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268章

宋时风韵-第268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日后通西寨也传来不妙军情,这支宋军在蒙古军目瞪口呆中薄寨南下,军容颇为雄壮,数千骑兵一人四五马,无人敢与之对阵,单单人家的长途机动性,就不是蕃汉军所能比拟,好在他们据守营寨没有出战。

    此时,李易实现大半的战略意图,终于进入最后一站巩州,他要面对汪世显。

    蒙古军的部署是秦州、凤翔等地有十余万,巩州等地有七八万人,因巩州是汪世显领地,他汇集本部兵马有三万之众,力量也是相当的浑厚。

    汪世显何等人,当年阔端以大军压境,方才迫使其投降,虽在利州战败却未曾伤筋动骨,再次汇集各部落壮丁,利用蒙古人得力量扩充实力。

    李易并未对州治陇西县发动进攻,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越到最后越要保持冷静头脑,阴沟里翻船,最后一步倒霉的事,史册上层出不穷。

    汪世显的大军多集中在陇西,且多为陇右牧民,他以区区数千人,绝不会不自量力。

    宋军沿陇西边地迅速穿过,直奔宁远县,汪世显早知李易出兵,却不想竟杀到他的地盘,又惊又怒。当年,李易诈降,他还颇为欣赏其才略,为其多有美言,却不想其竟隐忍多年,最终在利州让他蒙受耻辱,当真恨的咬牙切齿。

    既然,有了歼灭李易机会,他又岂能放过,立即点起数千骑兵,亲自率队追赶。

    李易又岂是易于之辈,他并不愿在巩州与汪世显作战,太危险了,被汪家经营许久的巩州,一个仅次于凉州的甲马之地,在此以数千骑作战,简直是自讨没趣。

    边地虽驻扎数万蒙古军,但那多是一线的步跋子,为的是防御宋军突袭,并充当攻城拔寨主力,只要保持机动性,几乎无法对他形成实质性威胁。

    背嵬军与羽林军,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未遭重大损失,反倒是得了大批战马和精良甲仗,人四五匹战马,士气极为高涨,无论是将校还是士卒,对李易都升起发自内心的敬仰。

    无它,一个能让将士敬仰的主帅,并不全然在于关心他们生活,而是能带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他们获得更高再更高荣誉,使他们得到更多再更多财富的人。

    更大的生存机会,让人得意的功勋,令人陶醉的财富。李易,很明显做到了这点,转战千里,连续数十战,无一败绩,杀的蒙古军望风披靡,几个歼灭战极为漂亮,抢夺军中战马良多,士卒们包裹里,都是劫掠的财帛。

    正在归途中,大军气势如虹,向西和州而去。

    威远镇,是蒙古军驻扎的重要据点,囤积大批的粮草,虽宋军突袭的消息传来,但驻扎蒙古军万户长、千户长们根本就毫不在意,他们后方有三万马军,数千宋军还敢与他们打阵地战,这不是找死嘛!

    “学士,前面就是威远镇,兵贵如神啊!”行军途中,陈敏神色疲惫却目光闪烁,显得格外的兴奋。

    “回峰还是露峰?”李易满面风尘却神色坚毅,目光极富有杀机。

    一场空前大战前奏的前哨战,在巩州东南打响了,宋军明面上的人已不足六千,且是分成两部,却要应付数万蒙古军,态势上出于绝对不利地位。

    (本章完)

第552章 战() 
    李易并未给蒙古军反应机会,同样为让部队休整,以行军态势,直接把部队投入战斗,行动是相当的迅速,也辛亏是马军部队,要是步军为主体,那绝不可能完成动作。

    十月三,李易亲率羽林军和背嵬军主力过渭水,经过一天的行军抵达威远镇,背嵬军并两翼各五百余羽林骑士,列成标准的锥形进行队形,对蒙古军湟州万户队营寨发动决死进攻,这是迅猛又果敢的进攻,来去如狂飙的飓风。

    蒙古军显然也有预警,但是战争绝非人们想象,双方在野外列阵,闹哄哄打一场那么简单,人家哪会给你时间!一场战役甚至是战斗,无不是经过长时间准备,从军阵调度、营寨防御、沟壑挖掘还有马队配置上劳费心神,战斗打响前的准备也很多,绝非一拥而上乱糟糟那么简单。

    但是,李易一反常态,大军渡过渭水,以行军姿态突然出现,也在蒙古军将帅意料中,一支精锐马军突然性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也不会打到巩州。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李易根本没有做战前准备,甚至连最起码的疏阵也没有排列,此意料中的意外,可以说达到战术上的主动,让蒙古军虽有准备却又措不及防。

    时机的选择也非常到位,接近响午到达,立即投入战斗,让准备开饭的蒙古军大为惊讶,这也太不科学了点。

    近四千宋军骑兵,排列齐整的战斗队形,浩浩荡荡向蒙古军逼近,正面是背嵬军近两千重骑兵,锦旗招展、玄甲耀日,给人精神极大压迫。

    蒙古人的重骑兵,绝对无法与之相比,蕃汉军的任何一支重骑兵部队,也无法与之军容相提并论,这是东方装备质量最高,训练最有素的重骑兵。

    当然,背嵬军的重骑兵绝非甲骑具装,那样面对蒙古人的马队,只能是死路一条。他们的战马披挂简易的皮甲,能够抗击复合弓的打击,将士的铁甲防护比较到位,两当和护膊齐整,甚至有铁兜的面具,只是甲胄重量比较轻,属于那种高质量的精良铁甲,全部是原西军和吴家兄弟留下的。

    好在大宋四川的兵马,发展到身穿绵甲,那些高质量铁甲纷纷库存备用,这些甲胄算是给了李易极大的本钱,组建了非常精锐的马军,骑兵有了全套防护,生存率是极高的。

    在五方旗的指挥下,背嵬军压在蒙古军营寨千余外,一声令下,两翼羽林骑士以弩箭展开三轮齐射,杀的蒙古军营寨惨嚎连连,那些可都是马军专用强弩啊!相比神臂弓威力弱了些,却胜在可以在马上开弩。

    被对方马队逼迫,攻城器械与远程投射兵器,并未组装,无法用于实战,蒙古军万户长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战。

    此时,他不出战也不行,你当然可以缩着脑袋当乌龟,但那得眼睁睁看着对方,大摇大摆地薄寨南下,此等羞辱,此等大罪,绝对是他担当不起的,尤其是人家不断以弩箭收割生命,困守等于被对方杀戮。

    蒙古军营寨大开,一队队兵马冲了出来,迅速列成简易的阵型,准备与稍稍退后的宋军马队血战。

    却不想,李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第一队上千背嵬军骑兵,在进军的号角中,发动排山倒海地攻势。完全出乎蒙古军将校意料,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家尚未站稳脚跟就一拥而上,简直与无赖无异,他们却忘记了,自家的战术也是突然抄掠,杀敌人个立足未稳。

    战场上的蒙古族骑兵最擅长奔袭,他们也是出现在指定位置,列下疏阵,一波一波地打击,未曾压到对方营寨门口,没等人家出寨完毕,就上来拳打脚踢。

    夜袭,那是另一种方式,不能等同论之。

    背嵬军强悍的战斗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一举攻破蒙古军防线,杀的蒙古军是人仰马翻。

    叶开直接赤膊上阵,刀刃之下无一合之敌,连斩千户长、百户长数人,浑身浴血犹如修罗,让蒙古军将校心惊胆战,他们都是弓马娴熟的轻骑兵,根本无法正面硬碰硬,苦就苦在刚出寨就被压着打,根本没有回旋空间,只能硬着头皮正面厮杀,吃了好的亏啊!

    当第二波背嵬军杀上,出战蒙古军部队出现溃散,重骑兵近战格斗能力本身就很强,防御力也优于轻骑兵,斩杀蒙古军士卒如砍瓜切菜,除非用强弩近距离射击,或是斩断马腿,否则根本无法战胜他们。

    开局不错,李易心中很舒坦,他打的就是速度,大军渡过渭水,一刻也不停留,实现战术上的突然性。再用反客为主的方式,逼迫蒙古军万户长出战,用强横的冲击直接进入缠斗,最大限度发挥重骑兵的优势,直接把蒙古军打垮。

    只要在两个时辰内解决战斗,冲出威远镇,前方便再无蒙古军主力,进入西和州将是轻而易举。

    话虽如此,这段路途却充满了未知,汪世显的马队三路并进,若不尽快结束战斗,很可能会被对方围住,那可是有数万精锐的马步军,其结局可想而知。

    蒙古军出战部队被打垮,他也不需要保留兵力,区区一个中等万户队而已,不值得他大费周章。

    当蒙古军万户长在乱军中,突然遭遇屠夫般地叶开,几个回合便被斩落马下。

    这支蒙古军万户队,不过是汉族人组成的步军,战斗力并不算强悍,也就是西和州并非蜀川防御重点,他们背后有三万马军,倒不虑宋军袭击。

    合该他们倒霉,喝口凉水也塞牙,宋军马队竟然从背后,杀到了巩州,又选择从威远镇突破,就算附近有一支马军千户队,也无法改变战局。

    当李易指挥全军压上,蒙古军万户队彻底溃败,用雪崩来形容并不为过,一支丧失信心的部队,溃败是令人震撼的。

    宋军的马军杀入营寨,未曾遇到有组织抵抗,做为后备的近两千羽林军,也未曾参加战斗,直接绕过营寨,充当了前锋,直奔西和州而去。

    一个万户队轻而易举地被击溃,还是拥有主场优势,占据营寨的有利条件。

    (本章完)

第553章 回锋() 
    突破蒙古军防线,并未花费太大代价,仅三十余名背嵬卫士战死,羽林卫士无一人阵亡,阵亡者的尸体全部被带出,随之给火化把骨灰装殓带回。如果说冲击营寨战,杀出一条血路的伤亡奇迹,此战或可列入其中。

    李易很满意,一直带着微笑,亲自督率殿军部队,远远笑看蒙古军零散游骑跟踪。

    不过,从不断传来的军情得知,为数上万人的蒙古军羌蕃骑兵,正迅速向他杀来,时间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但百密总有一疏,谁也没想到,最前方一支蒙古军千夫队,竟勇敢地打了场狙击战。

    区区七百余人的蒙古军马队,竟比一个步军万户队难缠,这是一支由回鹘人组成的部队,当真是弓马娴熟。他们没有与宋军马队正面硬拼,而是分成两队与宋军游斗,尽可能缠住宋军撤退步伐。

    李易何尝不知蒙古军意图,立即派出羽林军左右营,对蒙古军马队进行包抄,意图进行反包围,让背嵬军进行一次重击。

    不可否认,这支回鹘马队战斗精神的可嘉,战术的运用也恨正确,给李易造成不小的麻烦。经过半个多时辰的艰苦战斗,羽林军终于把这支部队缠住,以弩箭的优势慢慢压缩到预定战场,对方的命运终于被注定。

    最后,两个营的背嵬卫士,呼啸而上,这些回鹘人不得不做最后的反击。即便是背嵬卫士占据优势,又有羽林军的支援,还是打的很艰苦,伤亡是惨重的。

    以至于,李易惊叹道:“凉州健马,回鹘锐兵,果然名不虚传。”

    回鹘人终于坚持不住,伤亡大半的情况下,其千户长率残部突围,却仍然没有退却,而是游走在远处观望。

    “不要管他们了,汪世显快到了。”李易拒绝叶开穷追猛打建议,他看了看北方冲天的烟尘,淡然一笑,忽然又道:“回鹘精锐,难怪飞鹘军被称为第一军,果然名不虚传。”

    陈敏玩味地看了看李易,一笑不言。

    “好了,咱们从容撤退,各部不要惊慌,但需进入西和州,他汪世显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轻入。”李易有些无聊,似乎意犹未尽。

    陈敏蹙了蹙眉头,不知李易此言何意,西和州作为蜀川防御的缓冲,只有几个支撑点,却无完善的防御,更无有力的大军,汪世显完全能进入追杀。

    “学士,我率一部殿军,学士先节制各部撤退。”陈敏心下疑虑,却要求留下,毕竟羽林军是轻骑兵。

    “谨慎从事,万勿与敌纠缠。”李易并未否决,他相信陈敏绝不是迂腐之人,指挥殿军部队并非去送死,没必要纠缠。

    宋军主力滚滚而去,李易没有浪费一刻时间,现如今背嵬、羽林军经两个多月的转战,又急行军穿越巩州,连番大战早就疲惫不堪,绝对无法同汪世显的精锐抗衡,同样他也损失不起这些精锐。

    当大队行至西和州边地,刚刚进入州界,李易心情大好,不免一阵舒心的大笑。

    叶开策马而来,道:“六哥,缘何发笑?”

    “老十二,你这是明知故问。”李易翻个白眼,心情不错。

    “哈哈。。。总算全身回归,值得一笑。”叶开何尝不知,又何尝不爽快。

    李易目光闪烁,望着缓缓南下的部队,傲然道:“转战千里,横行八方,除二百余养伤将士,未曾抛弃一人,此战,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