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17章

民国大文豪-第17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销量越大,他们赚的越多。

    林子轩当初想要和百代公司签署分成协议,从每张唱片中抽成一角钱。

    他还设计了一套方案,如果唱片销量低于一万张,他不要任何费用,这就是对赌协议。

    可惜法国人不是傻子,百代的经理张常福也不同意,他们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

    百代公司对这张试水的唱片销量估计的比较保守,他们认为最终应该在四千到六千张。

    这是因为此前没有例子可以参照,谁也不知道一向保守的中国社会能不能接受。

    林子轩需要依靠百代公司成熟的销售体系,让孟晓冬一夜成名,从而打造出中国第一位流行歌星,那就要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孟晓冬的知名度。

    《申报》上的照片只是第一步,北平的《晨报》,天津的《大公报》等等报刊上都有类似的广告,只有孟晓冬的照片略有不同。

    有的端坐托腮,文静如水,有的斜倚独立,神情忧愁……

    数十张照片,婀娜柔美,各具风姿。

    广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与此同时,唱片从百代公司发出,运往全国各地。

    最开始销售的自然是上海本地,当一名经销商拿出刚刚送来的唱片,把它放到留声机上的时候,一个柔媚清亮的声音响起,在空中飘荡。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

第三十三章 一个歌星的诞生() 
在唱片发出去一个星期后,根据百代公司的销售统计,全国共计卖出去两千多张。

    这符合百代公司的预期。

    他们一共制作了五千张唱片,应该能够销售一空。

    百代公司做过市场调查,唱片的销量和留声机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在这个年代,一台留声机大概需要十五块钱,一张唱片需要两块多钱,就算家里有留声机的人也不可能每张唱片都买。

    但是可以做一个估算。

    京剧名角的唱片销量较高,基本上拥有留声机的家庭有一大半都会购买,地方戏剧的销量有地域差别,不过会少于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分之二拥有留声机的家庭不会购买地方戏剧的唱片。

    对于孟晓冬这张唱片,他们估计要比地方戏剧的销量更低一些。

    然而在第二个星期,打脸的数据来了。

    百代公司各地的经销商纷纷催促他们运来唱片,孟晓冬的唱片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这张唱片在老年人那里没有市场,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经过半个月的发酵,唱片中的四首歌在学校、在歌舞厅、在餐厅、在大街小巷传唱开来,那优美的歌声,令人中毒的旋律,让年轻人无法自拔。

    在其他地方最流行的是《夜来香》和《茉莉花》,在上海最流行的则是《夜上海》。

    这首歌唱出了上海滩的繁华堕落,纸醉金迷,成了歌舞厅内必点的歌曲。

    孟晓冬则一举成名。

    当唱片销量超过八千张的时候,百代公司联系了孟晓冬,准备继续和她合作,趁热打铁,推出新的歌曲。

    就算没有新歌曲,唱戏也行。

    百代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趁着孟晓冬正走红的时候,要继续赚钱。

    不过林子轩可不会轻易同意,他不希望孟晓冬去唱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曲,坏了名声,从而过度消费,最终昙花一现。

    而且第二次合作,就需要改变条款了,他要拿分成。

    林子轩觉得自己像是个经纪人,在维护手下艺人的利益。

    百代公司作为老牌的外国公司,底气十足,绝不答应分成,他们宁愿去找其他人唱歌,既然发觉这种歌曲有市场,那么他们自己就可以运作。

    林子轩对此无所谓,上海又不是只有百代一家唱片公司。

    孟晓冬已经出名了,他手里又有不少经典歌曲,有了这张唱片成功的先例,就可以和其他唱片公司谈条件了。

    更何况这四首歌曲的版权在林子轩手上,只是授权给百代公司使用而已。

    这也就是林子轩,他身家丰厚,不怕百代公司,如果是一个没有后台的小艺人,在百代这种庞然大物面前,根本不敢提条件。

    百代公司认为林子轩得寸进尺,他们最多同意给孟晓冬增加到500块一片的酬金。

    林子轩则认为,百代是在吸血。

    以这张唱片为例,最终销量恐怕要破两万张,百代公司至少获利三万块,而孟晓冬只拿到150块钱,这不是吸血是什么。

    双方第一轮谈判就这么僵住了。

    看到唱片的火爆,黎锦挥的明月歌舞团正式成立,并在《申报》上刊登广告,用孟晓冬作为招牌,在上海大世界登台演出。

    歌星亲自唱歌,还有新式的舞蹈,无疑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前往捧场。

    首场演出,林子轩带着冯程程和妹妹林晓玲一起观看。

    在他眼里,整个舞台设计还是太过粗糙了,灯光不够炫目,服装的样式也不多,舞蹈排练的不太熟练,可现场的反应却很热烈。

    这里是年轻人的世界,台上的孟晓冬在他们眼中就是女神。

    “这就是你捧出来的名角。”冯程程淡淡说道。

    在上海,富家子弟花钱捧戏子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带着自己的女朋友一起来的还不多见,或者说绝无仅有。

    当然这也说明林子轩和孟晓冬没有不正常的关系。

    “以后就是歌星了。”林子轩没有察觉到冯程程的情绪,略带自豪的说道。

    孟晓冬在大世界连续演出,场场爆满,各家报纸纷纷报道,褒贬不一。

    有保守的报纸批评这是西洋玩意,和京剧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国粹没法比,孟晓冬不去唱戏,反而唱这些乱七八糟的歌曲,舍本逐末,有辱门风。

    也有进步的报纸说这是靡靡之音,颓废放荡,趣味低级。

    同样有报纸指出歌曲旋律优美,是西洋乐曲和中国民歌结合的产物,是新音乐的未来。

    在这些争论声中,孟晓冬的压力颇大。

    有些甚至是来自京剧界的前辈,劝说她不要走弯路,要迷途知返。

    她家中长辈也施加压力,让她不要成为家族的耻辱,原本京剧界的明日之星,就这样毁于一旦。

    孟晓冬不争辩,不解释,就那么安静的坐着,看着那些劝说的人。

    她并不是放弃唱戏,只是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些日子唱歌挣的钱比她前两年唱戏挣得还要多,而且唱歌更为轻松些。

    林子轩没有骗她。

    按照林子轩的说法,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过两年社会接受歌星这种职业之后,她就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到那时,她功成名就,再去唱戏,就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有更大的成就。

    困难都是暂时的,光明就在不远处。

    孟晓冬想着林子轩劝慰她的样子,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条路她要坚持下去,等到看到光明的那一天。

    林子轩成功劝慰了孟晓冬,他自己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那就是报纸上对于《笑傲江湖》的批评之声。

    或许是因为《射雕英雄传》即将完结,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金勇的新作《笑傲江湖》上面来,导致《通俗周报》的销量增加不少。

    与其同时,各种评论也随之而来。

    可能是《射雕英雄传》太过出色,大家对于《笑傲江湖》的期待很高,可真正看到的时候难免失望。

    《笑傲江湖》的开头和《射雕英雄传》类似,都是家破人亡,然后主角走上复仇之路。

    等等,似乎哪里不对?

    为什么那个主角林平之后来去打酱油了?那个新出来的令狐冲是什么鬼?

    这是所有读者的疑惑。

    难道是作者没有构思好,临时换了主角?还是说金勇江郎才尽?

    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代笔。

    一时间,质疑声纷至沓来,让林子轩不堪其扰。

第三十四章 被差评的《笑傲江湖》() 
林子轩知道《笑傲江湖》是经典。

    如果说《射雕英雄传》写的是家国情怀,那么《笑傲江湖》写的就是个人自由的精神。

    它写了一个叫做令狐冲的主角。

    这个主角过的怎么样?

    他无父无母,好容易拜了个师傅还是个伪君子,先是被师傅怀疑,然后武功尽失,到处求医,从头病到尾,还被人利用。

    他喜欢的小师妹不喜欢他,他尊敬的师傅骗了他。

    他在正道和邪道之间游离不定,被人误解,几次险死还生。

    如果看到这种介绍,你一定以为这是虐主文,直接放弃,可这不是虐主文,反而凸显了令狐冲潇洒豁达的性子。

    假如一般人有了这种遭遇,不说意志消沉,也不会斗志昂扬。

    然而令狐冲却是一种万事不放在心上的态度,乐观面对。

    就算是在金刀王家的时候,他武功尽失,在酒席上喝醉了酒,吐了一地,丢了脸面,潦倒落魄,被王家的人奚落逼迫,连看书的读者都会心疼不已,可他仍旧不放在心上。

    他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人,比如小师妹和师母,对其他不相干的人却毫不挂怀。

    这是令狐冲在豁达之外的孤傲。

    他的傲气来自骨子里,他光明磊落,不愿意妥协,否则绝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活在藩篱之中,都要面对各种困境,不得解脱,于是我们学会了妥协,然后继续生活。

    令狐冲不愿意妥协,所以他才活的孤独。

    他向往自由,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他的心是自由的,至少他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他活的很糟糕,却一点都不悲情。

    对于这样的主角,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不由得读者不喜欢。

    我们羡慕令狐冲,却无法像他那样去生活。

    “笑傲江湖”这四个字出自《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渔夫的“西江月”词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意思是逍遥自在的捕鱼,自得其乐的品尝美味。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只有看到《笑傲江湖》后半段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自由的精神,也能体会令狐冲的心境。

    不过现在《笑傲江湖》刚连载到令狐冲上思过崖面壁的情节,原本被认为是主角的林平之打酱油去了,而令狐冲的故事才刚刚展开。

    在这个节骨眼上,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

    林子轩可以不加理会,用作品说话,等过几个月故事连载完了自然会消停下来。

    可他做不到令狐冲的豁达,批评太多会导致《通俗周报》的销量下降。

    读者都有从众心理,如果所有人都觉得《笑傲江湖》写的差,甚至是有人代笔,那我为什么要买报纸去看,不是浪费钱么。

    这种想法一旦在读者脑子里扎根,那么《通俗周报》就会失去这个客户。

    要是林子轩写的快一点倒还好说,可每周只有一两万字,读者看完之后还要等上一个星期,他们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批评《笑傲江湖》。

    就连平禁亚都认为老板这次可能失手了。

    和《射雕英雄传》相比,《笑傲江湖》太过平常了,既没有牵扯到国恨家仇,也没有出彩的英雄好汉,甚至连时代背景都没有点明。

    只有几大门派和魔教的矛盾,这种设定又回到《三侠五义》的套路上了,落了俗套。

    当然,相对于其他作者的武侠,《笑傲江湖》还是不错的。

    可任何事情都怕比较,有了《射雕英雄传》珠玉在前,《笑傲江湖》就显得黯淡很多。

    平禁亚的建议是加大《笑傲江湖》的刊载量,以此来挽回读者。

    可林子轩知道,自从令狐冲上了思过崖面壁,接下来就是他倒霉的开始。

    他虽然学会了独孤九剑,可被岳不群怀疑,小师妹移情别恋,自己武功尽失,被虐得体无完肤,一塌糊涂,不要说挽回读者了,不被痛骂就好了。

    想要翻盘,只能使用其他手段了。

    他想起了《笑傲江湖》里刘正风和曲洋合奏的曲谱,在后世电影里有一首《沧海一声笑》的歌曲,可以用这个作为噱头,吸引读者的视线。

    想想看,原本中杜撰的曲谱竟然真的出现了,惊喜吧!

    这件事要和黎锦挥商量,下次把曲谱和歌词都刊载在《通俗周报》上,来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不要再讨论情节了。

    除此之外,《射雕英雄传》和《寻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