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1954-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影响先搞起来,然后以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委员、越南红十字会主席兼‘难民救助联系会议’执行主席身份开记者会。告诉全世界我们受到什么样的漠视,如果各大影院不愿意上映,那只能购置放映机在各教区教堂放。
只接受捐赠不卖门票,法律上不存在问题,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我看是电影院多还是教堂多。并且购置的放映机可以带回越南,在各乡村普及电影,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第九十三章 首映式()
冯伯清五十六岁,祖籍江苏南京,年轻时来美国留学,后回国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在上海拍电影。抗战期间,日军占领租界,便辗转奔赴大后方重庆,在重庆继续拍。
**战败,国民政府迁台,他颠沛流离到香港。
人生地不熟,又没资本,连生存都成问题,只能给一家小电影公司当摄影师。刘敬晖登报招人,他本着碰碰运气的心理去应征,没想到不仅找到份工作,而且被委以重任,直接出任李氏影业总裁。
从上海拍到重庆,从重庆拍回上海,从上海拍到香港,又从香港拍到越南,经验丰富,许多镜头连参与后期制作的美国同行都竖大拇指。
对他而言今天是李氏影业首部电影的首映式,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个起点。
对大老板李为民来说,今天不仅是李氏影业首部电影的首映式,而且是“乞丐团”闪亮登场,正式摆碗乞讨的日子。
与其他国家的首都相比,华盛顿显得有些单调。
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金融和文化重镇;巴黎除了是法国首都,还是世界时尚之都;北京既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还是历史文化古城。
而华盛顿这个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最大的支柱“产业”就是政治。在这里想要找点休闲娱乐活动并不容易——整个华盛顿特区就两家电影院,但人们每天都有机会和政治亲密接触。
总共就两家电影院,前几天分头行动今天再次集合的“乞丐团”成员很好找,中午一点,在纽约和新泽西活动的人员便陆续赶到,按照执行主席的要求抓紧时间在大厅里布置展位。
美国政府支持南越不等于支持吴廷琰,尽管有“越南之友协会”的朋友帮忙,陈文章和陈文杜仍处处碰壁,在华盛顿呆了五六天,只见到助理国务卿和几位国会议员。
没受到礼遇,甚至不被重视,陈文章情绪有些低落,帮着把一块贴有海报的广告板搬到指定位置,回头问:“民先生,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杜勒斯国务卿真会来?”
“既然接受邀请,应该不会缺席。”
“来了之后呢?”
“看情况,如果有机会就争取一下,没机会也没关系,关键是他们能来。”
募款团教会志愿者在美国天主教会帮助下搞得有声有色,短短五六天就在纽约和新泽西募集到30多万美元善款。华青年和越青会的十几个学生同样可圈可点,从美国华人和越南人那里募到5万多美元以及一批衣服之类的东西。
红十字会代表更厉害,从美国红十字会那里争取到价值120万美元的药品。唯独外交使团一无所获,陈文章真有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
就在他后悔答应来美国之时,两个美国天主教会志愿者开车送来几位特别的客人。
等的就是他们,李为民真担心赶不上,迎上去招呼道:“中士,幸苦了,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邀请。”
美国大兵整了整制服,举手敬礼道:“主席先生,能为联席会议服务是我的荣幸,舰长先生委托我转达他的问候,说如果有其它需要尽管给他发电。”
“谢谢。”
李为民握了握他的手,旋即转过身去,同一个抱着孩子显得有些紧张的越南妇女,用越语和声细语地说:“阮氏惠,我、神父和美国大夫在你身边,等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用紧张。”
坐完军舰坐飞机,坐完飞机坐汽车,从北越到南越,再从南越来美国,除了神父周围全是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
阮氏惠从来没出过这么远门,真担心真害怕,想到一路之上那些外国志愿者照顾得无微不至,现在又见到可以信赖的民先生,心里踏实了许多,搂着孩子点了点头。
吴莉君凑到她身边,由衷地赞叹道:“宝宝真可爱,他在跟我笑呢!”
昨天未婚夫说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照顾她们母子。
为尽可能消除阮氏惠的紧张心里,吴莉君昨天专门去买了一块布料,连夜缝制了一件奥黛穿在身上,搞不清楚的真以为她是一个越南姑娘。又是一个自己人,并且还是一个漂亮的越南女孩,阮氏惠更踏实了,很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
斯贝尔曼枢机主教和曼斯菲尔德参议员是今天的“半个主人”,来得最早。“难民救济联席会议”的美国教会代表一介绍完,就热情无比地跟李为民攀谈起来。
“孩子,你要请的人我们帮你全请了,再过一两个小时,华盛顿的一半政要和媒体记者会出现在这里。要是搞砸了,明天全世界都会知道。”曼斯菲尔德看完海报,半开玩笑地提醒道。
搞这么大场面,他有理由担心。
李为民侧身笑道:“参议员先生,要不在首映之前单独给您来一场首映,反正有足够时间。”
曼斯菲尔德很幽默,做了个夸张的鬼脸:“不用了,我更喜欢惊喜,就像把北越工厂的机器全部拆运到南越那种。”
枢机主教一直关注北越天主教难民南撤,对身边这位年轻人在河内海防的行动了若指掌,对他非常有信心,看着展位上的一张张照片,感叹道:“孩子,你比我想象中更年轻更出色,如果首映成功,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同情,我会陪你去罗马再搞一次首映式。”
去梵蒂冈放电影,请教皇观看,李为民求之不得。
正聊着,负责总统安全的特勤局特工到了,曼斯菲尔德参议员的秘书和影院经理接待,给他们提供邀请人员名单,带他们进去检查安保措施。他们刚进去,国会警察和联邦调查局特工接踵而至,一大帮穿制服和便服的执法人员,把里里外外搞得鸡飞狗跳。
可能没恐怖组织威胁,也可能这是在华盛顿,安保措施远没后世美国总统出行那么夸张,半个小时就搞完了,在一个主管安排下一个个确定各自位置,准备迎接总统先生和国务卿先生等政要的到来。
受邀的媒体记者、慈善团体代表、“越南之友协会”成员和资深影评人士来得比较早,在李为民、斯贝尔曼枢机主教、曼斯菲尔德参议员和陈文章等人的招呼下,在大厅观看难民照片,享用主办方提供的水果、点心和饮料。
总统、国务卿、众议院议长、首席**官和国防部长等政要来得比较晚,几乎是掐着点来的,根本不给陈文章和陈文杜说话的机会,在曼斯菲尔德参议员介绍下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在众人拥簇下走进放映厅。
搭幕拉开,灯光熄灭,一束光柱打到银墓上。
李氏影业logo和字幕渐渐模糊,画面由黑转白,一段法国记者冒死拍摄的奠边府战役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越盟士兵戴着盔帽前仆后继的往前冲,镜头不断晃动。
与此同时,音乐响起,旋律从竖琴中倾泻而出,如此突然,悲壮、紧张,有种重金属的质感,配以枪林弹雨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所有人注意力,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区。
片头曲采用的是saw的《恶魔觉醒》,后世电影《时空线索》、《刺杀希特勒》、《神奇宝盒》都曾在预告片或整片配乐中使用过,还常出现在nba、职业拳击赛场甚至体操世锦赛上。
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越盟赢得奠边府战役、日内瓦协定签订之后派军队接管西北部几个城市的镜头,这边越盟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开进城市,那边人们混乱了,他们奔跑,呼喊,孩子哭嚎,想尽快逃离……
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各种景别快速地交错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很紧张,很怕人,很悲壮,音乐和画面极具感染力,许多观众被震撼到了,才放几分钟一些女士已面露恐惧之色。
…………………
ps:这两天收藏不涨,难道网站推荐不给力,没有新书友?
第九十四章 首映式(二)()
没有解说,也不愿意解说,画面切换到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背景音乐随之而天衣无缝地过渡过来。~
农民在地里劳作,孩子们在树林里追踪打闹,神父在简陋的小教堂里祈祷,一个伤痕累累的年轻人跌跌撞撞冲进教堂,紧张得跟神父说些什么,神父脸色凝重,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询问具体情况。
不一会,一大群焦急的村民涌进教堂,围着神父发表各自意见,显然是在讨论越盟快来了,他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这一节采用《魔戒2:双塔奇兵》的音乐,低旋徘徊,瞬间转换为嘹亮的加强版,中间插入一段双簧演奏,这一段悠扬的旋律原来在魔戒三部曲中被用来表现霍比特人的主题,在这里传达出越南天主教农民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画面切换到越盟军队,他们步步紧逼,上悬的音符传递出紧迫不安的气息,整齐划一的金属击打声如同行军步伐,令人感到一场大屠杀就在眼前。
神父作出决定,村民毅然背上行李,抱起孩子,烧毁自己的家园,踏上逃亡之路。特定的场景中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整齐有序地推进,使得画面和配乐非常具有整体性。
尤其神父做出决定时那激昂的铜管旋律一响起,让人不由想起出埃及记,表达出他的坚定。
整个一部宗教电影,斯贝尔曼大主教从未像此刻这么激动过,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嘴唇颤抖地说:“总统先生,这就是以色列人的号角,在震倒耶利哥之墙时吹奏的音乐。”
《自由之路》,名副其实。
艾森豪威尔感叹道:“很棒的电影,很棒的音乐,身临其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画面和音乐进入第三节,真正的“出埃及记”上演了。
一群又一群难民在钢琴曲《出埃及记》奔流激昂的旋律中,纷纷离开各自家园,那无奈的表情、那腾起的狼烟、那激奋的呼喊、那缓慢的队伍,残破的道路,荒凉的野外,以及那连绵不断的座座青山……都已被音乐洗礼得苍凉斑驳。
同时又表现出人心的振奋,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誓死不归的追求,其恢弘的气势和震撼激射的张力,感染到放映厅的每一个人,许多女士几乎泣不成声了。
接下来这一节大气磅礴,无论画面还是音乐。
在直升机航拍的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数以万计不愿在越盟统治下生活的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河内和海防。
片头中出现过的那些村民,在神父率领下破坏越盟拉的铁丝网,绕过被越盟破坏的公路,游过桥被越盟炸段的河流,跋山涉水,精疲力尽,终于抵达一个小港湾。
为登上能够送他们去南越的小渔船,他们拿出所有钱,变卖所有能够变卖的随身物品,向船夫哀求,船夫答应了,他们终于露出笑容,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冲向沙滩,爬上停泊在浅水里的渔船,浑身全湿透了。
背景音乐采用的是《征服天堂》。
大气磅礴,极具质感的音乐,给观众们演绎出难民历尽千辛万苦、疾病饥饿、惊涛骇浪最终抵达土伦港的悲壮故事,充满了史诗般的壮丽辉煌和宏伟气势。激发出观众们内心的雄壮,一个个热血沸腾,深受感动,深受鼓舞。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他们只是能够靠自己力量顺利逃到南方的极少数人。
在出自《创战纪》2011的音乐背景衬托下,画面切换回北越,更多人不愿意在越盟统治下生活,更多人踏上“自由之路”。
前面有越盟游击队拦截,后面有越南正规军追,道路被破坏得更彻底,交响乐气势磅礴感更浓,压迫感更深,让观众每个毛孔都在音乐的刺激下张开,让观众情不自禁为他们的处境担忧。
看到这里,听到这里,国务卿杜勒斯回头道:“先生们,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自由之路行动是合众国作出的最正确的决策。”
一个国会议员凝重地说:“国务卿先生,这些难民比我们想象中更艰难,或许我们应该再做点什么。”
效果比预料中好一百倍一千倍,曼斯菲尔德回头看了一眼msu最杰出的亚裔毕业生,凑到斯贝尔曼主教耳边道:“主教大人,教皇陛下应该看看这部电影,应该听听这些音乐。”
主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