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安东尼·伯吉斯出版者记按照作者在引言中所极力强调的,这个美国新版本添长了一章,最后一章。它在原来的英国版本中是有的,但美国版删掉了它,所以库勃里克的电影里面也没有。不管怎么样,压倒一切的真理是,《发条橙》是一部现代经典,必须不折不扣地以符合作者意愿的形式呈现给美国读者。现在办到了。文里克·斯温逊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有意思的《发条橙》——代序他曾希望成为作曲家,却入读了大学英文系。前半生随军队的职务调遣而东西奔波,从事教书作曲;五十年代他在马来亚和文莱做官,负责教育,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他著有马来亚三部曲(一九六四年)。一、《发条橙》的故事与后现代社会按照西方社会学家的观点①,这种后现代社会的属性是“消费资本主义”,其特质是由于自反性(社会内部的批判反思功能)的作用,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劳动力)。客体(货币、生产资本、商品;发条橙貌似主体,实为客体)流通加快。...
作者:[美]T·W·哈德序:斯芬克斯之谜是什么生物清晨四条腿正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第一部发现第一章我真希望能跟你谈谈什么叫死亡。我可以告诉你,有这样一个18岁的姑娘,尽管她依恋人世,依靠氧气支撑了16个星期,却还是悄悄地离开了人间。我还可以向你讲述一位91岁的老人,他的心脏曾上次骤然停止跳动。每次医生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后,他总是喃喃自语:“还不到时辰,不到时辰。”直到有一天晚上,一位朋友偷偷地给他捎来一瓶美酒,他才含笑长逝。还有,我在医学院一年级读书时观看过的一次手术,当时外科大夫不慎将病人的肺动脉划破,一瞬间,生命便从手术台上消失了。其实这些都不是死亡的故事,只是生命结束的故事。假如你问我为什么叫死亡,我无法回答,只能耸耸肩了事,因为医学院不讲授这个问题。...
1996 第11期 - 科幻影视迪安·德尔文 罗朗·埃梅里希 斯蒂文·穆斯塔德 王荣生总统一行急急忙忙登上直升机。戴维博士是最后一个登机的,他一坐下便把微型电脑打开,随着直升机腾空而起,电脑荧光屏上不疾不徐地显示出时间倒记数——11:07,11:06,11:05……此刻,洛杉矶市中心摩天大厦顶上挤满了疯狂的人群。伴着震耳欲聋的立体音乐,人们舞动信号牌跳呀唱呀,有的人点燃了鞭炮;不少妇女穿着“外星人”服装,一对夫妇还扮作从遥远星球来的国王与王后,身着华丽衣冠,手持镶满钻石的王杖,安然而坐;更有一群年轻的男女摇滚舞迷跳着裸体舞,宛若一条条白蛇蠕动。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准备迎接“外星人”光临。移时,一架军用直升机飞临楼顶盘旋,机上有人用扩音器大声呼叫:“总统命令全体居民撤出,你们必须立即离开屋顶,有秩序地下楼。”...
张卓傍晚的城市,人影婆娑,匆乱的脚步挤压着地上渐化的积雪。阴霾的天空给整个世界罩上了一层灰暗的壳。又开始下雪了,淅淅沥沥的雪片从空中被抛了出来。夕黎觉得自己好像正在做一个醒不了的噩梦,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种邪恶的朦胧中。乳白色的印花棉裙的裙摆被街道上的雪完全浸透了,浅紫色的大衣纽扣被寒风吹掉了一半,衣裳和及肩的长发被甩在身后,随风飞舞。不知跑了多久,夕黎依旧在狂奔。城市的街道纵横交错,夕黎完全迷失了方向,她只知道向前狂奔、狂奔……猛然一道灼热的闪电向她袭来,整个天空开始旋转、旋转……“该死的机器 ! ”罗林恼火地松开操纵杆,打开了与其它追踪飞船联系的呼救信号,主机电脑的屏幕上立刻闪现出一个发出“嘟嘟”响声的红点。...
2000 第1期 - 银河奖征文小谷贺佳同香柯经过走廊,发觉地上有些淡蓝色粉末,贺佳蹲下来,用手沾一点,捻一捻,像一种化妆品,细腻,柔滑,色泽艳丽。贺佳问:“这是什么粉?颜色真好,是新牌子吗?”香柯莫名其妙:“什么?”贺佳问:“不是你的粉吗?”船上只有三位女性,队长香柯,工程师贺佳,医生赵静。贺佳道:“那可能是赵静的,你看,”她在手背上抹一下,“多好看。”香柯道:“是好看,问问赵静。也没见她用过。”下午贺佳手臂有点痒,伸出手,手臂上那一片淡淡的蓝色,闪闪发光,仿佛吸了人的精血一般,已经有大半变为七彩斑斓。贺佳大惊:“这是为什么?”赵静看一眼便道:“马上去洗掉,要进一步检查。”贺佳洗去彩尘,手上已是一道红痕。赵静从实验室走出来:“初步分析是高纯度的镭。”...
书名:末世之奇迹作者:龙翊文案末日来袭,一群冷心冷情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成长。意外获得异能的方圆,和前来寻找他的方奇一行人结伴同行;在末世,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内容标签:强强 异能 现代架空 随身空间搜索关键字:主角:方圆,方奇 ┃ 配角:李俪,Jerry,杜晴,许大壮,张晟 ┃ 其它:1V1,强强,末世,异能,重生,丧尸,怪物 ☆、第一章 周五熬了个通宵处理完来会所惹事的一批小混混,方圆睡了个天昏地暗,迷迷糊糊的被饿醒,捞过一旁的手机,刺眼的光让方圆忍不住眯起眼睛,23:29,真够晚的,难怪这么饿了!顶着鸡窝一样的头发,方圆边煮泡面边叨叨:可惜鸟,周六就这么被我睡过去了,早知道就早点睡了……反正都睡清醒了,干脆去看午夜场的电影吧,打发时间又便宜,还是包场的。...
作者:倪匡【楔子】《瘟神》这个故事,把传说中的“主宰会”,运用想像力,使它在幻想中变得真实。(据说,真是有这样的一个组织的。)在曲折的情节下,其实只想说明两点:一、人类的命运,是由少数人在主宰的,就算根本没有主宰会这样的组织,似乎也不能否认有这样的事实。二、各种各样的病毒、致人于死的过程,尽管有所不同,但夺取人的生命,却是它们唯一目的。这些病毒,有些是久已存在的,有些是突变而来的,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它们杀人的本领,越来越强,被它们杀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它们是某些人制造出来的,还是自宇宙哪一个角落突然来到的?没有人知道!说是瘟神散布的,最简单最直接了。故事毕竟是故事,若是看过就算,自然可以。...
1994 第6期 - 科幻之窗德聂帕罗夫 孙维梓 译我在夜间被惨叫声惊醒,当我跳起来时,什么也没能发现,只有灰蒙蒙的沙滩,以及在黑暗中和群星闪烁的天空溶为一体的大海。(1)“喂,给我小心点!”库克林向水手们喊道。他们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正从小艇上搬出一些木箱子,还打算把它们沿着船舷拖动。这是工程师运上岛来的最后一批箱子。“真热,这毒太阳!”他呻吟着用花里花哨的手帕擦拭自己粗红的脖子,然后又解下汗水浸透的衬衫,扔在沙滩上,“把衣服脱掉吧,巴德,这里不用讲文明。”我沮丧地望着三桅帆船“鸽子号”,它缓缓地在离岸二米远的海浪上摇晃,得再过二十天才会回来:“真不知干嘛要钻进这阳光下的地狱里来!可恶的赤道!”水手们围拢过来,默默地站在工程师面前。他不懂不忙地从裤袋里摸出一叠纸币:“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回船上去吧。提醒盖尔船长,说我们在二十天后等他。”...
2000 第1期 - 科学故事唐晓鹏基因现在是个时髦的词汇,意味着大量的金钱和前卫的科学研究。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繁荣局面并不是偶然得来的。在追寻生命本质的赛跑中,曾有三个人跑得比谁都快。他们中的一个对种豌豆保持了很多年的兴趣;一个把死去的微生物反复地提纯;第三个则是玉米叶子上的花纹图案的鉴赏专家。他们各自从古怪的角度着手,为世人打开了自然界谜语库中最精致的那个秘密。那么世人对他们怎么看的呢?先来讲一讲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得尔的故事。孟得尔生在1822年,父亲是个喜欢养花的农民。他后来对植物的遗传特性感兴趣,应该受了点儿他父亲的影响。孟得尔的童年是在半饥饿状态中度过的,中学以后他靠着妹妹准备作嫁妆的钱进了大学。他后来成了修道院的修士,应该说这个职业极大地束缚了他的创造力,但他依然显示了自己的才干,到25岁时,他被任命为修道院的院长。...
1997 第6期 - 互联网络易丹在交互网络上用scope查询讨论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比如有一个叫做“社会—文化—中国”的讨论组。我在查看这个组的每一条张贴时,又都同时可以看到一个内容一致的栏目,其中列举了与这个讨论组有关的其它讨论组的名字:社会—文化—中国人社会—文化—台湾社会—文化—香港社会—文化—新加坡社会—文化—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美国社会—文化—越南人社会—文化—美国—亚裔人这些讨论组的名单都是蓝色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对它们其中某一个感兴趣,只需要用鼠标点一下它的名字,我就跳到另一个讨论组去了。到了那里后,我发现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我在第一个讨论组里看到的问题有联系,于是我读上一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这个讨论组也有内容相同的一栏,上面也有一串与它们的相关的讨论组的名字,也是蓝色的字母组成。我如果对其中的某一个又有了兴趣,也只需要用鼠标一点,我又跳到另一个讨论组。...
-------------------------------------------------------------------------- 英国清教最大主教,萝拉.斯图亚特脸颊嫣红,“姐姐,我爱你,太爱你了,所以我要撕碎你的羽翼,将枷锁永远镶嵌在你的双足。”学园都市理事长,亚雷斯塔.克劳利说:“计划...--------------------------------------------------------------------------【由..【】整理,】。--------------------------------------------------------------------------名为约书亚的少年 古老的诗歌和神话中流传着无数神灵,他们拥有无穷的力量,他们被歌颂为不朽的存在,可他们如今再哪里呢。名为约书亚的少年不明白。 约书亚只是一个长相平凡,留着淡褐色短发的少年,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那双充满活力的黑色眼睛。他生活在拿撒勒崭鲂≌蛏希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牧,或是和同龄的孩子们玩闹。但是与镇上的孩子们不同的是,约书亚不太...
1993 第6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刘俊男恐龙部队向地球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数以万计的空中翼龙喷着火舌摧毁了一切……这是科幻片《超时空入侵》中的一个场面。江枫扬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关了电视。他懒得再看下去:“哪来那么多入侵?”他嘟囔着。这时突然几声怪叫,一只“大鸟”破窗而入,在房间中盘旋飞行。翼龙!“上帝呀!”江枫杨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东西是真的。无疑,这是一只真正的翼龙,绝不是科幻片的画面,也不是博物馆里的模型,一定出了什么事。江枫扬敏捷地抓起摄像机,立刻对准翼龙拍摄。翼龙似乎明白江枫扬的意思,便上前双爪一勾,把江枫扬掀了个跟头,之后旋转一圈再次向他袭来。一道金光一闪,江枫杨被刺得睁不开双眼,翼龙也逃了出去。...
1996 第5期 - 科幻影视查尔斯·默里 凯瑟林·B·考克斯 黄仲琪1995年,是阿波罗十三号发射二十五周年纪念。美国拍摄了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巨型故事片《阿波罗十三号》。阿波罗十三号发射升空,原想重温人类踏足月球的美梦,却险些变成灾难,三名太空人几乎丧生宇宙。在休斯敦太空中心协助下,才得以安全返回。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却创造了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航天史上虽败犹荣(Successful failure)的光辉时刻。本刊特在’96·5和’96·6两期连载关于“阿波罗十三号”的真实纪录和影片图片。太空人挑战厄运的英雄主义精神,足令追歌星的青少年转而变成宇航崇拜者、太空迷。小菀当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十三号起飞时,载人航天飞行离加加林飞行九周年纪念日只差一天。在这期间的几年里,实际载人飞行一直是出乎意料的安全。有三十七次,人们坐在火箭的顶上随火箭发射进入太空;有三十六次,他们安全地返回了。只有一次飞行造成了死...
1992 第1期 - 考察记威尔·斯特格 官泳松 译我向往南极洲已经整整30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自己成了一名探险家,并于1986年带领一个考察组到达了北极。恰是那次北极之行,我在探险途中遇到了法国探险家让·路易·艾蒂安,他当时是单人滑雪去北极。那天夜里,我们在一顶帐篷里坐下,交谈之间发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我们要坐狗拉雪橇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横向穿越南极大陆。在那千里冰封的北冰洋中间,我俩相互留下了电话号码。从北极返回后,即开始筹备横越南极大陆的旅行。从英国来的杰弗·萨默斯已经到过南极,来自苏联的维克多·波亚斯基和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秦大和也已到过南极。我从未去过。副队长让·路易和日本来的船津京造也都没有去过南极。横越南极考察活动于1989年7月27日正式开始,起点是西尔努纳塔克斯。全队有6名科考人员,都是男的,有一辆可载500公斤的雪橇和40条狗。气温为零下2摄氏度,不算太低。我们...
1998 第2期 - 科幻影视周凭埃及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有一座孤岛般的小庙宇。庙内,来自外星球的蒙多沙瓦人正与一位地球神父告别。“拿走石头。”身着盔甲,形如巨大甲虫的外星人说。殿堂中央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尊仰天长啸的人像,围绕平台的四角,各有一根台柱,四块雕了花纹的石条竖立柱顶。外星人把它们一一取下。“但是,”神父问道,“如果恶魔重来,我们怎么对付呢?”蒙多沙瓦人低声回答:“三百年后,恶魔降临时,我们也会回来的。你的任务是把知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交给神父一把钥匙。巨大的宇宙飞船轰鸣着离开了地面。三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公元2263年的地球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面貌,各星球之间的联络交流使世界一下子扩大了无数倍,人类的巨型巡航舰游弋在银河系浩瀚的空间。...
1998 第1期 - 科幻之窗雷·布雷德伯里 王赟主持人的话:雷·布雷德伯里的科幻之旅最初源于一些探险漫画,他把这称为“未来的奇异世界和激情之园”。他于1920年在伊利诺斯州出生并长大。他的童年在魔术和太空故事写作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他上街卖报纸并不辍笔耕,每天均试着写2000字。(怡 雯)起居室里的人声闹钟正唱得起劲:“嘀嗒,七点了,快起床。起床了,七点整!”它生怕没人照它的话去做,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继续提醒主人:“七点九分,吃早餐,七点九分!”厨房里,炉子咝咝地响了一下,便从温暖的炉箱里推出一套早饭:八片烤得金黄的面包,八个煎了一面的鸡蛋,六片熏肉,两份咖啡和两杯盛满的牛奶。“今天是2026年8月4日,”厨房的天花板接过话头,“加利福尼亚的阿利达尔市。”为了强调,它把日期重复了三遍。“今天是费莱斯顿先生的生日,今天也是特丽塔的结婚纪念日。今天要支付保险金以及水、电、燃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