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135章

静州往事-第135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气石笼将气体导走;二是作业区有推土机等机械,用于将垃圾分层碾压;三是建有大型的渗漏液调节池。

    王桥站在垃圾场边。举目四望,除了一块正在操作的工作面没有用泥土覆盖以外,所有垃圾填埋区域都用泥土覆盖,覆盖区内长出茂密的野草。微风吹过,很有风吹草低现牛羊之感。

    王桥是有心人,一边向场长提问,一边着重考察垃圾场的除臭和灭蝇工作。

    省垃圾场灭蝇工作相当到位,场内基本看不到苍蝇。

    在垃圾场作业区边缘,味道扑鼻。在距离垃圾边缘两百米左右,还能闻到比较大的味道。超过五百米。没有风时基本闻不到臭味。但是在六七百米的距离,有风吹来,还是能闻到隐隐约约的酸臭味。

    花了一个多小时,场长带着王桥、乔勇将垃圾场走了一遍。

    离开垃圾场后。王桥作出了总结:“就算采用了山南市的卫生填埋办法,达到了它的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在500米以外完全杜绝臭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尽量减少臭味,让村民能够接受。”

    乔勇对山南垃圾场的管理水平很是佩服,道:“山南垃圾场每天要处理城区产生的三千吨新鲜垃圾,保留了六七百米的作业面不能覆盖。能把臭味控制到这个程度,我们坐飞机都追不上。”

    王桥道:“和山南垃圾场相比,阳和垃圾场管理太粗放了,我们对照山南市垃圾场的管理手册,一项一项治理。”

    小车进了山南城,乔勇看着宽阔又复杂的城市道路有些发懵,道:“桥主任,山南的公路太复杂了,我是两眼不抹黑,完全找不到路。”

    王桥道:“我来开车。”他在大三就拿到驾照,拿证后经常开着姐姐的车在山南城里四处游荡,水平不差。

    乔勇从来没有见过王桥开车,迟疑地问:“桥主任会开车,有驾照吗?”

    王桥道:“有驾照。”

    两人交换位置后,乔勇见王桥开车动作熟练,这才放心,道:“桥主任开得很好啊,以前从来没有见你开过车。”王桥道:“我只有两年驾龄,在你们这些老驾驶员面前,连小菜都算不上。”

    环卫所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台车,除了会计和办公室的女同志外,每个人都会开车,而且都有开大车的驾照,王桥开车技术在里面确实不值一提。

    小车开到东城区,停在山南大学外面的老味道土菜馆门前。王桥提前打招呼:“山南是我的主场,中午饭你就不要管了。”乔勇急忙道:“那怎么行,难得请王主任吃顿饭,怎么还要王主任掏腰包。”王桥道:“我读书时长期在这里吃饭,等会我还要请老师和同学,你真的不用管。”

    土菜馆里相熟的服务员和厨师都热情地过来和王桥打招呼。艾敏闻讯从二楼办公室下来,道:“难怪我早上起床耳朵痒,原来是蛮哥来了。”

    乔勇原本以为王桥在读山大时经常在这家馆子吃饭,算是熟客,可是见到女老板与王桥谈话的神情,觉得王桥不仅仅是熟客那么简单。他猜不透两人关系,来来回回瞅了好几眼。

    在土菜馆稍事休息,王桥开车到校园将黄永贵一家人接了过来。雷成带着夫人韩萍来到老味道土菜馆以后,正式开席。

    乔勇一直在昌东县环卫所工作,顶多和县里面的局长、主任们打打交道,难得见上县领导一面。到了山南,席上坐着的人不仅有山大中文系副主任黄永贵,还有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雷成,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不禁对王桥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不再敢有丝毫小瞧之心。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散伙() 
(静州往事交流群: 290116110)

    午饭后,大家散去。

    乔勇开车回昌东县。

    王桥留在土菜馆,准备在山南渡过一个难得的轻闲周末。

    土菜馆办公室新添了一张茶桌,艾敏动作娴熟地泡好铁观音,将小杯放在王桥面前。

    艾敏道:“今天你不来,我就要给你打电话了。”她说这句话时,终于下定决心站在一起下岗的老姐妹一边,这是经过长时间折磨后做出的决定,语调严肃得有些沉重。

    王桥与老师和师兄喝了酒,有点兴奋,但是还是注意到艾敏神态与往常不一样。吕一帆提前说的一些事情,让他心里略准备。他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笑道:“合作这么多年,我相信你。现在我在昌东县工作,不可能每个星期对账,甚至每月对账都不行,我看以后半年或者一个季度对一次。”

    艾敏摇了摇头,道:“不是对账的事情,而是老菜馆办不下去了。今年大学扩招,山大校园要扩建,否则住不了这么多大学生。山南市政府批准的方案是就地扩建,老菜馆在拆迁之列。我们这几年和房东关系不错,她提前来打招呼,让我们作好搬迁准备。”

    王桥道:“如今大学都在扩招,拆迁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以在学校搬迁范围之外再重新做一个餐馆,把老菜馆的经验复制过去就行了。主要客源还在,生意应该能行。”

    艾敏欲言又止,喝了口茶,平静地道:“蛮哥既然今天过来了,我们就把今年的帐盘了。我请了一个专业会计,把餐馆总资产、债务彻底理了一遍。”

    听到这句话,王桥知道艾敏终于还是下了决心,于是不再绕弯子,道:“你的意思是不做土菜馆了,最后盘总帐?”

    艾敏道:“大家做了几年土菜馆。都有点累了,这幢房子要拆掉,老味道土菜馆没法开了,餐饮公司也就不存在了。”提这件事之前。她忐忑了很久,此时把话说开,反而觉得好受一些。

    王桥点了点头道:“也好。”

    艾敏道:“我把表册拿过来,你慢慢看。”

    在昌东这一段时间,王桥遇到了一连串棘手之事。谁知离开昌东。心情还是不能彻底放松下来。土菜馆伴随着王桥的大学生涯,是其青春的一部分。每次想起在土菜馆发生的事就觉得很温暖,如今这一切将随着拆迁烟消云散。他突然觉得有些心烦,道:“我先睡个午觉,下午抽时间再看。”

    三楼阁间原本是他的寝室,原本以为这一段时间没有来住会积下灰尘,进门发现屋内一尘不染,显然天天有人收拾这间小屋。

    王桥躺在床上想着这事,仔细回想着艾敏的神态和所说的话,道:“如果不是吕一帆提醒。我还会陷入惯性思维,觉得土菜馆是我投资和创立的,就应该是我的。但是,艾敏和她的姐妹是另一种想法,她们觉得我什么活都没有干,每年要拿走一大砣钱。她们为此不平,想单干,也可以理解。”

    “艾敏和她的姐妹们唯一谋生的技能就是开餐馆,她们还得开餐馆,只是不想和我合伙了。如果双方互换位置。或许我也会有如此想法。”

    王桥躺在床上吹着凉风,继续想道:“如今艾敏和她的姐妹们有技术、有渠道、有经验,还有资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钱给我。既然土菜馆要被拆掉,她们趁机单干,这实属人之常情。我的投资早就收回成本,而且大大赚了一笔,既然她们有了离心,那就好合好散吧。”

    想通了。他就睡得着。

    下午三点,王桥来到楼下办公室。

    艾敏拿出一叠表册,道:“这是老味道的财务报告,你看看。”

    王桥道:“杜姐,表册太长了,我不细看了。”

    艾敏道:“餐馆还有不少资产,包括有形的无形的。”

    王桥打断道:“我们两人合作全靠着彼此信任,以后我不会再做饮食行业,拿着这些东西没有用处,你直接算钱给我,我拿钱走人,这样大家方便。”

    这也是艾敏最期望的结果。她拿着算盘拨弄了一会,写了一个数字,递给王桥。

    王桥点了点头。

    艾敏完全轻松下来,带着歉意道:“蛮哥,对不起了。”

    分配结果对王桥并不薄,这让王桥觉得艾敏确实还是一个厚道的好人,他诚恳地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聚好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选择,何况你还有一帮老姐妹,这很正常。你们下一步想怎么办?”

    艾敏说出了实话:“我们这一群人只会做餐饮,以后还是找地方做馆子。”她打量着花费自己无数心血的餐馆,道:“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还能派上点用处,装修带不走,可惜了。”

    王桥道:“三楼阁间东西暂时给我留着,等拆迁之时,我再搬走。”他见艾敏神情多少有些尴尬,开玩笑道:“晚上我要请胖墩和青皮,准备点特色菜,是付现金还是挂帐。对了,以后你们开餐馆,还是可以用老味道。”

    艾敏道:“蛮哥这样说就真的见外了,晚餐我买单,免费。”

    谈完正事,王桥便上楼。

    几位老组妹一直在外面围观,围到艾敏办公室,询问谈判结果。艾敏郁郁寡欢地道:“我早就给你们说过,蛮哥是个好人,你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根本没有和我们计较。”

    一位参与创建老味道土菜馆的老姐妹道:“他凭什么拿走好几十万,这几年全是我们姐妹帮他做,他就是不劳而获的资本家。没有我们,他一分钱都赚不了。”

    艾敏道:“不能这样想。老味道土菜馆是合伙企业,蛮哥出资最多,他按入股比例拿钱天经地义。创业初期,房子是他找的,餐馆名字是他取的,很多渠道也是他拉的,若没有他,这个公司肯定不会存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生意有起色了就把创始人赶走,我觉得有点对不起他。”

    一位老姐妹道:“艾敏就是心慈,蛮哥投入几万块钱,拿走好几十万。我们几人累死累活帮他做了几年,对得起他。”

    艾敏想着以前的事,道:“没有他,我们还在静州开小餐馆。”

    自从王桥大学毕业离开山南大学以后,以前入股的老姐妹就常常闹着要自立门户。艾敏苦口婆心做工作,勉强没有立刻散伙。这一次遇到拆迁,艾敏觉得这是一个不得罪王桥又能团结老姐妹的机会,这才同意了自立门户。

    从门外又走过来一位老姐妹,兴高采烈地道:“门面钥匙拿到了,明天可以搞装修、做招牌,一个月后我们的新馆子可以开张,我们去取一个吉利的名字。”

    艾敏道:“餐馆名字就不要变了,蛮哥让我们继续用老味道土菜馆。”

    一众姐妹都觉得有些意外,其中一人道:“蛮哥这么好说话。”

    艾敏道:“他是重感情的人。又有自己的事业,不想和我们这一群人争,我们很多想法都是乱想的。”

    王桥作为最大投资人,早已经十数倍收回投资。如今管理者团队要自立门户,最好的态度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们去罢。其实就算斤斤计较,人心散了,也没有什么意思。他拿着头盔下楼,到楼下将新买一年的摩托擦洗干净。

    艾敏站在窗边,看着王桥骑着摩托到了山大校园。她不禁回想起在昌东城外路边店第一次与王桥相见的情景。嗟叹连连。

    半个小时左右,王桥骑着摩托车回到老味道土菜馆,他原本准备把守在山大的赵波叫过来一起吃晚餐,结果录相室和出租房紧闭大门。找遍校园也不见赵波踪影。

    晚上六点,陈强、陈秀雅和杜建国准时来到老味道土菜馆。

    王桥对陈强的印象还停留在山南第一看守所时代,在他的印象中,陈强是一个文弱的落魄书生。此时站在面前的陈强变成一个黑红面孔、身体结实的短发中年人,神情、气质和身体与看守所时代判若两人。如果不是陈秀雅站在身旁,王桥真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就是需要自己保护的陈眼镜。

    陈强拉着王桥的手。直呼“蛮哥”,感情真挚地道:“蛮哥,我减刑一年,提前出来了。”

    王桥亲热地拍着陈强肩膀,道:“老陈,你怎么不戴眼睛。”

    陈强道:“日了怪,在山上采了几年茶叶,眼睛居然不近视了,出来后就再也不戴眼镜了。”

    陈秀雅和王桥是大学同学,明知父亲与王桥有特殊关系,听到父亲称呼王桥为“蛮哥”,还是感到挺尴尬,眼睛直瞅男朋友。杜建国耸耸肩膀,摊摊手,表示无可奈何。

    王桥看了杜建国一眼,道:“我和陈秀雅、杜建国是大学同班同学,杜建国还是我的结拜兄弟,我应该叫你一声陈叔才符合礼仪。”

    陈强根本不理睬王桥的建议,道:“我一辈子都记得初进看守所那一段时间,看守所实行的是弱肉强食法则,封闭环境里物质极度匮乏,人的尊严完全被践踏,如果不是老弟,我不死也得脱层皮。不管以后发生什么变化,我叫你蛮哥,你叫我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