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307章

暗黑大宋-第307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大先生用易经为论,总之,说了一翻很深奥的大道理,比传说中的刘伯温还厉害的道理,最后终于出来一句话,不出三五年,皇上一定会起用南方人做宰相,那时南方人会结党乱政,天下大坏。

    那个鸟是不是杜鹃鸟,洛阳有没有杜鹃鸟,还真让王巨好奇了,以至他好几次进京述职时,都想到洛阳去拜访一下这个神棍先生。

    也可能与邵雍无关,而是他那个不肖儿子邵伯温用老子的名气招摇撞骗。不过后人不知道哪,个个都当真了。

    这个真不能急的……

    但真实的王雱呢,很聪明,王安石在做知县时,客人送来一只鹿和一只獐,他将鹿与獐关在一起,问才几岁大的王雱,谁是鹿谁是獐。王雱脱口而出,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客人惊得目瞪口呆。

    王雱是前年中的进士,但在这之前,已著书数万言。后来作策二十余篇,极论天下事,有人便嘲笑他诗文极佳,却不会填词,王雱立即写了一首《倦寻芳慢》:

    露晞向晓,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栏,登高榭,海棠着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怅被榆钱,买断两眉长皱。忆得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还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嘲笑者见之,立即闭嘴。

    才情惊人,几乎成了王安石变法中最重要的智囊,但此子性子急,心胸狭隘,是王安石与吕惠卿关系恶化的罪盔祸首者。这才是真实的王雱,而不是后人眼中那个神经病妖魔化后的王雱。

    但是王巨也陪着小心。

    王雱死后,王安石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了《题雱祠堂》祭奠: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这首诗王巨记不得了,只记得王安石大约用了一个凤鸟的典故,凤鸟是世人对孔子的尊称。千年梁木是也子的自谓之词,恐怕王安石心中不服气啊。

    想当初他进入东府时,国家是什么样子。父子俩努力,现在国家是什么样子。因此自傲地用了这两个词。然后立即召来邵雍等的大肆批判,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

    但也说明王雱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

    王巨唱了一喏后,细细地看着这个青年。

    长相文静,秀气,瘦弱。颇有点戏文里书生的样子,另外姿态有些顾盼自若,有才情。老子上位,即将改革,肯定有些小得意。

    但就是瘦。

    胖唐瘦宋哪,不过在王雱身上这个缺点就无限放大了。

    人一瘦,抵抗力能强吗?

    或者说国家一软弱,光有挤地皮管屁用哪。

    “见过子安,请坐。”王雱客气地说。

    傲气是有的,但也不是王巨想像中的眼高绝顶,抬着头用鼻孔看人。

    两人坐下,王雱让大伯上茶。

    “久闻子安大顺城之大捷。当我朝之王玄策,班超也。”

    “元泽兄,你折杀我了。我虽于大顺城之捷中有功劳,但主要功劳还是蔡公,况且蔡公也无王玄策与班超之能。”王巨说道。

    这两人,一个是一人灭印度,一个是带着三十人部下平定西域诸国的超级大能,不要说蔡挺了,王韶恐怕都不及。但宋朝就是有这样的能人,在这种内敛的环境下,也涌现不出来。

    “子安。这次下去看河,可看到百姓的苦难?”

    “看到了一些。好的,不好的。不过论苦,真正苦难的所在是边区。哪里不仅是苦,而且连命都保不住。”

    王雱语塞了。

    他疏忽了王巨的出身,那是被逼得十三岁就要做背骡子的所在,河北再苦,还能苦过那个小破寨子?

    王巨一笑,道:“元泽兄,这样吧,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马上我就要走了,临行前我只说两点。”

    “请说。”

    “第一个是天下财富的所在与分配,现在我分为三大群体,国家,顶级豪强与权贵,中小商人与农民。国家的财产包括矿坑、房邸、官田、国有作坊作院以及税务。国有资产还在,但税务已不足能偿还积欠。所以这个资产很可能是持平,或者是负资产。”

    “纵不负也差不远矣。”

    “第二就是最大的群体,他们可能占据国家人口的九成五,那就是中小商人与农民,但财产只占据不到四成。”

    “可能四成都不足。”

    “不错,余下的就在那半成人手中了。如果将这半成人手中的财产瓜分出来,那怕瓜分出来五分之一,国家能缓过来一口气,就连贫困百姓也能缓过来一口气。”

    “但是很难啊。”

    “我知道很难,但它不是我所要说的,我只说为什么这极少数人能占有这么多财富?”

    “这……”

    “权利集中与世袭,所以陛下下旨裁减恩荫,虽暂时因为器甲陋状揭开,压了下去,早晚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以后还会做一些退让,实际现在仍有恩荫,不是没有,比如宰相可以荫补四人,人数依然不少,并没有压住这个根源。我与官家也谈过,也听出来,令尊打算着手一些改变。”

    是改变,非是变法。

    那怕提出革新都可以,不能提变法。

    但这个王巨不想再提示了,提示了王安石也未必会听,说不定人家那也是为了表达一种决心。

    “我朝不是不富,关健就是这个财富分配出现了大问题,一是从根源上杜拒,二仅是略夺出一部分财富,由令尊决定。我真没那能力想清楚害关系。这是我说的第一条。第二条便是人。我朝为了防止权臣误国,层层架空层次监督,并且许以言臣风闻以谏。这本来是好事,然而发展到后面,由好变弊。首先办事拖拉,造成许多浮费产生。其次风闻以谏,真正权臣不敢谏,谏的只是弱小臣子,吹毛求疵,不做事则罢,一做事不论对错,总能找出缺点。这也是逼得地方官员不作为,以资历上位的原因。”

    “子安兄中的也。”

    “令尊说术,但有术不行。就象陛下查器甲,器甲只是一个方面,也要军队强大,两者结合,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军队。比如我佩的这把桃溪剑,它是利剑,在我手中只斩杀了几名敌人。但若放在姚兕等名将手中,早就喝满了敌虏的鲜血。然而放在普通的文臣手中,顶多只是一个装饰品罢了。我说的意思你明白吗?”

    “我懂了,就是有术还不行,还必须有人去执行。”

    “然而人在哪里?”

    王雱茫然了。

    “其实人人都是,我倒是想到了一条方法,但它缺陷很多。”

    “说说。”

    王巨将张居正的考功法讲了出来。

    不能说它不成效果,连天朝都采用了这种办法。

    国家又穷又落,赶忙发展gdp吧。

    d挤出来了,p也挤光了,那么最后为了gdp只好挤地皮。

    于是环境破坏掉了,河水与食品一起污染了,精神面貌也下降了,世风日下了,老太太跌倒都没人敢扶了,贫富悬差严重了,民间怨怼也加大了,农民老大哥掉到贫困的臭坑里爬不起来了。

    但反过来没有这个挤地皮,与发达国家差距怎能缩小?

    一个考功法,一个数据控,产生了那么多优点那么多缺点。

    这也给了公知吐槽的土壤。

    问题是宋朝的公知强大了一百倍,一千倍。

    王家父子都是聪明人,骗不得,王巨仔细地说了它的优点,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缺陷。

    “如果再配合陛下的那个新诏书,每一州县都有一名备用官员在,那么整个死气沉沉的官场就会活跃起来,官员再也不敢不作为。但缺陷同样很多,因此请令尊三思。反正我想出来了,可想到了其缺陷,甚至都不敢对官家说。”王巨老实地说道。

    这就是王巨思路的明确化。

    现在不怕王安石折腾了,那么索性将考功法搬出来,让王安石去大肆折腾吧。

    “是有点麻烦……”

    “那是,这非是你我智慧能想清楚的,需要大智慧大勇气的人去判断。”王巨道。

    你不行,我不行,只有你父亲才行!(未完待续)

第三九一章 斗将() 
“听君一席话,胜过十年书。”王雱说道。

    现在都知道宋朝是一个重病患者,大家都在找原因,有的找出部分,但不想说,比如司马光。有的找错了方向,比如赵挕;褂械墓兰普页隼戳耍凰盗艘徊糠郑热缯欧狡健�

    这些人都没有王巨说得彻底,这也不容易的。

    找出了病症所在,还要开药方,那肯定非是王巨所能胜任的了。

    这样想……

    王巨实际巴不得他能这样想。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聪明人,但那个比喻是用在吃螃蟹身上,现在第一个治病的人,那不叫吃螃蟹,而叫出头鸟。

    王巨才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有方法,但现在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是有效的方法,都是得罪人的活。

    王巨还是好心提醒道:“元泽兄,替我向令尊带一句话,凡事不能急,能拉拢的人尽量拉拢,这样减少矛盾,利于变动。”

    “重症非得虎药医了,子安,你不懂。”

    那我就不懂吧,王巨站了起来,说:“元泽兄,也是,毕竟你我年轻,许多是不大懂,今天就说到这里了,我得要回郑白渠,那边现在多在山区施工,我不大放心。”

    “祝君一路顺风。”

    “谢。”

    王巨走了出来,全二长子好奇地问:“那家衙内?”

    不能小视啊,就象赵顼,当初就是一个赵大郎,结果呢,成了大宋的官家。

    “王安石的长子。”

    “翰林学士王介甫的长子?”

    “你也听说了这个人?”

    “似乎很有名气。”

    “那是,”王巨笑了笑道。王安石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

    然而一动手,就开始犯错误,不要说变法啊。结果还没有动手,变法喊出来了。大伙儿一起急了。

    总之,赵顼与王安石都有些轻敌。

    “走吧,我们回陕西,京城暂时不是我们呆的地方。”

    一行人立即返回陕西。

    小别胜新婚,妃儿高兴地扑过来。

    “官人,怎么样?”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

    “有人。”

    琼娘都扭过头了,你这是培养妻子呢。还是在教女儿。她是不能急了,不过心中也有些艳羡。这种单纯实际也是一种幸福。

    而且她也感到王巨在努力地构建着这种比较单纯的幸福。

    比如陆平娶了奚家小娘子。

    比如王巨又将赵度、陶青、黄良三家人接过来居住。

    明为一家人,实际为七家人,大家和睦相处着,构建着一种比较另类的群体生活方式。

    反正有的她看明白了,有的她也未看不明白。

    好象外界的尊卑到了这里,忽然消失一般。

    但这一大家子真到了京城,会让人笑话死的。不过她看到妃儿在王巨怀中,一张开心的笑脸就象桃花一般绽放,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王巨与家人团聚了一天。又去了渠工。

    实际现在渠工离开王巨,已经能运转了。需要不是王巨技术,实际自始至终也不是王巨一个人的技术。侯可有功劳,杨蟠有功劳,程昉也有功劳,特别是一些古代水利实施上,这几人起初比王巨还胜过了一筹。王巨妙就妙在他的规划,数学,以及一些超前的理论上,当然,还有震慑力。

    不仅是对耕地的震慑力。还有对士兵的震慑力,有王巨在。这些军士真心佩服,既然佩服了。施工时便没有人偷懒了。

    但这个也是双向性的,王巨严惩贪墨,又为他们带来许多耕牛,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改善,包括那个共济会。

    王巨只转了两天,苗授几将便找上门。

    “这个我早就知道了,”王巨说道。韩琦走了,王巨比较开心,不然韩琦一直要增兵,不用多,再增五营官兵,王巨头就肿了。但韩琦在有在的好处,不在也有不在的坏处。比如这个甲器,不用王巨开口,韩琦等朝廷经济稍缓一点时,必能替他们讨要。

    现在钱明逸又来了,指望钱明逸?

    还不如指望西夏人学习辽国人略守那么一点信用呢。

    但这个消息是王巨到了京城,才从赵顼嘴中听来的,因此也没有对苗授他们说缺少器甲。

    王巨想了想又说道:“苗将军,王将军,姚将军,现在估计不行,财政太吃紧。等秋后吧……不过头痛,主要这不是我职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