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别人怎么理解,但这个称呼可是太尊贵了,这可不是私下的场合,而是在公开的朝会上。以此为铺垫,少务竟要在伯劳辞官后赐其享十爵之尊。这可不是一般的地位,通常立再大的功劳,也不可能受此封赏。
巴国第一位享十爵之尊的是武夫大将军,而近年来享十爵之尊的只有灭国后的相君、郑君、帛君与樊君,这都是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可遇不可求。少务今日如此封赏伯劳。那么朝堂上还坐着一位彭铿氏大人呢,彭铿氏大人将来若辞官,恐怕也得这样吧?
国中享十爵之尊的地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但再仔细一想,巴国中还有可能再出现第二个伯劳或彭铿氏大人吗?巴君确实也无法再有别的封赏了。
众人纷纷向伯劳祝贺,而虎娃悄然以神念道:“恭喜伯劳大人修为更进!”此今日朝堂上再见,虎娃察觉,伯劳竟在不声不响中已突破至七境修为。
从六境九转圆满突破到七境初转,须经历真人返璞之境,后世修士又称之为“真空劫”。在这个过程中一身神通法力尽失。几乎与常人无异,所以这段心境上的修炼又被称为“归凡”,其过程往往很凶险,在受到意外伤害时难以自保。很多修士都会选择在道场中不出。
但伯劳没有,他就和往常一样处置国中事务,甚至谁都没有意识到他正在经历这样的修行,不声不响地就突破至七境了。听见虎娃的神念祝贺,伯劳望着他微微一笑,眼中略有自得之色。
……
十日后。虎娃于彭山道场中召开了一场法会,场面比他当年突破化境的庆典更为盛大。不仅是因为虎煞大人的威名与修为,更因为这场法会的时机非常微妙,恰在少务一统巴原之时。
谁都清楚虎煞先生与巴君少务的关系,各弟子号称世外清修之人、民众眼中高高在上的仙家,并不插手凡尘俗事,他们总不好拉下脸来专门跑到巴都向少务祝贺,那么来到彭山听闻虎娃**,就是间接的拜贺了。
还有不少散修来到彭山,名为听讲,心中打的主意却是借机会结识各路人等,寻得晋身之途。还有人是因为与虎娃交好,或受过他的恩惠,或心中仰慕其人,特意跑到彭山来拍捧场。
当然更多的人就是为了听闻妙法,以寻求修行中的指引和印证。比如古令先生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特地回了宗门一趟,将古雄川中的得意传人都带来了。要不是避免有捣乱起哄的嫌疑,古令先生甚至想将宗门中所有弟子都带到彭山来听讲。
古令来了,他的两位好友贤俊和云起当然也会一同到场,云起还带来了一批步金山弟子。古令的弟子欣兰,是西岭大人的爱侣,冲这个关系,彭山道场也会好生接待。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炼枝峰宗主瑞溪也带了十余名弟子到了彭山。
炼枝峰虽不像众兽山那样奉赤望丘为“上宗”,但平日行事也以赤望丘为首。他们跑到彭山来给虎娃捧场,在外人看来倒也不觉得奇怪,因为虎娃的爱侣就是赤望丘长老玄源,给他面子也等于是给玄煞大人的面子。而且瑞溪的弟子小洒,嫁给了巴国镇南大将军瀚雄,关系是亲上加亲。
武夫丘新一代大成修士熊丽,带了十几名新收的晚辈弟子来到彭山,他们既是来给虎娃捧场,也是随尊长出来见见世面。
兴许是给玄源长老面子,或是为了显示存在感,赤望丘居然也来人了。由驻守巴都附近的主事弟子樊翀,率领十余位新一代的晚辈传人到彭山听闻法会。
孟盈丘则由长老青黛率领二十多名弟子来到彭山,清一色皆是娇艳女子,所过之处,令众人企望流连。但孟盈丘近年来并无晚辈弟子修为大成,所以尚未开启下一代传承。
这些访客都有专人接待,在彭山道场中安排了客舍居住。但彭山中来了巴原上大大小小几十派宗门的修士,再加上各路散修,还有各部族未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却有门路跑到彭山中听讲的普通人,总计逾千。
彭山道场中可没有那么多房舍能住下,连饭都管不了,好在有足够大的空地,大家都自备干粮和帐篷吧,只要不在这里惹事就行。穿行山野至此,无人招待还得风餐露宿,难免有人非议彭铿氏大人无待客之道,但也只敢私下说说而已。
虎娃已成就仙道,只要他愿意,彭山中谁说了什么话他都能听见,甚至心中未曾出口的暗想都能感应到,但对个别人的非议也没什么好计较的。这些人可不是他请来的,只是听说了彭山法会的消息,从巴原各地自行跑来的。
不论来者抱着怎样的目的,虎娃如期坐在高坡上的龙血宝树下开讲。是日,彭山道场中寂静无声,连鸟雀都不再鸣叫,周围山中的走兽亦各自安伏,只有虎娃的**声清晰地传遍四野。
虎娃此番法会所讲的内容并不高深,甚至浅显得令人惊讶,他讲的只是入初境之道。
迈入初境得以修炼,是所有修士所经历的第一道关口,甚至被视为仙凡之隔。各派宗门高人考察各地才俊的悟性资质,并尝试各种指引之法,但自古以来并无一定之规,也没有人做过清晰的总结。
很多修士迈入初境之后,其实自己也比较懵懂,不知道怎么稀里糊涂就成修士了,待他们修为更高之后,才会渐渐有清晰的理解,亦会总结出一些指引传人入门的方法,但这往往要有大成修为才能掌握。比如赤望丘每年举行的仙宫朝圣仪式,皆须大成修士主持。
一个人能否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尊长往往只能看出一个大概,最终归结于那妙不可言的机缘。而这一线机缘何在,修行入门究竟是怎样的过程,便是虎娃今日所讲。
修炼入门之要妙,须调摄身心,求证内视入微之境。所谓内视,并非一定是指可内见五脏六腑,而是收摄杂思、息去外缘所扰,垂帘逆感,体察身心入微。
人们平常的感观大多都是对外的,感受世界的刺激与信息,形成见知与知识,在互动中有所行止。这个所谓世界,就是“我”身心之外的一切。
那么“我”又是什么呢,先不需要有答案,且去感受它。人们睁开眼睛看向世界时,往往会忘了如何去审视内在的身心,更难达到内视入微的状态。而迈入初境得以修炼,便是以此为门径,各宗门传承可能独有秘法,但玄理相类。
比如有修“垂帘逆听”者,从调息入手,寂静中听呼吸之声渐不可察,入极静。那么又何为“入微”,修此法门的入微之境,便是能听闻生机运行。(。)
069修行之始(上)()
人们平常听见的都是外界的万籁之声,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呼吸或心跳的声音,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或许会注意到、也能够听见。可是血脉流转、肠胃蠕动、腑脏运行、血肉生长、筋骨滋壮等等微声,是否也能够“听”见?
通常情况下这些是听不见的,但在极静的环境中,人的确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这样的环境一般很难有,但在垂帘逆听入微时却可体察极静,若闻周身生机运行之音,仿佛可见筋骨腑脏,进而能自察身心状态,此为修行之始。
证得内视入微之境,便可开启灵觉,复可听闻身外万籁入微。
这只不过是迈入初境的法门之一,开一窍进而开启灵觉。若明其玄理,各宗门便可各择手段,因地因人而异,传以各种指引之法。虎娃今日讲的当然不是某一种法门,而是总说其玄理,诀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
虎娃的声音中带着神念,所谓神念的境界也是不一样的,尚无人知这是仙家之声闻。虎娃**,每人接受到的神念皆与自身的感悟相印证,而变化出种种法门。另有难以描述之玄妙,则有意境印入众人之脑海,只看各人所能理解。
在座还有不少并未迈入初境得以修炼的普通人,有人代表着各大部族势力,由仆从抬进彭山,此刻与仆从一起都在道场中听讲。所有人都莫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古以来那道看不见、摸不着,被视为仙凡之隔的门被打开了。
门是被打开了,怎么走进去虎娃也说清楚了,任何人都可以尝试,修行仿佛本无什么秘密,所谓秘法随天地而存、谙合大道本源而已。而且虎娃也说得清楚,人人都可以修行,甚至在世之一举一动,亦皆在修行之中。
有人以忍不住跃跃欲试了。想看看自己能否也成为一名修士。如此反应也在虎娃意料之中,但所谓的人人皆可修行,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迈过那扇门。内视入微之境,不是那么容易求证的。仅靠迫切的渴求之心是不可能的。
在座的各派尊长则在思考另外的问题,结合本门传承秘法,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指引看中的传人入门?就算没有虎娃的这场法会,世间也不缺修士入门,但虎娃今日将入门之境很清晰地指了出来。而且讲得简单透彻。
还有一些人则略感失望,他们大多是散修,修为亦未至大成,早已迈入初境得以修炼了,当然不需要这样的指引,来到彭山是想听闻更高境界的修行之妙。可是虎娃今日偏偏只讲入门之境,而且这种公开的法会,向来不传神通法术,只讲境界感悟。
这场法会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其一就是羽民族将军飞郎。飞郎听见的内容和所有人都不太一样。不仅有大家都能听闻的修炼入门之境,还有虎娃单独传授他的修炼秘法。
另一人是仓颉先生的弟子侯冈。侯冈所听闻的内容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只是自己的感悟可能不一样。但侯冈听着听着就出离了定境,暗中观望此番法会听讲之人,不仅有各地修士、巴原上的百姓贵族,还有来到此地的众多奴仆。
虎娃今日的**并无分别,听闻妙法者也包括那些奴仆与凡人,还甚至包括山中的草木禽兽。侯冈若有所思,脑海中若呈现有教无类四字,这可不是虎娃的神念印进来的。而是他自己观这场法会有感。
不论大家感受如何,虎娃此番开讲仅有半日,随后便命门下弟子送客,彭山道场重归清静。众人各怀目的而来。又各携收获而去,对这场法会褒贬不一,但只要心念通透者,皆清楚这场法会深远的意义。
法会之后,虎娃和玄源进入幽谷,这是他们平日修行居住之所。也是彭山道场中的禁地,外人不得打扰,谁也不知夫妻二人在里面做什么。
再月余之后,虎娃走出院落,将十二晶柱抛入竹林。这些晶柱倏然消失不见,假如有人在高空向下俯瞰,则会发现竹林环绕中的院落也在视线中消失了,只见谷中一片竹影摇曳。
又过了月余,竹林间又出现了不少藤蔓,筷子粗细,很稀疏地缠绕在竹茎上。竹林中的藤蔓与杂草本就很稀疏,这也不太引人注意。
玄源行走于林间却叹道:“你以十二道晶柱布下了仙家法阵,又将这段时间所祭炼的竹叶剑符皆融入阵法之中,使其成为一座杀阵,却敛去了所有杀气。云起拿来的那些藤蔓,又被你炼化成一座缠藤大阵,就算是仙家也会被缠住一瞬,进而被斩杀。
我原先担心你面对白煞时会托大轻敌,此刻看来,这些布置倒是足够谨慎了,若全力发动,威力甚至远在武夫丘锁山剑阵之上,就算白煞至此也是有来无回,我总算可以放心的回赤望丘一趟了。”
虎娃笑道:“既有宗门之事,娘子且去,夫君就在这幽谷中守候。”
玄煞是亲眼看着虎娃在幽谷中布置杀阵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杀阵的威力,若全力发动,确实明显超出武夫丘锁山大阵。但虎娃的布置只是一次性的,发动之后就没有了,且是历年心血积累,成仙后才得以完成。
赤望丘刚刚传来宗门之令,召门中所有大成修士回山议事。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巴原的局势已发生根本改变,赤望丘这派宗门也得做出应对。赤望丘和别的宗门不太一样,它原先在巴原各国都派驻有主事弟子,甚至还任命了玄源这样的三国镇守长老,管理各地的传人。
而巴原上的其他宗门,自古以来都遵行“离山不索”的传统。弟子离开宗门道场后,只需遵守门规即可,个人恩怨自行解决。但散居各地的赤望丘弟子,在这种情况下究竟算是离山啊还是未离山啊?这不太好说清楚,但总之赤望丘势大,谁也不会无端招惹。
少务却托虎娃问了玄源这个问题,散居巴国各地的赤望丘弟子,究竟算是离山还是未离山?如今巴原不再是五国对峙,已恢复了一统,赤望丘是否还有必要像原先那般?巴原其他四国都不存在了,那么原先驻守各国的主事弟子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