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慢-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悠扬欢快的琴声中,乔墨微微一笑。
都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想,北地的月与京城的月都是一样明亮的。
番外3 不将就()
这一年的京城冬天格外冷,路上行人匆匆,酒肆的生意却越发好了起来。
天寒地冻,出门在外的人办完了事去酒肆就着炭火铜炉炖的羊肉喝上一口烧酒,那才是人生美事。
春风楼里围满了酒客,混着肉香与酒香,有种热气腾腾的热闹。
马蹄声敲击着冻得硬邦邦的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哒哒声,眨眼的功夫就近了。
站在春风楼外的伙计立刻迎上去,接过缰绳,弯腰笑道:“池爷,您来了。”
翻身下马的年轻男子穿了件石青色素面锦缎棉袍,外罩玄色大氅,眉峰英挺,唇红齿白,明明穿的这般素净,可随着眼中的波光流转,便光彩夺目如骄阳,令人不敢逼视。
他穿过酒肆大堂,堂中便是一静,直到那个挺拔中又带出几分散漫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尽头,才重新恢复了热闹。
“啧啧,刚刚上去的那小哥儿是谁啊,真他娘的俊!”说话的人明显有了酒意,眼神痴迷盯着楼梯口,嘴角流涎,“比娘们还俊俏呢,要是——”
同桌的人忙拉了他一把,变色道:“快别胡说了,你才来京城有所不知——”
话才说了个开头,便有两个孔武有力的壮年男子走了过来,一左一右架起那醉汉,利落从门口丢了出去。
大堂中喝酒的人们见惯不惯,等那同伴追了出去,纷纷笑了起来。
“这是第三个了吧?一月之内总有几个不开眼的这么被丢出去。”
“就是,也不打听打听刚刚的公子是谁,能是咱普通百姓招惹的起的?”
池灿进了酒肆二楼的雅室,等在里面的人笑了:“拾曦,又有不开眼的被丢出去了?”
池灿来到朱彦对面坐下来,挑眉一笑:“这有什么稀奇的。”
朱彦忍不住叹气:“咱们在后面喝酒不就是了,省得有这些麻烦。”
池灿看了朱彦一眼,冷笑:“我就生成这样,难道为了一些心思龌龊的混账玩意便要蒙起脸做人?”
“我不是那个意思。”朱彦苦笑。
“我不想去后边喝酒。”池灿伸手端起白玉酒壶,替自己斟了一杯酒。
白皙修长的手指扣住与酒壶同质地的酒杯,那手指却比白玉酒杯还要莹润。
“以前是四个人在那里喝酒,现在只有咱们两个人,去那里有什么趣?”池灿晃了晃杯中酒,一口饮尽。
朱彦闻言沉默了。
他们四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如今只有他与池灿留在京城了。
杨厚承忙于抗倭无暇回京也便罢了,邵明渊封王北地,此生想要再见恐怕无望。
“对了,你家次子的满月酒什么时候办?”池灿开口打破沉默。
“到时候会给你下帖子的。”听池灿提起才出生不久的次子,朱彦眉梢眼角便存了笑意,看一眼好友,劝道,“我都有三个孩子了,连重山都已经在南边成了亲,你怎么还没动静。”
池灿斜睨好友一眼,懒洋洋笑道:“这你也操心?”
朱彦心中叹息。
三名好友里,拾曦可算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任何长辈会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且随着幼主继位,拾曦与皇家的关系越发淡薄了,这两年若不是有许首辅关照着,在朝廷中恐怕都不会这么顺当。
当然,拾曦能得到许首辅关照并不是靠的谁的脸面,而是当年扳倒兰山时出了大力,与许首辅达成了某种默契。
“这不是操不操心的事,你老大不小的,难道要一直这样?”
“这样有什么不好?”池灿又喝了一杯酒,笑眯眯道,“没人管,想喝酒就喝酒,想什么时候回便什么时候回。不像你,出来一趟还要向嫂夫人告假。”
“拾曦,你不要岔话题,这么些年了你就没有中意的姑娘?”
“没有。”池灿毫不迟疑给出了答案,神色认真。
他曾遇见过最好的,干嘛只为了成家而将就?既糟蹋自己,也糟蹋别人。
见朱彦还想再劝,池灿撇嘴:“成了亲的人就是这么黏黏糊糊,喝酒就喝酒,说这些作甚?”
朱彦见此不好再多说,举杯相碰,对饮起来。
二人出门时外边飘起了雪花,如柳絮漫天飞舞。
望着双颊酡红的池灿,朱彦吩咐伙计:“送池公子回府。”
池灿眼睛微眯,摆了摆手:“不用,这点酒还喝不醉我,给我把马牵来吧。”
邵明渊离开京城时把春风楼转给了池灿,池灿便成了春风楼幕后东家,伙计对他自然言听计从,很快便牵马过来。
池灿利落翻身上马,冲朱彦摆摆手:“走了。”
随着马儿跑起来,被冷风一吹,人就清醒了大半。
不多时见到熟悉的府邸,池灿掸掸身上雪花,下马往内走去,刚刚过了二门口就听到女童的欢笑声传来。
“不要胡萝卜鼻子,用土豆的!”
“姑娘,人家雪人都是胡萝卜鼻子。”
女童脆生生道:“人家都用胡萝卜给雪人当鼻子,我就不能用土豆给雪人当鼻子啦?哪有这样的道理!”
“池娇。”
听到喊声,女童不由四顾,见到池灿飞奔过来:“大哥,你回来了。”
女童不过五六岁模样,高不及池灿腰间,穿了件大红斗篷,踩着一双鹿皮小靴子,如粉团一般可爱。
“说过多少回,不要抱我大腿!”池灿嫌弃皱眉。
女童丝毫不以为意,转而拉着池灿的手道:“大哥,你说用胡萝卜给雪人当鼻子好看,还是用土豆好看?”
“你想用什么用什么,雪人是你堆的,又不是我堆的。”
女童抚掌笑道:“我就说嘛,大哥也是支持我用土豆给雪人当鼻子的。”
池灿看着女童欢快跑过去往雪人脸上塞土豆,不由摸了摸鼻子。
小孩子真蠢。
也不知黎三那般的聪明人,生出的孩子怎么样呢?
前不久接到邵庭泉的来信,他们马上要有第二个孩子了。
池灿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下,冲女童招手:“池娇,你过来。”
“怎么了,大哥?”女童跑回来,对自家俊俏无双的大哥显然是极仰慕的。
“你也不小了,要不要随我出一趟远门?”
“好呀!”女童忙不迭点头,“大哥,咱们去哪里呀?”
池灿目光投向远处:“等开了春,咱们去北边。”
番外4 清明时分()
番外5 长兄如父()
北地的春天依然是冷的,却天高地阔。
位于宝平城的镇北王府不似寻常王府占地那般广,外观瞧起来亦只是寻常,倘若进了里面才会发觉另有乾坤。
那一座座错落屋宇且不必说,就是抄手游廊都铺设了地龙,尚未换上薄衫的婢女们穿着软底绣花鞋走过,便能感觉到暖意从脚心传来,若是行走快了,额间竟会沁出一层薄汗。
镇北王府建成三年,王府上下都知道,王爷怕王妃不适应北地寒冷,但凡屋舍覆盖之处都在地板下置了地龙,这样一来,哪怕是滴水成冰的冬日王妃无论走到何处依然温暖如春。
这样一来,只买炭的花费就占了王府一年开支的大半。
每当想到白花花的银子随着地龙烧起就如流水般淌走了,下人们就一阵肉疼。
王爷养媳妇的花费顶一座城的人养媳妇了。
啧啧——
再往下,饶是在心里,下人们亦不敢腹诽了。
媳妇是王爷的,银子也是王爷的,王爷想干嘛就干嘛,他们当下人的就跟着享受好啦。
“王妃,您要的书来了。”捧着书的婢女走到廊芜下,把书卷递给乔昭。
乔昭此刻已经很不方便了,高高隆起的腹部让她连坐下都有些吃力。
她接过书,靠着廊柱随手翻阅着。
春日的风带着几分凛冽吹到她的双颊上,把垂落两侧的青丝吹起,露出凝脂般的肌肤。
瞧气色,来北地四载,乔昭要比在京城时好得多,弯而舒展的黛眉让她看起来少了几分少女时的冷锐,多了些说不出的温柔宁和,倒像是岁月把一块有棱角的顽石打磨成了温润的鹅卵石。
远处,邵明渊牵着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往这边走来。
小人儿远远看到乔昭靠着廊柱翻书,陡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邵明渊低头看着胖乎乎的儿子,眉眼间甚有耐心。
“父亲,要不咱们等会儿再过去吧。”小胖子磨蹭着,蹬着羊羔皮小靴子的脚在地上画着圈儿。
“为何?”
“娘在看书呢,不能打扰她。”
“呃,是不能打扰你娘,还是怕你娘问你识不识得一两个字了?”
小家伙一副被父亲揭穿后尴尬的样子,冲着邵明渊嘿嘿一笑。
邵明渊照着小家伙屁股拍了一下,板着脸道:“再不过去,老子揍你!”
他以前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傻孩子绝对随他!
不对啊,他这么大的时候好歹“天”、“大”、“人”这般简单的字已经认得了,这孩子莫不是捡来的吧?
邵明渊摸着下巴沉思着。
小屁股上挨了一巴掌,小家伙顿时老实了,唯恐再挨揍,迈开小短腿就冲乔昭奔了过去。
“娘,父亲又打我啦。”
一听儿子上来就找媳妇告状,邵明渊抬了抬眉梢。
乔昭看着虎头虎脑的儿子,柔声问道:“打得泽哥儿疼不疼?”
小家伙倒是实诚,摇头道:“不疼。”
乔昭拍拍儿子的头:“等哪次打疼了,再跟娘说。”
小家伙眨眨眼。
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好在泽哥儿年纪小,很快就抛开了疑问,伸出小手摸着乔昭的腹部,一脸期盼:“娘,这里面真的住着个小弟弟吗?”
面对儿子,乔昭不自觉带着笑:“或许是个小妹妹。”
泽哥儿一听就撇起了嘴,连连摇头:“是小弟弟,是小弟弟。”
老话说小孩子眼睛灵,对于孕妇腹中胎儿是男是女说得很准,乔昭便问道:“泽哥儿感觉里面住着的是小弟弟?”
“不是感觉啊,我希望娘肚子里是个小弟弟。”
“为何?”乔昭把书卷随手交给立在一侧的婢女,笑着问道。
泽哥儿瞥了邵明渊一眼,才道:“等有了弟弟,父亲就可以打弟弟了,我也可以打弟弟。”
乔昭:“……”
“父亲教导弟弟那是应当的,泽哥儿为什么也要打弟弟?”
泽哥儿小脸一板,严肃道:“长兄如父。”
“扑哧。”婢女们忍不住轻笑起来。
乔昭觉得肚皮跳动了几下,拿了帕子给泽哥儿擦擦嘴角,交代奶娘道:“把大公子带下去沐浴更衣吧,后背都是汗。”
刚刚父子二人是从演武场过来的。
用邵明渊的话说,儿子在读书上好像没啥天赋,习武就不能再懈怠了。
文韬武略,将来好男儿总要像他爹这样有一样出色的,才能娶到他娘这样的媳妇吧。
待泽哥儿一走,乔昭就嗔了邵明渊一眼:“好端端的孩子都让你带歪了,一心等着弟弟出生了打弟弟,这都是什么事?”
“放心,他敢打弟弟,我就打他。”邵明渊不以为然道。
见乔昭还要再说,邵明渊笑起来:“老二还没出生呢,你就不要操心了。这养儿子和养女儿不一样,一个男孩子享着这泼天富贵再不受些磨砺,将来才要我们头疼呢。再说了,倘若这一胎还是个儿子,他们两兄弟年龄差距不大,打打闹闹感情反倒好些。”
他伸手落在乔昭隆起的腹部,轻轻摸了摸:“李神医说就是这几日了吧?”
“原是这样,不过听着你们父子俩研究将来轮流揍他,说不定就吓得不敢出来了。”
听邵明渊提到李神医,乔昭临近产期日渐焦灼的心便安定下来。
当初李爷爷决意北上,原是想受邵明渊留在北地势力的庇护能过上安稳日子,那时何曾想到邵明渊受封镇北王,最终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快别乱说,我还等着再次当爹呢。”
邵明渊话音才落,便见乔昭变了脸色。
“怎么?”
乔昭抓着邵明渊的胳膊:“我好像发作了……”
邵明渊先是一愣,而后拦腰把乔昭抱了起来,匆匆吩咐道:“立刻请李神医过来,黎府那边速去报信。”
他抱着乔昭直奔产房,虽然步子迈得又快又大,怀中人却觉无比安稳。
随时候命的稳婆们忙接手过来,见邵明渊还杵在产房里,无奈道:“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