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密令-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个基地树种子被种下去,基地树们破土而出,开始在地下构建自己的根系网络,将大片大片山林纳为己有。
在大袁帝国的西南群山中,巨大的变化在人类世界之外悄然发生,成片成片的山林被同化,整个山头的植被变成同一个生物体。
山村的村民们并不知道他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生物体上面,他们在这个生物体上种地、采山货、放牧牛羊、吃饭、睡觉。。。。。。
他们浑然不知每天为自家猪羊割回的饲草都是来自于基地树,上山采集的松茸、竹、黄芪、葛根同样来自于基地树。
就在他们脚下,密密麻麻的根系网络像是血管一样纵横交错,在更深的土层里,粗大的管道像是城市管网一样,里面不停的奔流着水和营养液。
一个个基地树悄无声息的生长扩张着,大片大片的植物被融合进来,不停的为孟阳储备着有机质。
在地下空间里,一个个巨大的包囊逐步发育成熟,每天都有海量的营养被注入这些包囊储存起来。
二十几个基地树纷纷扎根生长的时候,孟阳正在为这些生态系统解决阳光的问题。
生态循环圈必须要能实现氧气的自循环,凭借现有技术,要么是利用光合反应生成氧气,要么利用热合反应生成氧气。
几个有地热资源的地下空洞可以考虑使用热合反应系统,其他空洞只能考虑使用光合反应系统。
这就必须解决阳光的问题,目前已知的生物光强度都不太够,并且光波成分与阳光差别较大,孟阳必须找一款能够替代阳光的光源,这个光源最好能够发出与阳光成分基本一致的光波。
用生物科技解决阳光问题貌似不太现实,凭借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孟阳找到两个解决方案。
意大利有一个公司的产品就是可以产生人造阳光的led灯,这种灯据说可以完美的模拟阳光,光谱与阳光基本一致,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这种灯不错,孟阳第一眼就相中了,可惜看了看价格,他只好乖乖的放弃了,这种灯国内确实有的卖,不过差不多八万块一盏,还必须上门安装,因为它需要独特的安装技术。
孟阳大概算了算,他现在拥有二十多个地下空间,合计容量差不多达到了1500立方公里,这么巨大的体积如果都用这种led灯照亮。。。。。。换算一下,大概相当于十个京都市市区的灯光工程!
把孟阳卖了也买不起!
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高压氙灯,这种灯产生的光线也接近太阳光,拟真度没有led灯好,但从成本上考虑,这种灯是最合适的。
一只灯的价格大概二百来块钱,如果大批量采购估计还会更便宜,虽然成本仍然很大,但是好歹不至于那么巨大得可望而不可及。
阳光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基地树慢慢积累足够的营养,直到能够让生态系统运转起来为止。
在等待基地树储备营养的过程中,巡天鹰和探险者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它们在探索大袁帝国其他地区的地下空间时,被要求顺带搜集各类生物的DNA样本。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无论陆生还是水生,无论细菌还是昆虫,都在收集之列,一旦开始生态循环系统的实验,这些DNA都将成为素材,有选择的加入到生态系统中。
生物圈2号失败得太惨,孟阳不确定他需要耗费多长时间才能摸索出一个合适的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好在有基地树在,给模拟生态圈提供了极大便利。
第314章 好困惑()
层峦叠嶂,云蒸霞帔。
从峰顶望去,蕴翠涵烟的景色美不胜收。
“薇薇,我跟你说,今天云海正好,没准我们就能遇到佛光。”一个手里端着长长的摄影镜头青年对他旁边的女伴说道。
“真的嘛?”
“当然了,你涛哥可是专业干摄影的,哪里景色好,哪里能拍出来漂亮的照片,那都是门清的。”涛哥得意洋洋的臭屁,女人则一脸崇拜的瞅着,眼睛里水光致致。
“涛哥,你教教人家怎么摄影嘛。”女人脖子上同样挂了一个长镜头。
“好,好!”
涛哥一边指点女人取景,调整光圈和焦距,一边借机挨挨擦擦,似有似无的揩油,女人仿佛浑然不觉一般,学得特认真,除了学习之外,旁的都是不在意的。
女人的镜头四处瞄着,这时她突然一声惊呼。
“涛哥,那边那只鸟好大啊!”
涛哥打眼一瞅,远处确实有只大鸟正在一座山头盘旋,瞅着像是一只捕猎的鹰。
“这地方有鹰?”涛哥嘟囔着,拿起自己的镜头瞄了过去。
通过镜头的放大,那只大鸟立刻清晰的出现在眼前,这是很大的鸟,长长的羽翼笔直伸展,乘着山风在群山中不断的盘旋。
咔嚓!
咔嚓!
涛哥选了几个合适的角度,将大鸟的影像记录下来。
“这种鸟不常见,角度和背景都不错,如果投稿的话,没准能上封面。”
“真的?”
“当然,涛哥可是有不少照片都出版了的。”
“涛哥真厉害。。。。。。”山风似乎比较猛,女人不由自主的往涛哥怀里又缩了缩。。。。。。
。。。。。。。。
“主编!这张照片不错,你看看?”说着,责编把照片转给主编。
主编接收照片,打开一看,立刻点点头,这张照片确实不错,背景选得好,青山绿水配上展翅翱翔的雄鹰,整个构图立刻变得生动鲜活起来,画面中充满了生命力。
“不错,这期就这张照片最优秀了,把它放在封面吧。”
。。。。。。。。。
“老师!这是什么鸟?”一个研究生拿着一本杂志问自己的导师。
接过杂志,杂志的封面上是一只正在山间滑翔的鸟,教授认真打量一眼,越看越奇怪。
“这个品种的鸟感觉很陌生,应该以前没见过,有说是哪发现的吗?”教授问道。
“没有!”
“你打电话给杂志社问问,看看他们知道不。我查查数据库,难道这是新发现的品种?”
不大会功夫,研究生问过杂志社。
“老师,杂志社那边说,这张照片是在梵净山拍摄的。”
“梵净山。。。。。。黔省是吗?”教授不太确定的问道。
“没错,是黔省。”
“。。。。。。黔省。。。。。。”教授努力回忆着,“黔省没有这种鸟啊!”
记忆力找不到,教授开始搜索数据库,搜索黔省的鸟类种群记录,搜索大袁帝国的鸟类图谱。
可是仔仔细细的翻了一遍,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鸟类品种。
莫非是新发现物种?
教授有些疑惑,又有些惊喜,如果这真是一个新发现物种,那么他只要最早发表出来,就能拥有命名权,附带着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要搞清楚这种鸟的栖息地,种群数量,生活习性之类的。
正想着,一个电话打进来,教授拿来一看,是老同学,目前是津门鸟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老钱!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好久没联系了,给你打个电话。”
“哦!”
“顺便问你点事。”
“你说!”
“我给你微信里发了一段视频,你看看。”
教授奇怪的打开微信,视频里是一只不断盘旋的一只鸟,教授一眼就看出来了,这跟杂志封面的那只鸟是一个品种的。
“这个视频是在哪里拍摄的?”教授问道。
“闽省,准确说是闽东南。”
“你想问什么事?”
“这种鸟你见过吗?”
“没有,不过我手里有一份刚拿到的杂志,上面有这种鸟的照片。”
“知道照片拍摄地点吗?”
“照片是在黔省拍的。”
“。。。。。。你怎么判断?”
“应该是新品种,我在数据库里没有检索到它的记录。”
“是,我也没查到。”
“问过科学院鸟类所吗?”
“问过了,他们说前一阵有人在飞机上拍到过这种鸟,他们也正奇怪着呢。”
“知道这只鸟的具体数据吗?”
“不太清楚,鸟类所说这种鸟相当大,翼展应该在三到四米左右。”
“怪不得这么多目击报告,这么大的鸟想不引人瞩目都很难。”
“这种鸟应该是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它可以飞上平流层,估计跟大天鹅类似。”
“不太可能吧,这么大型的候鸟,怎么会没有任何记录呢?按理说应该很多人都见过才对。”
“你问住我了,我也在奇怪呢。”
“老钱,鸟类所那边是怎么分析的?你自己呢?”
“它即使不是候鸟,应该也是大范围活动鸟类,就看它的翅膀,明显是适合长距离滑翔的鸟类。它这个翅膀的形态很奇怪,很像信天翁的鸟,有着明显的海鸟特征。”
“你们怎么判断它的食性的?”
“你怎么看?”
“我倾向于认为它是草食性,或者滤食性。它的喙相对比价扁平,符合草食或者滤食禽类的特征。并且它的翅膀适合滑翔,不适合俯冲,不适合突然加速,也不适合大重量起飞,与鹰隼类翅膀有着明显区别,这不应该是一只猎食性鸟类的翅膀。”
“嗯,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它脚上没有蹼,应该属于陆基鸟类。。。。。。”
俩人互相交换一下观点,发现大家的判断基本一致,基本框定这应该是一种与大天鹅习性非常类似的候鸟。
现在的问题就是,它在哪?
这种大型鸟类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比较容易被人发现的,再说现在就凭大袁帝国这个人口数量,想要找一块完全没有人涉足的栖息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鸟只要存在,就不可能躲开人们的视线,必然会暴漏在人们面前,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这种鸟的记录?
好困惑啊。。。。。。
第315章 活的?()
浔江上游,有一处清幽的深山峡谷,两岸的高山直上近千米,中间夹着一条窄窄的峡谷,谷底水汽氤氲蒸腾。
静谧宜人的安闲之所此时被咆哮的机器轰鸣声打断。
一只挖掘机挥舞着大铁铲子,一铲一铲的将周围的植被清理掉,准备清理出一个平台来,边上几个带着安全帽的人指指点点。
“肖科长,我们得挖进入至少三米,不然观景台没地方布置。”其中一个工头模样的人谄媚的对另一个身上带着点官气的人说道。
肖科长打量一下不远处壁立的山岩,“再往深挖可就遇到岩石了,能行吗?”
“没问题,石头怕啥,打不来放两炮就是了。”
“这可不成啊,这可是保护区,哪能随便开山放炮,你要放两炮,把山给炸塌了,我们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没事,都是老炮手了,有准,不会出问题。”
“那也不成,保护性开发,保护性开发,懂不懂?”
“懂!懂!不开发怎么保护,是不是啊!”
“少贫嘴,最多上挖掘机,放炮坚决不成。”
听了这话工头一咧嘴,这是要用风钻生啃的意思吗?这成本可就大发了,哪像随便放两炮简单,打个孔扔俩雷管的事,多省事。
为了防止工头胡来,肖科长郑重强调。
“不准放炮,不准放炮,重要的事说三遍,记住,我们是景区,不是矿区,轰一声,客人都吓跑了。”
“晓得咧,晓得咧!”工头撇撇嘴。
这是就听一声惊叫,几人打眼望去,就见挖掘机的铲子下面突然喷涌出一股水流来,着水流不小,像是消防水龙头一样,汩汩的往外涌着,很快就将挖掘出来的坑填满。这水流感觉非常奇怪,不像是水,更像是浆糊,黏黏的,非常浓稠。
“这是挖到什么了?”挖掘机司机一脸的震惊。
“皮猴子,你特玛德把什么挖断了?是不是挖着水管了?”
“老板,不是啊,没挖到什么啊。”
“不是水管,这里没有管线。”肖科长看着那奇怪的液体也感觉非常纳闷。
那奇怪的液体还在不停的向外喷涌,很快灌满挖出来的土坑,向外溢流出去。
“皮猴子!把土堆翻开,看看你挖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工头冲着挖掘机司机喊道。
挖掘机立刻行动起来,挖斗像是人的手笔一样灵活,在土堆上扒拉两下,三两下翻出来一段奇怪的东西,这是一个像是树根一样的褐色管状物体。
挖斗将奇怪的东西送到工头面前,挖掘机司机也跳下车凑了过来,周围几个工人纷纷过来瞧稀罕。
工头伸手从挖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