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霸官 >

第81章

霸官-第81章

小说: 霸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玉真那局比完后,众所期盼的安平第一才女迟迟不上场,节南又是名不见经传,踢相再懒,原本冒雨观看的人们就顿减了大半,除了观鞠社这边一堆人,场边站得零零落落,屈指可数。

    节南却似乎很专心盯着足下,看不见崔玉真挥帕,也听不见萝江喊话。

    …

    今天第一更。。。(。)

第163引 为谁撑伞() 
方才见玉真淋雨,但旁边有采莲社的姑娘傻站,后有节南跑出去相陪,崔衍知固然担心妹妹,却与这时看着节南一人踢球的感觉全然不同。

    没有对手,没有看客,桑节南独自淋着大雨,垂头踢足的模样,让崔衍知心头闷得受不了。

    突然,崔衍知拿过丫头给他和林温撑着的伞,大步走上草场。

    林温顿觉头顶一凉,却不好往崔玉真那堆姑娘的伞下躲,等人再添伞,已经淋了不少雨。但他就算躲过去,估计也没人注意他。

    一双双眼睛都瞪大,瞪着崔衍知走到桑节南身前说话。虽然没人听得到他说的一个字,也看不见垂着头的桑节南的表情,崔衍知的身影后来还挡去了桑节南的身影,只能瞧见崔衍知的背影,然而众目睽睽惊惊惊——

    萝江郡主眉毛都快竖直了,“崔五哥他……他是给桑六娘撑伞去的吗?”

    众所周知,崔家五郎从不与姑娘家站得近,自家之中也只和崔玉真稍亲些,就算一大堆人聚一起,他都必定和女子保持至少一丈开外。一有女子靠近,不管有意无意,他立即拉开距离。

    当然,这样的崔五郎,只有桑节南看出他恐女,别人则以为他品德良好,不过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姑娘们的钦慕就是了。

    崔玉真虽然也惊,但却暗帮两人,“五哥不过看六娘听不见我们喊,耐不住性子,过去把人领回来而已。”

    林温是够义气的好友,也帮着,“君子当此作为,我只是比崔兄晚一步。”

    崔玉真的视线若有若无瞥过赵雪兰。

    赵雪兰原本心中又惊又酸,但立刻在崔玉真的目光下凉却,且想起节南的那番话来。崔玉真聪明,她最好不要自以为是耍心眼。

    节南先感觉雨打不着自己了,稍抬眼皮就看到鞠英社员统穿的踢球皮靴。

    她也不抬头,笑喊,“姐夫。”

    崔衍知哼了一声,“你真是……屡教不改!万一来的不是我,你当如何?”

    说话总归分心,节南用过力,球飞高了,但她一个箭步,一招鲤鱼摆尾,又接连几个利索的动作,将球重新稳住。

    “别跟我说话,差点没接着。”节南背对着崔衍知,用袖子抹过脸。

    崔衍知以为节南擦雨水,沉声道,“哪有你这么笨的?只顾闷头踢球,连对手没上场都不知道。下去吧,你已经赢了这局。”

    节南轻嘿,突然连踢两记,一记踢高,跃起再一记,将蹴鞠打过五丈外的球门风眼,最后过瘾一把,这才转身高抬起头,笑眯了眼。

    周遭零落的掌声,但节南并不以为意。

    “姐夫也太小看我了,我自然知道对手没来,不过想学学玉真姑娘,雨中玩球是否更加痛快。”节南随即看向崔衍知手中的伞,眼珠子一转,“还是姐夫周到,过来给我打伞。”

    崔衍知伸直的胳膊往回略缩,但见节南一边肩衣让雨点打得凹凸起泡,立刻向她跨近一步,好让这姑娘整个待在自己伞下。

    斜雨袭来,他不动声色挪一步,帮侧旁的人挡了,语气却冷淡,“我看是你喜欢炫耀自己的蹴鞠技艺比玉真高巧罢了。”

    节南居然不否认,仍眯眼而笑,“啊呀,让姐夫看穿了,可惜大家还是只喜欢玉真姑娘,玉真姑娘一比完,就没人看我玩了,我踢得好没意思。”把他为自己挡雨的动作看在眼里,微微跨开。

    崔衍知想问,既然没意思,还独自在雨中踢个不停。然而,再几步就走进自家人堆里。崔玉真吩咐一句,几个丫头哄上来,把节南包在干爽衣袍中。

    他没机会再问,也没在意那些诧异的目光,只是嘱咐众仆赶紧收拾东西,又去和管家商量,要找地方躲过这阵大风大雨。

    节南就更不在意了,自觉因为知道崔衍知的糗事,所以很好逗他。

    “怎么罚采莲社?”头发半干,裹着大袍,节南很关心。

    玉好年纪小,心眼少,笑道,“郡主刚才也让我们想呢,可六姐说算了。”

    节南看看崔玉真,“要是输的是我们,采莲社会这么容易放过我们么?再说,你我这雨也不能白淋。”

    节南转眼又去看萝江郡主,知道这位一定和自己“志同道合”,“郡主,你说呢?”谁知,萝江郡主眼睛一眨不眨,瞧着自己。

    节南反应很快,想起萝江郡主对崔衍知有好感,多半看到崔衍知给自己撑伞就冒酸泡了,不由无奈,“郡主……”

    萝江郡主却猛地一点头,“没错,重新定个日子,让她们采莲社出来受罚,刘彩凝也跑不了。”说到这儿,一手拉一个,带着潇潇菲菲就走,“我给傅春秋写信去,有消息就告诉你们啊。”

    节南看着萝江郡主逃也似得头都不回,失笑,“还以为她又要仇视我。”

    崔玉真明白节南的意思,边往马车那边走,边轻声道,“我父亲前几日去过王府,听说王爷已请最好的官媒开始挑郡马人选,郡主应该也知道了。”

    别说郡马,崔家连驸马都不会贪。想想看,晨昏定省,崔相一家子要给公主请安,还送最好的儿子去做给公主提鞋的活儿,再不用想仕途留名青云直上……

    玉好这回挤上姐姐的马车,神秘兮兮地说,“刚才潇潇告诉我,极可能会是她远房表兄。”

    都说没有巧合,怪不得萝江郡主会同中丞夫人和她娘家人来踏青。

    崔玉真兴致来了就问一问,“可是官身?”

    玉好点头,“连庆八年科考上得榜,如今掌管御马房,很是安稳的一个人,家道中落,父母早逝,只得一个弟弟,寄住在中丞夫人娘家,不过听说长得很俊。”

    赵雪兰不由说一句,“除了长相,似乎全然配不上郡主。”

    “就是啊,郡主眼光那么高,像五哥哥一样优秀的男子她才看得中吧。”这消息虽然是玉好听来的,但显然也不理解选郡马的标准。

    赵雪兰是几乎接触不到贵族,玉好则是年纪小不曾关心。

    ……

    今天第二更,明天降温啦,大家注意保暖哦!(。)

第164引 候你雕衔() 
马车停在雨中不动,仍等崔衍知到哪儿躲雨的决定。

    崔玉真就道,“其实玉好你说得那些都是当选郡马的优势。这人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弟弟,家人简单。又因家境不好,成婚后,他肯定就搬进王府去住,炎王爷也不用难过萝江郡主嫁出去。一个连庆年间就考上的进士,至今只管着马房,说明他对仕途不关心,成婚后不当马房官也不会难受。长得俊,有些才气,领着郡马的俸禄,也许很适合他。”

    “正是,而且也有权衡各大家族的考量。中丞夫人父亲是前朝礼部尚书,退出朝堂多年了,她弟弟外放当了长史,一直没有回过都城,更何况那位公子只是远亲。出身好听,实则无势力,怪不得潇潇说极可能。”节南也道。

    玉好哦哦表示长知识,又对节南特别佩服的模样,“桑姐姐知道得这么清楚啊,我都不知中丞夫人的弟弟是长史。”

    赵雪兰虽然没说什么,神情也是这意思。

    节南一笑。

    崔玉真忽道,“你莫非把社里那本名册背下来了?”

    “没有,只是看了一遍,菲菲潇潇都提到过她们的小舅,故而记住了而已。”节南不好说自己搞情报的,对这种细节特别留心。

    玉好仍是惊奇,“我就领到册子那天翻了第一页,再没看过第二眼。”

    节南打哈哈,“我这人读不了正经书,对地经族谱县志野史这些的特别有兴趣。”

    “地经?”就是地图嘛!玉好也笑了,“那有什么好看的?如果是书画院出得地经自然另当别论,一张张跟山水画似的,被当成宝贝。”

    赶车的婆子在外传话,“姑娘们,五公子说等会儿风雨更大,暂到三里外的雕衔庄避一避。”

    马车一动,帘也动。

    节南眼尖,透过帘隙,瞧见方才踢蹴鞠的场地边还站着两人,瞬间心头一动,不禁伸手撩住帘子,想看仔细,但那两人却转过身走了。

    “怎么?”崔玉真也是心细如发。

    “没什么,还以为是认识的人。”节南淡答。

    那两人却真是节南认识的。

    一个是堇燊,文心阁的武先生。一个是王九公子王泮林。

    堇燊打着伞,王泮林悠得闲。

    吉平跑过来,“如九公子所料,一听雕衔庄开放,各家都过去避雨了。”

    王泮林说声多谢。

    堇燊这才问,“九公子究竟有何用意?莫非长辈逼婚太紧,今日出来踏青的千金又多,你打算借我们文心阁的地方就近看个清楚,给自己挑一个称心的?”

    吉平半张着嘴,表情微愕。

    王泮林说中吉平心里所想,“吉平,还是你给我打伞得好,你家大先生明明主动撑了伞,却心不甘情不愿,对我怨气冲天,才说出这种不顾身份的玩笑话来。”

    吉平当真去接伞,却被堇燊一眼蹬缩了手,乖乖退到两人身后。

    “其实,堇大先生虽是开玩笑,猜得却真差不离,我是想挑个称心的——”

    堇燊脚步一顿,目光诧异,看向王泮林,“文心阁看重九公子,才将雕衔庄借出。九公子若抱着玩心,还是不要白占了地方。而且——”心知肚明,“桑姑娘聪明得很。”

    “所以,才要弄得像她自投罗网,而不是我故意候着她。”

    王泮林笑了笑,踱步雨下,且推开堇燊伸过来的伞柄,垂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就那样淋着雨,走远了。

    堇燊心想,又来了,又来这种“见者有份,先到先得”的歪理了。但想到这儿,又忽然想起王泮林曾被那姑娘五花大绑,就觉好在那姑娘也厉害。

    吉平有些好奇,“九公子虽然善谋,但到底又有什么别的本事,能说服丁大先生借出雕衔庄?”

    堇燊不答,敛眸摇首,长吐一口气,跟过去。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丁山为何这般决定。文心阁如今虽是民间组织,也不排斥官府差事,多限于金钱往来,一笔清账就了结,从来不曾像这回,将文心阁一部分借人使用,不计报酬。

    

    再说雕衔庄。

    由雕衔庄的小婢领着,节南随众人穿过前庭堂屋,只见后面一条青砖路直通庄内,不像城内那些一进进容易迷路的园子,这里十分讲究对称,而且路宽顶高,多造广阁大屋,没有花园,只有花坛,不显呆板,反而有些大气,视野开阔。

    “不是说雕衔庄是工坊吗?怎么到处空荡荡,连个人影子都瞧不见?”崔玉好左看右看。

    小婢停在一排厢屋前,“刚接到姑娘太太们要过来的消息,大管事就把师傅们都集中庄后去了,姑娘们不用担心受惊冲撞。这几间屋子平时接待来订版的客人,日日打扫干净,请姑娘们更衣或歇息。伙房正赶午膳,等会儿婢子再来请各位姑娘用膳。”

    小婢走后,崔玉好道,“难道因为这雕衔庄也属文心阁,一个小丫头说话都文绉绉的。”

    赵雪兰不知选郡马的标准,却知文心阁用人的标准,“文心阁用人要考默诗经。”

    崔玉好吐吐舌头,“我只会背三字经。”

    崔玉真只道要小憩一会儿,由丫头们陪着进了一间屋子。

    屋子挺多,节南和赵雪兰各自分到一间,倒是清静了。碧云帮节南换过衣物,累得直打呵欠,节南让她睡了床,独自出屋,沿着大路旁的长廊慢慢走。

    早在车上,崔玉真说雕衔庄是文心阁制版工坊的时候,节南就有心逛一逛,还想能否碰上伍师傅,正好可以打个招呼。

    走进中庭,见一间大屋敞着门,里面散堆着一叠叠木板,节南便拐入屋内。

    雨声风声吵得无休无止,但看着大屋之中,满眼刻着字雕着画的木版,风雨仿佛就吵不进耳了,突然心宁气平。当初选中凤来县那家小小作坊,不惜死皮赖脸求伍枰收她当学徒,第一眼感觉正是此时这般。

    节南拿起一块版。

    年画版,福娃抱鲤鱼,喜气可掬,还刻着“丁山”二字。

    她自然想起文心阁的那位丁大先生来,却不知是否巧合同姓,不过看刻版的线条很流畅精巧,是块上好版子。

    突然,两双脚步,比雨急凑,停在节南对面窗外。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