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34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34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后进行了颁奖仪式,接着颁发了职业段位证书。奇怪的是赛后并没有为李小强颁发段位证书。倒是2到10名的选手都获得职业初段称号。

    李小强倒也没有什么反应,估计李小强的经验,在国内碰到这样的事情,很大可能自己“还有惊喜”,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年代在管理上的很多不规范xìng。李小强在静静的等待对自己的继续考验,同时也在等待自己的“惊喜”到来。

    这个时候,李小强在围棋道路上的第一个门槛终于迈过。

    这个时候,李小强重生正好整整一年!

    ;

第六十四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比赛结束后,李小强决定给自己放一天的假。毕竟在一个多月来,从洪城到京城,弦一直蹦得很紧。在江承华的陪同下,李小强兴致勃勃的游览了一下这个年代的京城。李小强在上大学前从来没有来过京城。最大的感觉是这个年代的自行车真多。江承华不明白李小强为什么对京城的路况这么熟悉。难道说天才果然无所不能?李小强暗自窃笑,三环以内自己还算是熟悉的。李小强一路在比较现在的建筑和后世的区别,显得兴致勃勃。本来李小强还准备去自己前世的母校看看,可惜路程太远,又不愿挤公交,只好作罢。

    第2天,其他棋手都打点行装准备回家。刘二还装模作样的抱着李小强哭得稀里哗啦。李小强却没有一点分离的伤感,他知道自己只要继续在围棋这条道路上行走。那么自己和这些国内的围棋jīng英们,产生交结的地方不要太多。大概是感觉到了自己老大的“冷血”,刘二一把把李小强推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去祸害罗神猪去了。终于把自己的眼泪和鼻涕在罗神猪的衣服上擦干净之后,刘二挥挥手,一点都不潇洒的走了。

    常韧圣走了,周大洋走了,刘青走了。李小强突然产生一个很好笑的想法:如果有一位后世的“冲段少年”穿越来到这个年代。他会有什么感觉?李小强估计他一定会大叫不公平。并强烈要求“棋童杯”推到重来。好让自己有机会过把冠军瘾。而不需要向后世那样,挤在一个个围棋道场里,为一个职业初段名额苦苦奋斗。

    按照最最保守的比较。25年后的职业初段,也可以让这个年代的职业初段一先。常韧圣进入国少队后,和他后来的夫人,比他大8岁的张璇下棋,还要先放两子。而后世的一位冲段少年,如果不能达到普通九段让先水平,基本认为不太有机会抢到那20个名额之一。当然,化装参加女子比赛除外。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小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另类的“好时代”

    现在离九月一号的开学还有20多天。自己应该还可以在京城待半个月左右。熊国涛在和“围棋四老”商量了一天后,已经连夜赶回赣源。李小强知道老人还在为自己的事奔波,李小强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激动。他知道只有自己在围棋上取得成绩,才是对老人最大的宽慰。

    李小强估计最大的坎会在自己的父母那里。李小强没有去问,也没有去想很多。其中可能会有波折,不过李小强相信自己的父母亲最终一定会同意自己下围棋。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组织上”的人,对“组织上”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李小强是100个放心。

    想起自己的亲人,李小强露出一丝笑意。妈妈肯定不会知道职业围棋的残酷吧。估计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在下好围棋,完成组织任务的同时,应该还是有机会成为一名“科学家”吧。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这样的好事。妈妈在心里头一定很憧憬。

    曾经热闹的大厅恢复了冷清。李小强在这里起步,将走向另一个大厅。那个大厅,就是目前中国围棋最顶端的存在。想到这里,尽管李小强一直告诫自己要淡定,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聂旋风的大气磅礴,马小飞的机巧百变,刘大锤的力大无穷,曹大方的理xìng从容,。。。这些李小强都很想近距离接触。不过在李小强心目中,最希望,最渴求的是和另一位国手的交流。

    这个人,曾经是中国围棋的希望。这个人,后来成了中国围棋的悲剧。这个人的坠落,让中国围棋界扼腕叹息。这个人的故事,让后世有了种种传闻。这个人,就是钱于平。“钝刀”钱于平!

    钱于平的职业围棋生涯不算太长,他的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只是在91年第四届“富士通杯”职业围棋锦标赛上打进决赛。这个成绩在现在看来,好像平平淡淡。但是,钱于平真的平淡吗?

    他,曾经和马小飞一起被称为中国围棋的“双壁”。

    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职业九段。

    他,曾经是续聂旋风后第2位进世界大赛的决赛。并在那次比赛中势不可挡,连破rì本超一流棋手。尤其在半决赛中,漂亮的完胜被中国棋手认为最难对付的小林光一。

    可惜,在他的一串惊艳表现后,一切都戛然而止,他倒在登上顶峰的最后一步。他因为神经衰弱疾病,弃权最后决赛。

    后世关于他的种种猜测和传言,李小强是统统不相信的,他只是病了,就这么简单。

    中国梨园有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西方艺术界也有一句名言:“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钱于平疯魔了,也是个偏执狂,可惜,他没有成活,也没有成功。所以他是个悲剧,就这么简单。

    钱于平的外号叫“钝刀”,这个外号一点都不拉风。可是却非常的形象。他好像用一把生锈了的小刀子,左挥一刀,右敲一击,平平淡淡,大巧不工。可他的对手却遍体鳞伤,血流不止。是啊!他的这些动作,和后世的李石佛是多么的相像啊!难道他修炼的心法是和李石佛一脉相传?

    李石佛的出现,让围棋界空前的重视“官子”这项技术。那在李石佛之前呢?有没有人和李石佛想到一块去了呢?钱于平,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呢?

    李小强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说李石佛这个名字,就是由于在一次比赛中,当时还是三段的李石佛,击败意气风发的钱九段。李小强当时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记住了李石佛这个名字。这一切是冥冥中注定的吗?围棋上帝没有选择钱于平,而是选择了李石佛,来告诉大家围棋应该怎么玩。

    李小强来到这个新的大厅,向那个人走去。。。

    ;

第六十五章 鲶鱼() 
尽管仅仅是短暂的代训,罗教练还是郑重其事的带着李小强和其他国家队成员见面。其他人对李小强都很好奇,对李小强的临时加入表示热烈欢迎。李小强也很激动,他的这种情“真意切意”他人也是能感受出来的。顿时对李小强好感大增。

    这个年代国家围棋队和其他专业运动队一样。中心任务就是负责国际比赛的任务。李小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借口,才能以准备中rì围棋对抗赛的名义在国家队代训。没有这个借口的话,哪怕管理层对李小强再喜欢,再看好,也要考虑其他地方队的情绪。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李小强应该感谢rì本棋院的指名邀请。更准确的说,应该感谢藤泽秀行,当然可能还应该感谢吴清源吴大师,不过李小强这个时候还不知道那么多内情。

    在没有擂台赛以前,对抗赛曾经是中rì围棋交流的最高平台。不过有了更刺激,关注度更高的擂台赛,对抗赛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到了后来世界职业围棋比赛的创立,加上韩国围棋的强势崛起,“对抗赛”这种形式的比赛,才慢慢衰弱。后世偶然有什么以对抗赛名义举办的比赛,才真真正正的有“交流”的意味。

    擂台赛的任务当然是国家队的重中之重。目前中方以3比5落后,中方还剩下4人,rì方还有6人。8月底在京城继续进行的比赛,首先将由江祝久上阵攻擂,对阵已经3连胜的小林觉。

    罗教练简单划分了一下平时训练的侧重点,还有比赛任务的,聂,马,刘,江四人当然是重点保护对象,其他队员当陪练。主要的陪练员是国家队另一位国手邵镇中。

    为什么选邵镇中呢?这一切其实和藤泽秀行这个神棍有关。藤泽秀行曾经评价:“邵镇中是中国布局水平最好的两个棋手之一。”另一个当然就是聂旋风了。而当时普遍认为中国棋手和rì本棋手的差距主要是在布局功夫上。

    “陪练制度”是中国运动队的法宝之一,在这个年代,围棋队显然也有这样的传统。因为布局水平好,邵镇中作为“假想敌”当陪练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陪练制度”有利有弊,在这也就不多啰嗦。有趣的是到了后世,中国围棋渐渐强势,rì韩两国也学中国棋院建起了国家队,准备学习一下中国围棋好的训练方法和特点。

    罗教练还指出,这只是侧重点,国家队的其他成员也要一切以擂台赛为中心,如有需要的话,其他队员也责无旁贷。包括临时加入的李小强,当然考虑到李小强的水平,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提高。考虑到李小强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指定曹大方和钱于平作为李小强的辅导老师。

    罗教练他们是这样想的,曹大方棋理清晰,正好可以在这点上对李小强帮助很大。指定钱于平是考虑到李小强年龄太小,而钱于平不幸是国家队年龄最小的那位。李小强对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正中下怀,不禁大喜过望。

    曹大方xìng格平和,面带佛相,很有长者之风。虽然这个时候的曹大方还在和另一位女子国手在谈恋爱,不过李小强还是能感受到曹大方的稳重,一副老实人模样。

    曹大方在围棋上没有取得太高的成就,不过命运还是在别的地方给了曹大方这个老实人其他的补偿。曹大方后来成了一个另类的“冠军教练”,手下的围甲俱乐部队伍,4个主力居然有三位世界冠军。虽然不能说都是曹大方的功劳,不过曹大方在其中居功至伟,这是不容置疑的。

    围棋训练其实很枯燥,无非就是下棋,复盘,复盘,下棋。但是对一个真正喜欢围棋的人来说,围棋训练一点都不枯燥,一定乐在其中,比如说李小强。

    李小强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恶补。两位老师也很有耐心的给李小强复盘,讲解,特别是曹大方,他的棋理清晰,很有耐心的把一些下棋的道理和思路娓娓道来。很多地方让李小强茅舍顿开,所谓棋理,其实就是一些围棋的思考方法,这其实是围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比如说像鲁帆云那样的书房棋,可能他前20步下的棋和职业九段下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因为一个知道棋的来龙去脉,一个完全是在模仿。好吧,这样的比较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

    后世聂旋风年纪大了,如果下棋可能连一个职业低段都下不赢了,那为什么还有很多高手喜欢向他请教呢?仅仅是客气和尊重吗?那是因为聂旋风对整个棋局的流向把握很清楚,对一些局面聂旋风可以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向,具体的手段年轻棋手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自己去发掘。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思路,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对一名棋手来说太重要了。

    在这些东西上,李小强的缺陷很大。正好有机会补上这一课。这样的东西不可能马上就显现出效果,也不可能像“飞刀”,“鬼手”那样夺人眼球,不过这样的东西也是一位职业棋手必备的。

    两位老师对李小强的教导尽心尽力。不过良心说要做到‘无怨无悔’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两位现在也还很年轻,都处在棋艺的上升期。当然也想在围棋上有所作为。这样的训练对李小强帮助很大,对他们自己的水平提高不仅没有多大作用,相反,和“臭棋”下多了,反而自己的水平可能下降。

    不过两位很快没有这样认为。

    这是因为李小强常常下出一些“不合棋理”或“棋形不整”的棋,作为一位老师,那首先是问李小强是怎么想的,李小强也仅仅就是下意识的按后世的“套路”在下,能说出一点道理,但是肯定也说不很明白。那作为老师肯定也要研究一下这些“不合棋理”的棋。幸好李小强也算还有点水平,如果是碰到赵大宝这样的,那老师可能就不会去细想,简单说“这样下不对”,然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一说就过去了,就像熊国涛教赵大宝。

    可李小强不一样,为了讲出这样的棋为什么“不合棋理”,老师们就会去加深研究,可是两位老师一研究,却发现连自己都糊涂了,李小强下出的这些“意外之手”,还真说不出他们怎么就“不合棋理”了。

    大家在一块“集体研究”,一直是中国围棋的传统,两位老师自己想不通,自然而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