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⒉恐诨褂衅拮佣
“依我看,杀了猎骄靡的后代,然后,咱们各自谋生去吧!”
此人的说法,立刻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对乌孙现在多数的部众来说。
他们恨匈奴!
但更恨将他们引上这条绝路的王族!
要不是猎骄靡跟他的儿子们,打起了挑战匈奴的主意,想要取而代之,结果不自量力,落得如今的下场。
他们一死百了,却苦了自己!
却全然忘记了,当时,全族上下,都在怂恿和鼓动,对匈奴不服,要取而代之。
只剩下极少数的王族忠臣和侍卫,看着这个景象,每一个人都是绝望无比。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这么多天来,每每夜深人静,他们也难免会去憧憬,若当初没有跟匈奴翻脸,而是匈奴西进,哪怕是当炮灰,也比现在这样强!
而那个只有五岁的小男孩,则看着这一切,瑟瑟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目光所及之处,那些过去的部众和手下,看向他的眼神,都透着种种不满和恶意他蜷缩成一团,只能闭上眼睛。
“你们眼中,还有没有先王?有没有乌孙?”此刻,一个高挑的倩影猛然站起身来,她拿着一柄长剑,猛地刺进了一个叫的最凶的人的胸膛,然后一脚将他踩在地上。
“在阴山时,先王,让大家活命,甘愿赴死!”她的深色眼睛里透出些冷然的杀意:“在狼居胥山,大禄断后,又率领百骑,迎向追兵!”
“在兰湖,给我们找吃的,昆盾舍生忘死,带人引开了东胡跟楼兰的追兵!”
“先王跟王族的诸位,我们,乌孙能延续,不惜送死,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先王的子嗣的吗?难道就不怕天神震怒?”
“况且,乌孙还有复兴的机会!”她抽出长剑,然后将之展示给部众看。
“制造这把剑的国家,能帮助我们……”她大声的道:“就像当年冒顿帮助先王一样,乌孙,一定能报仇雪恨,将军臣还有尹稚斜,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全部抓起来,砍掉四肢,将头颅插到木桩上,就如同当年的月氏王一般!”
看着这个女子,人都沉默了。
甚至退避了。
不为什么。
就因为,她是现在乌孙部族里威望最高的人。
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她是匈奴人。
她的母亲,是老上单于的女儿,作为羁绊政策,嫁给了猎骄靡,然后生下了她。
换句话说,她是现在乌孙王族里的最后一个女性。
而能从这万里追杀中活下来,这个女子,当然依凭的不是美貌或者温柔。
而是狠辣和冷酷。
在昆盾死后,她就一直以莫大的毅力和冷静果敢的判断,带着族人,克服了种种困难与艰辛,跋涉到此。
在这个过程里,她曾经受伤,曾经頻死。
但依旧活了下来,带着大家,终于逃到了这个能稍微喘息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威望和威信,慢慢树立。
乌孙本来就有着女子执政的传统。
过去,来自匈奴的夫人,甚至可以左右乌孙的国政。
况且,她的话,也勾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感情。
乌孙的王族,不管有多大的错误。
但他们能自己这些人,不惜自己的生命。
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人很难愤恨。
这也是为什么,一路上,虽然很多人逃亡,但却基本上没有人,去跟匈奴人告状泄密的人。
不然,这支残部,早就被消灭在草原上了。(。)
ps:真是不得不服老了!
两三年前,我还可以通宵的dota开黑,第二天还能跟个没事人一样。
现在却沦落到了,连稍微熬夜,都要萎靡两三天,头昏脑涨的地步!
真是悲剧!
我一直以为我还很年轻的说……请访问et
第七百七十八节 鲜卑人的野望()
时隔将近七个月,张未央再次来到了鲜卑山脚下。
上次来到这里,张未央是被人裹胁着甚至可以说是绑架着来的。
所以,心情很忐忑,也没来得及仔细观察附近地理情况。
但,这次不同。
鲜卑人对张未央这个‘老朋友’的到来,非常欢迎,甚至有骑兵,在张未央刚刚踏入鲜卑地界的时候,就来迎接。
只是,看着眼前的一切,张未央却开心不起来。
上次来到鲜卑山时,还是冬天,大雪纷飞,整个世界都被厚厚的积雪所掩埋。
但张未央这次再来时,却正是盛夏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
山峦脚下,平原之中,河流之畔,更是有着纵横交错,被人为开垦和划定出来的许多土地。
无数衣不遮体,最多只穿了个草裙、兽皮的奴隶,在一些鲜卑人的驱赶下,在这些土地中耕作。
由于近来,怀化跟鲜卑与乌恒之间的贸易越发频繁,所以,在这些土地里,张未央看到了许多的农具。
譬如青铜耒和青铜耜这样的在中国现在已经逐渐被淘汰出主流农具中的工具——当今天子极力推崇和鼓励百姓使用铁器,多次下诏说:朕嘉以恶金为器者。
所谓恶金,就是铁的学名,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曾经的王者,称为美金的青铜器。
在天子鼓励下,加上铁器确实比旧有的青铜农具坚固、耐用,当然最的是廉价。
因此,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青铜农具都被淘汰。
这些淘汰掉的青铜农具,在中国内地。买得起它们的人,不愿意用它们,愿意用它们的,又买不起……
于是,这些淘汰品,统统被商人们运出国界线。
卖给了南越、闽越甚至匈奴。
只要有人需要它们。并且出得起价钱。
商人们才不管,这些客户是哪里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呢?
“商贾果然尽为五∈∈,蠹,皆可尽杀之!”张未央看着这样的情况,在心里对商贾的感观,不由得跌了无数个等级。
作为一个军人,张未央很清楚。
铁兵器能杀人,青铜兵器也同样能杀人。
在中国之外,夷狄之中。
这些潜在的敌人对中**队。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他们的弓矢。
而青铜箭头,正是夷狄们所使用的最好的箭头,也是对汉军士兵最大的威胁。
换句话说,这些商人,将青铜器输出到夷狄之中。
在未来,很可能夷狄。利用这些青铜器,重铸成箭头。反过来,打击汉军,造成同袍的伤亡!
只是,张未央很清楚,这种向外输出青铜器的事情,不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队率能阻止的了。
甚至。就是都督,也可能无能为力!
在这个买卖里,不仅仅有商人参与其中,也有一些贵人在其中若隐若现。
“使者,我族大人。在石室恭迎使者……”
张未央在这些‘井田’前看了一会后,就有着鲜卑的贵族前来招呼他。
张未央闻言,点点头,在心里暗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了下来。
张未央有种直觉,这鲜卑人,在未来,可能成为怀化的隐患。
跟着那个鲜卑贵族,张未央再次走上鲜卑山,然后,被带到一个石室之中。
在石室的门前,张未央看到了一个恐怖的事物。
有几个明显是鲜卑人的男子的脑袋,被挂在了洞口的门前。
他们的血肉虽然已经风干了,但头上的发型,无可置疑的告诉了张未央,他们是鲜卑人,而且是鲜卑贵族。
“这些是秃发鲜卑的****,妄图挑战大人的威权,因此被大人惩罚他们的灵魂,永生永世,在地狱中哀嚎,不得回归祖神的怀抱!”那个迎接张未央的贵族,看到张未央诧异的神色,因此得意洋洋的解释着。
对他来说,或许,这是在汉朝的使者面前,宣扬自己的首领英明神武和强大的好机会。
但,张未央听了,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一般的滚动着。
他想起来了,这些脑袋中的某个人,去年他随徐坚来此时还见过。
“他是秃发鲜卑的大人……”张未央马上就从记忆找出了那个当初跟丘可具似乎地位平等的鲜卑酋长的容貌。
“他被杀了吗?”张未央在心里思索着。
若此事属实,张未央知道,鲜卑不是可能会成为隐患,而是一定会成为隐患。
‘疯王’丘可具,正走在诸夏的先王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上。
轩辕黄帝,先杀蚩尤,再败炎帝,于是,一统诸夏,成为始祖。
…………………………
丘可具,现在的心情是很好很好的。
他拿着手里那本崭新的《论语》如痴如醉的看着上面的。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他赞叹着:“夫子的教训,真是每读一次,都能令我有新的启发!”
管仲是谁?丘可具大抵是听说过的。
据说是汉朝古代一个国家的名臣,他辅佐当时的霸主齐国的国君,联合诸侯,扫清夷狄的威胁,重塑了中国的地位和诸夏的自信。
“我如今,大抵与管仲的情况类似,黑山鲜卑和秃发鲜卑,已经臣服,如同管仲击败楚国,压服晋国一样,接下来,我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鲜卑部族,皆服从我的令!”
在这鲜卑山附近两千里的地盘里,除了鲜卑和乌恒外,还生活着许多的野鲜卑和野乌恒。
这些部族,是过去鲜卑和乌恒内部斗争的失败者,被驱逐出去的罪犯后代。
丘可具相信,只要能收复这些零散在广大的群山之中的野鲜卑,野乌恒甚至丁零人和扶余人。那他的力量,自然就会强大起来,到那个时候……
“先灭乌恒……”他的眼神望向远方:“再伐匈奴……”
“将来,或许未尝不能去长安,问问汉鼎之轻重……”
这样想着,丘可具就忍不住的傻笑起来。
但。他很清楚,现在的鲜卑,别说是匈奴、汉朝,便是乌恒也可能打不过!
鲜卑人男女老少,全部加起来,可能也就十万上下的人口。
而汉朝仅仅在所谓的安东都护府境内,就有着数十万的人口。
若加上濊人、真番、韩国的臣服部族,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动员起一支人数比鲜卑人口还多的军队来!
而且,汉朝的军队。在装备和素质上,都远远强于鲜卑!
甚至,就是鲜卑人过去赖以为骄傲的身高以及体格的健壮,也不如汉人!
“大人,汉朝安东都护府都督使者到了!”
丘可具正在思考的时候,有人走近石室,对他说道。
“快请,快请!”丘可具马上就露出一副像见到亲人一样的笑容。热情无比的大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汉使远道而来。真是让鲜卑上下,蓬荜生辉!”
然后,张未央高大健壮的身子,就出现在了这个石室中。
丘可具在见到这个汉使的瞬间,也一下子呆住了。
张未央今年还不到二十岁。
但他却已经长到了足足八尺之高!
在来到新化后,良好的营养和经常的锻炼。让这个过去邯郸城里瘦弱的小子,已经发育成了一个魁梧大汉。
至少,对身高普遍不足七尺的鲜卑人来说,八尺高的张未央,已经是个巨人!
更可怕的是。最近半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锻炼张未央的四肢肌肉,变得异常发达起来。
他身上穿着的甲胄,更在某些程度上,凸显了他的身高和强壮。
“汉朝好像随便一个军官,都是这样的强壮高大!”丘可具看着张未央的体型在心中感慨。
此时的中国,最好的丈夫,最优秀的人才,最聪明的才子,他们的第一选择,都是入伍。
上至列侯,下至豪强地主士大夫,他们的后代,若是有条件向武将发展,那么,全家都会投入一切来帮助他学习武艺,锻炼武术。
尤其是刘彻将兵家的名著当成白菜一样刊印,出售给那些贵族士大夫家族后。
这种情况,就更是愈演愈烈。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军人,尤其是军官的素质,冠绝全球。
所谓一汉当五胡。
可不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
在这个世界上,决定战争胜败的最终因素,只能是人,也唯有人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吾乃大汉安东都护府都督麾下卑将张未央!”张未央一进石室,就挺着胸膛,从怀中取出那封薄世亲笔写的信,递给丘可具,说道:“奉都督之命,前来与贵族协商一件事情……”
丘可具接过信件,现在,汉话已经成包括乌恒和鲜卑在内的整个东北方向诸多民族的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