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超级兵锋-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中军吉一路往后退,虽然没有被包饺子,可等到他们退到江边的时候,身边已经剩下不到一百来人。
五百多精锐士兵,居然损失了五分之四,田中军吉感觉自己前途一片灰暗,拔刀就想要剖腹自杀,但被自己的值星官给抢了下来。
“牛蛋,看到那个日本军官了吗,给我打他,快!”
“是,营座!”
一个憨头憨脑的士兵站在岸边,举起手中的步枪,慢慢的瞄准田中军吉的后脑勺。
轻轻的一扣扳机,子弹穿镗而出。
田中军吉坐在橡皮艇的中间,满脸的血污,身上全是黑泥,十分狼狈,忽然感觉脑后一道风声。
微微一转身,他眼珠子瞬间瞪的老大。
一颗高速飞来的子弹从他的眉心钻了进去,田中军吉一下子栽倒下来。
“长官……”周围的日本兵吓的亡魂直冒,发了疯似得划水。
“牛蛋,打得好,回去我给你请功!”曹兴杨兴奋的一包抱住牛蛋,哈哈笑了起来。
这一百多日军狼狈的冲向江边的橡皮艇,帆船,拼了命的往江中心划水,而紧随其后的三营和侦察营的官兵杀到,轻重机枪对准船上的日军一通扫射。
一百多日军残兵又死伤三分之一,估计能活着回去的也没有多少,有些日军还负了伤,能不能撑到救治的时间还说不准。
(。)
第三百四十九章:铁打的新38旅()
“什么,没有完全消灭日军,还跑走了上百人,我说计连才,你是干什么吃的,旅座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居然把日军给放炮了……”382团团长朱亚明在电话里一通骂。
只要放跑了日军,仗打赢了,这也不算什么功劳。
“团座,我们后来还打死了……”电话那头传来计连才急切的辩解声。
“我不管,你没全歼小鬼子就不行!”
“朱亚明,你胡咧咧什么呢?”
“旅座,您,您怎么来了,我这不是跟计连才那小子讲电话呢,您先坐着,警卫员,这么没给旅座倒茶。”
“是代旅座,我就知道你小子知道这个消息,就要骂娘,所以才过来看看。”罗雨丰走进382团临时团部,自己的部下德行,自己最清楚了。
“这不是迟早的嘛,计连才这小子仗打的窝囊,您说这么好的机会,咋还把小日本给放跑了呢。”朱亚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
“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那可是五百精锐的日军,你三营多少人,能吃得下吗?”罗雨丰笑骂道,真以为打了几次胜仗,尾巴就翘上天了。
“这不是还有旅部直属侦察营吗?”
“侦察营是铁打的,他们刚在码头跟日军大战一场,仗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和参谋长都十分满意。”罗雨丰骂道。潶し言し格醉心章节已上传
“嘿嘿……”朱亚明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电话给我!”
“是!”朱亚明恭敬的把电话递了上来。
“是三营长计连才吗?”
“是,旅座!”
“汤家沟一战,你们打的很好,果断出击,非常及时,你以一个营的兵力阻止日军近两个中队的兵力,消灭大部,还打死了日军指挥官,这很不错。”
“旅座,别这么说,这一次要不是老曹,我怕是连阵地都守不住。”计连才可不敢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那样太不厚道了。
那日军大尉还是侦察营的神枪手给击毙的呢。
“嗯,不错,这一仗是你们两个打的很好,合作的不错,冷长官来电了,要嘉奖你们。”
“真的吗?”
“我像是在开玩笑的吗?”
“谢谢冷长官,谢谢旅座!”电话那头激动的声音传来,38旅的基层干部都是老二团的,虽然冷锋这个团座只是短视见暂代,可老二团的官兵对冷锋的崇敬之情,那是与日俱增。
“好,日军估计暂时不会从你那边进攻了,让曹兴杨带队返回吧,可以在日军的登陆场埋设地雷,反正都已经暴露了。”
“计连才明白!”
“你们二团打的不错,冷长官从浦口亲自拍来电报,表扬你们,不过,别翘尾巴,这仗还有的打呢。”罗雨丰放下电话,对朱亚明这个团长说道。
“请旅座放心,我们保证不骄傲!”
“还保证不骄傲,瞧你那脸,都笑开花了,行了,茶我就不喝了,先回去了。”
冷锋得知新38旅在汤家沟挫败日军偷袭登陆的阴谋后,十分高兴,一旦日军抢到一个前进阵地,那就会源源不断军队登陆到时候裕溪口就难守了。
不过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残酷,因为这么一打,日军肯定不会再犯轻敌的错误了。
果然,没过多久,冷锋就接到了罗雨丰从裕溪镇发来的战情报告,日军六架飞机飞临裕溪口上空,空袭轰炸,投下了至少四十枚航空炸弹。
整个裕溪口都沐浴在火光之中,平民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同时日军在日机轰炸的掩护下,再一次发动登陆作战,381团两个营死守码头阵地,仅仅一个小时就伤亡了两百人。
而日军也付出了超过三百人的伤亡代价。
这一回,牛岛满看清楚了,岸上跟他们战斗的不是什么保安团,而是清一色的蓝灰色****,更让他愤怒的是,对手居然还都是水一色日系武器。
如此熟悉的战法,牛岛满怎么会忘记了!
独立新38旅!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完全不可能,牛岛满几乎是歇斯底里了,如果知道新38旅在裕溪口,他就不会那么打了。
除了第一次被骗上岸的一个加强中队,半天的功夫,他的部队就伤亡了一千人。
该死的情报机构,他现在恨不得把对裕溪口侦查的情报人员抓到自己面前来,剁成肉泥,然后扔到长江里喂鱼。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眼看天色黑下来,日军根本无法突破码头阵地,牛岛满只能下令撤退,数千日军只能先行返回芜湖。
牛岛部队在裕溪口遭遇重大挫折,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华中方面军,有人怀疑,又人忧愁,不喜欢牛岛满那高傲性子的,看到他遭遇失败,自然是表面上愤慨,背地里幸灾乐祸,可也有些人知道牛岛满失败的原因。
他们是根本笑不出来的,比如畑俊六,比如第3、9师团的两位师团长,还有牛岛满的顶头上司,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
坦白的说,牛岛满的失败,他本人的责任并不大,他的指挥,他的战术都没有错,换一个人来未必比他做的好。
他的失败是因为情报。
这一点稻叶四郎和第6师团情报部门是有责任的,其一,稻叶四郎轻易的相信了刘鸿宇主动投靠的消息,结果对手轻易的将一个加强中队的士兵给诓骗上岸,其二,情报部门居然没有侦测到支那军新38旅居然已经到了江北的裕溪口的情报,至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更是一筹莫展,没有丝毫的头绪。
难不成是从天上飞过去的?
这要是没有长江天险,还能够做到,可是从湖口、马当到芜湖这一段长江水域都在日本海军的控制之中。
如果新38旅绕道北上的话,三天之内是根本赶不到的,空运就更不现实了,帝国都无法做到,穷的连飞机都要援助的中国就更做不到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新38旅是从他们的防区渡江北上的,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几千人,没有一点儿动静,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也有人驳斥牛岛满,认为对岸裕溪口的支那军绝不是在宣城跟第六师团交过手的独立新38旅,而是****另外一只精锐部队,甚至可能是广西李德玲麾下精锐第七军。
因为日军情报部门已经发现,武汉方面已经准备把配属第三战区的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调到第五战区,归李德邻指挥。
第二十一集团军是广西桂系的精锐,所以,出现在裕溪口的精锐中**队,完全有可能是广西的这支部队。
这种判断在日军内部迅速得到了认可,认为这才是符合常理的,就连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也认可这个判断,并写成了一个报告,呈送了南京的畑俊六。
但是牛岛满非常反对这个判断,他认定了对手就是曾经跟他交过手的独立新38旅,并且一口咬定不会认错。
但是牛岛满一个人说不过那么多人,第六师团要是在自己防区内把一支精锐的中**队悄悄的放走了,那是多大的失职?
稻叶四郎能相信牛岛满的判断吗?
如果他相信牛岛满,自己就要背负一个不查和失职的罪名,一支精锐的中**队悄悄的从自己控制的境内过境,他既然丝毫没有察觉,这简直就是通敌呀。
不过稻叶四郎这个报告,却让畑俊六感到一丝不太好的预感,武汉方面增兵第五战区,特别是津浦路南线,这不是一个好的消息。
得赶紧把浦口的支那军‘荣誉一师’解决掉,否则,第13师团就危险了。
刚刚到达扬州坐镇指挥的武藤章副总参谋长,气还喘匀,就接到畑俊六的电报,让他马上组织兵力向西推进,挤压荣誉一师的生存空间,决不能再给对方有机可趁。
此时由特设101师团第101旅团第101联队为主的一支部队已经进驻扬州了,指挥官是饭冢国五郎大佐。
武藤章当即从天谷旅团中抽掉了两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和一个山炮中队,交给饭冢国五郎大佐指挥,组成一个混编的支队,总兵力约四千人,从扬州出发,一路杀向浦口。
与此同时,滁县和定远也有日军增兵的动向,而蚌埠、凤阳以及临淮关和明光一线日军的攻击力明显下降。
大量情报陆续的汇总到荣誉一师指挥部。
冷锋在江浦镇慰问伤员,又抽空去了汤泉镇,荣誉一师枪械修理所和子弹复装临时工厂。
冷锋花大价钱托军统方面在上海购置的机器,主要是一些德国二手甚至三手机床,但还有子弹生产线。
然后在贿赂英国人帮忙遮掩,运到了南京,其实只要机器到了南京,不管日本人有没有发现,这些机器最后都会落到他的手里。
可这些东西买回来已经属不易,想要学会使用他们可不容易,需要技术人员,工程师,还有熟练工人。
这些都不是凭空来的,所以,枪械修理所和子弹工厂的组建十分缓慢,要不是冷锋在等机器的时候已经暗中搜罗了一些懂这方面的人才,恐怕连子弹复装都难以实现。
老宁作为枪械修理所和子弹工厂负责人,这些日子头发都愁白了不少,每天不但要带技术员,还要给工人上课,解决技术问题。
后来给他配备了几个懂机械的年轻工人,以帮传带的方式,这样也减轻了老宁的工作量,慢慢的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除了枪械修理所和子弹工厂,还有弹药工厂,这个厂自然不能让老宁负责,负责弹药工厂的是周雪,他不是工程师外加爆破专家吗?
搞弹药也算是化工,也算是她的副业,这个相对而言要简单多了,什么炮竹店学徒,药店学徒,只要是能掐会算,胆大心细的,都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就是需要注意安全。
这只是一个小型作坊,产量不大,跟得上子弹工厂的弹药生产就够了,现阶段也没有太高的要求,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不是。
(。)
第三百五十章:冷锋遇袭()
ps:友情好基友秋风起落叶新书《大圣征途》,老作者了。(。。)
冷锋的机器设备是按照一个年产三千万发工厂以及弹药厂配置的,而现在的产能,把复装算上,几乎只有百分之一。
当然,工厂是要安置到安全的后方去的,所以冷锋想在最想做的就是,打通津浦路南线,通过火车,将自己的设备运到云贵大后方去。
而要打通津浦路南线,日军第13师团这个拦路虎是一定要搬掉的。
否则,这么多设备他如何转运,靠汽车和人力,就国内的路道环境,猴年马月才能运到?
还要考虑路上的颠簸损耗,说不定机器设备运到了,就报废一半了,这些可都不是什么新机器,都是人家淘汰下来的旧设备。
人家那里是不用了,因为有更先进的,可对积弱平穷,军事工业极差的中国而言,那已经是高端货色了。
所以,这批设备不能有失,未来抗战,还需要它们。
冷锋对这批设备,还有招募的人才也是百般的爱护和保护,选拔人才的时候,政审的时候稍微有些瑕疵的都留下了,当然,那不是原则错误,就是有些小缺点,毛病的,原本按照标准是没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