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州去了。既然本将军出兵时,得了旨意,自可便宜行事。”
曹子图却不听:“规矩就是规矩,不能乱,此事我一定上本弹劾,你好之为之吧。”
说着,气呼呼转身离去。
李恒威叹息一声,默然不语:国将不存,规矩安在?
但这样的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有始有终,有取有舍()
武平县。
此县位于崂山西南,多山少地,一向贫困,食不果腹的人家数不胜数。
陆清远便是到这里来担任主事,主持县衙大小事务。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是肃清县内的贼患势力,建立起秩序来。
第二把火,依照崂山府的分田制,在县里推行。
最后,发挥本县山多矿多的特点,开始发掘矿藏。短短时间,便探索到了三处矿藏,矿量规模还不小。
陆清远立刻组织人手,开始挖矿。
等闲时候,铜铁之类的矿物作用不大,但陈三郎早说了,要下面各地有条件的可大力发展矿业,就地炼制出来,不管有多少铜铁,府衙都用不错的价格照单全收。
有市场,便有产业,一向如此。
铜铁皆可以用来打造器物,农用,而或军用。以往蛮军过境,万物萧条,除了粮食价格一路高涨外,别的东西都行情低落。成品还好说,矿藏之类,谁还有那个心思和时间去折腾?
现在陈三郎政令分明,着重产业,由此可见,他用心不小,是想长期发展,绝非那种但求富贵,便远走高飞的人。
陆清远饱读诗书,出身大族,当然有抱负。高中进士时,意气风发,想要一展才华,然而很快便被无情现实给捻灭,举家逃忙,避居深山老林。可怜他风华正茂,遭遇这等变故,如何承受得住?因此自暴自弃起来。
陈三郎的到来,等于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自上任后,干劲十足,公务勤勉,没有丝毫倦怠。
这一日,天还没亮,他便起床了,简单梳洗,便来到县衙公房理事,但刚开门进去,屁股还没坐热,便有人敲门。
进来的人是阿全,他从梅花谷带出来的随从。乃是家生子,自幼陪伴长大,知根知底,又学了些武功,兼且担当保镖之职。但凡大户人家,都是如此,家里养着家生子,忠心不二。
“嗯?阿全,什么事?”
陆清远问道。
阿全回答:“公子,福伯来了。”
福伯是陆家老管家,花甲之年了,几乎是看着陆清远长大的,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陆清远一怔:“他怎么来了,快让他进来。”
很快,福伯来到,瞧他的样子,竟是日夜兼程赶路,满脸疲惫之色。
陆清远以为梅花谷出了变故,忙问:“福伯,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福伯恭敬回答:“家里无事,是老爷派我送信来给你。”
陆清远松口气,不无怨怪:“既无急事,何必差你出来?路途艰苦,你如何受得了?叫阿金他们不就行了?”
福伯道:“公子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着呢。”
说着,从包袱中取出一封信递过来。
陆清远接过,拆开,慢慢看着,不多一会就看完了,默然不语,许久才说道:“怪不得让福伯你来,父亲一定要我回去?”
福伯点头道:“公子,老爷都是为了你好。”
陆清远呵呵一笑,意兴萧索,忽道:“父亲自幼教我,做人做事,皆有始有终,若随风而动,随波逐流,又有何面目读圣贤书?”
福伯正要相劝,却被陆清远摆手打断:“福伯,你留下来休息一日,回去便把这番话告诉父亲即可。”
说着,出门而去。
“公子,你要去哪?”
福伯急问。
阿全把他拦住:“福伯,你还不了解公子脾性吗?在这时候,他是决然不会回梅花谷的。”
福伯一跺脚:“如此,我怎么回去跟老爷交差?”
心中想不明白,这武平县有什么好呆的。根据老爷的意思,只要公子回去,以他的进士出身,再加上京城方面的助力,稍作活动下,便会有圣旨下来,很可能直接当上雍州某个府城的知府大人。
原因无他,雍州官场早已崩溃,缺人得很。
知府与知县之间的差别,简直判若云泥。起码隔着十多年的仕途历程,更不知有多少七品知县熬到头发花白,都熬不到一个知府位置。公子这是怎么啦,老爷在书信中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他却甘愿舍弃了这个天赐良机。
福伯嗟叹不已。
……
京城长安,紫禁城,雨幕朦胧,秋气阴寒,不少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内阁之中,因为烧了炭火的缘故,暖意流溢,四王爷、五王爷、七王爷、内阁首辅萧易安,次辅王平山等一众重臣皆汇聚于此,商议事务。
由于皇帝病重,无法理事,已经许久不曾上朝。但天下之事,还得处理,便在内阁中商讨解决。
当今朝野,已分成两派,一派拥护四王爷,另一派拥护七王爷,好在还有个首辅萧易安居中,这老臣已是七十古来稀,仍精神矍铄,,其深谙平衡之道,力保朝野运行正常。再加上石破军造反,王朝出现了逆贼,两位皇子也明白大局为重,这才没有火拼起来。
明面上没有撕破脸,但暗地里的争斗自不可避免。拉拢大臣,安插心腹,不亦乐乎。
中州大捷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进了京城,满城欢欣,只觉得漫空阴霾都被一扫而空,不复存在。
朝野沸腾,有上书给李恒威请功的;有上书要乘胜追击,收复雍州,镇压蛮州的……众多奏章中,有一封颇为引人注目,是旧事重弹,论及处置陈道远的事。
奏章曰:今石破军败,当务之急,应安抚各州刺史之心,大局为重。当令李恒威进军雍州,擒拿陈道远,押送回京处置……
这一次,这奏章在内阁中得到了许多人认可,纷纷赞同。其实在前一阵子,拿陈道远问罪的舆论已经占据了上风,只是七王爷那边发话,这才拖延了下来,没有发下圣旨。
现在好了,圣旨直接给李恒威,让他进雍州执行即可。
对此七王爷也无异议,他之前保陈三郎,更多的在于维护朝廷颜面,觉得堂堂王朝,不该被一位封疆大吏步步进逼。不过陈三郎并非他的人,并不值得继续力挺,不妨先抓回京城再说,且看他沦为阶下囚时,会低头否?但进了京城,即使低头,只怕自己也保他不住,为了一个陈三郎,而得罪半个朝野,实在不理智。
大丈夫成大事,当有取舍!
第三百九十八章:人心浮动,使者献礼()
“公子,这些天府衙内议论纷纷,人心有些浮动。”
周分曹禀告道。
自从中州大捷,消息传扬过来后,便掀起了波澜。许多人都觉得既然蛮军败了,那么朝廷收复雍州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此一来,境内势力便会洗牌,崂山府也不例外。
朝廷对待陈三郎,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实在有些玄妙!
但不管如何,只要把陈三郎调走,离开崂山府,甚至雍州,那么对于下面的人冲击便不言而喻。自古政坛有言:人亡政息。
同理,人即使还在,但如果换了去处,本来施行的政令都很可能会被全面推翻,半点不存。
说白了,陈三郎倘若不在崂山府了,目前执行的分田制、税赋、各种产业开发,诸如此类等等,都将被废除。
这般形势之下,如何还能安心做事?
陈三郎问道:“我们的人呢?”
“一切安好。”
周分曹露出了微笑。
所谓“我们的人”,指的便是从泾县带来的人。这一批最开始的追随者,忠心耿耿,对于陈三郎无二心,心中早打定主意:陈三郎去哪,他们便跟随到哪。
这些人,已经成为崂山府的根基骨干。
陈三郎入主府城后,给予他们的待遇也是极为丰厚,慢慢地,这一批人已经形成一个阶层。
“先生,你去张榜公告,安抚人心,至于府衙人员,但有非议者,一经发现,便拿下治罪。”
周分曹点头回答:“我明白。”
说着,走了出去。
目送其离开,陈三郎叹息一声:真是多事之秋,总不得片刻安静!
江草齐兴冲冲来到。
陈三郎问道:“姐夫,怎么啦?”
江草齐道:“我接到情报,说雍州境内的义军要联手集结在一起,奔赴州郡去,阻击石破军。”
陈三郎笑道:“这些人,也不笨。”
李恒威宣读圣旨,说不管谁,只要杀了石破军,便能当上雍州刺史。这馅饼,比天大。谁听闻不蠢蠢欲动,心向往之?不过明眼人也知道石破军虽然溃败,但还有数万残部,不容小视。毫无疑问,这些兵力能从大战上脱身,定然是精锐,而且隶属石破军亲兵,这才没有散去。
雍州境内的义军,基础太差,根本无法和正规军抗衡。那么,只有靠数量上的优势了。要有数量,单凭一支义军肯定办不到,只有联合结盟起来。
江草齐道:“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会有人来我们这里,三郎,依你之见,打不打?”
陈三郎瞥他一眼:“你想打?”
江草齐搓了搓手,咧嘴一笑。说不想打,那是违心。将军百战,生逢此世,谁不想建功立业?
陈三郎知道他心意,正要说什么,有门子禀告,说有使者求见。
说曹操,曹操便到,来得倒不慢。
“叫他到客厅先坐。”
门子应了,自去招呼。
陈三郎说道:“姐夫,走,我们去看看这使者是甚来路。”
两人来到厅上,便见到这使者。年约四旬,很是精瘦的样子。看来应该是经常在外奔波的人,满脸风霜之色。
使者见了陈三郎,不亢不卑地施礼,态度很是沉稳。看来功课也是做到家了,知道陈三郎的身份。
陈三郎暗暗赞许,觉得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使者。以往苏镇宏派来迎接自己的那位,就完全是找抽的。
“在下柳元,来自中元府,受莫大人之托,特来拜见陈公子。”
说着,一摆手,身后随从便捧出个包袱来。
这柳元接了,打开,露出里面一方匣子,不过半尺长短,很是精致的样子:“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陈三郎接过,打开,见到里面一方事物,四四方方,颜色古朴,上面有个造型,却是一头虎状,卧在那儿,栩栩如生,正应了那两字“虎踞”。
伸手去拿起,颇有分量,看出来了,这是一方镇纸。
镇纸之意,顾名思义,便是用来压住纸张的。形状不一,有长条,有四方;质地也各有不同,铁木石头皆可,有奢侈的,还用上金银,真是珠光宝气。文房四宝,镇纸不在其列,但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事物,但凡读书人基本都有。家境不好的,直接削块木条来用。
现在这一方,是用石头来做的,石头质地细腻,通体嫩黄色,自有贵气散发。
这是寿黄石!
陈三郎有些动容。
此石珍稀,产地只在寿黄县的一片田中,大小不过十亩,屡屡开采之下,早已在百年前绝产,流传于世的,每一块都价值不菲,品质上乘的,更是千金不换。小拇指那么一块,雕刻成印章的话,都能卖个天价。
观此镇纸,色泽柔和,深透,显然是上品。再看雕工,细微中见真章,活泼生动,当为大家之作。
如此一来,此物的价值可想而知。
陈三郎的手指在细腻的石面上滑动,沉吟道:“无功不受禄,此礼太过于贵重,我不能收。”
说着,合上匣子,放在案上。对方来自中元府,彼此之间素味平生,无缘无故献上这般重礼,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那柳元呵呵一笑:“陈公子无需多虑,且听在下分说,此物是我家大人报恩所献,你受之无愧。”
陈三郎一愣:“报恩?”
“我家大人姓莫,字轩意,来自洞庭。”
“莫轩意?”
一听之下,陈三郎立刻想起来了。那一个曾经跟随在元哥舒身边的红人,是元哥舒从洞庭湖请来的。那时候,在元哥舒的授意下,这人曾来泾县扮作盗贼,意图刺杀自己,只是失败了。当其时许念娘出手,施展雷霆手段,一举便把其修为废掉。
后来莫轩意返回扬州去,元文昌怪罪下来,难以容身,便逃出了扬州,却一路被人追杀,直逃到雍州这边码头来,与陈三郎相遇。
陈三郎开始之际并不知道是他,路见不平,出手相救,倒是误打误撞了一回。认出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