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581章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581章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金吾卫李浩去通传了。

    承天门外众臣还在这里等着,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三十三人,这些人大多都是面带愠怒之色,显然对李治阳奉阴违的行为的十分愤怒,而这些人中,自然以于志宁和为首,国子监的新任祭酒尚在其后。

    没过多久,一个金吾卫将军出现在城头,朝下方高喊道:“诸位大人,皇上龙体欠安,不便召见,诸位大人请回吧。”

    城下众臣顿时一片哗然,居然玩装病这一招,这更加让他们愤怒了,于是他们开始纷纷吵闹,吵了一会儿,于志宁忽然高声道:“请去奏明陛下,请陛下撤去武媚娘的昭仪封号,并将其送回感业寺,否则我等便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他说罢撩起长袍,跪倒在地,满脸都是坚毅之色。

    其他众臣见状纷纷效仿,齐声高呼:“我等将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然后尽都掀袍跪倒,虽然只有三十多人,但气势当真很吓人。

    那金吾卫将军看得一阵皱眉,群臣跪谏,此事非同小可,这次他必须亲自前去向皇上禀报。

    李治和武媚娘还有王皇后聊得正欢,外面又有人来报:“启禀皇上,三十多位大人在承天门跪谏,请求陛下撤去昭仪娘娘的封号,并将其送回感业寺,否则他们便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

    “什么!”李治闻言浑身一震,猛然起身。

    武媚娘也忽然起身道:“陛下,是媚娘让你为难了,陛下,群臣跪谏,非同小可,媚娘不可耽误了陛下,还请陛下应群臣所请,送媚娘回感业寺吧!”她说着已经跪倒在地,眼泪哗哗地往下直流,既要表现出那种对李治的依依不舍,又要表现出自己的那种善良、委屈和无奈,如此复杂的情绪竟然被她演得惟妙惟肖,此等演技,当真出神入化。

    王皇后赶忙上前拉武媚娘起来,柔声道:“媚娘你就莫要再给陛下添麻烦了,陛下既然已经接你入宫,赐了你封号,岂有再夺去的道理,皇上金口玉言,岂能出尔反尔。”

    王皇后这是在将李治的军,就是要告诉李治,你可是皇上啊,一言九鼎的,不能出尔反尔。

    李治自然不会出尔反尔,看到武媚娘如此楚楚可怜模样,他心都碎了,又怎么可能再把武媚娘送回感业寺去,但群臣跪谏,让他头大。

    正当李治一筹莫展之时,门外忽然有金吾卫高声通传:“启奏皇上,赵国公送来密函!”

    李治赶忙道:“快呈来!”

    一个金吾卫走到门口,高高抬起双手,递上了一封信,一个内侍上前接过信,转呈给李治。

    李治拆开信封,只见信纸上写着一个字:“等!”

    李治看得有点懵,皱眉脱口道:“舅舅这是何意!”说话间把信纸拍在了案上。

    王皇后看到信纸上的字,也是蹙眉道:“赵国公这是让皇上等什么人吗?”

    李治摇头。

    武媚娘盯着信纸看了看,拭泪道:“皇上,长孙大人莫不是让皇上等待时机?”

    “等待时机?”李治闻言若有所思,沉吟了片刻之后忽然点头道,“是了,应该就是等待时机,舅舅说过,到了这种时候,只有见机行事,等的就是时机。”

    王皇后问:“那赵国公让皇上等什么时机呢?”

    李治无奈摇头:“这个……朕就不知道了。”

    就在这时,门外又有人来报:“启禀皇上,李太傅派人送来密函。”

    李治闻言大喜,赶忙道:“呈上来!”

    内侍到门口接过密函,转呈李治,李治快速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一看,李浩的这封密函字也不多,不过比长孙无忌的密函字要多一些,上面写着四个字——曹刿(gui)论战。

    李治看到这四个字时先是一愣,愣了片刻后,忽然哈哈一笑,道:“朕明白了,朕明白等的是什么时机了。”

    王皇后看了看着四个字,依旧不明白,只能拍马屁道:“皇上当真是聪慧过人,臣妾尚不知其意,皇上已经全然明白了,不知皇上可否给臣妾说一说,长孙大人和琼南王的这两封密函到底是何意思?”

    武媚娘刚想开口,但她忽然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顿时又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则太聪明了,她被贬掖庭之时,一直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如此待她,经过了这些年的成长,再回想当年李浩给自己的忠告,她明白了,自己锋芒太露了,而她是皇帝的女人,拥有和皇帝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如此锋芒毕露,皇帝如何能安心,所以她现在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787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治这时微笑着向王皇后解释道:“舅舅的密函中写着一个‘等’字,就是要朕耐住性子,静候时机,而诗狂的密函中写着四个字‘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其通篇要领讲的是行军打仗之时气势的重要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诗狂是想告诉朕,那些在承天门外跪谏的群臣们现在气势正处于一鼓作气之时,这种时候,朕千万不可与他们对抗,否则必败无疑,唯有等到他们气势落下之时,也就是‘三而竭’的时候,那才是最佳时机。”

    王皇后也读过些书,不难理解李治的话中之意,听完不禁点头道:“赵国公和李太傅果然是大唐最为倚重的两位贤臣,连所出谋略都是一样。”

    “不。”李治笑眯眯地摆手道,“很明显,诗狂比舅舅技高一筹,诗狂知道朕不太聪明,所以写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朕一看就完全明白了,而舅舅的这个‘等’字,朕也只是明白一半而已。”

    王皇后对李浩自然是没什么好感的,毕竟是李浩把他们王家整得如此之惨,但她是皇后,又不好编排朝中大臣,更何况李治如此器重李浩,她更加不能多言,免得惹李治不快,所以只能微笑点头道:“确实,李太傅是大唐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何止百年难得一见。”李治哈哈笑道,“朕觉得他千年也难得一见!”

    听到李治对李浩如此好评,王皇后和武媚娘都暗暗蹙眉。

    很快,天黑了,群臣还跪在承天门外,夏天的夜晚,蚊子真多,这群大臣跪在这里,就数蚊子们最开心了,在他们周围飞舞,饿了就叮一下,这个叮一下,那个叮一下,一时间,城头上的金吾卫就听到下方不断传来“啪啪啪”之声,有人好奇问:“这群大人在下面干什么呢?扇耳刮子?”

    “你真能瞎想,他们疯了么,扇耳刮子?”一个金吾卫道,“定是被蚊子叮咬所致,咱们站在这城墙上,夜风大,没有蚊子,下面的蚊子可是在开庙会呢。”

    那个金吾卫闻言就想笑,但想到群臣跪谏这种事情太严肃,取笑不得,便强行忍住了。

    清晨的阳光洒满了长安城,一群大臣萎靡不振地跪在承天门前,有人已经左摇右晃,开始打瞌睡了。

    昨天太阳落山前,这里跪谏的人数有三十九个,然而现在只剩三十个了,另外那九个人受不了蚊虫的叮咬,回家睡觉去了,这九个人也就是来凑凑热闹而已,想要沽名卖直,然而发现自己无法承受这份辛苦,只能撤退,当然,这个九个人可被跪在这里的人数落了一夜,各种鄙视。

    于志宁年纪大了,长跪对他来说很艰难,但他硬是撑到了现在,他现在感觉两条腿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因为已经麻木了,现在就算让他站起来,他也站不起来了,他好委屈,好愤怒,为什么自己的腿如此不争气,才跪一夜就这样了,为什么李治会是如此昏君,明知故犯,而且犯下如此背德离心的大错……

    于志宁的内心在咆哮,他是真的痛心疾首,在他看来,李治行了如此背德之事,就是道德沦丧的开端,会致使大唐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必须上谏,让李治回心转意,收回成命。

    坚持了一夜的虽然有三十人,但能跟于志宁一样怀着相同心思的,绝对不超过一半,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怀着私心的,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想借机沽名卖直,说不定自己有希望成为下一个魏征呢,相较起半夜退缩的那九个人,这群人比较有毅力和耐心。

    一夜没睡,早饭没吃,群臣是又累又饿,于志宁感觉脑袋很沉,身体十分难受,但他还在强行支撑,过了中午,约是下午一年半到两点的时候,这是整个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李浩家里的温度计已经显示空气温度三十六度,地面温度必然更高,骄阳似火,炙烤大地,这个时候的街道上,行人很少,大家都怕热嘛,而承天门外,铺的可是清一色大理石地板,比水泥地还可怕,被太阳一阵照射,烫得要命,群臣的汗水滴落在地,立刻就被蒸干了,现在许多跪谏的大臣心中都在后悔,因为这简直太要命了,两条腿麻木了不说,这是要把他们晒成人干的节奏啊。

    李治还是很贴心的,想到这种天气他们有可能会中暑,专门让太医院的太医们在此等候,以防有人中暑。

    于志宁到底年纪大了,如何受的了如此高温,加上身体又饿又累,果然中暑了,忽然扑通一声倒地,群臣见状纷纷惊呼:“于大人!于大人……”想要上去扶,却又不敢动,一动的话,跪到现在就白跪了。

    太医院的太医们见状纷纷上前,给于志宁诊治,然后交代了一声:“于大人没事。”便把人抬走了。

    于志宁可是他们的首领,居然第一个昏倒了,其他人顿时萌生了退意,这样下去,他们真的耗不起啊,再跪下去,腿会不会废了,晚上又要有蚊子把他们叮得满脸包了……

    然而现在他们是骑虎难下,现在要是走人,以后如何还有脸面在长安混,他们可是言官来的。

    紧接着,又有人中暑昏倒了,这次是国子监祭酒,岁数也不小了,是仅次于于志宁的人物,这下好了,群龙无首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都是无奈之色。

    很快,又有人昏倒了,这次居然是个才四十岁的御史,众人有点怀疑,这货是装昏迷,为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好嘛,知道了这个方法后,好多人开始模仿,每隔十几分钟,都会有人晕倒,其中有人是真的中暑了,但也有人是假装的,反正太医院的人不管,看到有人昏倒了,上前急救一番,然后抬走。

    到了傍晚十分,承天门前除了守卫之外,空无一人,所有参与跪谏的官员都已被太医院抬走了,有人已经回家,有人还在太医院接受治疗。

    于志宁已经回到家中,他很是郁闷,此次的跪谏居然如此草草收场,简直丢人,于是他发书给之前一起跪谏的大臣们,再进行一次跪谏,一定要让皇上回心转意,时间就在明天早上。

    第二天早上,于志宁来到承天门外,然而只有寥寥数人在此等候,数了数,加上自己才七个人,又等了一会儿,又来了三个人,一共十个人,人数如此大幅缩水,于志宁简直失望透顶,他知道,十个人是无法成事的,但话已说出,就得去做,现在他们跪谏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让李治回心转意了,而是为了明志!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跪的时间比较长,一直跪到第二天下午,再次以中暑惨淡收场,于志宁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家中了。

    感觉到双腿传来的疼痛,于志宁只觉这都不算什么,因为他心中更痛,他用力撑起身子,想要起床,儿子过来搀扶,于志宁摆手道:“不必扶我,给为父取笔墨来,我要写奏疏。”

    “是!”儿子赶忙去给他取笔墨来。

    展开奏疏本,于志宁手持毛笔蘸满了墨,望着奏疏本片刻,仰头长声叹道:“先皇陛下,老臣无能,不能再为大唐效力了。”说罢,他猛然落笔,如龙蛇游走,写下自己的辞呈奏疏,明天就是大朝会,他要在大朝会上递上自己的这份辞呈奏疏。

    在朝中为官,和未来世界在公司上班差不多,皇帝就是老板,官员就是员工,员工和老板相处的融洽,那就埋头给他干,如果和老板相处不融洽,那么大家只能一拍两散了。

    隔日一早大朝会,李浩又来了,长孙无忌又没来,群臣就嘀咕了,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倒是来了,那群言官说得很大声,李浩离那么远都听到了,李治知道,这群家伙是说给自己听呢,不过没关系,谁叫咱肚量大呢,不理他们,他今天来可不是为了武媚娘的事,而是又有一件新的大事发生了。

    待到太极殿上后,君臣见礼,李治今天心情不错,因为他胜利在望,心情当然好了。

    朝会刚开始,鸿胪寺卿居然抢在于志宁之前出列,高声奏道:“皇上,昨日新罗使臣携国书到达长安,请求面见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1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