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112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112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什么时候都有非主流,研究室里也有。

    “咦?这个孩子终于动摇了吗。。。”

    这个声音很小,很微弱。微弱到没有什么人听到,微弱到像是自言自语。

    两种声音谁的对呢?现在没有人知道。李小强更不知道。他现在连得意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他还有两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

    既然选择了“小林流”,李小强心里很清楚。这样的格局很容易形成“细棋”局面,也就是说,这盘棋很可能要用最后的官子技术一决胜负。

    李小强当然知道“渗透流”是什么意思,他知道对手山城宏先生的官子很强。不过对这一点李小强一点也不怕。李小强没有狂妄的认为,自己现在的官子技术有多好。不过有一点李小强可以确信,在官子技术的见识上,自己要比这个年代的棋手见识多。

    李小强非常重视官子技术,在碰到李石佛以前,他非常希望和这个年代的官子高手一较高下。

    这也是李小强选择“小林流”的原因之一。

    这个问题要到后半盘才出现,暂时可以先不考虑。在开局阶段,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李小强发现,这盘棋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作弊”的机会。认识到这个问题,李小强有点郁闷。

    在现阶段,李小强赢棋的法宝之一,那当然是后世的很多新手新型。特别是执黑棋的时候,这些法宝非常有效。最少可以提升他一成的战斗力,这也是没有什么人可以认清他真实实力的原因。

    可是这盘棋,李小强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多少施展法宝的机会。原因就是那两个“3,三”。

    到了后世,“3,三”比较少见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和“3,三”有关的新手新型也非常少见。在李小强的兵器库里,还真没有这一类的兵器。

    没有兵器那就只好赤手空拳。李小强非常清楚,“赤手空拳”的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时间越往后,“赤手空拳”的机会就越多。对这一点,李小强也是心知肚明。

    “就用这盘棋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吧!”

    李小强的心态很好,他的战斗**更加强烈。李小强认为,自己比很多人更想看清自己的真实实力。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只有重生者,心中才有“标杆”,很高很高的标杆!

    棋局一步一步在继续。李小强耐心的和对手周旋。

    这是抛开胜负的一局棋。这是没有作弊的一局棋。这是真真正正体现李小强水平的一局棋。

    李小强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一个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所以,他很快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棋局中。

    所以的人都在热切的关注这盘棋。当然,到了这个时候。中方人员的心态肯定要轻松一点,而日方。。。

    研究室内,藤泽秀行看着眼前的棋盘,眼睛似闭非闭。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盘棋还会发生什么呢?

    时间一点一点的向前走。(未完待续。。)

第一七四章 杀人于无形() 
李小强和山城宏的比赛在继续。由于意识到这盘棋可能将形成“细棋”格局。李小强有意的加快了前半盘的进程,他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保留大量的时间,用于中后盘的思考。

    李小强非常清楚职业围棋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年代,除了快棋比赛。擂台赛这样的3小时固定用时,让很多棋手很不适应。是的,很不适应!他们认为,比赛用时实在是太短了。短得让人觉得有点不够严肃,不像是一个正经的比赛。

    rì本的“两rì制”就不用去说了,其他4个小一点的头衔,也都是4个小时以上。这样正常下一盘棋,可能就要8到9个小时。如果读秒时间长一点,再如果赛后的复盘时间长一点。。。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位rì本棋手到了半夜刚下完一盘棋,然后到处敲门找酒喝。。。

    中国最早的一些“新闻棋战”也是学rì本,例如“新体育杯”,也是每方4个小时。不过中国一贯重视国际比赛,后来的国际比赛大多的3小时左右。国内的慢棋比赛也慢慢变成3个小时为主。

    随着韩国围棋的加入,国际比赛的用时越来越短。韩国国内的职业围棋比赛,7成以上是快棋比赛。他们这样做,是想让围棋比赛适应电视直播或者网络直播的节奏。

    这种做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与时俱进嘛!其实效果不一定好,可以说是没有认清围棋的特xìng,有可能走进了另外一个误区。

    围棋比赛无论你怎么包装,也不可能有欧冠或者NBAjīng彩的。仅仅关心比赛结果的棋友,不会去看你几个小时的直播。关心比赛过程的棋友,其实也没有多少人真正看几个小时的围棋比赛。

    围棋比赛的最大魅力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棋局的内容,棋盘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哪怕一些错误或者漏算其实都很有意思。这些才是棋迷津津乐道的。有些故事甚至可以走出围棋界,让很多普通人知道。

    围棋比赛要和其他职业比赛竞争,想依靠一些比赛形式来吸引眼球,那完全的以短击长。只有好好静下心来,靠棋手,靠其他人好好发掘棋盘上的内涵。把这些内涵好好包装一下推到大众面前。这些东西才是围棋的真正魅力所在。

    李小强现在当然管不了这些东西。他现在只知道,如何在比赛中很好的分配比赛用时。这才是需要自己去适应的。

    “比赛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打将”多的棋手,基本就可以认为对比赛用时掌握不好。李小强可不想让很多“打将”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天的比赛进程好像确实很快,上午两个小时还没有用完,整个棋盘就下了70多手。研究室内,再次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声音最大的是张志东:

    “啧啧,小强今天下得真好啊,他今天的棋真有美感。”

    “哈哈,大锤,我告诉你一件事,我发现我的围棋水平好像有进步了。小强刚才下的这步棋,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没有骗你,真的是一模一样!我居然能猜到小强下什么地方,嗯,肯定是我的围棋水平有进步了。。”

    “哈哈,又猜到了!这步棋又猜到了!。。”

    和张志东的大呼小叫不同,聂旋风聂主帅的表情就显得有点严肃。当然,这次他没有批评李小强下的是国际象棋:

    “奇怪啊,小强每个地方都这么简单处理行吗?他对自己的官子水平就这么自信吗。他的想法和意图是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呢?

    离中午休息还有10分钟的时候。李小强终于慢了下来,他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上午不能再下棋了,自己必须利用中午的时间好好想一想。

    李小强上次产生奇怪的感觉,还是对小林觉那盘。那盘棋是小林觉“逼”自己走大模样。让自己感觉“不会下了”,中午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着手。

    这盘不同,完全不同!不仅不是“不会下了”,而是“太会下了”。对手每下一步棋,自己的脑海里马上就有一个第一选择。而且这个“第一选择”是那么的强烈,选择它好像是理所当然。让李小强产生“仅此一手”的感觉。

    这种感觉出现一次两次就算了,李小强现在毕竟也培养出了一些棋感。有些棋不用去多想,凭第一感觉就能做出最佳选择。有那么一次两次也很正常,不算太离谱。可是次数多了。。。连李小强自己都不相信。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李小强感觉不对,这种反常现象让他觉察到一丝危险。所以他要好好的想一想。

    碰到反常的事件就多想一想,这是李小强的好习惯之一。自己的围棋天赋可能不如别人,自己在棋盘上的嗅觉也可能没有其他人灵敏。既然选择了围棋,碰到反常的事就分析一下。这样做总是好的。

    一直到中午休息的时候,李小强都没有落子。中午休息期间,李小强还在想这个问题。必须承认,李小强的分析能力不错。他很快就想通了问题所在。想通之后,李小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靠,这两场比赛还真像是考试啊。上盘比赛我就像一直在做问答题,这次呢?你改出选择题给我做了。。”

    没错,李小强真的好像是在做选择题。而出题目的老师,就是山城宏先生。不得不说,山城宏先生很高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在棋盘上出选择题,可以说是rì本围棋的jīng髓之一!

    说到围棋上的选择题,就不能不提到rì本围棋发明的一个围棋术语:

    “见合。”

    大家在下围棋的时候,其实每一步棋,都想找到价值最大的那一步棋。这和水平高低无关。随便一位业余围棋爱好者,他下每一步棋的时候,那肯定是他当时认为的“最佳选择”。他才会怎么下。这个应该是一般规律。

    其实在围棋中,并不是每一步棋都有“最佳选择”的。完全可能有2种或者2种以上的选择是差不多的。这个“差不多”,是指他们的价值差不多,好坏差不多。

    棋盘上如果出现了两步价值差不多的棋,一般来说是一人一个。这就是“见合”。

    碰到“见合”的棋,那么最高明的做法,就不用先去走它。哪怕这两步棋的价值最大也不要去抢着下。宁愿选择第3大的棋下,反正那两步是一人一个。

    这就是围棋中的“见合”理论。

    在天元赛上,李小强赢刘大锤的那盘棋。在最后关头如果刘大锤注意到“见合”理论,那盘棋他就赢了。在收官的时候,正常按价值最大的顺序守是没有错。可惜他碰到了“见合”的棋,被李小强先手抢走了第3大的棋。结果被李小强逆转了。

    “见合”的理论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要在实战中运用起来就很难。高手如果运用得好,就非常有隐蔽xìng,让下手不知不觉中就落下风。

    和山城宏先生相比,李小强就是下手。他上午就差点上套,或者说,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落了下风。

    山城宏在下棋的时候,有意留下了一些“见合”的棋让李小强选择。这些棋往往是明显的好点。让李小强感觉自己“非常有棋下”。和大平先生对局时不同,他的题目头绪太多,李小强需到理出头绪后才能选择一个选点。

    今天不一样,山城宏提供几个选点让李小强选择。李小强只有在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就行。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很高明。有些棋虽然是“见合”,多多少少总是有差异的。其中的差异,水平越高越能觉察。

    按照李小强现在的水平,“选择题”并不是每题都能做对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一直有现成的答案供李小强选择。李小强在不知不觉中也没有自己的构思了。慢慢就会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您这算不算是杀人于无形呢?”

    李小强在思考破解之策。(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章 重新上路() 
下午1点,李小强重新走进对局室。他面无表情,没有人看得出来他在想什么。

    研究室内,张志东一直在密切注视着棋局的进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认真。这是当然的,看有时能产生代入感。其实看围棋比赛有的时候也能产生代入感。当他发现李小强的很多下法居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张大记者现在代入感十足。他比任何时候都希望李小强能够赢棋。

    下午2点,通过察言观色和自己判断形势。张大记者开始沉默。

    下午3点,现在棋局已经下了100多手,张志东再次判断形势。他开始坐立不安。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李小强下的棋。在100手左右很难判断形势,在这个时候,形势往往是一片混乱。棋盘上到处烽烟四起,根本顾不上去点什么目。

    今天不同,刚过100手。棋盘上就形成了标准的“细棋格局”。所谓“细棋格局”,就是双方的疆域基本划分完成,没有什么大砍大杀。布局结束后,好像就直接进入了大官子阶段。棋局进行到现在,对局双方好像大官子都收了不少。

    这样的棋局,就很好判断形势。不仅好判断,对局时还要经常判断。这就是所谓的“要抠着目下棋”。

    张大记者坐立不安,那当然是他认为李小强的形势要差一点。代入感十足的张大记者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他宁愿希望自己的判断是错了。就像上一盘那样,自己判断李小强差4到5目左右,都差不多准备为他“默哀”了。连那样的棋都被李小强赢了回来。那么这盘。。。嗯,好像比上一盘好点。这盘棋李小强执黑,最起码盘面还是要好上2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