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483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83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四十章:各国动向(三)() 
秦国与汉国结盟的可能‘性’不小,很多头脑清醒的人都能看出这点。。: 。

    举世皆敌的秦国极度需要盟友,她已经独扛太久了,差不多已经是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刻。唯一有点疑虑的是结盟能持续多久,另外结盟的形势又该是怎么样?

    曾经的秦国割舍了河西之地换来崛起,那是在绝对不利的情况下做出的必要牺牲,现在秦国的环境比之当时还要危机,对于秦国来说,支撑过眼前这一关才是最为迫切的,在严峻的形式之下,哪怕明知道是在饮鸩止渴又能怎么样?

    面对不利的情势,从来都是要能任人所不能忍,人们把那个叫卧薪尝胆,唯有坚忍才能有机会挽回局势。

    扶苏带着十来万部队回到咸阳稳定朝局,‘蒙’恬手里的兵力下降到不足二十万,就是这么二十万秦军利用不是那么稳固的战线将草原胡人维持在在了上郡边境。

    极度依赖于战马的草原胡人最佳的作战季节是秋季,那个时候正是草料丰足战马最为健壮的时刻,同时也是牧畜宰杀的最佳时节。

    有足够多的草料、牧畜和健壮的战马,游牧民族才是最为强悍的时候,‘春’季和冬季却是胡人不战的时节。

    现在是夏季时间,以匈奴为首的游牧胡人攻势并不是那么猛,仅仅是保持平平的进攻态势。为什么会这样呢?概因‘春’季是牧畜繁殖的时间,‘春’季为了让马匹、牛、羊等牧畜能够繁殖,草原胡人一度停下战争进行后撤,总算是让长城军团有些许喘息时间。扶苏也才能‘抽’出兵力回到咸阳。

    夏季胡人攻势不猛,那也是因为大量的母马受孕,只有一些没有受孕的母马和公马可以提供驰骋,另外就是牧畜也大多受孕不宜宰杀,胡人们在诸多的限制下想猛都猛不起来。

    当初在草原胡人退却准备应对有草原特‘色’的夏季。‘蒙’恬提出过追击的建议,可是秦军毕竟是连续苦战,从中原回援北境的部队也太过疲劳,最终‘蒙’恬能做的就是‘抽’调一部分兵力进行袭扰战。

    若是在草原,‘蒙’恬说什么也不会打袭扰战,毕竟草原一望无际。只有少量的山谷和森林提供躲藏,你看见人的时候人也看见了你,除非是夜幕奔袭,不然袭扰基本是无从谈起。

    必须说明的是,在草原哪怕是夜幕奔袭也没有那么容易。至少非骑军是别想干这种事情,毕竟视野太开阔了,胡人也不是瞎子聋子。

    秦军对于骑兵的利用并不差,曾经就大规模出动骑兵参与长平之战,草原胡人自己进入了地形相对复杂的赵地,这也就给了‘蒙’恬的袭扰战创造了机会。

    整整一个‘春’季都是在秦军骑兵与进入赵地的袭扰与抵抗中在度过,被‘蒙’恬挑选出来袭扰胡人的秦军骑兵损失惨重,胡人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

    这不。夏季来临了,可是因秦军骑兵袭扰致使各个部落牧畜繁殖一再中断的胡人,他们竟是出现了粮食危机。只能保持一定的压迫‘性’。

    有情报显示头曼派出使节向齐、燕、赵索粮,赵地没有逃离的赵人也在大肆被胡人捕捉和劫掠,会这样当然是在‘春’季的时候被‘蒙’恬派出的秦军袭扰得够呛,这样是不是表明进入华夏大地的胡人不太适应这边的战场?

    胡人不适应地形复杂的战场也是应该的,匈奴现在的地盘也就是漠北和漠南局部,对于西域也只是征服了局部。头曼时代毕竟不是冒顿时代。

    草原胡人攻势不猛,秦国总算是能在北境稍微喘口气了。可是齐、燕、赵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胡人疲软的,齐、燕、赵不会出兵相助。但是在粮秣的补给上该是会给足,毕竟齐、燕、赵眼睛没瞎的话,怎么也应该看到汉国的动静,肯定极为迫切想要快点解决秦国,然后好应对汉国。

    有了齐、燕、赵的粮秣提供,草原胡人的粮食很快又会充足起来,有足够的粮食胡人的攻势又该变猛了。

    秦国与草原胡人的战争情势是怎么样呢?自‘蒙’恬构筑起上郡边防线以来,双方的战争态势已经很趋于华夏模式,不再是草原的打法。

    所谓华夏模式的战争自然就是以工事进行依托而进行的固定攻防战,秦军打起这个来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对于胡人来说这样的战争却是极为陌生的。

    胡人不善攻城,那是因为胡人的创造力和科技技术不怎么样,同时也是跟没打过多少次有关。

    攻城依赖于器械,胡人正在逐渐适应这一点。他们从一开始只会砍伐树木做梯子,到懂得鼓捣出盾车、撞‘门’锤等器械,无一不是在说明胡人也是在进步。

    可以想象齐、燕、赵被‘逼’急了绝对会做出派遣工匠帮胡人建造攻城器械的事情,一旦忧虑成了既定事实‘蒙’恬所率的长城军团还能支撑多久?

    所以吧,汉国即将北上将改变很多事情,哪怕秦国能够付出代价不与汉国进入战争状态,汉国开战的目标是齐、燕、赵,那么齐、燕、赵肯定是会到被‘逼’急了的地步,那时候什么事干不出来?

    秦国目前已经动员到下至十一二岁的孩童,上到四十岁以上的老人,快要没有兵源了,扶苏唯一指望的就是中原军团赶快稳固北方的战线,然后将兵力解放出来支援相对比较危急的北境。

    想到达到中原军团兵力被解放出来的目的,那么秦国就更加不能与汉国进入战争状态,不然到时候别说‘抽’调中原军团的兵力北上,到时候哪一线比较危机都还是未知数。

    拿定主意的扶苏并没有立刻执行,他十分耐心地等待始皇帝再次苏醒,然后将自己的决策说出来。

    始皇帝身体不行了,脑经却是正常,他听完默默点头,艰难地说了几句话又陷入昏‘迷’当中。

    扶苏看到自己的父亲这样心里止不住就感到一阵的悲哀,他是清楚自己父亲本来战略的少数人之一。

    始皇帝本来的战略就是将所有不稳定的因素‘诱’使出来,然后再用雷霆之势给予歼灭,好让一切原本躲避在暗中的潜流遭受重创,造成秦国一统天下的既定事实,也消灭掉足够的反抗势力,为大秦的长治久安奠定足够牢靠的基础。

    这样的想法错了吗?不但是扶苏觉得没有错,连带一些知情的大臣也是支持的。可是为什么天下局势会变得这么糜烂呢!?

    会脱离始皇帝的设想有太多的原因了,但第一个原因却不是因为始皇帝身体变差,而是中央集团带来的负面太多。

    废封建行集权给太多的人带去的利益损失太多太大了,大批老臣的归隐这是因为关于集权和分封的分歧导致。

    集权啊,将所有权力集中在君王手里,一帮臣子曾经的努力算什么?只是为了皇帝一人的荣耀和千秋万代吗?他们舍生忘死还不是为了家族荣耀和利益,到了完全集权的时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决策者之一,变成了纯粹的“打工仔”,而且是那种生杀予夺凭皇帝一张嘴的“打工仔”,比起分封制度下的领主自主权和对君王的平衡,谁又受得了集权时代?

    因为集权和分封所带来的争议也产生了甚多争论,结果就是秦国的官员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但是出力最大牺牲最大的黔首没有得到应得的战争利益。

    那么多的努力,那么多的牺牲,几代人的梦想完成了,贵人吃‘肉’黔首总该跟着喝口汤水吧?可是没有,不但没有汤水,本来以为能喘口气了,没想到不但无法喘口气,越来越重的徭役压得人直喘不过来气。

    臣子是失望,极度失望的玩消失,认为还能争取一下的‘混’在朝堂;黔首也是失望,他们没办法玩消失,只能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在面对举国上下一种莫名的消极状态下,始皇帝当然是察觉到了事情的根本,那就是利益分配不平均了,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的世界里,没有得到应得利益转变而来的失望和消极,他自然是能理解,但是让一位统治国家做下丰功伟业君王将已经决定的事情改弦更张那是不可能的。

    始皇帝所采取的举动非常直接,既然一批臣子不能用,那就扶持那批可以用的臣子,最好是宠爱一个典型来作为标杆,使人在接受现实之后有眼所能及的典型作为比较。

    按照始皇帝的策略做下去,‘蒙’氏将会成为刻意被立起来的典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现实。而这个时候长期服用所谓“仙丹”其实却是毒‘药’的始皇帝身体却支撑不足了。

    若是没有天下提前爆发危机,慢慢调养的话始皇帝总是还能稍微恢复过来,可是偏偏“引蛇出‘洞’”的战略早就执行,现在正是最需要健康和‘精’力的时候,结果就是始皇帝吃下更多所谓的“仙丹”,这一次不是为长生,是为恢复身体康健,但那些可是有毒的玩意吃越多完蛋得越快……q

第六百四十一章:各国动向(四)() 
主动引发而不是被动的爆发,在军事的角度上那是采取主动权,用最有优势时机和力量来扑灭潜在威胁,这难道不是好的战略?

    一个看上去很有实施必要的战略,因为太多的原因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执行,一切原因的起因还是因为始皇帝不断昏厥,以至于失去操作人,让事情从恶化到目前这般模样。∈♀,

    要是始皇帝没有大量使用“仙丹”,有足够强健的身体来掌握秦国,依靠始皇帝的威望和能力,哪怕是秦国内部有诸多问题,六国能不能死灰复燃暂且不提,吕哲是绝对没有可能执行自治。

    毕竟崛起之初的吕哲志愿(野心)可没有那么大,曾经在半年之内还不断向咸阳中枢求援。那时候要是始皇帝有足够的精力,随随便便派一支大军南下,率秦军南下的将军只要不废材,那么吕哲顶多也就是升升官,不会有后面连吕哲自己都失去掌控,在众多六国遗民追随者的意志下走向独立。

    事情总是有那么多的偶然性,始皇帝不断昏厥难以理政,失去了掌舵者的秦国变得无比迟钝,另外还有一些不足外人道的分歧也是造成目前情势的主因。

    还是因为集权和分封的关系……

    集权的国家,有责任的只有君王,除却君王之外的臣子或是国民都是“被代表”的对象,他们连命都不是自己的,时时刻刻都可能“被代表”然后为了皇室、国家、等等一些莫名其妙去死。奴隶会为奴隶主尽心尽责吗?那不是价值观有问题就绝对是奴隶脑子坏了。所以哪怕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想去补救,也没有那个义务啊。

    要是在分封状态下,既是能够自我做主的环境下,各方归于一个国家的领主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在君王无法理事的情况下也会尽心尽责地保证国家的安稳……或者说,哪怕是无法做到国家层面,但是自己的封地总会拼了老命的维持稳定。

    最简单的例子是什么?春秋晋国后期都是混账国君吧,但是因为各个大领主的努力。晋国还是能维持霸业,一直是到晋国领主阶层自己闹到无法调解的地步,晋国国君也实在是太拿什么了,才有“三家分晋”的事情发生。

    分封说白了就是有责任和义务,国君的责任和义务,封臣的责任和义务,小民的责任和义务,因为责任和义务的循环总是能维持既定的运转,谁也不想出现无法掌控的变动,要是能维持运转。一个国家哪怕是崩坏也不会是短时间内的事情。

    会有人说分封制度下的领主过强致使“三家分晋”,换句话来说是不是晋国国君废材才被分掉?如果晋国国君不是荒唐到某种地步,会发生“三家分晋”吗?

    道理是一样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国家,没有了领主阶层是不是千秋万代?看看华夏的历史不就知道了,自周以后再也没有千年的帝国,每三四百年就来“五德循环一次”。

    而似乎,一直采取分封制度的西方,千年王国多的是。他们也没有什么“五德循环”,更加没有什么“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当然了。时代在进步也在改变,没有一个制度是能适用所有时代,也就没有一个制度是绝对正确的制度。要是有这样的制度,吕哲可不会像现在这般搞出一个集权和分封。四不像的混合体出来。

    始皇帝不能理政,局势变换成糟糕透顶,扶苏已经很尽力在维持。对于这位成为太子三年不到的“长公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今次力断乾坤决议拿秦国西南换取和平,自然不会是像扶苏所讲的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