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宋朝文化氛围比较宽松,现在王巨也算是看开了,清静无为,象老师那样,是不会有虱子爬上身的,一做事,虱子苍蝇一样来了,这些虱子苍蝇王巨都不怕,还怕什么争议。
“走,我们去炕房。”
“好,”一行人高兴地向炕房走去。
这事儿也新鲜,自古以来,鸡鸭鹅都是老母鸡老母鹅孵化的,但王巨派战俘建了这个炕房,又运来大量石炭,说是不用老母鸡,便能将小鸡小鸭小鹅孵化出来。
一大群人进了炕房。
里有几个仆役在忙碌着,都是王巨请来的工人,然而照着王巨的吩咐去做。
这还是为了抚恤烈士家属之举,朝廷的抚恤说厚也不厚,说薄呢,还真不能说薄,特别是王巨特别清楚现在朝廷财政的困窘局面。
其实宋朝政府对将士的抚恤不可谓不厚。
比如对重伤至残者,庆历八年终身给其平时衣粮一半,与一次性三十缗钱的补贴。也就是说,以后残退在家,还能照样领到原来在军营里的一半衣料布帛与粮食,只是钱与轮戍补贴拿不到了,那一年也得十贯左右的收入。若是自己与家人找到出路,再得到一些其他收入,一家人就不会出现危机。
牺牲的将士家属抚恤更多,有功将领者录其子孙为武官,阵亡士卒者子弟优先进入禁军。另外对家庭救助,庆历二年诏书规订,“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庆历三年经济紧张了,但对定川砦牺牲将士家属仍赐两月钱粮,同时妻女无依者,养在禁中,也就是继续在皇城西侧的军营里收养着。
另外因病死亡的将士,也会给以一定的优抚。淘汰下来的军人能领取以前一半的军饷,充军中杂役。如果愿意做农民,朝廷会更欢迎了,那连那一半军饷也免了,所以派让其本人指射荒闲田为己田,支一年请给替其人买牛与粮种,并且免税与丁役,使其田为永业田。
以及对在军中生病战士的治疗,出征将军家属的照顾,都有一系列政策。
包括蕃兵与蕃强人弓箭手在内,也有一系列的抚恤政策。
但上面是好心,到了下面执行却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王巨那个从未谋面父亲阵亡战场,他们母子四人就没有看到一文钱的抚恤,甚至平时也未看到什么政策照顾。
所以王巨“胡来”了,以后的什么6续补助抚恤,可能会有,可能上面有了,下面却没了,还是真金白银到了手中,才是真的。实际这些情况蔡挺也知道,并且他还隐晦地派出一些将领追踪这些钱帛的落实,别再让极个别人装到腰包里。
朝廷的抚恤,再加上那些外路钱帛。因此让每一名牺牲将士的家属最少得到了七八十贯钱。以后还可能会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免税,免役,家中妇人勤劳,这个钱便能使自家的孩子长大成人。但好吃懒做,或大手大脚,那就没话说了。然而这是指环庆路的,若是在京城,可能就是得到了这么多钱。也维持不了多久。
王巨这才有了后面的6续措施,比如县学,生生招收了一千三百多名学子,读书识字,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蕃人都不例外,况且供吃供住。
反正附近的牺牲将士家属多数将子女送了进来,甚至比较远的环州、邠州与宁州,也有少数人将子女送过来就学。
这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然而王巨仍嫌不够,推出了炕房。然后买来许多鸡子鸭子鹅子,开始孵化。孵出小鸡小鸭小鹅后,每户人家送上二三十只,并且战后立即组织了人手,购买了一些粮食送到他们家中。
这样来年,不管是吃鸡肉,还是卖鸡子,能使一家增加一些收入。
其实这个炕房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那就是为大规模的饲养打下了基础。
比如养几百只鸡,不可能再让老母鸡一个个孵化,有了炕房,那就有了可能。王巨说过它的意义,但没有强行劝说百姓这么去做。
这也符合他做事的风格,以引导为主,但不会干涉,以自愿为主,但不会强迫。
这是今年冬天的事务,到了来年春天,王巨还打算买来一些果树,免费发放给百姓种植,不管以后能不能换一些钱,最少能解决小孩子嘴馋。
王巨拿起一个鸡子,照了照,几乎能看到里面的小鸡子。
他说道:“子深兄,杜主薄,仇县尉,你们知道吗?当年我带着弟弟妹妹返回王家寨时,那才叫苦啊。偶尔我随二叔去打猎,得到一点肉食,便用瓦罐盛水,再放上肉块煨起,那一天不亚于过元旦节。现在我身体比较强壮,可那时,我与弟弟妹妹,个个长得象小豆芽一般。后来因为桃溪剑得了一些钱,我一看不行哪,立即买了三头奶羊,又买来几只会下蛋的母鸡,所以我们兄妹三人才长得充实起来。这段过去,记忆犹新。”
“难怪子安推出这种炕房。”
“是啊,上面官家是好的,就是各个大臣们,虽然有一些政见之争,他们也不希望百姓过上苦日子,最好家家户户不愁温饱,能穿上新衣服,个个能穿得起绫罗绸缎,那才是真正的大治辰光。可是下面一些胥吏与低层官员始终不争气,就比如我,父亲战死,未看到抚恤,回到家中,自己种了十几亩地,那时我才多大?十三岁,可怜连五十斤担子都挑不动,但是胥吏仍将我的耕地算上,要交税。所以我对蔡公说,务必派人看紧了这些抚恤的钱粮物资,怕啊。”
“子安,为什么不查?”仇县尉激动地问道。
“查有何用?象我这样的遭遇不要太多,我还是好的,感谢恩师收了我为门生,这才唱名东华门。但其他烈士子弟呢?人活着,不仅要记仇,更要学会感恩。为什么我朝百姓忌惮辽国人,但更痛恨西夏人?正是因为他们只记仇,不知道感恩。”
“子安,这才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杜主薄,得,不要再说,我还是那句话,尽心即可。”
可是大家仍然唏嘘不止,李妃儿与二妞眼睛更是红红的。
“干嘛你们,”王巨摇了摇头:“我的遭遇不用难过,我终是熬过来了,我就怕许多烈士家属熬不过来。不怕牺牲,就怕善后哪。”
王巨又看了看:“仇县尉,看样子再过几天,这些小鸡子一个个便能出来了,到时候还要劳烦你与诸位差前衙役。”
“不敢不敢,我一定尽心将这些小鸡子送到各户人家手中。”
“红花还需绿叶佩,其实这一战,大家都有功劳,我,你们,还有各位父老乡亲,诸多衙役差前,甚至厢兵,前方在奋勇杀敌,后方经在维护着秩序,这才能取得大捷。”
一名工人站在边上听得激动,一下子拜伏下去:“明公,我们也感谢官家将明公调到我们华池县,才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好官哪。”
“你起来吧,赵普相公有协助太祖开国之功,仍说齐人,何谓齐人?因此我痛恨摆官架子,更不喜你们见到本官拘束,然后感恩戴德。我是知县,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职责,做好了,是应当的,做不好,就是失职,又何用感谢?”
一行人看了看,走了出来。
忽然李三狗骑马过来,来到身前,翻身下马,说道:“王知县,我有一事相求。”
“何事相求?”
“山那边有两部想投奔我朝,却在十二盘让那边的官兵堵住,赶回了原寨。”
王巨皱了皱眉头,这事儿有些麻烦,西夏那边派官兵主动越境,胁迫诸蕃族过去,恩威并用,刀枪棍棒,金帛官位,但大家熟视无睹。然而自己若是带着人兵马主动越境将这两部接过来,可能朝中的士大夫就要找自己麻烦了,说不定顺便将自己功劳抹去。当然,他们逃了过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迟疑道:“我知道那两部是野利部,不过现在才想过来,是不是迟了?”
当初李三狗秘密派人过去联系,有的族长同意了,有的族长没有同意。因为那时候必须要小心,只要犹豫不决的,立即不再联系。所以这些部族并没有在大顺城之战中立下功劳。
王巨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姚雄带着手下烧营之时,那些部族子弟的反应,事先说好的几部野利族做得不错,不但军营里的子弟参战,也派了丁壮过来支持。不过反过来说,王巨对他们也不薄,前面迁徙到宋境,后面大量物资便调运过去。虽然死了不少子弟,但到了明年秋天,便会过上了个幸福的新生活。
而且有疆砟堡挡在前面了,即便历史再次重演,也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到后方,或者集结防御。
但没有联系的几部野利族子弟表现不佳了,虽没有反击,却个个逃跑了,没有一个人配合。现在山那边开始打压了,这才想起来。但不是太迟了吗?
不要搞错了,王巨可不是一个以德报怨的酸儒之辈。(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二七六章 威名(下)()
暗黑大宋;第二七六章 威名(下)
李三狗也知道王巨的为难,但不救,等待那两族的将是一个很惨忍的下场,于是搓着手。濠奿榛尚:顶:点: 3。。co
“三狗叔,我问你,野利族现在多改了名字,不过他们不管改了什么名字,前身还是野利族,至少现在大半人的野利族印记并没有抹去,横山地区有多少野利族族民?况且不止横山,灵州那边还有一脉庞大的野利族。你能救得过来吗?”
“救一个……”
“救一个比不救好是吧?好,就算救了,他们过来一无所有,我那来那么多钱资助?给得少,他们看到野金几部的样子,心里会产生不平衡,没有救好了而是救坏了。给得一样多,让野金那几族人会怎么样想?他们得到的是他们付出的。然而其他人付出了什么?”
“不会的,我会对他们讲清楚这个道理。”
“三狗叔,你还不大明白,我再问一句,赵思顺如今是什么下场?”
“被西夏人杀了。”
这是蔡挺用的反间计。
大战到来,大家顾不了那么多,但战后也在总结,也在反思,蔡挺想到赵思顺,也惊得冷汗涔涔。
幸好当时防了一手,否则他们那么多丁壮进入了大顺城,外面在猛攻,里面在谋反,那还了得?这个头可能不开。
于是他便派人将赵思顺的寨子重新修葺,而且盖了一间漂亮的房屋,然后扬言,赵思顺谋反虽有罪,但也有功。若无赵思顺进言。西夏便不会分兵华池县。叶悖麻便不会兵败,没有这场大败,士气就不会低落,也就没有了宋朝的大顺城之捷。所以望赵思顺归来,蔡挺会替他进言,加官拜爵。
战争停下,两国继续,宋朝这边才开始重视斥候。但那边早就重视斥候了。
消息很快传到李谅祚耳朵里。
现在惨败了,连岁赐也中断了,并且他伤势时常发作,痛得死去活来,一边后悔一边痛恨。当天在逃命时一个想法,现在回到兴庆府继续做万人之上的皇帝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他越想这句话越觉得有道理,如果不是此人,自己如何会分兵?不分兵就不会惨败,至少能顺利带着大军撤回。虽然没有进展,但也算是耀武扬威了一回。长了西夏人的志气。
正好那时他伤势发作,于是一怒之下。考虑的不是当时赵思顺救命之恩,而且自己即将要搭去一条性命,便命人将赵思顺拖下去磔死。
也许过后他后悔了吧,但这个蔡挺便不知道了,于是蔡挺将此事广为流传,看,这就是投靠西夏的下场。
纵观宋夏交恶几十年,也就是蔡挺与种世衡两人在外交上没有落到下风。
“三狗叔,你于鸡儿寨前动援,说我们不为大宋而战,而是为自己家园而战,我也喊过为家园而战,也能理解,毕竟大宋对于大多数蕃人来说,太过遥远了。但没有大宋,那来的家园?不要说西夏那边会有家园,我朝立国一百年,唐朝立国一百五十年,人口都增加了五倍。但西夏那边立国这么久,人口为何不能增长?不仅是战死的,能牺牲多少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贫困,病死冻死饿死,因为贫困,早夭短寿,所以人口才不能增长。这还是大宋政策偏软,否则象我这样连续性地发起几场会战,那边人口会猛烈减少。哪里是不是美好的家园?不错,在边境上,我朝官员软弱,不能给蕃人很好的保护,不过大家已经开始反省,包括陛下此次,同样大肆奖励抚恤了各蕃骑与蕃强人。这就是大宋,它也许看不见摸不着,可确确实实存在着,存在这片家园这片土地上。但你却象一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