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超时空城管 >

第503章

超时空城管-第503章

小说: 超时空城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那家貌似神圣庄严的修道院,其实却是个玩“制…服…诱…惑”的“特殊青…楼”。专供那些内心龌龊的客人们,在庄严的教堂里,在神圣的十字架下,伴奏着悠扬的圣歌,享用修女的身体,以此来体会那种亵渎神灵的无限快…感如果不是及时得到了胡总政委的搭救,傅修女就当真要扶着十字架被强插了!

    总之,在对亲人、对爱情,对社会,对宗教统统都彻底绝望之后,傅太太从此大彻大悟,立志要投身革命,改造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我算是明白了,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如果没有权力和地位来保护自己,那么就连长得漂亮也是一种罪孽!只有打碎这个旧世界,才能不让我身上的悲剧重现”

    此后,傅太太就以修女的身份,在胡德兴这个红色牧师的教堂里从事地下党工作,直至如今。

第673章、上海弄堂里的众生相(下)() 
第673章、上海弄堂里的众生相(下)

    在傅太太说完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之后,接下来开口的是一位姓李的黄包车夫,自称当过某位司令的副官,靠着狐假虎威的权势和各种说不清来源的灰色收入,原本小日子一度过得还挺滋润。

    只可惜这天下没有常胜不败的将军,在中原大战之后,他那位司令的兵马被蒋委员长收编,安了个番号就派往江西“剿匪”,结果跟所有的杂牌军一样,都成了后娘养的,在薪饷、供给和待遇上饱受冷遇——大批官兵出征一年都还没见过军饷是啥模样,伙食服装更是比红军还要差,于是气得集体投共了!

    集体叛逃事件之后,那位管不住部队的司令,自然是上了军事法庭,还被扣上了“通匪”的罪名。

    而跟着这位倒霉司令打拼了半辈子的李副官,也一下子没了东家,上面把他这样的家伙视若空气,既不发遣散费也不给安排复员,连拖欠的军饷都赖掉了。李副官想要跳槽继续在军队里吃粮,一时间又没有可靠的人脉关系,更拉不下面子再从大头兵做起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流落到上海的花花世界来谋生。

    然而,这位李副官很小就被抓了壮丁,之前已经打了半辈子的仗,基本上除了开枪杀人和伺候上司之外,对于其它的一切谋生手段和人情世故,几乎统统是一窍不通,而且他也不是那种头脑很聪明的家伙。

    结果,他在上海滩做小生意,差不多是做一次赔一次,种地也竞争不过那些庄稼把式,进工厂同样笨手笨脚砸了活计,最后,李副官身边的积蓄统统用尽,只好去拉黄包车——可黄包车也不是那么好拉的!

    在这年头的上海,光是从车行租一辆上过牌的黄包车,每月一般得交25块大洋的份子钱,这就意味着车夫辛辛苦苦一个月,一多半收入都是给车行挣的。而且,若是没有关系和人脉的话,还根本租不到!再扣掉给帮会混混、巡捕警察的例行孝敬,以及交通违章的罚款——算上后来增加的日租界,这年代的上海居然有四套交通法规,比如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就是一个右行一个左行,对于基本是文盲的黄包车夫来说,想要完全不犯错可真是太难了——因此上海黄包车夫的平均月收入只有九块大洋,穷得连饭都吃不饱。

    因为租不到车行里上过牌的黄包车,李副官只好偷偷去拉没牌照的黑车,结果既被交警查扣,又被车行的打手毒打在最倒霉的时候,他甚至差一点去跳黄浦江。亏得在自杀之前,李副官跑到了胡总政委的教堂里祈祷告解了一番,从而被胡总政委忽悠上了贼船,否则眼下还有没有他这个人都难说。

    如果说,前面这两个人的凄惨遭遇,还可以归结为个人的命运之不幸,那么接下来几个工人的叙述,则充分体现了民国时代中外资本家的剥削之残酷,甚至就连“抗日爱国”都成了剥削压榨工人的借口。

    在闲聊中,一位纱厂的工人叹息说,原本通过大革命和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的待遇已经有所改善。

    再往后,随着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陷入了可怕的大萧条之中,当欧美工人尚且纷纷饿死或自杀的时候,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到了1932年,上海棉织企业干脆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愿,以减少成本、增加出口,提高与外商的竞争力为名,公开要求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工资——“面对这场经济危机,纱厂的资方将损失统统转嫁到工人头上。前年的工资打了八折,今年的工资更是要打七折!每天的工资只有四角钱!中午的半个小时吃饭时间没有了,每个月的休假也没有了,请假一天就要扣一块钱!请假三天就要卷铺盖滚蛋!在大革命时被废止的超时工作制,如今也在‘服从民族斗争需要’的口号中被恢复了,一天要上十六个小时的工!也就是说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其余时间都得工作——就是牲口也不能这么使唤啊!”

    这位骨瘦如柴的纱厂工人一边絮絮叨叨地如是抱怨说,同时绘声绘色地模仿起了老板训诫他们的口吻:“你们不是痛恨日本人吗?不是要反日爱国吗?日本人正要打倒华纱,使得你们没有工做呢!现在你们帮助厂方减低出品成本,就是表示我们中…国‘劳资合作’的团结精神,也就是抵日货、救中…国的爱国行动!万一各位工友不肯帮忙,那末我们无法维持,只有关厂!而你们这帮懒鬼则个个都是汉奸卖国贼!”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摊了摊手,“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一步了,我们还能怎么办呢?多费点力气总比失业好可是每天十六小时工作之后,那感觉真是仿佛大病初愈。更别提在有些时候,还要加班到每天十八个小时!当真是连走出车间的力气都没有了!而工钱却只给十二小时的!甚至还要打折,还要迟发!

    我有个曾经一起扛枪的好兄弟,乃是一条身强力壮的山东大汉,一个人打五个不成问题。谁知沦落到纱厂里干了才一年,一身疙瘩肉就掉光了,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走起路来好像踩高跷,整天咳嗽流冷汗,还是硬撑着做工,最后活活累死——死的时候只剩了不到六十斤重啊!

    哎,在工厂里活活累死,都还不是最惨的。有些工友累出了浑身的重病,站都站不起来,实在是干不动活,却又一时死不了,结果就被老板一脚踢出厂门可怜他们已经是连爬都爬不动,想要当乞丐都没有力气开口讨饭,只能就这么蜷缩在墙角,等着什么时候被饿死冻死,没有喂了野狗就算是运气”

    接下来,一位香烟厂的员工也抱怨说,他们的工厂最近改用了流水线作业,生产速度大大加快,工人数量却并不增反减,以至于一个人要负责好几道工序,还要连续工作至少十几个小时,一刻都不得休息。因此每个礼拜都有人忙中…出错,被绞住头发或削掉手指头而这年头上海滩的工人们,可是既没有工伤待遇,也没有意外伤害保险,即使在工厂里成了残废,东家最多也就是给几块钱,然后丢出去自生自灭

    像这样在工厂中被榨干血肉的过劳死,听上去已经够可怕了,然而更可怕的是,在付出了如此损害健康的劳动之后,有很多工人依然拿不到应得的工钱——“从去年开始,厂里的工资就只发一半的现钱,另一半发卖不出去的本厂产品(丝绸),让工人自己想办法卖掉来换钱,可身边的朋友们都穷得没饭吃,哪里买得起绸子呢?如今市面上的丝绸又严重滞销,连当铺都不肯收!没有办法,我只得抱着绸子哭!”

    一位脸色憔悴的丝绸厂女工捧着茶杯,泣不成声地哭诉说,而王秋则很怜悯地表示,自己愿意出钱收购她的绸子,并且考虑是不是要下个单子,把她们厂里积压的丝绸买来——反正自己手里就数钞票最多。

    听了这些上海工人的悲惨叙述,看着他们廋骨嶙峋、未老先衰、百病丛生的身体,王秋同学深受震撼。

    事实上,且不说那些在故事中被活活累死、被老板踢出工厂冻死饿死的工人,就是眼前这几个暂时总算还在人世间挣扎的家伙,在王秋的眼里,貌似也都是一副垂垂待毙、行尸走肉的扑街模样——平均不过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却衰老得好像是四五十岁的人;无论是男是女,看起来全都身材伛偻、反应迟钝,走路踉踉跄跄,体质极为虚弱;并且每个人多半患有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以及消化不良症、肝病、肾病和风湿症这些常见的职业病。却根本没有钱去治疗,也没有假期去调养,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地熬日子就连古埃及那些在尼罗河畔种田的农奴,貌似也比这些资本主义的“自由人”更加健康得多!

    对于这些民国时代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来说,工厂的铁门恐怕就像是吃人怪兽的大嘴,上工的汽笛就是吃人的咀嚼声,吞进去一条条鲜活健康的生命,吐出来一具具垂死的行尸走肉这简直是太骇人听闻了!

    怪不得马…克…思会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像这样原始版本的资本主义,果然是一套吃人的制度!不是夸张,不是艺术化的修辞,是真的在吃人!

第674章、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国(上)() 
第674章、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国(上)

    之前,通过学校里的政治课和历史课,王秋很早就知道旧社会的工人阶级,同时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压迫,无比悲惨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悲惨”,在他的脑海中基本上只是一个空泛而又飘渺的概念。由于没有具体实物可供对照,他原本还以为充其量也就跟现代世界的血汗工厂差不多。但是,如今看到这些活生生的恐怖例子,却让他简直说不出话来

    ——实在是没话可说了!跟民国年代这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阶级堪称是敲骨吸髓的严酷剥削相比,现代世界绝大多数所谓的“血汗工厂”,恐怕都能够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一般的福利工厂了!

    其实,这应该要怪王秋看书囫囵吞枣,不注意联想和分析——课本上都讲了英国资本主义初期是“羊吃人”,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两件事:第一,早期工人的生活要比农民差得多,必须把他们的田地化为牧场才能将他们赶进工厂,第二,他们进工厂之后并不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是活生生地被机器吞吃!

    总之,在资本主义兴起、工业化开始萌芽的初期,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只会恶化,而不会变好。

    举个例子来说,工业革命初期,瑞典和英国都在互相竞争着搞纺织业,瑞典人的纺织厂,童工死亡率超过30%,已经是宛如地狱。英国人的纺织厂,保证无论你是谁,工人进厂三年就被累死——因为瑞典的纺织业在成本上比不过英国,最后被英国给挤垮了“英国工业的威力仅仅是靠野蛮地对待工人、靠破坏工人的健康、靠忽视整代整代的人在社会关系、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发展的办法来维持的。(恩格斯)”

    站在后世的角度,许多现代社会的中…国人,都很羡慕大英帝国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蓬勃兴旺,鄙视晚清中…国的闭目塞听和腐朽衰败。可是,事实上,如果你当真穿越到十九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代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去看一看那么恐怕真的很难说晚清的农夫和英国的工人究竟哪一个更痛苦。

    按照恩格斯的描述,当时英国利物浦上等阶级(贵族、自由职业者等等)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五岁,商人和光景较好的手工业者是二十二岁,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只有十五岁!!!在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活不到五岁就死掉,可是,上等阶级的孩子在五岁以前死亡的却只有20%,而农业区各阶级所有的孩子在五岁以前死亡的平均也不到32%工业革命的结果居然是让人活得更惨了!

    ——没办法,在发明抗生素之前,仅仅是一场淋雨导致的小小感冒,都能发展成肺炎,继而让一个健壮的成年人迅速倒毙。另外,由于那年头城市里的卫生环境普遍不好,霍乱、疟疾、寄生虫、肠炎、痢疾、天花、鼠疫等各种传染病都要夺去大量人口的生命。而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尤为狭窄肮脏,人群的密集也有利于疾病的爆炸性传播,故而染病的概率远远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更要命的是,婴幼儿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死亡率更是奇高。当时的英国工人家庭如果孩子生少了,很有可能一个都活不了,于是只有用拼命生孩子的办法,来确保至少有一两个小孩能活下来传宗接代。

    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