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章一 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我百思难解她为什么要打我,因为我和她素不相识,她打我之前五十分钟我在“太平洋冷饮店”北边的树荫下逐一看着挂在低垂的树权上的鸟笼子和笼子里的画眉,鸟笼子大同小异,画眉也大同小异,笼子的布罩都是深色的。画眉在恼怒的鸣叫过程中从不进食和排泄,当然更加无法交配。这是我自从开春以来一直坚持观察画眉得出的结论。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我一得闲空就从“太平洋冷饮店”前面铺着八角形水泥板的两边栽满火红色公鸡花的小路上疾走过,直奔树荫里挂在树杈上的画眉们。我知道我...
作者:雪夜冰河【,】《无家》 第一部分第一章 离家1948年11月,皖北平原,五沟集,国民党第14军175师46团前线阵地。天快亮了。老屌披着破旧的军大衣,蜷缩在一人多高的战壕里,正用衣角擦着他的美式冲锋枪。这玩意儿射速快,弹道低,叫个啥“他母孙”,是地道的美国货。名字虽怪,突突起来却比步枪好使多了,老屌昨天又用它打死了几个共军。共军那天冲锋的时候,老屌和弟兄们领到这种枪才不久,枪机里的亮油还有点沾手。炮火过后,他们刚把头探出来,一队共军已经冲到离战壕几十步的地方了。老屌那天心情很差,大半月没沾着酒腥,嘴里淡出了鸟,憋着一肚子火儿正无从发泄。共军如此嚣张,老屌立即命令回击。一时弟兄们枪声大作,老屌也开始冷静地点射。弟兄们憋了几天的火力非常之猛,冲在前面的共军都被地雷炸飞了,后面的也被弟兄们密集的子弹撂倒一片。弟兄们惊喜于这玩意的顺手,手指一搂,一片子弹就散了出去。对付共军的冲锋...
作者:黄晓阳第一章 CHAPTER 1 只要工夫到位,没有攻不下的城堡古代军事家的经验告诉欧阳佟,正面攻不下,你就侧面进攻,侧面攻不下,你再正面进攻。反复攻还攻不下,你就立体进攻。这种事,就像追求一个女人,以他的经验来看,只要工夫做到位,世界上没有攻不下的城堡。1邱萍第一次向王禺丹介绍欧阳佟的时候,王禺丹仅仅只是冷笑了一声。王禺丹是美人胚子,哪怕是冷笑,也别有一种风韵。事后,王禺丹坦率地告诉欧阳佟,她之所以冷笑,有两个原因,第一,欧阳佟是德山人,而她平生最不喜欢的就是德山人。第二,欧阳佟是复姓,而她的老公,恰恰是复姓,叫司马常空。至于王禺丹不喜欢德山人以及不喜欢复姓的原因,欧阳佟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的。同样,邱萍第一次向欧阳佟介绍王禺丹的时候,欧阳佟对王禺丹也没有丝毫兴趣。他甚至刻薄地说,我没有恋母情结。...
作者:郑渊洁第一章胆小鼠异想天开我们只要看到老鼠,第一个反应就是"打",的确,"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由此可见,我们对老鼠的印象是多么的恶劣,甚至认为它们是偷懒、卑贱、狡猾、懦弱的象征。虽然老鼠如此可恶,但是在历史上,有几则关于老鼠的有趣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老鼠在这几则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悔,老鼠在这几则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谁去替猫儿挂铃铛很久以前,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户有钱人家。由于这户人家家老鼠太多了,于是主人就买了一只猫来捕捉老鼠。果然不久,老鼠减少了许多,主人非常高兴,猫儿也很得意地继续担任守卫的工作。有一天,在这栋房子的一个偏僻角落,正有一场热烈的讨论会在举行着!"各位女士、先生,我今天召开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一个办法来对付那只可恶的死猫。它已经杀害了我们许多同胞,如果再不想办法对付它,迟早我们的性命都不保。请各位踊跃发言。"老鼠...
作者:马宁第一章 “杀八方”1年景不好。晌午的太阳很精神地挂在天上,奋力喷吐着丰富的热气和光芒。土路两边的高粱本来已经到了抽穗子的时候,却被晒得打了蔫,垂头丧气地卷起了宽大的叶子。自打康德皇帝在新京登上大宝,辽西的几个县已经旱了两年了。这样的天气,谁也不愿意出来逛荡,土路静悄悄的,除了烦人的蝈蝈叫和偶尔飞起来的蚂蚱发出的啪啪声,再也听不到一丝声响。远远的一溜尘土飞扬过来,是一辆大马车,这要是有识马的庄家把式正好经过,非得羡慕得把眼珠子瞪出来:4匹纯种白色东洋马,一点杂毛都没有,这样的天气下居然不打蔫,奋力地拉着一辆西式豪华马车狂奔着。这里是伪满洲帝国锦州省瑞县城郊。这时是伪满洲康德三年夏末。马车里坐着一个年轻人,穿着白色的短袖褂子,上面隐隐地能看出吉纹,这种上等的苏绣,在锦州都买不到,非得在奉天或者新京的大百货公司才能看得见。再配上白色的西裤、圆边墨镜,加上匀称的...
蓝旗袍作者:贾立峰第一章 宝石蓝雪花白麦子黄更新时间2008-12-30 20:55:39 字数:5007 01好炕 夏末秋初,史无前例这个词几乎被孔家屋子的人用烂了。 村里人的词汇里本来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在一个清亮亮的日子里,一不小心从小学教员高原的嘴里冒出来的。高原每天读书看报,看到这个词,就记住了。看来知道的事情多了没坏处,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用到。令高原始料不及的是,第一次使用,居然会让全村人都记住,并且风靡一时;他更没有料到,在未来的一个年代,这个词会成为了一个炙热鲜红的烙印,灼痛了许多人的心,也包括他自己的。 如果不是因为那条铁路,平原本是一览无余的。许多年前,德国鬼子修了一条铁路,路基五六米高,像一条僵死的蛇横在村子东边,使那个方向的视野突然局促起来。一条灰白的大道先爬上一道长长的大坡,跨越铁路,又下一道长长的大坡,然后一溜歪斜进村子,自东而西穿村而过。...
作者:许开祯第一章 南州政坛地震后,于佑安意识到跑是一门综合功夫1凡事都要用心思,水浇到哪哪开花,肥施到哪哪长庄稼,心思呢?自然是用到哪哪结果。这是文化局长于佑安的人生格言,甭看它朴素,越是朴素的东西就越接近真理。下班时间已过了很久,于佑安还待在办公室。妻子方卓娅连着打了好几通电话,催他回家吃饭。于佑安说老婆你吃吧,我这里有客人。方卓娅生气道:“客人客人,一天到晚就是客人,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于佑安笑笑,并不跟妻子生气。方卓娅是医生,在市人民医院儿科工作,医生是不懂政治的,就算懂,也只是皮毛。方卓娅眼里只有病人,于佑安很多事,她都不发表意见,偶尔说两句,也是点到为止。这一点方卓娅很聪明,不像有些女人,男人一当官,自己先就把持不住了,轻者参政议政,重者还要指点江山呢。方卓娅在医院的同事叶冬梅,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说她丈夫,丈夫单位每一件事,她都津津乐道,坐在办公室...
作者:何建明&厉华【,】内容推荐忠诚与背叛——每个革命者和共产党人都无法回避的选择。珍档解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我们会不会当叛徒?我们会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红岩》之后,又一部记录特殊时期里“人”的作品。全书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数十幅珍贵图片,极真实、极丰富地再现“11·27”大屠杀“血染红岩”的惨景,揭秘革命志士成功“越狱”白公馆的真相。通过革命者内部叛徒们“背叛的代价”,富有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革命者和特务内部的“另一种背叛”,“女人无叛徒”的历史解读和当下思考等,建构起“忠诚”与“背叛”交织的故事和复杂人性,直指内心:我们会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谁才是《红岩》里江姐真正的原型?谁曾想叛徒竟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被杀害?谁知道险些让戴笠撤职的中共“美女间谍”张露萍?《红岩》作者罗广斌写就的尘封了57年的《报告》,一...
作者:王力雄一March 20, 1998地球人在努力营造一个大千世界。它很小,一半向着光闪闪的太阳,一半向着遥远的恒星。它像一个橙子,橙皮上起伏着山川河流,在没边没沿黑呼呼的宇宙中没着没落地旋转。在这颗橙子亮面与暗面相交的边缘上,太平洋中一头灰鲸玻璃般的眼球射进清晨第一束阳光。它仰浮的躯体被石油和有毒物质所腐烂,最后一丝知觉正沿着阳光去追溯往昔的海洋。琥珀色赤潮汹涌地覆盖着无际的洋面。与鲸鱼相对,橙子的另一侧明暗相交处,落日余光正把尼罗河干涸河床上蠕动的饥民照得如同鬼影。大风卷起干燥热土。爬行的沙漠早已掩埋古老光荣。人的脸上只剩盐碱﹑沙粒和一层层剥落的皮肤。美洲在太阳照亮的一面,倾斜地躺在大洋上。...
作者:端木蕻良编者:徐学鹏【,】内容推荐端木蕻良看《红楼梦》是一年地看,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百读不厌……端木蕻良爱《红楼梦》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曹雪芹的真情主义。端木蕻良曾作过一首诗,记到这个:能哭黛玉哭到死,荒唐谁解作者痴!书末关卷身先殉,流尽眼泪不成诗。端木蕻良喜欢他,因为他真情。曹雪芹是从爱美出发的,而后来便达到了爱真的地步。真的美,必须是真的。为了爱美,也就是爱真,而终玩弄殉了真理。《红楼梦》像一块灼热的陨石一样,从天空落到地上。经过大气摩擦,灿散出无数火花,在消耗自我的途中,发出了绚料的异彩。石头落在地面上,经过两百年的风刀霜剑,不但没有失去温度,反而越发温加热,多次掀起热浪红潮。这股热浪有极大的冲击力和强烈的吸引力,这就使得世界上出现了“说不完的《红楼梦》,写不尽的曹雪芹”。...
作者:[法]朗索瓦·勒维尔作者及内容简介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勒维尔与他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在尼泊尔俯临加德满都的山上的一个僻静处,开了一场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和尚说:佛教提出了一种精神科学,它讨论的是幸福与痛苦的最基本的机能。从早到晚,在我们生命的每个时刻,都在与我们的精神打交通,这个精神的最微小的改造也会对我们的生存过程和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产生巨大的影响。哲学家说:从这些谈话中我吸取了什么教训?它们给我带来什么?它们启发我产生对于作为智慧的佛教的越来越多的钦佩,以及对于作为形而上学的佛教的越来越多的怀疑。它们也使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对这种学说目前在西方具有吸引力的一些解释。这首先是因为佛教在生活艺术和道德的领域里填充了西方哲学的逃脱造成的一个真空。...
莫言 阎连科 1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 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他的眼睛时不时地向露台上的肖眉望去。只要肖眉在他的视线里,一种心醉神迷的满足感就会从他的心里涌出来。只有他自己知道,能得到肖眉他付出了多么漫长持久的努力。想到这里他长舒了一口气。此时身材高挑、气质优雅的肖眉身穿一袭大红镂花礼服,若有所思地站在露台栏杆前,遥望着远处的山峦。...
作者:石钟山题材只是一个背景——《线人》之外我也认为,作家应该心比身先老,经历了,想像了,靠着对人生的感悟,于是就有了文学作品,因为作品涉及的是人的生命经历,在这种经历中,有你有我,还有我们共同的理想,有的是我们生活永远达不到的,这就是文学。我一直很感激那些喜欢读我作品的朋友们,这几年搞了一些签名售书的活动,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多了起来,当我望着那些喜欢我的读者朋友眼睛时,我一下子觉得,我一定要真诚地面对他们,否则我的良心会不安。每当读者花钱买你书时,他们是怀着喜欢和欣赏的,要对得起读者朋友,就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望。对得起他们购书花的钱。这种心情指导我创作,每当我伏在案头准备创作时,我的眼前便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出读者那一双双真诚期待的目光,我在写作过程中,这些目光一直伴随着我,我就有了一种责任和感动。我心里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努力让读者朋友,尤其是喜欢我的读者朋友...
作者: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1977年至今编者按本书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看的书,作者廖信忠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在30年政治巨变之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悲喜人生。书中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仿佛一部浓缩的台湾生活当代史。当然,这是一个台湾70后的私人记录,书中的言论并不“代表”谁。2009-9-13 北京1977出生在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我是1977年生人。20世纪70年代末的台湾,整个社会气氛都是怪怪的,就像是一只气球,随时都可能破掉,但就是破不掉的状态。重大基础建设都快要完成,经济开始腾飞,但大家都在等那种“冲破”的气氛。这段时期的台湾,用后来官方一些政令倡导的文章来形容就是“风雨飘摇”。在台湾当局代表被赶出联合国后不久,接着就是1978年底的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人心惶惶的社会气氛下,有办法的人当然都先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而台湾当局不断地告诉大家要“庄敬自强,处变不惊”—...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第一信 寄自墨西哥,向时间的开始前进(一)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我把它用按钉钉在墨西哥公寓的板墙上,那火红的前发,很能给我以鼓舞力量。疏散到我们当地来的二位天体力学专家阿波老爹和培利老爹这老搭档,从破坏人和其他的创建者们的构想,理解了峡谷和"在"既是村庄,也是国家,甚至是个小宇宙。这段回忆,虽然和他们分手已经很久,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首先是按照他们的指示,从这样称呼我们这块土地开始。在我们的村庄=国家=小宇宙里,一...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春水的洗礼。在春天,对亲人说一声,我爱你。忽然间才发觉,我和亲人们似乎变得有点陌生了。多年来,我越来越沉默地坐在他们身边,一旦听到唠叨,就没了闲心,起身便走。如今的我才明白,爱在心里扎了根才会有唠叨。爸妈,尽管我抱怨过,哀愁过,但我依然爱你们。我想多陪在你们身边,多听听你们的唠叨。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站起来拥抱你们,情不自禁地说一声:“我爱你!”请不要慌张,也别羞涩,这么久以来,我只是羞于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