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49章

宋时风韵-第149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快啊!足足有数千马军。”

    李易与清波子、呼延信在哨寨观望,第一支蒙古军出现,竟是马军万户队,可见蒙古军下了本钱。他深深吸了口凉气,并非害怕而是吃惊,看旗色是蒙古族的马军,而非藩汉诸军。

    蒙古人人口并不多,本族军队也只有十万左右,核心乞颜部也不过数万骑,每次战争都大量使用各族签军。尤其是铁木真的过世,四大汗国的成立分割了蒙古军力,可以说十余万蒙古族马军征战的大规模场面,已经成为昨日黄花,阔端能带数万本族人就顶天了。

    一个小山寨,竟让蒙古军出动本族万户队,足见阔端的重视。遽然间他心中凛然,惊道:“我明白了。”

    呼延信疑惑地看着李易,却不知为何。

    清波子慢慢颔首,沉声道:“居心险恶,人心如此,简直是穷兵嗜武,长春真人一番苦心,白费了!”

    他语气婉转地念着道经,没有说其它的话,作为方外的道人,有时候需要忌口的。

    “马军虽然犀利,但绝不会进入山区,他们的步军,还需时日才能到达。老六,咱们还有两三天时间,应该可以加固山内各寨防御。”呼延信虽不知李易、清波子何意,却不影响他的判断。

    在他看来,蒙古军马军的到来,是为了拱辰军马军而来,毕竟拱辰军马军,给蒙古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更是为了防止他们南撤,才动用了主力马军来牵制。

    李易回身走到台子边上,对周边众人喊道:“各位壮士,都上来看看,看看虏人最精锐的本族马队。”

    寨子中的将士、壮丁纷纷在观望台附近汇集,一些人面露惧色,距离虽远却能看到蒙古军马军井然有序,漫天尘烟却夺人心魄,那真是铁血沙场征战的精英。

    “都看到了,这是第一波虏人马队,后面还会有很多。”李易淡淡一笑,嗓门提高几个分贝道:“各位,相信你等家中无外乎遭到虏人涂炭,我拱辰军吏士还好,杀了不少蒙古军,你等新到壮士这会可有得杀了。”

    这句话,的确勾起了大家痛苦的回忆,由于时间相隔并不长,李易一句话把大家悲伤往事引发。

    是啊!凡是来到这个寨子里的人,哪一个不是背负着血海深仇,蒙古军残酷的杀戮场景,呈现在各自的眼前,家人惨遭杀戮的情景再次呈现,就如同在还没有好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本章完)

第306章 等待() 
拱辰军将士还好说,个个面色沉凝,却还能沉住气,那些壮丁却个个义愤,咬牙切齿一扫恐惧。

    “我不说别的话,也不说虏人南下意味着什么。”王秀知初步效果达成了,趁热打铁道:“看看山里那些天真的孩子,还有照顾你们饮食的妇人。我们要是真坚持不住,他们就会被屠杀贩卖,你等是顶天立地的汉子,问问自己的良心,是不是要阻止惨剧发生?”

    “不能、不能。。。。。。”

    “杀尽虏人,为我家父老报仇雪恨。”

    “死战到底,绝不退缩。”

    效果还不错,直接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李易很满意,又道:“好,既然大家要生存,那就没话说,虏人只要敢来,咱就操家伙宰了他。但是,我请大家在奋勇杀敌时,不要忘了保护自己,我需要的不是死战,而是大家能够活下来,没有人愿意死,我也不想让任何人做毫无意义的牺牲”

    “我们都是兄弟,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活着,大家一起耕作、一起吃酒。”

    下面已无需多说,很多人在听完后热泪盈眶,心里感觉暖暖的,大家心口都憋了一股子劲,既然李易把他们当成了兄弟,那还有什么话可说的,为了这句话就有很多人愿意拼上这条性命。

    清波子感慨地看了眼李易,似乎在稍加沉吟后,才轻声念了句“无上天尊。”

    “好,现在各位分批整理营寨中的物品,一点也不能留给虏人,大家听到号令立即各司其责。好了、好了,都散了做事去,快去准备。”呼延信作为拱辰军实际的使副,为李易补充一句,他们本就没打算坚守前哨营寨,与其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此,不如撤入山口。

    “我尚未去山内看一看,却不知生民安置的怎样?”李易再次眺望远方,不经意地一问。

    呼延信看了眼清波子,笑道:“放心,大山环抱,景色宜人,要走半天方能到达,有些路太崎岖了。”

    李易满意地点点头,对清波子笑道:“道门坐拥福地,亦是那些生民之幸,虏人万万没想到,他们拖延战术会让数万生民进入世外桃源。”

    呼延信想想数万生民不禁心下发颤,两天来他真是历经人世间最痛苦的日子,山外一天便来了两万余流民,光引导他们入山帮助妇孺走路,便让他不得不让出战马亲自扶持,有些地方还需要过溪水,无形中增加了迁徙的难度。

    连他也整整两个来回,想想都背脊发凉,很多将士亦是面带苦色,便是如此拼命,还有万余人滞留前山。

    清波子并不以为意,淡然道:“还是都监有福祉,又有各位太尉全力以赴,稍有迟缓必被所累。”

    “老六,你与道长在说什么?”

    李易一笑,道:“大兄,你认为这些流民,能赶在虏人马队之前,平安到达山前?”

    呼延信眉头微蹙,他虽在谋略上并不甚精通,却有行武经验,经李易提醒立即领悟,恍然大悟下食指指着远方,大声道:“原来如此,好狠毒的用心,拖住我们趁机冲进山中。”

    李易冷哼一声,狠狠地道:“最终把几万人全部杀死。”

    “他们简直不是人。”呼延信虽杀人不少,但那都是敌人,他是轻蔑流民尊严,但也从未想到屠杀数万手无寸铁的生民,那也太不是人了。

    心下相当的恼怒,咬牙切齿地道:“总有一天,我要以牙还牙,把虏人斩尽杀绝。”

    清波子颇为诧异地看了眼呼延信,又玩味地瞥了眼李易,却没有计较杀人屠族。

    “大兄,总共签发多少丁壮。”李易把话题一转,似乎不想在种族问题上多纠缠。

    “四千余人,现在想想也是,后来的流民壮丁很少。”呼延信心下依然愤怒,语气不善。

    “可战之人达到八千,是不算少了,依靠地形完全能周旋下去。”说着,李易心念一动,目光转向清波子。

    第三天,天色明朗,万里无云,八月的山区有丝丝凉意,午前还是很热的。蒙古军主力部队终于到达,士马的嘶鸣喧闹声中,在燥热的天气中给人以阵阵冰寒。

    先前的情报都不甚准确,蒙古军有万户队不假,但还有来自陕西、陇右各处的番汉诸军,在山外设置大小营寨二十余座,把路口全部给封住了。

    不过,说是封住全部山道路口那是扯淡,大山就是不缺崎岖道路,你百万大军也不定能封锁,只是把主要平坦道路监控起来,堵住拱辰军进攻路线。

    是日,山外哨寨北近千步外,一列列蒙古军步跋,一队队蒙古军骑兵,列成松散的军阵,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娘地,真下本钱,光出战就有上万人。”李易作为全军主帅,自要临阵观察敌情。

    几天来,征发的丁壮出了不少力,在山口关寨前,布置了大量的陷阱和铁蒺藜,连山前哨寨也堆放了易燃物。

    各营、各队都各司其责,呼延信、王孝仁等率领将士严阵以待,李易由清波子、叶开陪同,在前哨营寨观察。

    “第一天,很难熬啊!”清波子轻轻一叹,目光深邃。

    “给虏人准备加料很充足,整整一天够他们回味了。”李易言辞颇为调侃,却明白地告诉大家,首战要做好死战的准备,更好有必胜的把握。

    叶开亦是笑呵呵地,不屑地道:“道长放心,咱们脚底下,都是浸油草料还有火药,待会你就擎好吧!”

    清波子脸色沉凝,摇头道:“火石之物,太伤天和。”

    李易玩味地一笑,正色道:“道长慈悲,道法自然,万物天泽,心生怜悯亦是常理,畜生尚知饱而弃之,外面那群,简直是畜生不如,又有何怜悯之处。”

    清波子一叹,并不言语。

    说话间,一名蒙古骑兵呼啸而来。

    “看来蒙古人,竟知先礼后兵。”李易见清波子不语,气氛有些尴尬,蒙古骑兵来的恰如其分,忍不住调侃。

    “虽是交兵,礼数上却不能有失。”清波子语气淡然,处波不惊,至于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连李易也看不明白。

    (本章完)

第307章 战起() 
“那就让他在寨外说话。”李易仍顾忌马军的冲击力,就算是千步左右,寨门有机会关闭,他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漫天卷起的烟尘,对他的压力也不小,因为他的举动决策关系到数万人生命,不到最终决不能冒险。

    当蒙古骑兵来到寨外二十步,才堪堪勒住战马,丝毫不畏惧寨墙上的弓弩,策马高呼道:“请寨主出来说话。”

    李易站在寨墙正门上,对着那人道:“说。”

    那蒙古骑兵操着标准官话,高声道:“我家那颜说了,大蒙古十万大军到来,你寨子举寨而降,可保全寨老幼性命,不然鸡犬不留。”

    “撤你娘的蛋,要是开门投降,干嘛还要用箭指着你,回去告诉你家那颜,别痴心妄想了,有本事来取我拱辰军大寨,没本事就给我滚远点,丢人现眼的东西。”

    清波子、叶开不想李易竟爆了粗口,真是把他们惊讶的不行,当然也很好笑,要不是附近有士卒,真忍不住要笑出来了。但是,其他壮丁却没有顾忌,纷纷哈哈大笑赞扬李易,有些人甚至开始辱骂起来。

    “不知死活。”蒙古骑兵见状,丢下一句恶狠狠地话,调转马头回去。

    “痛快,六哥不愧为太乙宫御赐经师,连骂也骂的爽快。”叶开笑眯眯地望着李易。

    李易一阵无语,如此粗俗的骂人话,竟被叶开说成读书人文雅,真是哭笑不得。

    清波子亦是嘴角微抽,显然忍的很辛苦,不过他听了太乙宫御赐经师,倒是多打量李易两眼,却没有开口询问。

    “嘴上痛快了,等会还得应付真格的,前三轮冲击最要命,能顶住的话今天就没事了。”李易翻个白眼,把话题转到正事上,蒙古军战斗力是强悍的,最猛烈的前三轮进攻让人没底,能顶住泄了对方士气,就能够坚守下去。

    “六哥放心。”叶开对部署很有信心,毕竟这里是山地,蒙古军最犀利的马军成为摆设,以步跋打战地防御战,这是他们的强项,尽管他也是出身马军。

    “希望如此。”李易没有半分侥幸,神色凝重。

    一刻钟后,蒙古军并未进攻,等待是令人不堪忍受的,时间越长越让人失去耐心,拱辰军锐气不断地减退。

    “怎么回事,他们还在等什么?”李易有点沉不住气了,安静令他忐忑不安,敌人迟迟不进攻反而更可怕。

    “他们在等待步跋。”叶开下意识地回答,神色很庄重。

    “步跋?”李易一怔,对面的步兵至少有五千人,还需要等?难道蒙古军另有奇兵。

    正疑惑间,却见正面步军军阵开了两个口子,两队几乎步跋缓缓开出,在军阵前排列成两个方阵。

    却见前排步跋,个个身披重甲携带大牌,后队几乎不着甲,除了长短兵仗外,每人背负两个箭囊,一把半人多高的强弩,显然是某个攻坚部队。

    “这是横山步跋。”清波子眉头微蹙轻声自语。

    李易颇感意外,历史上的党项横山兵是出名的精兵,尤其步跋跋山涉水,吃苦耐劳,战斗力相当强悍。党项人用兵全靠三件宝,铁鹞子冲突、强弩军掩护、步跋子陷阵,大宋的禁军吃了几次大亏。

    当年,童贯、经种师道等人略陕西,采用连环关堡蚕食战略,逐渐吞并了横山大部,才让党项人不仅失去了屏障,也丧失了精兵来源,横山步跋成为大宋西军的主力,要不是女真人的南侵,估计党项人也抵挡不了几天。就在随后的抗击女真人战争中,大宋西军核心除了缘边弓弩手,最凶悍的还是横山步跋,那真是让金军也心惊胆战的存在。

    本以为随着党项人政权的灭亡,还有大宋西军的凋落,横山步跋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却不想今日活生生出现在眼前,还有近两千人的规模,实在让人眼馋啊!

    蒙古军军制严格,藩汉诸军虽很混乱,但每次行军打仗,都必须由蒙古将帅临阵节制。

    两个千户队的横山步跋,明显是第一波进攻主力,在善于山地攻防精兵面前,让拱辰军前线压力倍增。

    “可惜了!”

    李易不禁长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