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样的事情,一个不小心没有控制住,就会引发极大的灾难!
在中国历史上,学术界和思想界的纷争,是一定会影响现实的。
因为,中国,是一个以文化和思想、制度为纽带存在的民族和国家。
就像西方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存在一般。
西方宗教里的问题,譬如说,到底是主动去皈依上帝还是被动的被上帝皈依,就可以打一场三十年战争,打到死光一半男人。
而在中国,维护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人们同样可以不惧生死荣辱!
儒家有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
法家有吴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墨家更是道义,可以前仆后继,死不旋踵,即使是黄老,卫道,也是不怕牺牲的。
儒法若是真的陷入了理念和道统之争的泥潭里,不打个头破血流,大约是不会罢休的。
而且,一旦争执从学术界了官场,那必然会发生儒法两派官员的大对立。
到那个时候,就没有对错,只有儒法了。
所以,刘彻得在天平上放一个足以恐吓住他们的砝码。
而这个砝码,除了士大夫贵族们的堕落之外,没有其他可以真正威胁到他们的。
当然,这个事情,是不能说出来。
皇帝绑架贵族士大夫来威胁儒法?说出去多丢人啊!
“臣怎么能不气?”周亚夫勉强冷静下来,拜道:“陛下,此事就此停手吧……让儒法都不要再去争论了……”
刘彻却是微微一笑,现在怎么能停?怎么可以停?
好戏才刚刚开锣!
浓汁和毒血还在体内,若不趁这个机会,趁现在儒法力量均衡,国家稳定,外患基本杜绝的今天就挤破这两个脓包,放掉毒血。
难道还要等到将来?留给子孙后代?
一代人的事情,就要一代人来解决!
什么‘相信子孙后代更有智慧’这种话,其实就是在甩锅,而且,一定会让子孙后代付出更大的代价!
类似的事情,刘彻曾经在看的太多了。
所以,他清楚,当断不断,反而其害!
“丞相……”刘彻看着周亚夫,周亚夫立场亲近儒家,这不是秘密,而是公开的事实。
所以,刘彻整理了一下腹稿,道:“朕近日尝读史书,观尚书曰: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绝地天通!”
刘彻感叹着道:“朕自受命于先帝,获保宗庙,七年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朕大业初奠,乃欲法三王故事,定未来千载之制度……”
他望着周亚夫说道:“丞相,可愿成为朕的羲和?”
这已经是裸的诱、惑了。
周亚夫不傻,也不是文盲,当然听出了刘彻的话中的意思。
上古时期,三王五帝,共同开创和建立了诸夏民族和中国文明。
从此,东方的文化、社会、信仰成型。
而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最著名的改革,这就是颛顼帝绝地天通,分开神、人,从此宗教的归宗教,鬼神的归鬼神,世俗的归世俗。
这个改革的性是如此的强大。
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上,宗教、鬼神,从未成为中国的禁忌。
没有人能靠宗教成事。
哪怕是后世的活、佛也需要人民政府批准,方可转世!
所以,颛顼帝得以永载史册,垂青万世!
而现在,刘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他要仿效颛顼帝!再来一次绝地天通!
而这一次的目标是学术和思想!
学术的归学术,思想的归思想,政治的归政治!
这意味着什么?
周亚夫很明白也很清楚,一旦这个改革成功,那么,诸子百家的纷争大约就可以停止了。
就如现在长安城里的许多贵族家中,既供奉着家族先人的神主牌,日日祭祀,祈祷先人保佑,同时还供奉着其他神明。
信仰着八主的人,同样可以信仰二十八星宿,甚至他还可以供奉越地的巫神、草原的图腾乃至于未知远方异域之国的奇怪神明。
总之,他高兴就好。
而那些神明也不会责怪他,更不会强求着说——我跟你爹,你只能选一个崇拜。
诸神其乐融融的相距在一起,没有争斗,没有战争,谁灵验,谁的香火和血食就多。
正是这样的宗教观,使得自颛顼帝以来,中国从未有过宗教纷争,更不提战争了。
而如今,若天子的改革成功。
分开政治、学术、思想。
那么,未来,一个大臣,就既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里看儒家的忠孝仁义,读法家的《法经》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着墨家的《墨子》里的篇章,引申到自己的政策和理论之中。
诸子百家各派,则就必须像现在的诸神信仰一般,他们必须拿出真功夫来,证明他们确实比其他人厉害,才有可能争取到民心,得到信任。
从此,再也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儒法之分。
整个世界都将其乐融融。
但问题是——
这样的计划太宏大了!
整个历史上,也仅有颛顼帝做成了类似的事情。
当今天子要做此事,恐怕前路艰难!
但……
不知道为什么,周亚夫却忽然热血沸腾,感觉仿佛回到了二十岁之时,青春正茂的年纪。
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他的父亲周勃,才是那位被天下敬仰的大英雄。
某次,他精神振奋的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父亲大人,若以重甲为骑,岂非可以纵横无敌了?”
“阿仲啊,汝想的那个所谓‘重甲骑兵’的构想,太过于离经叛道了,不可行啊……”周勃如是说道。
而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大汉帝国不仅仅有了他当年构想的重甲骑兵,甚至更进一步发展出了胸甲骑兵,并将之用于实战。
实战结果是——他是对的,U看书。co他父亲错了。
这样想着,周亚夫就抬起头看着刘彻,他的君王,然后,他深深的拜道:“陛下有此宏愿,臣岂敢不从之?愿为陛下走牛马……”
“臣的丞相任期,也就这两年了……”
“临致仕之前,倘能为陛下大业有所贡献,臣的区区薄名又算的了什么?”
本来,周亚夫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
但想不到,临致仕,天子居然要玩一把如此大的赌注。
而这设想,更是如此的伟大和恢弘。
让周亚夫都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颛顼帝在羲、和辅佐之下,绝地天通,使人、神分,功垂万世。
而羲、和也因此永垂史册,甚至成为神,成为太阳和月亮!<;!……fgbqginfo……>;
第1391节 画大饼 一 除夕快乐()
“丞相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刘彻感叹了一声,在这个世界上,君臣和、将相和,总是艰难的事情。笔《趣》阁。biquge。info
而他与周亚夫的合作,君臣之间虽然一路磕磕碰碰,甚至闹过矛盾,但终究,两个人都清楚,对方不是那种会因为私利而败坏国事之人。
所以,最终,总会有一个人妥协、让步。
帝国的朝堂,长久以来,能够稳定,周亚夫的作用,功不可没。
刘彻甚至都有些舍不得周亚夫致仕了。
但,制度既然已经建立,就应该遵守!
刘彻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去破坏自己的制度,那与自己给自己掘墓没有差别。
“陛下打算怎么做?”周亚夫却是目光灼灼的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这场豪赌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丞相请去屏风之后稍等就可以了……”
“诺……”周亚夫点点头,笑着站起身来。
他忽然想起了七年前的那个下午,先帝命他藏入屏风之后,观察今上……
历史仿佛走了一个轮回,七年之后,今上又命他藏入屏风后静观其变。
………………………………
周亚夫藏好没多久,一位贵妇就蹬蹬蹬的闯入了这清凉殿之中,好几个侍从和宦官怎么拦都拦不住。
刘彻抬眼一看,就挥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去吧……”
“诺……”侍从和宦官们连忙自动自觉的退到两侧,人人心里长舒一口气,感觉从鬼门关前走了一次!
因为,这位贵妇的来头,实在太大了!
太宗孝文皇帝的嫡长女、太皇太后的心肝小棉袄、大汉帝国太长公主、当朝皇后生母、天子岳母……
如此多的头衔,都基于她身上。
使得她成这座长安城之中最尊贵的女性之一。
基本上,除了东宫太皇太后和薄太后,再没有女性能比她更有权势了!
刘彻站起身来,笑着道:“姑姑这是怎么了?如此动怒………”一边说着,刘彻就吩咐着自己身边的宦官:“还不快给太长公主备座?”
“哼!”馆陶却是气呼呼的提着裙子,说道:“皇帝,今儿个,你得给我一个说法……”
刘彻看着馆陶,当然知道,她所为何来?
但,他却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等馆陶坐下来后,惊讶的问道:“姑姑要朕给一个怎样的说法呢?”语气却悄然间加了些寒意。
馆陶却是气呼呼的道:“皇帝,姑姑听说,皇帝要重建长安九市?是不是有这个事情?”
“嗯,确有此事!”刘彻点点头,不动声色的答道。
“那为何姑姑要买几个商铺,少府那边竟然不卖?”馆陶盛怒的问道:“这少府卿是不是不想做了?”
此时此刻,帝国的太长公主,才是那位霸道的馆陶主。
“少府卿是奉朕的命令行事的……”刘彻淡淡的说道:“姑姑以为,朕做的是对,还是错?”
这一句话,立刻就将馆陶的语言全部堵在嘴里。
“姑姑……”刘彻站起身来,道:“您是朕的长辈,是社稷的太长公主……贸然插手商贾之事,恐怕,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九泉之下,将毫无颜面,朕也将愧对天下,愧对祖宗……”
“皇帝……”馆陶闻言,想要反驳,但临到头来,却说不出话语。
确实,她是这个长安城,甚至是全天下最有权势,最为尊贵的女性之一。
但……
现在在她面前的是大汉天子!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口含天宪,操生杀之大权的天子!
而刘氏天子,每一代都有杀自己的亲戚的传统!
太宗杀弟、杀舅,先帝杀吴王、楚王。
而眼前这个女婿,更是杀了四位堂叔,囚禁了一个,废黜了一个。
传闻之中,甚至前不久燕王刘定国之死,也与他脱不开干系。
而馆陶,却只是一个女人。
而且,还是一个权势和富贵全部都来自他人的女人。
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眼前的这个男人所给与的。
不客气的说,若女婿不再亲近和宠溺皇后,她这个所谓的太长公主与她的那些妹妹恐怕没有什么区别。
撑死了也就不过是一个可以在家里欺负欺负老公的公主罢了。
哪来今天的风光?
毫无疑问,馆陶是一个聪明人。
而且是一个没有节操的聪明女人!
先帝在位时,她就可以不顾体统的帮着拉皮条,上贡歌姬、,以讨皇帝弟弟的欢心。
而在历史上,在她晚年,讨得武帝一笑。
这位太长公主,拖着六十岁的高龄,亲自下厨,穿着厨娘的服装给武帝做饭。
甚至,让武帝高兴,将自己的宅子也送给武帝当行宫。
可谓是毫无底线!
这几年,刘彻没有怎么去管馆陶。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彻就没有打击和约束过她。
不然,馆陶怎么会这么乖?
馆陶虽然不是聪明的女人,但她却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她一看刘彻脸色不对,立刻就将自己的怒气和不满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忙道:“既然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怎么不早说……”
她嘻嘻笑着,略微尴尬的自己给自己找台阶:“姑姑这也不是因为想要赚点钱,补贴家用嘛……”
馆陶这一辈子,有两个事情,始终是她孜孜以求,贪婪的想要拼命擭取的东西。
一个是钱,赚钱,她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在这个长安城甚至在整个天下官场,人人皆知,馆陶长公主的招牌,那是黄金做的。
收了钱,肯定办事,童叟无欺!
两年前,馆陶再也做不得这种生意了。
因为刘彻斩断了她可能操作朝政和人事的触角。
东宫方面也退政清修,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