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布衣锦华 >

第125章

布衣锦华-第125章

小说: 布衣锦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璞看她这样,笑着摇头“外面还冷,咱们进去吧,老师还等着咱们吧!”

    留下刘氏和华锦落在后面,揪着她耳朵教育“你再是男装,也是女子,怎么什么动作都做?要是让你未来夫婿知道了,心里不舒服,看你如何!”

    “哎呀,嫂子饶命,小六知错了,您每次都揪这个耳朵,我耳朵不对称了,都不好看了!”华锦一边求饶,一边耍赖。

    刘氏原本还想要好好让她知错,现在看她这样,没忍住的笑了,华锦一看计策奏效,马上死皮赖脸“就知道嫂子疼我!”

    “我疼你是一个,但也担心你这性子,不知道哪个少年人,能把你降服了娶回家!”刘氏真心觉得,华锦这样的女子,能够负担她的光芒,并且愿意她一直这样绚烂的男子,几乎是没有的。

    “嫂子想多了,要是没有,我呀,就路上绑一个顺眼的回来,行吗?”华锦玩笑一般的说道。

    “你这孩子,这也是你浑说的?”刘氏没好气的戳戳她的脑门。

    华锦却有些不屑,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男子,自尊心都过剩,见不得女人比自己强,在所谓男女平等的前世的现代社会尚且如此,这个时空的古代,难道还能好到哪儿去?前世她单身到三十六,也没觉得多好,省去了哄男人的时间,她的人生过得非常精彩。如果不是合她心意的男子,她便是再单身一辈子,又能如何,谁不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人世,又一个人离开呢?

    即使在前世,也是许多人觉得无法理解的世界观,华锦更不会跟这些古代人说了,她有自己的坚持,不会迁就,更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弟子拜见老师和师娘,住老师和师娘福寿康宁!”说这话,一行人就到了王明夫妻居住的院子里,在正堂给王明和赵红霞请安。

    “好好好,都起来吧!”王明很开心的哈哈大笑,见到张清他们几个小辈的,更是亲切的让几个孩子过去,给他们几个红包。

    “来的可好,青染,兰芝,你们过来厨房帮我一下!”已经临近晌午,弟子过来家里,自然是要吃饭的,赵红霞忙不过来,就叫刘氏还有王兰芝过去帮忙。

    留下几个男人在堂上说事儿,华锦刚想站起来,看到王兰芝和刘氏对她摇头,才又安心坐起来。

    “什么,多少人?”华锦才坐下,就听见王明惊讶的声音。

    原来是张璞说了今年倭患受害百姓的数目,让王明十分惊讶,今年的倭患居然如此严重!

第二四九章 唇亡齿寒() 
华锦坐下以后,华锘递给她刚刚张璞拿出来的邸报。华锦此时才倒出空来看。上面记载着沿海百姓应为倭人而受到的伤害人数以及财物损失。华锦前世就知道,在前世时空古代的明朝沿海地,百姓就长期受到倭寇的骚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世的时空,沿海百姓依然会受到倭人的困扰。

    “太仓常熟还有昭文这三个县都已经受到倭寇骚扰了吗?”华锦看到邸报的内容之后,回忆了一下苏州府的县市位置,然后惊讶的说道。

    “没有错!”张璞显然知道华锦惊讶的是什么。

    “怎么会今年这么严重?”宁淏和徐深也非常诧异,往年虽然也有倭患骚扰。但毕竟都是较远的地区,这一次竟然连比较深入河道的常熟,竟然也遭到了骚扰,要知道,常熟跟太仓距离苏州府城也没有多远了。

    “每年的军饷有那么多,卫所的那帮武官就是这么巩固海防的吗?”王明不客气地说道。

    “朝廷每年都增加军饷,巩固海防,结果却是倭寇更加深入骚扰更多的百姓。那些军饷也不知道都干了什么?”张璞也十分的气愤。

    “能做了什么?我看那些卫所的武官个个是吃得脑满肠肥,那军饷自然都入了他们的口袋。”徐深想到投奔他们家的你那些亲戚,好好的,谁愿意离家别舍的投奔到别的地方来。你这可都是那些倭人,还有那些不作为的武官造孽。

    “虽说师兄是文官,但整个苏州府的百姓,也是受您管辖的,苏州府倭患如此严重,会不会影响三师兄的政绩考核?”宁淏喝了口热茶,然后说道。

    “你当然会有影响,这些武官作孽,却是带累了三师兄。”徐深跳起来说道。

    “既然如此。你总要想办法,把这些倭寇赶出我们国家才对。”华锘看到底报之后,叹息的说道。他是明白家不成家的那种感觉的,他跟姐姐是没有办法,遇到那样的家里人,但这些百姓何其无辜,因为国家做的不好,他们才受苦。

    “这已经都到了常熟了,下一步可不就到我们苏州府了吗?若是连咱们苏州府也有倭人来了。那可就好看了!”华锦想到这里,说道“唇亡齿寒。若是保不住太仓跟常熟,我们苏州府就是倭人的下一个目标。”

    华锦说的这件事大家都懂,道理就是这样子的,如果那边守不住,那苏州府也有可能混进倭人,苏州府与其他县市是不一样的,毕竟是府城,也是整个苏州的中心。若是苏州城出现了问题,张璞的这个知府,他也是做到头了。

    “小三,这事可不是小觑,若是不好好处理,很可能会闹出大事来。而且这么多个县市受灾,一不小心可是会造成民乱的。”王明有些担心的说道。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一旦百姓的日子过不好,就很容易造出乱子来,到时候再平乱,对苏州知府张璞来说,这绝对是会断送他前程的大事。

    “弟子明白。弟子已经送了书信给大师兄和二师兄。目前京城对这件事情也有些说法,不过还没引起大的骚动,二师兄正在进京述职。估计过几天就会路过苏州府,到时候我也想问问二师兄,他对于抗倭有没有什么想法。”张璞也不是第一天为官了,一步一步走到苏州知府的位置,到底该怎么做,没有老师的提醒也心中清楚。

    “说到抗倭,简单来说不就是勤练水军,巩固海防吗?”华锦觉得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复杂。

    “小六想得倒是简单,比如说勤练水军,这个水军要怎么练,并不简单吧,至于巩固海防,海防要怎么巩固?也没有那么简单!咱们国家大部分的地区都在陆地上,要论起陆上作战,自然是不愁的,但那些倭人却是常年在海里讨生活的。他们单兵作战,每次只有一个小队,又乘坐那种小船。很是狡猾,要抗击他们,着实困难。”宁淏见华锦说的简单,然后细细地跟她解释。

    华锦还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选择暂时沉默,有些事情她也不确认,现在说出来,只是会是危言耸听。不如她回去好好的整理一下思绪,能够清清楚楚了之后再说,也才算是言之有物。

    宁淏见她不说话了,还有些意外的样子,他总觉得华锦似乎是有事情要说。但看到她已经低头喝茶了,就没有再说什么。

    “无论多难,只要研究清楚了对方的路数,咱们针对他们的路数来练兵,自然就能够抗击他们。咱们这些人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他们那些武将整日的练兵练兵,也不知道都练到哪里去了。”华锘难得表现出自己的观点,却十分让人惊艳。

    要知道华锘今年不过刚刚六岁,就能够有这样的观点和观念出来,这是许多同年龄的孩子所不具有的。这就是华锦之前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带着华锘走了很多的路,见过很多世面之后,让他具有的一种广阔的眼界。他们也曾到过海边,见过宽广的大海,了解那里的百姓的生活的。

    王明听到华锘的话之后又惊喜又欣慰,华锦虽然聪明,不过一介女子,到底以后成就难测,况且就算华锦真的成为皇后,也算不得是什么多高的成就,但华锘不同,他是男子,以后当官作宰,才真正能够名流史册。

    “说来简单,真要做起来,怕也没有那么简单了!”说到底,他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文人,没有人真正的上过战场,也并不了解如何作战,他们所知的也不过就是兵书上的那些事情。

    “事在人为。我倒是觉得,有机会的话,想要去战场上看看,正面对抗倭寇。”华锦的几句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很震惊。他们没有想到,看着非常瘦弱,而且,因为总是鼓捣一些女人用的玩意儿,大家都觉得他过于女气的华锦,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如果说宁淏与徐深只是有些诧异的话,那张璞与王明就是震惊了,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华锦是女孩。

第二五零章 少年说() 
“原本以为小六是不想入朝为官,没有想到是个二师兄一样,想要从军啊!”宁淏有些意外的说道。

    “胡闹什么?那战场也是你随便能去的。”王明却呵斥了华锦几句。

    徐深和宁淏有些意外的样子,当年他们的二师兄选择从军,王明也是二话不说的支持,怎么到了华锦这里,却反对了呢!

    “弟子并不是胡说,只是觉得,男儿立身于世,无论是建功或是立业。最基本的还是要保卫我们的国家。只有我们这些年轻人能够拿起身边的兵器,出来抗争,才能够让那些倭人明白,我们燕国并不是他们随意狩猎的猎场,而是随时会反扑他们的豹子。华锦从来无意为官,但若是敌人欺负到了家门口,华锦是绝对要拿出兵器拼死反抗的。”华锦非常认真的说道。

    “而且,弟子觉得,见识战争的残酷,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可以跟华锘去真正的对抗那些残忍的倭寇,应该会有收获!”要说华锦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实践类,所以她很愿意去让华锘体验不同的生活,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的去见识。

    “战场哪里是你随便可以去玩的地方?你也说了,那些倭寇是很残忍的,战场意味着生命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马革裹尸,一去不回。所以我要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张璞也非常认真的说道。战争的残酷,不是他们这样的小儿女,随便说说笑笑,就能体会到的。

    “我当然知道,战争是很残酷的,但是我认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是书生还是武士,我们都是年轻人,如果做好了以后做官的准备,那么当百姓遇到困扰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站起来吗?”这只是小小的倭寇,不过是一些匪徒一般,出来明抢而已,那边境之上,敌国的侵略,又能如何呢!如果年轻人没有骨气,没有勇气对抗,只懂得花前月下,读书享受,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如果打定了主意要走官路,那么,职位越高,负担就越重,就越应该考虑到百姓的需求,只有这样的官才是好官,华锘既然决定了走这一条路,让他见识一下,百姓正在遭遇什么?有可能遭遇什么?知道百姓的疾苦,他未来才能更作为一个好官,去帮助百姓,即使战争很残酷,我也希望我们能够经历这种残酷,只有这样残忍的事实才能让我们记住,未来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让百姓不要再遭遇这样的痛苦。”华锦并不是什么白莲花,抗击倭寇,说是战场,其实危险性远比与别国的战争安全许多,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民情的机会,说实话,华锦说这些话与其说的是华锘,不如说的是那些整天叫嚣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人。

    王明和张璞十分震惊。哪怕这句话,出自任何一个少年的口中,都不会让他们如此惊讶,但是这话出自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女口中,除了惊叹他们没有别的话可以说。无论见地,还是勇气,以及对做官的看法,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少女能够说出来的话。

    但偏偏就在他们面前,女孩儿可以如此慷慨陈词,他们毫不怀疑,若真的出现危难。眼前这个女孩也会如她自己所言,光荣地赴死。

    难以想象为什么一个来自偏远地区,农村的女孩,会有如此的宽大胸怀和远见。如果国家的每一个官员有她这样的远见,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像她这样,勇于对抗,愿意经历,不怯懦,不胆怯,那哪里还需要担心燕国不够强盛,这些人就是燕国的未来。

    “小六……”王明看到这样的华锦,不知道该做如何评价。

    “在座的师兄,包括小锘。都是打定主意,以后要为官的,我们可以厚颜无耻一点来说,我们都是未来的储备官员,未来的这个国家,会是我们来辅助皇上来管理。所以我们这群少年就是燕国的未来。”华锦想到了前世的那个名篇“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九州,则国胜于九州,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终是我们的!”

    宁淏听到华锦的一番言论之后,猛的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