕,继续喝茶。

    李浩抬头望着天空盘旋的海东青,渐渐蹙起了眉,他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吐蕃人善驯鹰,他们不仅能用猎鹰捕猎,还能用鹰传达讯息,这海东青盛产于辽东和雪域高原,又名矛隼,绝对的猛禽,怎会出现在这里,他意识到事情不妙,赶忙低下头来,小声道:“别吃了,情况不妙,赶紧走!”

    薛仁贵和司徒枫闻言一惊,赶忙停止吃喝,双双起身,李浩丢了几枚铜钱在桌上,高叫了声:“店家,结账!”说完便去牵马走人。

451章:阻截李浩(下)() 
李浩他们刚上马还没行出百米,只见前方官道之上有二十快骑狂奔而来,扬起一片尘土。

    李浩见状不禁勒缰停下,双眉缓缓蹙起,只见这二十骑士并排停在李浩他们面前三丈之处,将官道拦住,而后方茶肆里的那两个驯鹰人这时也驱马过来,停在李浩他们后方,将他们夹在官道之上。

    迎面的骑队中,一人骑马缓缓上前一丈,冷笑望向李浩,道:“吐蕃国师门下大弟子马尔扎哈,见过琼南王李浩。”

    李浩寒声道:“你竟认得我?”

    “有过一面之缘。”马尔扎哈得意笑道,“当初马尔扎哈随家师出使大唐,曾有幸一睹琼南王风采,只是马尔扎哈是个小人物,琼南王当然不会注意到马尔扎哈。”

    李浩冷冷道:“你们居然会跑到岳州来堵本王?胆子不小啊!”

    “过奖了。”马尔扎哈神采飞扬道,“大相神机妙算,算准琼南王会绕过巴蜀之地前往长安,而这巴陵,则是琼南王你的必经之路,要不了一个时辰,家师也会前来。”

    李浩双眼一眯,眸中寒芒绽放:“巴苏陀也来了?”

    马尔扎哈哈哈笑道:“听闻琼南王身旁高手如云,为了能摘下琼南王的头颅,大相自然要派家师出马,以策万全。”

    “呵呵。”李浩冷笑道,“我李浩的头颅虽好,却向来不送人,这天下间能摘我头颅者,只怕还未出生,你这般跳梁小丑,我李浩还未放在眼中。”

    “是么?”马尔扎哈闻言双眉一蹙,显然很生气,朝后方招了招手,冷喝一声,“上!”

    “锵锵锵……”所有吐蕃武士全都拔出弯刀,朝李浩他们冲来。

    李浩怕他们伤了宝马,赶紧下马,将马赶到一边去,况且他的武艺不适合马战,在马上打,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1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