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两千年后的那个****,连人民公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能成为官腔。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理想和理念,不能成为官僚们利用的口呢?
但刘彻并不打算阻止这个过程,也不愿意阻止。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世俗国家,一个现实政权。
什么神魔佛道,什么君子礼仪节操,最终都要服务于现实。
理想主义者或许存在,但从来都不适合执政。
墨家想要发展壮大和生存延续,他们必须向世俗低头和靠拢。
至少,一个重视技术和科学发明的官僚,总比一个满口仁义道德,平时束手清谈,临事一死报君王的废物强。
当然,墨家也不是全然无害。
它超前的组织和内部强大的纪律,或许在未来,将成为刘彻的子孙的头疼事情。
甚至极有可能成为革命的温床。
但,这与刘彻无关。
真要有那么一天,估计他已经骨头渣子都不剩下了。
刘彻只要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墨家会顺从他的意志,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就可以了。
除了钜子的制度发生了变化。
墨家也在刘彻的意志下,开始了在其内部改革关于墨者的评定机制。
现在,想成为一个墨者?很简单,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当然,墨家内部的考试跟考举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不仅仅要考理论,还要考实际动手能力。
想成为一个墨者,你不仅仅需要学习墨家的相关著作,熟记各项常用技术的要领,还得具备水准线以上的动手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修好或者组装好指定的机械。
这个制度的引入,使得刘彻能保证:即使有投机分子和官僚们混进了墨家,甚至掌握了大权,但是,这些投机分子和官僚,也将具备水准线之上的科学技术常识和能力。
这样,最起码。诞生的官僚,也是工程师官僚。
足以保证墨家就算变色,也不会脱离它的本质。
现在,墨家在刘彻的引导下。慢慢的走上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学派,已经踏上了正确的道路。
而儒家向来脑洞最大,求新求变。
法家也没闲着,儒法并举的口,喊的震天响。
唯有黄老派。依然是一潭死水,没有看到类似儒法墨这样的变革迹象。
这让刘彻有些担忧。
甚至有心想要下场,教一教黄老派的渣渣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演变了。
因为,黄老派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是非常。
它是个润滑剂,能调和和兼容许多不同意见和分歧。
若是没有黄老派在诸子百家之间充当缓冲和调和,儒法墨恐怕已经打出狗脑子了。
但在心里犹豫再三,刘彻放弃了这个决定。
倒不是他忽然有节操了,要脸了。
而是,现在黄老派还没尝到刻骨铭心的失败滋味。
他们依旧自我感觉良好。
你无法叫醒一个在装睡的人。只有在黄老派尝到了挫折和失败,跌落深渊后,他们知道疼了,才会要去变革。
而刘彻若是亲自下场,利用皇权,逼迫黄老派内部进行改良。
或许能给他们续命。
但这样做,却极有可能害了黄老派。
没有吃过苦头的人,怎么可能懂得发展的性?
这样想着,刘彻就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些家伙。
“少府,上林苑的扩充报告。朕看过了,立意不错,但方案再议吧!”刘彻淡淡的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刘舍说道。
后者闻言,立刻就拜道:“诺!伏唯陛下圣裁!”
在政治上。很多时候,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仔细。
就像后世图朝的boss讲话:某个工作,总的来说,发展趋势是好的。
但其实潜意思就是——你们的工作出了大问题,回去给劳资好好反思!
刘彻此时的意思,也是一样的。立意不错——想法正确,方案再议——但你的方案烂得让朕看不下去,回去重做!
“墨校那边,最近情况如何?”刘彻扭头笑眯眯的看向杨毅问道,对杨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就不能打这些哑谜了,跟他们讲话,必须讲清楚,所以,刘彻顿了顿就接着道:“朕听说,卿将许多前去报名的列侯子侄,拒之门外,这可不好!国家勋贵,立志向学,无论如何,这态度总是好的嘛,孔子说:有教无类,墨翟也曾说过要‘兼爱’,朕以为墨家的胸怀要大一些,对待人才的态度要更宽容一些,不能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嘛……”
墨家,现在主流是理想主义者。
上上下下,都是墨翟思想的真爱粉。
这样的团体,有着很高的道德洁癖和要求。
别说是弟子门人了,哪怕是记名弟子性质的墨校学生,他们的要求也严苛到令人发指。
最近,就有许多列侯跑来跟刘彻告状,说他们的子侄去墨校报名,结果被人扫地出门。
哪怕勉强混进去的,常常也待不了几天就被清退。
墨家的墨者,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在了墨校学生身上。
要求他们跟自己一样,素衣节食,兼爱天下,赤脚蓑衣。
这怎么可能嘛!
而且,这么高的要求,也不利于墨家的发展壮大。
更的是,理想主义者容易走极端。
而中国从来不需要主义的极端分子。
刘彻从前,最讨厌的就是慈航静斋那样的自以为是的家伙或者派系。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现实一点比较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贵族勋贵子弟和官僚渗透到墨家内部去,有利于墨家的发展。
君不见,在后世,连佛教,都要顺应中国人民的要求,进行本土化。
汉传佛教在本质上,跟印度佛教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八百四十六节 善后 3()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赞赏!
刘彻发话了,墨家当然是唯有服从。
“诺!”杨毅深深的匍匐在地上,说道:“臣谨奉诏!”
而紧跟在杨毅身后的墨苑苑监成奉也跪下来说道:“愿为陛下效死!”
成奉是刘彻最早安插到墨家内部监视和监督墨家活动的官员之一。
这是防止墨家失控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毕竟,像墨家这样具有高度组织,还掌握了科学技术,同时有着极大行动能力的学派,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尽管历史上,墨家从未对自己效忠的政权或者君王,发动过的阴谋和叛变。
但这个学派的思想和行为,却是如此的特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皇帝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真正信得过的人或者派系。
凡事留一手,遇人防三分,是一个合格皇帝必然的性格。
将此事决定下来,刘彻就看向汲黯和跟在汲黯身边的颜异,说道:“大将军已经跟朕上了请辞奏疏,上呈了大将军印玺,朕已经同意了……”
这话落在众人耳中,却不啻是地震。
大将军魏其候窦婴是当今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同时也是今上潜邸之时,曾经保驾护航的重臣。
尽管当时魏其候从未明确过今上为太子,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几乎是在为今上铺路。
然而,如今,这位重臣,丞相之下的最高武将,却在悄无声息之中,上疏请辞大将军之职。
而且背景还是武州塞汉军大胜,王师即将迎来平城之后。汉匈之间决定性的会战胜利。
这不得不让人多想一下,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原因和信息。
魏其候的垮台,是否意味着窦氏外戚的衰败,薄氏外戚的重新崛起?
魏其候究竟是为什么垮台的?
这其中值得深究的意味。实在太多,释放出来的信,也实在太多。
刘彻自然知道,此事必然会引发朝野的广泛猜测。
所以,他就直接了当的说道:“此事。是章武侯与朕商议之后,决定下来的事情,大将军请辞后,将外放为清河郡郡守!”
听到刘彻这么一说,其他臣子连忙将自己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揣测扔到爪洼国去。
他们顿时就想了起来,窦氏外戚,还有章武侯这么一座定海神针在。
章武侯只要还活着,他就依然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今上非常尊敬自己的这位舅祖父,常常会过府请教。
“朕已经决定。拟诏任命章武侯为大司徒,位在三公之上,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刘彻缓缓的说道。
为章武侯窦广国发明大司徒这个全新的官职,既是对窦氏的补偿和安抚,同时也是对窦广国给汉室鞍前马后,做牛做马,甚至背锅数十年的辛勤生涯的奖赏。
反正,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在其死前。让他享受一会超三公的待遇和荣誉,这既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免得八卦党们乱传消息,同时也是为日后收拾某些窦家的不肖子孙做个铺垫。
但此事落在他人耳中。却比窦婴丢掉了大将军的反应还大。
自萧何之后,汉室再未有大臣享受到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这三项人臣最顶级的荣誉。
时隔数十年,在萧何死后近五十年,终于出现了新的大满贯得主。
每一个臣子的内心都是激动的。
在窦广国以前。几乎人都认为,瓒文终候萧何的谥之后,国家基本不会再授予臣子大满贯荣誉了。
因为萧何的功勋,实在是令人高山仰止,难以超越!
他是汉王朝的奠基人和法律的制定人,他是长安城的建造者和汉室制度的创始人,同时,他还是被高皇帝评价为功臣之中功劳第一的大臣。
如今的凌烟阁之中,供奉的第一座雕像,就是这位瓒文终侯。
雕像的底座,铭刻着当今天子亲笔所书的评价:相国萧公依日月之未光,守山河之重信,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功冠群臣,流芳千古,实为汉家之宗臣也!
这意味着,刘氏天子认为,萧何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甚至,将之列入宗臣序列。
什么是宗臣?
刘氏之宗啊!
萧何不姓刘,但在刘氏眼里,他是跟家人一样的亲人,而非臣子。
当时,这个评价流出来后,无数人都已经放弃了大满贯的算盘。
谁能比的上萧何呢?
但现在,章武侯窦广国却成萧何之后第二位大满贯获得者。
萧何大家是只能望其项背,这章武侯嘛……
却再非不能超越的目标。
甚至,当朝就有着能与之媲美的臣子。
因此,大臣们都是相当的激动,甚至汲黯都感觉,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刘彻也只是将这个消息先扔出来,放个风。
同时这给章武侯窦广国进位大司徒,赐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及殿这样的大满贯荣誉,其实也有着为未来考虑和打算的意思。
丞相周亚夫的任期,很快就要满四年了。
再有四年,他就要卸任。
卸任后,当然不能亏待,这大司徒和大满贯的荣誉,就是为周亚夫量身定做的。
将此事放到一边,刘彻就开始谈正事了。
他看向大臣们说道:“朕跟诸卿先通报一个事情,刚刚朕接到骠骑报告,马邑之战已经结束了,我军大获全胜,已经确认,阵斩了匈奴右贤王尹稚斜,其他具体的战果和报告,随后将陆续送来长安!”
“唯陛下能作威作福!”整个大殿的群臣和宦官侍女,立刻就全部跪下来。叩首而拜!
有人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相互拥抱。
假如说武州之战,告诉了全天下——匈奴人就靠着两三万骑兵,就能在长城脚下耀武扬威。杀我父老,毁我家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马邑之战的结束,则意味着,整个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汉匈两国。攻守之势,已然转变。
汉室,获得了战略进攻能力。
从此刻起,长城,重新成那些最初修建和建造它的先人们希望的基地。
前进的基地,保障的基地和攻击的发起点。
秦汉长城,与后世的明长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进攻,作为战略支撑点而存在的一条防线。
不管是秦代的蒙恬大军。还是后来的卫青霍去病,他们出征的地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