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韩剧根本不敢不回答刘彻的这个问题。
因为,虽然正使不懂汉话,但随行的其他人,却懂的。
在匈奴国内。投降和逃亡的汉臣之间。可不是一团和气。盯着他这个位置和地位的人,不知有多少!
因此,韩剧斟酌了一下用词,挺起胸膛,答道:“回禀太子,吾主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自长城以南数万里草原。无垠国度,确实皆归吾主治之!”
刘彻不动声色的赞叹了一声。问道:“如此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地域,想必物产丰富,定然有着我汉家未有之物事使者试举一二,为孤言之!”
韩剧却忽然噎住了。
刘彻的意思,在他看来已经很明显了。
这位汉室的太子打着好奇和求知的幌子,来跟他套匈奴的内情。
要不要说?
韩剧微微想了想,却无法决断下来。
原因很简单,说吧,对于他来说,简直无法接受,这是**裸的背主啊!
对于他这新附军来说,背叛自己的主子,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可要是不说……
韩剧偷偷瞄了一眼自己周围的那些同僚。
匈奴人可是很骄傲很自大的。
韩剧很清楚,假如对刘彻的这个问题他不能给出一个让刘彻满意、匈奴人也满意的答案,那么,回国以后无数的小报告就会堆满单于的案头。
甚至不用回国,那位匈奴贵族的怒火就能杀了他!
刘彻却是好整以暇的看着韩剧,问道:“贵使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开场的这些问题,刘彻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推演过的。
简单的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挖好了坑,等着韩剧跳下来的。
事实上,刘彻在河东的时候,就已经跟那位匈奴的降臣有过深入的交流,问了许多关于匈奴的问题。
在那位已经落户河东的前匈奴某部落的贵族口中,刘彻差不多知道了一些现在匈奴的社会风气和政治习气。
此刻的匈奴,自认为宇内无敌。
是以无比骄傲自满。
而且随着国势鼎盛,匈奴人,至少是匈奴的贵族,开始讲逼格了。
想想看天朝改开初期,那些技术和不传之秘是怎么被霓虹人偷走的?
无非某些官僚要面子,急于宣扬我大天朝地大物博巴拉巴拉的。
而炫耀是人之常情,就连项羽都说‘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
刘彻不认为,匈奴人能抗拒得了这个人类得通病!
所以,刘彻这个坑,就是引出那位藏在韩剧身后的匈奴正使。
嗯,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了,比起汉奸什么的,真正的鬼子,反而更好忽悠。
韩剧却是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此刻,他感觉自己被刘彻逼到悬崖边上。
说,还是不说?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
他想过干脆撒谎或者编两个没有的东西,应付一下刘彻,但,当他看到刘彻炯炯有神的双眸以及周围同僚们火热的眼神时,他不敢了。
诚然,他可以撒谎或者编个假话忽悠一下刘彻。
但是,这种事情,要是传到正使甚至单于耳中,那他就是死罪啊!
此刻的匈奴,就像一个暴发户。
看着家里的千万家产,急于想找一个人来炫耀炫耀。
可惜,一直以来,唯一一个可炫耀对象,对于匈奴都不太感兴趣,更别说匈奴那些远在西域的仆从和附属国了。
韩剧非常清楚,要是汉朝太子主动问他匈奴帝国的强盛和丰饶这种问题。他却没有老实的帮着单于炫耀和宣示匈奴帝国的伟大和富饶,那回了单于庭,单于能把他活活吃了!
可不止是汉人好面子。匈奴人同样也要面子!
可是,说实话吧……
韩剧却有些抓瞎了。
他是汉人,还是竭尽全力的巴结和讨好匈奴贵族的汉人。
在单于庭的这三十多年,他跟着他父亲,就学会了一件事情,怎么伺候好匈奴贵人,怎么拍马屁。
至于西域诸国。他去都去过,更不曾关心过哪些小国有什么。
换句说,他是一个嘴炮党。而不是一个实干家。
至于匈奴国内的实干家汉人降臣们,在今年的那次风波中不是跟着右贤王一起去见老上单于了,就是跟着中行说被贬去北海洗冰雪澡了。
剩下的寥寥无几。
韩剧,感觉无比棘手。
刘彻却是笑眯眯的进一步逼道:“难道说。数万里草原。无垠国度,竟无一物可胜我汉室?”
刘彻这话一出口,不止韩剧恶狠狠的看着他,就连周围的其他人,也纷纷恶狠狠的看着他。
对于这些人来说,匈奴,就是他们的主子。
主子受侮,就是他们最不可接受的事情!
于是一个个怒目圆睁。盯着刘彻。
刘彻却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没有说话。但那脸上的表情却仿佛在说:‘啊呀,吹牛逼吹不下去了吧?’
终于,有人忍受不了自己的主子被如此轻视,极度的自卑之下,他站出来,对韩剧用匈奴话催着:“韩副使!你若不行,那我就去告诉须卜哥哥,叫哥哥来说!”
刘彻听着那叽里咕噜的鸟语,笑眯眯的给自己倒上一杯酒。
他知道,鱼儿已经咬钩了,剩下的就等着收获了。
韩剧闻言却脸色大变,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些同僚是什么货色。
毫不夸张的说,他要是在此刻出现纰漏,这些人肯定会非常乐意接过他的副使身份。
更严重的时,此次的正使姓须卜,乃是匈奴王室之外的三大家族之一的成员,与他攀附的且居家族相比,更加尊贵、显耀,而麻烦的是,且居家族是呼衍氏的马仔,而呼衍氏与须卜氏,那是政敌啊!
要是被那位知道了,毫无疑问,他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打击政敌的马仔的机会!
正在韩剧尴尬之时,门口的宦官喊道:“匈奴正使觐见太子!”
霎时,韩剧的脸色变得雪白起来。
他很清楚,他被人卖了。
毫无疑问,那些跟随的同僚,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拉他下马了!
刘彻却笑着站起身来,看向从门口走进来的那一行人。
在刘彻的视线之中,进来的人大概有六七个。
这些人,显然不是汉人,他们的极为矮小,大概与霓虹人有得一拼,基本上都是一米六以下的个头。
但是,他们的四肢粗壮,身体强健,头上的辫子被编得极细,他们的鼻孔比中国人大得多,耳朵大而厚实,耳垂上挂满了黄金制成的耳环,走起来路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毫无疑问,他们是真正的匈奴人,而且是血脉纯正的匈奴贵族!
当先一个穿着绸衣,似乎在模仿着汉人举止的匈奴贵族向前一步,用着颇为吃力的汉室礼仪,对着刘彻微微躬身而拜,嘴里叽里呱啦的说着刘彻完全不懂的词语。
但好在有翻译!
一旁跟着刘彻前来的一位侍从立刻轻声对刘彻道:“家上,匈奴正使说: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最忠心最忠诚的臣子,须卜雕难向汉朝屠奢问安,并祝福您撑犁保佑您!”
刘彻来之时,这侍从已经向他恶补了一些匈奴的常识。
譬如,匈奴人称呼自己的太子,并不是直接称呼为左贤王,而是左屠奢王,屠奢这个词语在匈奴话里就是贤的意思。
至于撑犁,则是上苍的代指。
是以匈奴并不称呼自己的单于为单于,而是称为撑犁孤涂,意为天之子,单于这个名,只是对外界的说法,真正的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贵族,从来不会称呼自己的单于为单于。
这就像汉朝的臣子从来不会称呼自己的皇帝为皇帝,而称呼天子一样。
刘彻闻言,对那侍从道:“请转告使者,就说孤安,谢谢他的问好和祝福,孤也会祝福他泰一神保佑他!”
外交嘛,就是一群衣冠禽兽在一起用着冠名堂皇的词语,相互问候对方祖宗的行为嘛。
刘彻虽然没搞过外交。
但他在穿越前,天天受ccav熏陶,看多了天朝外卖部的发言,自然知道怎么回应了。
侍从官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
那匈奴使者抬头冲刘彻笑了一下,又叽里呱啦的说出了一大堆话。
等他说完,侍从官就开始翻译起来:“家上,匈奴使者说,听说汉朝屠奢想要了解大匈奴撑犁孤涂统治的国度的富饶与广袤,作为大匈奴撑犁孤涂最忠诚的臣子,他愿意向家上解答一二!”
刘彻闻言,立刻露出一个‘兴致勃勃’的神色,道:“固所愿尔!”
这话倒是不用翻译了。
因为这话对匈奴人来说,就好比后世的天朝宅男,再怎么不通鸟语,三克油这话总该明白是什么意思吧!(……)R1292
S
第两百九十一节 忽悠匈奴人 2()
须卜雕难一来,韩剧连忙站起身,堆满笑容,自动自觉的站到须卜雕难身后,低着头,肃穆而待。===
须卜雕难微笑着学着汉室的礼仪,对刘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只是,须卜雕难在经过韩剧身边说,叽里呱啦的用着匈奴话对韩剧轻声说了两句。
刘彻注意到韩剧闻言之后,脸色霎时变得雪白,身子都开始颤抖。
这就是奴才的遭遇了。
不管他怎么拼命的巴结主子,稍微惹怒一下主子,过去的一切都可能归零。
更何况,匈奴是一个奴隶制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须卜雕难训斥完韩剧,就毫意的来到刘彻身前,恭身再请。
刘彻注意到,在须卜雕难行礼的时候,在场的其他人,包括跟在须卜雕难身后的几个匈奴贵族都微微的低头躬身,将右手放在胸口,根据刘彻了解,这是匈奴人对上位者表示恭敬和顺服的礼节。
然而,有一个人却很淡然。
而且这个人很年轻。
大约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他的样貌也与匈奴人有些不同,生着一双碧色的眼眸,个头虽与周围匈奴人差不多,但看的出来,此人的地位,至少与那须卜雕难是对等的,甚至,很可能,此人的地位还要高于须卜雕难!
“他是谁?在匈奴国内是什么地位?”刘彻有些好奇。
但刘彻来不及多想,微笑着与须卜雕难对坐下来。
一坐下来之后。须卜雕难就颇为热情的为刘彻倒了一杯酒。
跟想象中的野蛮、无理、嚣张跋扈的匈奴贵族不同。
这位匈奴正使,须卜雕难颇为文艺,准确的说。他有些文青。
这从他身穿绸衣,虽然很不适应汉室的礼仪,但却一直在坚持着用汉朝礼仪向刘彻表达就能看出来。
刘彻微微一想,就释然了。
匈奴的贵族,尤其是上层贵族,随着匈奴的不断胜利,版图和势力的不断扩张。
他们虽然依然逐水草而居。但是,人类天生就是追求更好生活和更愉悦生活的物种。
匈奴人怎能例外?
若刘彻没有记错的话,中行说在老上单于面前受宠不是因为他有多忠诚于匈奴。
比中行说更忠实的狗腿子。匈奴人多的是!
关键点就在于,中行说帮助老上单于成功的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打压下去了匈奴国内的贵族的享乐主义。
根据刘彻了解,大抵中行说是这么跟老上单于说的:‘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这些话。简单的来说,就是来自汉朝的丝绸与精美的饰品以及美食。腐化了匈奴贵族,所以要赶快的改变的这个局面贵族们都明白,汉朝的东西没有匈奴的好。
类似这般的对话,其实在未来两千年的游牧民族兴起过程,无数的汉奸用过无数的话语,跟他们的主子重复过类似的话。
不管是辽金蒙元还是满清。
然而,事实证明了,这样的整风运动,根本没有效果。
后世的满清贵族们还没入关呢,就已经被糖衣炮弹腐蚀的差不多了。
入关之后更是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三藩之乱,全靠绿营在打。
如今,老上单于已死,新单于上位,顽固派的右贤王也被铲除了。
这么一来的话……
刘彻用都能猜到,匈奴国内的享乐主义重新抬头了。
而且这一次,匈奴人在憋了十几年后,爆发出来的威力,肯定远超想象。
眼前的这位正大光明的穿着绸衣来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