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布衣锦华 >

第181章

布衣锦华-第181章

小说: 布衣锦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世间若是有小六那般随心随性的女子,为什么还要有母亲这样一旦陷入,便至死不悔的女子呢?那就是爱情吗,还是只是一念执着?

    宁淏有时候真的会怕,怕自己变成母亲或者那个男人一样,所以他告诉自己要冷静,要理性,不要冲动,但每每当靠近那个小女子的时候,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看到小女子若即若离,似远似近的时候,忍不住的想要确认,他今日才想起,不知道何时起,他忘记了,那个女子并非一定属于他,他似乎正在变,变得跟母亲一样。

    会不会有一天,他会像母亲疯魔于那个男子一样,对华锦痴迷而疯魔,若得不到,他改如何?

    天空中惊起一个响雷,春雨哗啦啦的落下来,打在宁淏的身上,宁淏觉得继续这样想下去不是办法,交代丫鬟伺候宁氏吃药,牵马出门到了厚德书院。

    厚德书院依然书声阵阵,宁淏到王明住处的时候,就看到小厮守在门口,除了他熟悉的下人,竟然还有几个护卫模样的人也在。

    王明家的小厮对宁淏自然熟悉,看到宁淏冒雨过来,身上都湿了,赶忙迎上前来“公子怎么就这样过来了?”

    宁淏被雨淋了以后,脑袋也清静了许多,见到如此情况,低声询问“我过来看老师和师母,可是有什么人在?”

    这小厮刚要回答,就看到有个护卫模样的人撑着伞,从中庭出来“是宁公子,我家主人有请!”

    宁淏皱眉,又仔细看了一下来人的穿着,却没有看出太多,有点羡慕华锦看人的本事了,若是华锦,这时候应该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了,但还是正经回答“衣衫不整,容我先去更衣!”

    这人也不想宁淏这样见人,所以点头,宁淏把马缰交给小厮,然后进门,王兰芝就在一边,一把把人扯过来“在这儿呢!”

    仔细一看,赵红霞和王兰芝竟然都在,宁淏也不顾刚才自己那些纠结了“师母,这是怎么回事。”

    “你怎么偏偏这时候来了?”赵红霞过去找了一身干净的衣衫,她家里养过三个儿子,旧衣服还是有的。

    王兰芝早就躲在一边去了,宁淏一边换衣服,一边问赵红霞“是上边的哪位?”

    那护卫就在门口等着,赵红霞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做了个口型,宁淏立即就看懂了,微微有些惊讶“是他?”

    “也不是第一次过来了,你进去以后小心应对啊!”赵红霞也是叹息着来的不巧,他们的这位太子殿下已经不止一次过来招揽了,只是王明岁数大了,一直好言推脱,太子也没有太执着,只是偶尔还会过来。

    幸好华锦他们几个早就跑远了,王明也一直这么抻着,没有什么结果,没想到宁淏这才回来,就撞上了。

    “弟子知道了,师母,我进去了!”宁淏换好衣服之后,进入正厅。里面只坐着两个人,一人自然是宁淏的老师王明,另一人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身玄衣,虽然打扮的低调,却难掩天生的贵气。

    进门之后,宁淏二话不说,就与太子行礼“拜见太子!”

    太子见到他之后,也是眼前一亮,带着一抹笑意,缓缓的说道“起来!孤乃是微服,也不必那么多规矩!”

第三六四章 太子的橄榄枝() 
宁淏站直了身体,当朝燕国尊重读书人,即使见到太子和皇上,也不是必须跪下的,宁淏目前也有秀才功名,虽说没有迈入官门,但也已经就在门外了。

    “王先生的弟子倒是都钟灵毓秀!你就是王先生门下的宁雅川!”慕容桓看着宁淏,笑着说道。

    “正是我这四弟子!”王明点头答应了。宁淏也躬身应是。

    像是想起什么趣事一般,慕容桓看着宁淏说道“几个月前,孤也曾过来探访,可惜你们师兄弟却是出门去了,怎么现在已经回来了?你们那位天才少年华隐秀的麻烦可解决了吗?”这人倒是记性好,不过几个月前见过华锦一面,竟然还记得说过什么。

    幸亏宁淏对华锦的事情极为伤心,那次华锦去找常玉磊的时候,他还觉得心绪难平,此时听慕容桓询问,便点头说道“殿下还见过小六吗?”

    “小六……”慕容桓这才想起来,自己跟华锦见面的事情,并不为人所知,然后笑道“原来你们是这样称呼那个小家伙的吗?”

    满是兴味的语气让宁淏瞬间就紧张了起来,这位太子的关注,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啊“臣的师兄弟都会以排名称呼,因为隐秀和弟弟是最小的,所以才称呼为小六小七!”仔细的解释这件事。

    “他上街还总有给她扔水果帕子的吗?”慕容桓似乎真的对华锦很感兴趣。

    “小六相貌出挑,的确有些烦扰,不过现在他不在苏州,倒是没那么多麻烦了!”宁淏恭敬回答。

    “这样啊,原本我还以为他也回来苏州了呢!”慕容桓那天被华锦给差点气着,等到回去以后,越想着华锦说的那些话,就越觉得有意思,特别是那少年完全没看到常玉磊那惊恐的表情,叫自己高大哥的时候,更是让他觉得舒服。

    显然,慕容桓没有想过,会有人明知他的身份,还敢这么大胆的说。

    “师弟他们还在外面游历,只因臣的母亲病重,才会赶回苏州的!”宁淏说道。

    “真是可惜,每次想要与王先生门下弟子交流,却总是遇不到,看来也只能等以后了。”慕容桓对于华锦他们这样外出游历,原本也有怀疑的,还是王明好好解释过,说华锦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阔达的文章,就是因为见识广博,为了涨些见识,他才让弟子外出游历。

    王明这一派的人一向隐藏的比较深,虽然也有人在官场,但毕竟孤木难成舟,太子也不觉得是因为知道了内幕消息故意躲避,只觉得太过巧合了。

    但是能够见到宁淏,已经是十分收获了,当前江南的士子一秋山先生为首,支持靖王,支持他的儒林士子却大多在北方,比不得南方士子善辩,词锋,最近在朝堂上,还有儒林,也出来了不少对他太子之位质疑的声音,他那位老爹最近沉迷炼丹,宠爱才进宫的宝林曾氏,对于这些事情,也是完全不关注,让慕容桓也是有些焦头烂额。

    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当初离开苏州的时候,华锦他们都没有想过,事情最后的发展会进入三王争位的胶着状态。

    “去岁的秋闱怎么不见你参加,之前孤曾经读过你的那篇关于世家的策论,很有些想法,本以为在这次科举的士子中会看到你的文章,却没想到你竟然外出游历了!”慕容桓似有招揽之意,对宁淏的态度很温和。

    宁淏却是一凛,那篇关于世家的策论,却是他不曾公开过的,太子居然已经看过了,可见这人虽然表现的式微,实际仍旧掌握着很大的力量。

    “是我不让他去的,他虽然读了些文章,但是毕竟常年长于苏州,若要为官,恐怕失于对民生的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做好官,了解外界,开阔视野更加重要,所以才让他们几个都出去走走,虽然说耽误一些时间,但却可以有所收获。”王明出来解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慕容桓听到这句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王先生不愧为当代大儒,才能有如此高见,孤自出生后便于京城长大,但成年后父皇让我出来办事,才知道什么是天下之大,这种见识与读书是不同的啊!”

    “殿下说的是!”王明和宁淏躬身答道。

    “王先生,孤知您一派一向态度超然,孤多次拜访先生,先生也不愿出山,比起秋山先生徒有虚名,孤知先生有更高的追求,孤今日前来,也陈恳相邀,您与弟子共同写成之世家论,孤有幸拜读,孤请先生助我!”慕容桓诚恳的请求王明。

    慕容桓多次拜访,对于王明的才华人品十分信重,之前也曾经接触过秦尚任,杨贺还有张璞,对于其他的弟子,他自然也十分信任,最重要的是,当前燕国世家门阀并立,皇权被削弱,最重要的是土地兼并让百姓生活困难,他一直想要在当前燕国的各种力量当中,选择一个可以跟他一起实现志愿的人,王明这一派就跃入他眼前。

    可惜,就算以他的算计,也无法让王明一派能够放弃超然地位,转而支持自己,到了现在,慕容桓只希望自己这样的赤诚以待,能够得到这些真正有才华的人的支持,不仅仅是那个位置,别看现在好像是三王夺位闹得不可开交,但慕容桓知道,自己一定会胜利者,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即使坐上那个位置又能如何?若只是个傀儡,皇权都不稳固,就算坐在那里,也一样没有任何意义,要实现他的想法,他就要收回皇权。

    王明也没想到,之前都是试探的慕容桓,这一次会说的这么明白,宁淏在一边却是微微敛着眼睛,心中将之前一系列太子做的行为不断的在心中反复的重复计量。

    华锦曾经说过,太子其人深沉善于谋算,所作所为都是有目的的,所以无论表现的诚恳或者是着急,都不能看表面,比起大家看到的,这个人的野心要更大。

    这样思索之中,宁淏似乎想到了什么,惊骇的睁开眼!

第三六五章 华锦的异想天开() 
“殿下请起,老夫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除了教书之外,也不想再做什么了。”王明还是拒绝,他一生不曾做官,到了这个年纪,也没有了这份心情,何况他这样的身份,最大的弟子已经成为最年轻的阁臣,他若要入朝,他的弟子就尴尬了。

    慕容桓本来就没觉得能请动王明,王明的身份太特殊了,他要是真答应了,以后秦尚任这些弟子就尴尬了,总不好超过老师的。

    “王先生不愿操劳,可愿让弟子出来帮孤?”慕容桓的目的很简单,别看张璞不过才是一方知府,在京中,也只有秦尚任一人身在内阁。但慕容桓相信自己的眼光,王明这几个弟子,没有一个是普通人。而且,越是不名的越是如此,他在看到那篇策论时候的惊艳,觉得自己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辅助者的兴奋,是没有人知道的。

    “他们的事情,老夫却是让他们自己做主的。”这一点,恐怕整个燕国的人都清楚,如果不是太让弟子自己选择道路,也不会名声差了,怕自己的孩子被教歪了,去做些不能光宗耀祖的事情。

    原本王明有个记名弟子因为擅长建筑,还曾经破例直接进入工部,但前段时间,王明的弟子当中又出了个非常著名的儒商,一群原本还跃跃欲试的人再次偃旗息鼓,跟着王明太冒险,谁知道自己的孩子会被指引到什么方向啊,儒商也是商啊,地位很低的啊!

    宁淏看着慕容桓“若殿下不弃,臣愿效忠!”这一句,倒是把王明给震惊了,在状况仍然不够明朗的时候,宁淏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冒险了。

    “只是雅川只能代表个人,不能代表老师和其他师兄弟!”宁淏又补充。

    “当然,当然!”宁淏的那篇世家论,他看的很好,本来最看重的就是宁淏了,现在宁淏答应了,自然高兴。

    “殿下,臣的母亲病重,请殿下给臣一定时间,暂时照料母亲。”宁淏说道。

    知道老师担忧自己,但宁淏还是一一的跟慕容桓说这些细节的事情,慕容桓也是爱才之人,对宁淏的这些要求,也都点头应了下来。

    说了一会儿话,慕容桓的护卫过来汇报,似乎是有什么事情,匆匆离开了,王明带着宁淏亲自送了人离开,然后才沉着脸进门。

    “跪下!”王明皱眉看着宁淏。

    宁淏直接跪在地上,眼睛里还带着长途劳累的红色。

    “为何答应太子?”他们这一派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世家的力量太过强大,不想成为第二个静斋先生,这样收敛锋芒,静待时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老师,我们的时机,已经来了!”宁淏这样说道。

    “什么意思?”王明有些不解。

    “小六曾经跟臣说过,太子此人心性坚韧,善于谋算,但本身却依然保留一点为人知善,这样的人为君王,才有可能成为明君。”宁淏解释。

    “就算你认为太子胜面大一些,也不能如此冒险赌注啊!”王明有些着急了。

    宁淏却沉声解释“老师,殿下没有要我们支持他夺位!”

    这句话才说出口,王明愣了,仔细一想,才发祥原来刚刚慕容桓的请求里面,竟然真的不涉及夺位的事情,他的重点在世家论。

    “你先起来,把你的想法说清楚。”王明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些东西,才让宁淏站起来。

    赵红霞端了一杯浓茶上来,放在了宁淏的面前“长途跋涉的回来,也没有个休息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