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Γ
而且,更的是如此兵锋集结,沿途一切部族,都要乖乖跪下来,献上武士、牲畜和奴隶。
这样,最终的兵力,可能达到将近五万!
这样一股力量,哪怕是在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股近乎无敌的兵力了!
虽然南下去跟汉朝的主力硬碰硬,十之*,大概是肉包子打狗。
但,若是绕开其重兵集结之地,趁汉匈在河南大打出手之际,找汉朝的北方防线和没有长城保护的安东诸地,却是极为轻松的事情!
安东那边,匈奴熟悉的很!
要知道数年前,那个被汉朝灭亡的朝鲜国,就曾经是匈奴的小弟!
呼揭部族虽然刚刚迁来幕南,并不了解当地,但,其他部族了解啊!
这样想着,且之就有些按耐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杀戮*与征服*了。
他看着兰陀辛,道:“既然兰氏和须卜氏都愿意与我一道为大匈奴而战,那么,只要汉朝胆敢侵犯河南祖地,本屠奢拼死也要在汉朝的北方和东方,狠狠咬下一口汉人知道,我匈奴不可轻侮!”
兰陀辛闻言,立刻适时的送上一句马屁:“屠奢英明,大匈奴能有屠奢坐镇幕南,真乃大匈奴之福也!”
但在心里,兰陀辛却是看着这且之跟看死人一般了。
汉匈之争,一旦开始,恐怕就要延绵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
直到两国有一个倒下或者两者都不愿意再打。
但在那之前,暴怒的汉朝皇帝,必然会派遣他的大军,来这草原上,找呼揭人的麻烦!
呼揭人怎么可能抵挡得了?
到时候……
甚至还可以借呼揭人之手,给汉朝人布置一个陷阱!
兰陀辛想起了中行说临死前的嘱托,就在心里点了点头。
不一定非要在河西设伏!
这幕南之地,也可以设伏!
只要能有个诱饵,诱使汉军的一支主力,深入草原千里,再切断其后路。
然后……
这样一来,就是一举数得!
既利用了呼揭人去激怒汉朝,减轻河南地的压力。
更可以再借汉朝之手,削弱甚至消灭呼揭的力量,为挛鞮氏的宗种继任右贤王扫清道路。
更可以拿着呼揭为饵,歼灭一支汉军主力,重挫汉人的威望,还可以在吃掉那支汉军主力后,得到哪些汉朝骑兵强大的秘密装备甚至,还可以窥见马邑之战中出现的那支‘神骑’的真实面目,乃至于让大匈奴也拥有‘神骑’。
至于这且之与他的呼揭部族?
“就当是大匈奴复兴和强盛的柴火好了……”兰陀辛在心里笑着道。
………………………………………………
与此同时。
在安东境内。
西部都尉陈须正在带着兵马巡视自己的领地。
曾经的长安二世祖,此刻,却已经成长成一个似模似样的大汉将军。
他穿着一身威武不凡的甲胄,虽然领口满是昂贵的狐裘毛皮,手上也戴着名贵的熊皮手套。
但他看上去已经有了一个军人该有的风范。
长长的佩剑系在腰间,坚固的甲胄,穿戴在身上。
沿途,那些冒着寒风,赶在大雪来临前,忙着搬运各种物资的百姓、奴隶以及官吏,见到他的出巡队伍,都是恭敬的站立到道理两旁。
恭迎着这位此地的主宰和大汉天子的外戚。
“陈嬌那个家伙,听说回来了……”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陈须在心里盘算。
这两年,陈嬌混的比他可好多了。
不仅仅富的流油,深的皇帝小舅子看重,每年长安都有慰勉和嘉奖的使者往来。
可他这个正牌的堂邑候世子,整整数年,只迎来了两次慰勉。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更严重的是许多原本环绕在他身边的人,现在,许多都跑去了陈嬌那边!
这就让他有些难受了!
对纨绔子来说,什么都可以损失,唯独面子不行!
“我得捞个大功劳才行啊!”陈须在心里想着。
陈嬌现在能这么风光,不就是靠着抓倭奴吗?
没有倭奴,他就没有人手捕鲸,不能捕鲸,就没有那么多财富!
可惜,这世上,终究只有一个倭奴列岛啊!
“要是多出一个可以抓奴隶的地方就好了……”陈须感慨着:“哪怕是匈奴人来进攻安东也好啊!”
可惜……
陈须觉得,匈奴人大抵是不可能来进攻安东了。
以至于他和他训练的大军,竟无用武之地!
要知道,他现在麾下,可是足足有着三千骑的兵力啊!
更可随时征调民兵数千,还可以让真番、韩等国出兵协助,轻轻松松拉起一支步骑超过两万人的兵力!
匈奴若来……
陈须舔了舔嘴唇,然后在心里道:“一定把他们全部变成奴隶,为我劳作,为我捕鲸!”
………………………………
在距离陈须的西部都尉数百里外的一个屯垦团内。
刀间也高坐于校场之上,看着场中两三千名精壮的汉子,正在军官和士兵的率领下,进行着例行的军事训练。
屯垦团,本就是军管。
屯垦团之民是兵民一体!
屯垦的百姓,不仅仅会跟边塞的边民一样,在秋冬在官府的组织下进行军事训练。
他们甚至在平时也会进行军事训练。
屯垦团的兵器库里更是满满的全是军备!
从**机到刀剑戟,一应俱全。
在刀间眼中,一个屯垦团,就是一个兵营。
而在安东,汉室足足有着三十多个屯垦团,总计二十五万的移民。
一声令之下,旦夕就可以拉出超过五万人的大军。
而且是甲胄,训练有素,可以上阵杀敌的精锐。
但……
“如此精锐,却只能埋没于这安东之地……可惜啊……”刀间感叹着。
然后他将视线投向了南方,似乎想要越过山川,看到在云中和北地正在集结的汉军以及即将到来的那场旷世大战。
“要是有匈奴人想不开,来我安东就好了……”刀间舔着嘴唇在心里做着梦:“这样,我刀间就可以建功立业了!可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千零二十四节 恐怖的安东 1()
新化城。
随着冬天降雪的开始,前往三山五岳淘金的游侠儿以及‘豪杰’都回到这个相对安全和温暖的城市过冬。
现在,安东都护府也适应和习惯了,每年冬天,都有超过三万,甚至五万以上的游侠和‘豪杰’来到新化等地过冬。
满足这些大爷们对酒类和各种奢侈品的需求。
九月后,从齐鲁到朝鲜的航线上,就排满各种输送物资的船舶。
楼船衙门和主爵都尉衙门,成了这场盛会的第一个受益者。
光是收这些商船的运输费用以及税费。
楼船和主爵都尉衙门就数钱数到手筋疼。
商人们也舍得在这个方面下本钱!
毕竟,运送一千石酒类,来到安东,转手就能获得两倍以上的暴利!
与之相比,区区运费和税费,毛毛雨啦!
而第二个受益的就是安东各地的屯垦团以及安东治下诸县。
每年,数量多达接近十余万甚至高峰时接近二十万的淘金客的涌入。
让每一个在安东种植粮食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这十几二十万的青壮大汉的胃口,就像一个无底洞。
他们每天吞噬着数不清的粮食和酒肉。
特别是冬天。
仅仅是在新化城,去年冬天,这些人就吃掉了超过一百万石的粮食以及超过五千石的酒类和超过五万匹的布帛,此外,还有超过二十万斤的铁器。
这还只是新化一城!
在安东,类似新化这样的游侠们过冬之地,还有两三个!
虽然聚集的人数和规模,没有新化这么大。
但,他们吃掉的粮食和消费掉的商品,却足以让安东各地的屯垦团还有朝鲜的移民以及新化的移民,吃的满嘴流油!
正是靠着这些大爷的消费,整个安东的屯垦团,全部提前偿还掉了朝廷的欠款和投资。
换句话说,在现在开始,这些屯垦团的百姓,就已经自由了。
他们能够合法的拥有哪些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以及他们建设的宅院的权。
这些,都是他们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财产。
甚至,某些经营的好或者富裕的屯垦团的百姓,还有余钱和积蓄了。
而第三个获益的则是诸列侯贵族的加恩封地。
安东各地百废俱兴,的移民和游侠的涌入,在此地制造了一巨大的不亚于中国一个王国的消费市场。
在这里,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卖出价钱来。
不管是山上的野兽,还是山里的人参和水里的鱼获。
甚至,哪怕自己的封地,啥都没有,也能靠伐木获得财富。
哪怕是只猪,只要不胡乱挥霍,仅仅靠着封国本身的产出,也足以获得开发封国必须的。
可惜……
多数列侯贵族,虽然不是猪,但爱攀比和爱炫耀以及大手大脚的毛病,却从未改变。
所以,这些家伙拿着封国的赚来的钱,到处挥霍和消费。
一条濊人或者乌恒人蓄养驯化的大狗,一掷数百金的纨绔子多的是。
而从韩国娶一个‘萁子朝鲜’的淑女,几百金几百金的往外扔,那都不是事!
于是,在安东,列侯们的封国虽然产出惊人。
但多数列侯的封国开发的资金,却还需要从内地拿过来……
当然了,列侯们的子侄也自有自己的理由劳资本是庶子,这加恩封国,大概将来是没我什么事情!
既然如此……
我何必给主家的嫡子们省钱?
也就只有那些派遣了嫡子甚至世子,来到这里主持加恩封国建设的列侯们,勉勉强强,算是能收支平衡。
而某些比较精明的家伙,甚至,靠着加恩封国,赚到了比在中国的封国租税还多的财富。
于是,这些列侯们的加入,使得整个安东的贸易和商业氛围更加浓厚!
以至于有商人喊出了要在安东再现陶朱公当年的伟业,将此地成当世之曹国。
但在事实上来说,现在,主导着安东变迁以及市场变化的。
既非是商贾,也非是屯垦团以及移民,更是军队和官府。
而是……
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共同的理想和志向,跨越山海而来的游侠与豪杰们。
是他们,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安东各地进行淘金。
他们辛辛苦苦的黄金,从河沙以及沙地里挖出来,掏出来。
然后,发薪烧炭,将沙金熔铸成金饼。
最后,他们带着金饼,市集和城市。
钱来得太快了,自然也会花的很快。
更何况,游侠与豪杰们,大部分信奉的都是:千金散去还复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格言。
于是,他们吸引来了天下的商人。
于是,他们不断的消费着各种商品。
他们就像是黑水河中每年定期洄游的鱼群。
那些长着锋利的牙齿,有着强健的体魄和脂肪的鱼群。
吸引着整个安东的野兽。
包括熊、狼、豹、虎、鹰,每年夏天蹲守在河岸两侧。
而这些鱼群和野兽,最终又吸引来了人类。
并且引导着人类,不断上溯,寻找它们最终的归宿地。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洄游的鱼群,现在的安东生态,立刻就要崩溃。
同样,没了这些前来安东淘金的游侠和豪杰们。
安东的市场,立刻就会崩溃。
游侠与豪杰,过去汉室的眼中钉和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在这新固之土,却成为民族融合、守卫边疆以及发展建设的头主力!
但‘主力们’却没有半分所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们以地域和乡族为划分,聚集在新化城里的不同区域。
哪怕是在一条街道上,也是如此。
可能,街道前半段,是齐人的地盘,但后半段就属于燕赵或者巴蜀的好汉们的了。
各个势力,都谨守着自己的地盘,没有事情或者冲突,绝对不会去干预其他人。
原因很简单,假如去其他人的地盘,出了事情,引来安东都护府甚至备盗贼都尉的大兵,那大家就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于是,黄老派的避世派的理想社会。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居然在这个冬天的新化城里,得以实现。
“娘的!”一个穿着粗麻布上衣,衣面里裹着一层兽皮保暖的大汉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