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41章

宋时风韵-第141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天佑率两个马军队,直接插入探马赤军马队中,把他们死死拖住,新附军弓箭手快速挺近,用弓箭不断射杀。

    探马赤军别提多憋屈了,千余人被几百人伏击,遭到分割歼灭,连撤退也不可能,宋军竟有如此精锐马军,实在倒霉透顶。

    就在李易下令,不顾一切全歼探马赤军之际,却见东南角一支部队,不然全体下马,直接蹲在地上,挂上白旗。

    竟然投降了,李易却不曾想到,探马赤军会在战场上投降,甚至那些拱辰军将士,也不免有些惊讶。

    随着一支部队的投降,探马赤军残兵终于无法坚持,一些人果断地弃兵下马,一些人拼命地四散逃命。

    应战探马赤军后队,仅有一刻钟,数百名本能一战的马队,竟然戏曲性地溃败,实在出人意料。

    战场上一片凌乱,李易并不担心,探马赤军一战被歼灭数百人,已是惊弓之鸟,四散逃命,短时间绝无可能汇集。

    不过,他对战地投降的探马赤军,颇感兴趣,直接来到这支部队前,却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支汉军部队。

    零星投降的,有回回人,也有党项人,人数并不太多。

    “三哥,传令各队快速打扫战场,能带走的都给我带走。”李易未曾细问俘虏,他并不愿多做停留。

    上官平深以为然,从俘虏口中,已得知围攻时当可,还有数千蒙古骑兵,此地绝非久留之处。

    “收拾一下,咱们便可救援时知军。”

    李易闻言,脸色微沉,挥了挥手并未多言。

    趁着打扫战场机会,李易又来到降军聚集地,把百户长招来,笑咪咪地打量此人,中等身材,相貌平淡无奇,却道:“百户长能深明大义,战场举义,我心甚慰,还不知百户长高姓大名?”将校有些受宠若惊,急忙拱手道:“小人渭州李庆,竟然能和都监相遇,实在惭愧。”

    “嗯。”李易很满意李庆态度,虽战场投降让他颇有几分鄙视,但这是投降于他,话又可两说。

    “百户长所部,都是汉家子弟?”

    “是,在下部众百余人,都是从各汉军千户队抽调。”李庆仍有点心虚,不由地兢兢业业。

    李易点了点头,这些兵马绝对是精兵,如能为他所用,自然是好,要真正的臣服于他确有难度。沉默片刻,在李庆忐忑不安中,慢悠悠地道:“百户若要走,在下愿给你等一条生路,卸下甲仗,留下自身财帛便可。”

    李庆却摇头苦笑,低声道:“太尉,自战场投奔都监,我等便绝无退路。这些兄弟被蒙古人签发,也是迫不得已。”

    李易知李庆无法走,也不可能走,不要说他放不放,便是蒙古军军规,就无法再回去,战场投降只能铁了心,彻底投靠敌人,被捉拿回去绝无生理。

    “蒙古人凶残,你们的家眷却如何?”

    不能不有此顾虑,探马赤军属签军,家眷基本不随军。

    李庆无奈一笑,道:“好在多半士卒,都是无情无故。”

    李易一怔,似乎有点明白,有几分悲情地道:“难道说,你等家人,都殉难于战火。”

    李庆摇了摇头,伤感地道:“在下部众,几乎都是独汉子,不然,在下也不敢战场归降。”

    李易算是明白了,李庆的百夫队,全部是光棍,听口气家中几乎都被蒙古军残略。

    蒙古人凶悍,的确能让人胆寒,屠杀手段,能瓦解对手抵抗,但随即而来的后遗症,却多之又多。

    (本章完)

第290章 遇到故人() 
招募士卒忠心度是最大隐患,没有强有力的军力弹压,在三代人内,绝对无法谈‘忠诚’二字,一旦战场失利,向敌方投降是不可避免的。

    李易稍稍放心,温声道:“你等忠义之士,何患日后无家小,大宋的美女很多啊!”

    李庆捏了捏鼻子,尴尬笑道:“太尉好手段,几百人劫寨设伏,连乞思罗千户长也被射杀。”

    李易闻言大笑,豪气万丈地道:“这有什么,去岁大安之战,我率三十八骑,不也进出上万蒙古人军阵,如履平地。”

    “原来是太尉!”李庆一怔,旋即眼前亮堂,急忙施礼道:“太尉神武,在下早有耳闻,今能投奔都监,当真是三生有幸。”

    李易眉头一挑,颇为自傲地道:“你竟知道?”

    “何止在下知道,军中早已传遍,太尉率数十骑薄阵,塔都万户长被折了颜面,军中弟兄谁人不知。”

    李庆说着回身招呼众人,高声道:“弟兄们,太尉便是去岁在鸡冠隘外,率勇士薄了塔都万户长面子的勇士。”

    “真的,怪不得如此勇猛。”

    “能投奔大人,在下不亏了。”

    “真没想到竟然是王太尉,听说当时血战惨烈,不少人都被吓怕了。”

    一大群士卒围了上来,议论纷纷,多数目光充满崇敬,如非背嵬军将士生怕有变持刀阻拦,恐怕他们真要把李易围成一团观看,毕竟男人都崇拜英豪的心理。

    李易哭笑不得,却不想名声一战打响,转瞬间,他做了个决定,当先推开宿卫,走到众降军面前,笑道:“你看看,是不是身高八尺,虎背熊腰,一脸狰狞。”

    众人一阵大笑,双方尴尬情绪一扫而光,气氛变的和谐起来。

    李易趁热打铁,高声道:“我是护卫家国,不拼命不行,虏人肆虐杀人如麻,强迫汉人打汉人。当日,老子遇到汉军,还留了几手,遇到蒙古人和色目人,自要斩尽杀绝。”

    “太尉,收留我们吧!”

    “全家都遭了难,还要给鞑子卖命。”

    “我跟随太尉,杀尽蒙古人,报仇雪恨。”

    人心可用,李易目睹被调动仇恨的众人,很满意效果,他满脸微笑,道:“那就赶紧滚开,给老子打扫战场,一同回营寨,再寻机会杀几个蒙古人玩玩。”

    众人一阵哄笑,纷纷跑开帮助拱辰军,连一旁叶开等人,也看的目瞪口呆。尼玛,还有这样的,被骂着笑呵呵的归顺,主动去打扫战场。

    若放在平时,留下俘虏的话,都要把装备全部卸掉,用绳索捆绑起来,也就是李易敢于走进他们笑骂连连。

    李易亦是松了口气,这些人不能杀,全部带回很麻烦,他抓住人的心理,冒着被劫持风险,虽一举成功却不免有些后怕。

    “老十,把人都撒出去,赶紧打扫战场,夜长梦多,留下百户长便可。”

    李易的话,不仅令叶开一怔,也让李庆心生一股暖意,这是把宿卫交给了李庆,可见对其的信任。

    虽有笼络嫌疑,却非常拿人,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双方刚刚经历生死之战,冒着有可能被杀的危险,即便是刻意为之,也足见招揽诚意,怎能不让李庆折服。

    他并未多言,而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叶开瞥了眼李庆,知李易何意,犹豫一下,终究一挥手,对众宿卫道:“走,赶紧收拾,不要磨磨蹭蹭的。”

    宿卫们散开后,李易才笑道:“别绷的太紧,对了,你们赶来前,忠义军怎样了?”

    李庆很恭敬地道:“当时,正围攻忠义军,他们兵多,有结成叠阵,难以拿下。塔都率数千骑兵到来,没多久我们接到营寨遇袭,便匆匆分兵。”

    李易稍加沉吟,正色道:“如你对蒙古人的了解,我等现在前去增援,忠义军可有救,我等有几分胜算?”

    李庆脸色为难,却还是道:“一点胜算也没有。”

    “为何?”

    “太尉,塔都万户队是大皇子。。。哦,是阔端手下精锐,有来自大食诸国的色目人四千余人,另有番汉军三千余人,他亲率马队战斗力极为强悍,绝不属于探马赤军。何况,此时前去,恐怕战斗早入尾声。”

    尽管,李庆说的委婉,李易还是明白,其在说拱辰军兵少,即便到了战场,也产生不了决定性影响。

    他不能不承认李庆说的对,不觉心情沉重,本以为他的劫寨,吸引探马赤军回兵,应该能改变历史小势,万没料到塔都的精骑会参战,他的确无能为力了。

    “去问问那边俘兵,有没有叫黄桂的人。”刚才李庆是率部主动归降,又是汉家人组成的部队,自然是当成自己人对待,那些被俘的探马赤军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都被几十人一群地扣押起来,幸运点能保留性命做苦力,要是战事紧急的话,就会被当即斩杀无疑。

    叶开眉头微蹙,不明白李易找个叫黄桂的人作甚,却没有去多问,战场上他的职责是服从命令。

    没多长时间,一个畏畏缩缩狼狈不堪的士卒被押来,还被拳打脚踢了一番,俘兵的命运可想而知。

    “呵呵,我还看是哪个,原来真是黄三啊!”李易看了眼鼻青脸肿的俘兵,脸上顿时绽放幸灾乐祸的笑容。

    叶开和李庆脸色疑惑,不约而同地看向俘兵。

    俘兵正是黄桂,他所在的部队正是当年老部队,由于塔喀什的提拔,也算是被选拔为正军,跟随大部队南征正是意气风发时,却没想到遭到突然打击崩溃了,很多人都脱离战场,他却没那么幸运地被俘虏,遭受到拳打脚踢。

    正是惶惶不安之际,突然传来问他名字,可被吓了一大跳,被指名点姓的俘虏往往意味着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不认为是好事,正要低头藏好是,却被旁边的俘虏给出卖了。

    想想,大家被俘惊魂未定时,你突然被指名点姓还不愿承认,眼看那群暴躁杀气腾腾的士卒,为了讨好和保命,人家也会把你踢出来顶缸。

    精神意识惶惶,哪里能分辨出来好坏,当李易喊出了黄三时,才打了哆嗦抬头去看,顿时就惊呆了。

    “六哥认识这厮?”叶开眉头微蹙,疑惑地看向李易,如果是的话可就复杂了,脸色也变的凝重。

    (本章完)

第291章 他是我的袍泽() 
“黄三,这才离开多久就不认识了?”李易摇了摇头卸下凤翅盔,露出了本来的面孔。

    黄桂惊呆了,瞪大眼睛看着李易,嘴角抽了几抽,半响才不敢相信地道:“你是。。。。。。你是王二哥,二哥。”

    “呵呵,活下来就好。”李易点了点头,目光颇为欣慰。

    “二哥,你怎么?”黄桂的话说不下去了,当年被掳掠军中的道士,曾经和他并肩战斗的袍泽,如今成了敌人的将军,实在让人接受不了现实。

    “塔喀什在吗?”李易想到了还有位色目汉子,倒是关心起生死,战场上课没有完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十户长跟随百户那颜,正在北边作战,并没有跟随本部行进。”黄桂短暂的错愕后回答。

    “哦,看来真是精锐云集啊!”李易意味深长地道,由点及面引申,从塔喀什所在部队被抽调,可以看出蒙古人歼灭时当可的决心,他知道曾经所在的百户是精锐,蒙古人从各千户抽调精兵参战,可见时当可面临的困境。

    “六哥,你们这是。。。。。。”叶开看了看黄桂,双目颇有疑虑,忍不住向李易询问。

    “呵呵,我曾经流落北方,此事战后再说。”李易很果断地摆了摆手,朗声道:“现在赶紧打扫战场,撤退。”

    叶开疑惑地点了点头,忠实地遵守军令。

    “黄三,跟着回去,仗打完了愿意走就走,这里太危险了,跟着我的背嵬军好些。”

    黄桂不知说什么是好,李易的好意总归是保命路子,想反驳也要有勇气才行,分别有一年多了,谁知道人家心中你还能值几个钱,眼下只能默默地认同。

    虽然,诧异李易竟然和蒙古军士卒熟悉,满心的疑惑不解,李庆却也无话可说,只能忠实地执行命令。

    大概打扫战场,稍加统计战利品,李易便集结各队,整装前往隐蔽点,会同留守兵马,一同撤退。

    却不想,上官平小跑过来,当头便问:“老六,是撤军还是援救时知军?”

    李易一怔,脸色有些不自然地道:“三哥,塔都有数千马军,况且都是精锐,我们即便去了也不济事。”

    “不济事?事有可为有不可为,老六,做人可要凭良心,当日鸡冠隘外,若无时知军救援,我等皆粉身碎骨。”上官平口吻生硬面有怒色。

    他本以为千余骑兵,时当可就算不能战胜,他们劫寨后,探马赤军必会放弃返回救援。

    事实上,探马赤军果然回军,并被他们重创,适当可应该能逃脱生天。却不想,蒙古军另有部队围攻,兵力绝不下于忠义军,李易下令整军撤退,绝无半分救援的意思,当即就怒了,这样做太刻薄寡恩了。

    “大安之战,我等为鼓舞士气,冲锋陷阵,时知军奉命增援鸡冠隘,乃本分,有何恩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