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科幻未来小说字数排行榜

[吴定柏] 奥威尔和1984年 |热度 177 | 科幻未来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6 第11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的《198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产生最大轰动效应的畅销书之一。它与俄国叶甫盖尼·柴米亚金的《我的》(1920年完稿,1924年英文版译为《我们》)和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构成西方文学中反乌托邦题材的三大经典。奥威尔原名埃里克·布莱尔,生于当时隶属印度的孟加拉邦,父亲是英国殖民地政府在当地的一名小官员。奥威尔1917年至1921年凭奖学金在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就读,毕业后出任英国皇家警察,1922年至1927年在缅甸服役。他目睹英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既反对殖民主义却又不得不为它服务,所以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渐渐走上无政府主义的道路。1927年回国后,他辞去警察的职务,移居巴黎,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绿杨] 雅典娜号案件--鲁文基科 |热度 167 | 科幻未来 | 上传: 谁与争疯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4 第7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教授,客人等了两个钟头了。”梅丽怯生生地探身进来,等着鲁文基发火——他最恼工作时有人打岔。这回老头子倒没跳起来:“你也真会催,是我欠他们钱了?还是欠你的?”“不欠钱。华尔顿夫人和律师巴巴地从地球赶来这空间站,是要和你谈件要事。”“他们要谈,你就说‘教授闲着哪’? ”“不是。”梅丽笑了,他看准老头儿今天火气不大,“我说老教授正忙着哪,不过他心地最好,乐于助人,就是再忙也……”“算了算了,我不吃你这一套。他们远道赶来想必也是急事,而且又是上年纪的人,好罢。”华尔顿夫人年已花甲,仪容端庄,举止高雅。他的律师大腹便便,衣着讲究,仪表威严。夫人向教授微徽欠身:“我的儿子罗塞·华尔顿遇上麻烦了。你知道雅典娜号空间实验站吗?站里有六名科学家在从事对动物智能外科手术研究,站长鲍曼博士领导着研究工作。还有两个机器人,长脚是副站长,负责实验站的行政管... 
[大卫·赫尔_王荣生] 呼唤孩子 |热度 169 | 科幻未来 | 上传: 打倒一切 |更新时间:2018-11-28
2000 第5期 - 科幻之窗大卫·赫尔 王荣生一个安放在冥王星之外数个天文单位①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一个微弱的激光呼救信号,于是,人们将他送进黑暗的太空,去执行拯救使命。先将他冻成僵尸,塞进小舱里,然后,航天飞机朝着蛇夫星座方向疾飞,穿越300年的时空。就这样,他离开了他在此岸的生命轨迹,离开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山山水水,离开了父老乡亲们,前往遥远的彼岸。这是他的使命。他是一位医生,名叫哈门·格恩特。冻尸在那颗蓝色的小行星上空醒来,召唤他飞掠数个世纪。17.4光年的信号就是从那里发出的——我们命在旦夕。瘟疫猖獗。救救我们。哈门·格恩特从轨道上将上千只探测器安放在云层下面,很快,这些忙碌的装置就向他报告:这颗命名为“保佑星”的星球其生态环境处处都有生命在骚动。绝大多数生物都显示一种共同的生物遗传特征,而这种特征是建立在一种不完全DNA的优美的化学结构序列周围。然而,他偶尔发现具有地... 
[唐晓鹏] 前沿 |热度 206 | 科幻未来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18-11-28
2000 第10期 - 前沿唐晓鹏俄图-160频频亮相(7/24 10:05) 中新社消息:今年4月18日至21日,俄空军第37集团军又在里海和黑海上空举行飞行战术演习,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在苏联解体后首次出现在黑海上空。在这之前,这种军用飞机已经多次进行实弹演习。去年6月,俄罗斯进行了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西方-99”军事演习,图-160曾飞抵英国海岸,在进行远程飞行期间,沿途还向陆地和海上靶场进行了导弹实弹射击,均准确命中目标。同年,俄战略轰炸机还完成了到美洲大陆西海岸和东海岸的飞行。(图-160是多用途四发变后掠翼超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它既能在高空、超音速的情况下作战,发射具有火力圈外攻击能力的巡航导弹,又可以以亚音速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还可进行防空压制,发射短距攻击导弹。若在图-160机身下挂载一种采用固体燃料的三角翼火箭运载装置,它甚至可以把轻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这是俄国惟... 
[安·杰里夫斯_张卫东] 季雷特斯 |热度 189 | 科幻未来 | 上传: 蝎子王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8 第5期 - 科幻之窗安·杰里夫斯 张卫东主持人的话:有朝一日,也许会有人研究动物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这些被研究的动物中,肯定少不了格雷汉夫人的那只猫。她的那只猫的奇特经历启示了速冻行业的人去速冻人体,而速冻人体的事又导致了“季雷特斯科法”的通过。要弄清楚这件事,我们必须回过头查一下洛杉矶1950年的报纸。简要地说,弗雷德·C·格雷汉夫人在把一大堆食品放到家里冰柜的同一天,丢掉了她宠爱的那只猫。当时格雷汉夫人并没有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直到六天后从冰柜里取食物时,才在冰柜里发现了那只猫。夫人非常喜爱这只宠物,我们可以想像出她当时多么痛苦。她从冰柜里拎起那个冻僵了的小躯体,放于地板上,接着跑到隔壁邻居家里,就晕倒了。夫人被救醒后情绪很不稳定,几小时后她才平静下来,设法说服人们相信,这件事并不是她编造的。格雷汉夫人叫邻居和她一起回家,在冰柜前,她们看到了一摊水,以及正忙... 
[杨潇] 绿荫深处访布朗 |热度 184 | 科幻未来 | 上传: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7 第1期 - 环球邮箱杨潇飞机像一只小鸟,翱翔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宽体客机的屏幕上不断显示出飞行航线。不久就从显示屏上看到,蓝色的太平洋和北美大陆土黄色的洛基山脉之间,有一片青青的亮绿,那就是美丽富饶的加利福尼亚州。据联合国多次考察,称旧金山是这个星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它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尤其是该市有着优良的环保传统。如今,我们终于有缘一睹这个和谐自然的现代都会的芳容了。车在旧金山市中心的金门公园里转悠,四周都是合抱粗的大松树和大柏树,海鸥、鸽子、大雁在林间自在嬉戏,三三五五的小松鼠,翘起毛茸茸的大尾巴,恬然自得地坐在草坪上,捧着松果咀嚼。据说运气好,还会碰到小鹿哩。我觉得奇怪,依我的孤陋寡闻,以为美国城市处处都是如华尔街、曼哈顿那样高楼林立,寸土如金。美国开发西部不过才一个半世纪,怎么就有如此周密的城市规划,在市中心建立了占地三干余亩的... 
[克利莫夫_孙维梓_译] 天才 |热度 127 | 科幻未来 | 上传: 理性的思索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3 第3期 - 科幻之窗克利莫夫 孙维梓 译晚间电视正在介绍如何照料庭园植物,但乏味的主讲人却使彼得·叶甫根耶维奇渐入梦乡,然而门铃音乐又把他拉回到了现实世界。门外是穿着睡衣和拖鞋的隔壁邻居阿尔希波夫,他满脸堆笑,象往常一样地问道:“杀上一盘象棋如何,彼得·叶甫根耶维奇?”彼得搔了下后脑勺也就同意了,不过他还是先去厨房带回了茶炊和果酱。阿尔希波夫的棋艺其实并不算坏,只是他太沉不住气,通常总是一味猛攻,防守中又屡屡出现破绽,在彼得沉着的反击下,老是以惨败告终。然而今晚阿尔希彼夫竟连胜两盘!真有点儿邪门。他不象平时那么“冲动”,棋下得既敏捷又凶狠。眼下客人把“后”棋沿主对角线来上一个远跳,又使彼得陷入了绝境。于是阿尔希波夫从容地摸出根揉皱的过滤咀香烟,漫不经心地说:... 
[克里斯·摩根_罗定国] 与外星人 |热度 217 | 科幻未来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6 第4期 - 世界科幻史画克里斯·摩根 罗定国有关外星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固然,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稀奇古怪的生物,光怪陆离的生态环境,在人们看来已是够神秘的了。但人类自身也可能被视为“外星人”,就像人类世界悠长的往昔和遥远的未来,对于今日的我们都可有一种“外星的”异己感觉一样。甚至人类的思想,经过极大改变之后也可能成为类似“外星”的东西。外星人不仅仅是指那些长着昆虫眼的怪物,任何非人生物,特别是智能型的非人生物都可被看作外星人。外星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问题。路易斯·卡罗尔笔下的独角兽在遇到爱丽斯之前,一直认为所有的地球上的小孩都是怪物;反之,地球上的小孩又都把独角兽视作妖魔。不仅外星生命本身被地球人视为奇异的东西,而且一切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也都使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更有甚者,L·P·Hartley在《渗入》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悠久的往昔本身就是一个... 
[征士] 坠入爱河的电脑 |热度 110 | 科幻未来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8-11-28
征士看了这个题目,你肯定会惊讶不已。嘿,象你这样方头方脑,连个人样都没有的铁家伙还会恋爱?是的,我虽然只是一台老式计算机,可我的确在为人服务中获得了感情,不仅恋爱过,现在还有个白头偕老的伴侣哩。我原来只是一台负责处理文字工作的老式计算机,跟古代二十一时彩电很相像,头上还有一对管状扫描器——那是鄙人的眼睛。平时被高高放在柜子上,灰尘积了铜钱厚,自动除尘器也懒得在我身上掸一掸——这个时代,连机器也学会喜新厌旧,看主人眼色行事。我太老气,又不得主人器重,哪有浑身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福气?可有一天,主人却亲手将我擦拭得油光可鉴。我简直受宠若惊了。“帮我个忙,伙计。”主人愁眉苦脸地说。“说吧,主人,没问题。”我决心为主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风] 特工技术一瞥 |热度 162 | 科幻未来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18-11-28
2000 第5期 - 科学故事唐风特工用来完成秘密使命的东西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它们被不惜工本地制造出来,性能优良,样子稀奇古怪。不过世界上最好的特工并不依赖工具。这些人模样毫不起眼,与电影上气质非凡的杀手不同;生活上很低调,从事着任何人都不想干的乏味的工作。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时候他们才使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毫不客气地偷窃、传递、欺骗和屠杀。首先让我们看看摄影技术。在情报搜集中这门技术相当重要,它完全客观。一个法国地下战士趴在山坡上向总部发报说。德国人一个装甲师正在向西走,头儿听了也许只是一笑。但如果给一张麦田里到处是履带印痕和空油桶的照片,再加上一个高级指挥车遗弃的废轮胎,情报就会受到重视。特工的照像机必须看上去无论像什么都行,却不能像个照像机。1938年拉脱维亚出了一款万能士照像机,体积小且镜头质量很好,成为各国特工非常喜欢的品种。他们委托设计人员给它加了许多用来伪装... 
[米一] 迷失航程 |热度 178 | 科幻未来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8 第9期 - 封面故事米一飞船队在无限止的静默中,在同步状态上,隐藏在坦塔拉星球2号卫星的阴影后已经很长时间了。在军事上,隐藏往往是为了进攻。雪莉·李站在舷窗前,眼前一片深沉的黑暗,只有他们借以掩身的卫星粗糙不平的边缘上,闪耀着恒星耀眼的光芒。那是一种像音阶一样,依次变幻色调的迷人光芒。又好比是一种前奏,似乎预示着,他们一旦开始行动,冲出卫星的阴影,迎面而来的,将又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想到这个,雪莉不禁深深叹了口气。雪莉·李年轻美丽,因为坚定而显得有些冷酷。作为外星殖民军的一名年轻指挥员,每当她指挥部下把目标定在下一个新的星球,就总在担心,会在这些星球上遭遇一些新的生命体。在人类最开初的航天史上,那么多的科学家、外星探险家组成的队伍曾经怎样痴迷地在外星上寻找生命体。作为人类最古老职业的艺术家甚至为此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戏剧。最近,雪莉还回身去两百年前,看过人类历史上最... 
[唐风] 车的洪流 |热度 44 | 科幻未来 | 上传: 莫莫言 |更新时间:2018-11-28
2000 第10期 - 科学故事唐风交通堵塞并不是汽车发明后才出现的问题。史书记载了两千年前的罗马当局禁止双轮马拉战车在交通高峰时刻行驶的命令1900年,纽约市每天大致上要掩埋四百万磅的马粪。当汽车出现时,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科学美国人》的创刊号上有这样的言辞:“如果汽车有缺陷,只需要时间就能使这些缺陷消失——没有哪种机械更无害,没有哪种交通手段更安全可靠。”现在,世界所有大城市在交通高峰时刻都有大约一半的车辆在慢慢爬行,每年因汽车相撞造成上百万人的死伤,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在尾气排放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城市中,虽然《科学美国人》从4版小报变成有16个语种的权威杂志,但它也不再坚持说这种交通工具无害、安全和可靠。为解决这个问颗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大多数设想后来因为不实用而放弃了,但那介乎科技与科幻之间的奇思给后人留下了启发。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中的几种。... 
想像世界中最美丽的飞翔 |热度 88 | 科幻未来 | 上传: 青词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8 第5期 -我与《科幻世界》同行又一次荣获银河奖,感慨良多。我写科幻的18个春秋实际上是与《科幻世界》结缘的历程。头篇试作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隆冬刚过时写的,那时有种急于要把蕴藏心间多年的科幻构思讲给大家听的强烈愿望,便凭一股勇气写了部长篇托人带给北京一家出版社。不意春寒仍然料峭,几个月后好心的编辑告诉我:北京不出版科幻。其实何止北京,当时实际上只有一家《科学文艺》杂志(《科幻世界》前身)还在坚持发表科幻。杂志不能发长篇,我便另写了个短篇试投,出乎意外地很快刊出了。自此我就与《科幻世界》开始了漫长的同甘共苦的历程。那时这本刊物处境十分艰难,读者作者都很少。为了重振中国科幻事业,刊物的同志决心大力培育科幻写作新人。他们和作者讨论修改稿件,举办笔会交流创作经验,设立银河奖勉励优秀作品。十年磨一剑,大地回暖之后,《科幻世界》果然冲出困境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 
[戴建夫] 再生计划 |热度 142 | 科幻未来 | 上传: 暖暖 |更新时间:2018-11-28
戴建夫时间已是2300年。24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极其发达了,可是人类的故乡却让人类搞得一蹋糊涂。无数珍奇生物灭绝,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国际科学联合会决定进行代号为“再生计划”的时空探险行动。“再生计划”是利用人类制造的第一艘时空飞船“探索号”到20世纪的地球采集已经灭绝的生物细胞进行人工繁殖培养,使灭绝的生物在24世纪的地球得以再生。国际科学联合会挑选了八位青年科学家作为首次时空飞行的候选宇航员,作为该计划的倡导者中国北京大学年轻的生物学教授沈健当然就在其中了。星期天的校园出奇地宁静。沿着美丽的月牙湖,穿过大操场,就到了学校的植物园。一位少女靠在银杏树上,静静地望着远处湖面上的一只水鸟,她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萧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沈健走到少女的身旁。... 
[迈伦·r·刘易斯本·博_逯怿_译 |热度 171 | 科幻未来 | 上传: 负债赌博 |更新时间:2018-11-28
1994 第5期 - 科幻之窗迈伦·R·刘易斯本·博 逯怿 译“我不知道,”联合国代表走进密封舱舱口时说,“M国的月球基地竟有这么大,这么好的设备。”“的确,这是一项大工程。”巴顿上校回答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他对基地的一切设施是满意的;即使透过增压服的面罩,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脸上漾溢着的那种满足感。增压舱里的压力达到了平衡。他俩扭动着身子,脱下了铝制保护服。巴顿身材魁梧,只能勉强挤进空间交通客车;联合国代表托格森是个戴眼镜的瘦子,头发稀疏,样子和蔼可亲。他们走出增压舱,进入一条长长的宽大的走廊,走廊的拱顶是塑料制成的。这就是M国月球基地的司令部。“这些门后面是什么房间?”托格森问。他的英语略带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鼻音,颇使巴顿感到不快。... 
超越光速时 |热度 58 | 科幻未来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8-11-28
2079年11月25日,纽约,联合国科学院总部大厦93层。笛卡尔睁开眼睛的时候,阳光已经洒在他身上了。他从计算机终端前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走到窗前。他推开窗户,猛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窗外是繁华的纽约市,磁悬浮列车在钢铁大厦之间无声地穿梭着,一架架空天飞机正飞向外层空间。联合国科学院成立三十几年以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笛卡尔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同事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当然,这也离不开他——联合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负责人,计算物理学家笛卡尔博士。自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生产出黑洞系列超级并行处理计算机以来,大部分高能实验和天文研究都由计算机代劳,如五年前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及前年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实验(计算证明该模型不正确)。... 
共3594本 当前第216/225页 << < 211 212 213 214 215 216217 218 219 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