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知秋慢慢站起身来,冷冷地道:“都累了,明日事干系重大大,好生休息。”
“多谢先生。”
在叶知秋去后,李易索性躺在卧榻上,双目直直望着屋顶,脑中一片空白。
明日,若一切照旧,曹友凉和上官平必死无疑,且是在军前明正典刑,奇耻大辱令他无法心静。
好几次,最少有三次,他忍不住一跃而起向门口走去。却每次都在门旁停住脚步,整个人陷入沉沉的思量,脸色变幻不定,终究还是慢慢地退回来,硬生生倒在榻上。
有时,猛然坐起,脸色通红,仿佛一口气提不上来,难受的直喘粗气,心如片片断麻。
却说,叶知秋出来后,在门口站了一阵,才对当值的备身营将校道:“三班轮流守卫,断不可有丝毫大意。”
“参军放心。”将校何尝不知凶险,才发生一场血腥兵变,谁知道夜里还会有何事,连他的心思也非常晃动,就不用说别的将校了。念头闪过,目光复杂地目送叶知秋,心里七上八下,不是个滋味,兄弟操戈谁能好受。
叶知秋并未回到住所,在中军大寨旁停留,一动不动地,冷眼旁观士卒收拾战场。
呼延信与叶开正指挥士卒,见叶知秋过来,他跟叶开招呼一声向叶知秋走来,轻声道:“叶先生。”
叶知秋在军中显得很神秘,真实身份并不为外人所知,却担任拱辰军的机宜文字,曹友凉是知道的,却不知为何没有外传。至于呼延信、王孝仁他们,当年都是使臣效用,叶知秋在赵彦呐身边也是低调如斯,他们并不知道有这号人物。
不过,李易对叶知秋礼敬有加,不仅主持归顺由叶知秋代表,连事先布置镇压兵变,似乎也有此人影子,呼延信不敢怠慢。
“兄弟隔阂,何至于此!”叶知秋长长一叹,摇了摇头。
呼延信一怔,却看不透东方宝心思,却不便接话,只得问道:“老六,如何了?”
“无妨,明日一过,又是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呼延信的心情本就不好,闻言隐隐一团怒火升腾,口气不善地道:“先生,恐先生所言非老六所愿。”
叶知秋玩味地看着呼延信,脸色淡如止水,看不出悲喜。
呼延信越发不顺畅,一直以来叶知秋无不是面泰山崩而不变,平日里让人有种高山仰止味道,今日却那么的可恶,真想拔刀劈死这厮。
“是不是想要我性命?”
呼延信一怔,险些呼了出来,叶知秋似能看出他的心思,这还是人吗?
叶知秋眉头微挑,淡然道:“随我一同去看曹看曹友凉。”说吧,看也不看呼延信,转身便走。
呼延信有些气闷,叶知秋根本就是牵着他鼻子走,却越发引起他的好奇心。当下,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快步跟上。
专门关押犯事士卒的大狱,离中军大寨并不太远,很简陋的几间石屋,一个木栅圈起来,也就是轻微触犯军法的士卒,被关押几天抽几鞭子,平日里并无多少看守。
今夜却是不同,大狱内外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卒,轮番看守。
有呼延信陪同,又有两名卫士跟随,自然是无人盘查,叶知秋一路到了关押曹友凉和上官平监舍。
好在有呼延信关照,曹友凉、上官平二人虽重伤在身,却也经军中医药效用包扎,所幸暂无大碍。监舍内虽条件简陋,却点了两个炭盆,屋里暖暖和和的。
叶知秋、呼延信进来,曹友凉仅看了一眼,旋即盘坐在草榻上,闭目不语。
上官平却目光有异,面有一丝生硬,嘴角哆嗦的厉害,似乎想说话。
“三将军,老三,叶先生来看你们。”呼延信不想说话,却不得不说。
曹友凉纹丝不动,上官平却弱弱地道:“大兄,外面生还多少弟兄?”
曹友凉虽闭目,眉头却微微一抖。
不提还罢,上官平一问,呼延信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瞪了眼曹友凉,没好气地道:“你还有脸说,你等莽撞行事,不禁御前选锋军损失惨重,我拱辰军精锐也平白阵亡百余。”
上官平脸色很不好看,瞥了眼曹友凉低下头。
叶知秋淡然一笑,曹友凉不经意的神色,尽收他眼底,又岂能不知其心情,当下道:“统制乃御前诸军猛将,一时糊涂身陷囫囵,实在是可惜。”
曹友凉不言不语,神色不屑,依旧不言不语。
叶知秋并不以为意,淡淡地道:“三将军所为,莽夫行径,较曹太尉不屈之死,更落下乘。”
此言一出,曹友凉脸色一变,豁然睁目,闪烁不善精光,如果可以起身,相信他已斩杀叶知秋。不要说上官平,便是呼延信,也面有不予之色。
“难道在下说错了?”叶知秋毫不在意众人脸色,玩味笑道:“天下争雄,尚未到绝境,太尉本能突围南下,却以身殉国,此为不智。三将军不思委婉,却以匹夫之勇,造成哗变,此为不仁不智,败亡之道,不可活。”
曹友凉脸色大变,半响才生涩地道:“成王败寇,夫复何言。”
“叶先生,若无事,还请回去歇息。”呼延信决不愿看到曹友凉受辱,更不愿听到曹友闻被污蔑,口吻极为不善。
“那就听我说说吧!”叶知秋瞥了眼呼延信,坐在曹友凉对面的草榻上,神色颇为玩味。
(本章完)
第327章 别过()
次日,天色阴沉,山风伤人,中军大寨辕门侧,二百名背嵬军将士全副武装,围在简易的木质台子周围。
曹友凉、上官平二人,被五花大绑压在台上,左右各有四名身高马大的军汉,两名刀斧手,各持一把厚重的砍刀,面无表情地等待着行刑军令。
辕门口,李易冷冷地望着刑台,眼窝晕黑面色苍白,呼延信、王孝仁等十一名兄弟默然而立,只有那蒙古使臣,满脸笑容洋洋自得,仿佛在看一出好戏。
“万户长,是不是该行刑了?”蒙古使臣瞥了眼李易,觉得对方似乎太多的犹豫,不过还算在接受范围内。
李易机械地摇了摇头,目光有几分不舍,淡淡地道:“再等等。”
“夜长梦多。”蒙古使臣眉头微蹙似有所想,要说刚才还是顾念兄弟情谊,或是故作不忍柔化三军,那现在他开口又不执行,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易一听,好不容易压抑的怒火,腾地窜了上来,手握紧直刀刀柄,已按耐不住拔刀的焦虑。
却不想,呼延信轻轻一咳,没好气地道:“贵使稍后片刻,虽斩杀叛逆,然汉家自有成例,不到午时三刻,绝不能开刀。”
蒙古使臣一怔,想起了当年金军的规矩,似乎有所悟地道:“是了,我道那些汉军处置逃兵,都要午后开刀,你们汉家规矩太多好不烦人。”
呼延信勉强一笑,淡淡地道:“正午阳气盛,鬼魅不缠身,若早晚开刀,恐有赃物纠缠贵使。”
蒙古使臣脸色一凝,闪过一抹惧色,他并不怕杀人,且杀了很多人,却对虚无缥缈的鬼神心怀敬畏,尤其是他们蒙古人对长生天的敬畏,让他不敢太造次。
呼延信那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道:“也罢,按规矩来。”
李易非常惊讶,呼延信虽恪守兄弟誓言,对他默默地服从,却不代表会心甘情愿。今日,主动出来为他解围,缓解他心头怒火,实在太反常了。
“等会还得给他们吃上路饭,兄弟喝送行酒。”呼延信笑着,但他的目光却很悲戚。
“还真是麻烦,换成我大蒙古,早就万马奔腾,下沸水了。”蒙古使臣摇了摇头,全然没注意周边实质性的杀机。
第三道寨墙上
清波子脸色沉凝,郑重地道:“用得着那么大的阵仗,非得杀了他二人?”
叶知秋右手轻轻拍击泥金扇,仍是一脸怡然地道:“当然,不消说取信于人,便是曹友凉他们,亦有取死之道。”
“深秋季节,你不冷?”清波子瞥了眼泥金扇,没由头地一问。
“习惯就好。”叶知秋知道清波子何意,却有意避开,表情依然是淡若风云。
“兵家伎俩。”清波子颇为不屑地道。
“道法自然,不争却是争,大道三千,诸子百家,一动一静,殊途同归,道长莫要争辩。”
清波子一笑,旋即正色道:“可惜了,可惜了!”
“有何可惜,不过是两个莽夫而已。”叶知秋不屑地摇了摇头,又道:“能为学士谋划献上血肉,成就千古名声,算是他们的造化。”
“过于刻薄,终非成大业者之道。”清波子叹了口气。
叶知秋瞥了眼远处的刑台,露齿一笑道:“道长廖赞了,在下非成大业者。如今,天下大乱,大争之世,仁义道德,骗骗小厮罢了,实力、算计、果断方为正道。”
“不愧是兵家旁门。”清波子一叹,并不想再理会叶知秋,目光转向行刑台。
临近午时三刻,天色却越发阴沉,山风越发刺骨,似乎要下雨,却又引而不发。
人们的心情也是沉甸甸的,非常的压抑,尤其呼延信、李易等人,随着时辰越发来临,他们的呼吸都变粗了。
“老六,时辰快到了,你身为主帅,可去可不去。”当蒙古使臣去一旁歇息,呼延信在李易身边,轻声叮嘱。
“大兄,你领着兄弟们,为三哥上杯送行酒吧!”李易心情颇为沉重,兄弟之间送行他不为主帅,只是兄弟们中的一员。
“也好。”呼延信沉重地拍了拍李易肩膀,不再言语。
许杰瞥了眼众人,对一旁辎重营士卒道:“去把老子的美酒取来,全部都取来。”
放在平日里,吴天佑他们早就取笑吝啬,今日却无人说话,大家脸色沉重,气氛格外的沉重。
“大家一同前去。”酒来,呼延信身为兄长,自是作为领头人。
他们一同来到行刑台前,呼延信大手一挥,高声道:“松绑,你等先下去,不到靠近。”
几名士卒急忙为二人松绑,与刀斧手一同退下。
梅殷、叶开二人,一人抱着酒坛一人拿着碗,上了两阶行刑台,为曹友凉、上官平斟满酒,继而给众人又斟满酒。
曹友凉、上官平二人,平静地望着众人,目光中再无怨恨。
呼延信端杯过胸,沉声道:“三将军,老三,兄弟们来送行,一路好走。”
李易站在自己的位置,与众位兄弟一起端杯。
曹友凉坐在台上,端起酒碗,瞥了眼李易,呵呵一笑,高声道:“多谢诸位送行,曹某有愧。这杯算是赔罪。”
上官平亦是脸色庄重,毫无惧色地端杯道:“各位兄弟,我自取恶果,自有来生,做兄弟。”
“再加上我。”曹友凉呵呵大笑,昂首一饮而尽,丝毫没有被杀的恐惧。
李易、呼延信等人,在上官平饮酒之际亦是满饮之,真实鲸吞牛饮的畅快。
三大碗之后,众人不约而同摔破瓷碗,曹友闻昂天大笑,上官平面色毅然,呼延信老神常在,李易似有所思。其他兄弟无不面带凄然,又有几分不舍。
“你们先与三将军和老三诀别,我与老六送他们。”
王孝仁、吴天佑等陆续与曹友凉、上官平诀别,方才不舍离去,剩下李易与呼延信二人没有下行刑台。
“先前,曹某多有得罪,今生是无法偿还了,若有来世,必与君驰骋沙场,绝不相负。”曹友凉一脸坚毅,虽不能起身却躬身拱手。
(本章完)
第328章 见阔端()
忽然间,李易似有所悟,急忙还礼,沉声道:“三将军率直,在下自愧不如。”
“公事能忍人所不能忍,在下真是区区莽夫,行事全凭表象,想想却是很后悔。”说着话的时候,曹友凉笑了,笑的很真诚,那真挚的目光落在李易身上,又道:“用我的死,增添公事胜算,不亏,不亏了。”
李易总算明白了,断定必是叶知秋缘故,心下不吝感慨,不过他也万般无奈,无论是取信于蒙古人,还是为了他在军中威望,曹友凉和上官平必死无疑。
因为他们做的太过分了,闹腾出来的动静太大,不给于最严厉的惩罚不要说蒙古人怀疑,就是三军将士也心怀阴影,连公然反叛也能活下来,恐怕为了某些“正确”的理由,不知多少人会心怀叵测,他无法承受连锁反应的恶果,只能快刀斩乱麻地斩断异端思想,叹道:“可惜了三将军!”
“能与公事相识,实乃人生一大快意,在下还要去告慰大兄,王师克捷之日,还请勿忘相告。”曹友凉淡淡地道,口吻透出轻松的快慰。
“不灭猪羊,誓不为人。”面对曹友凉坦诚的笑,李易眼眶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