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芬·巴克斯特蛛丝1飞船颠簸了一下。娜娃从她的资料台上抬起头来,大吃了一惊。在飞船半透明的船身外面,充满在虫洞里的那此致兰白色的光线向她快速冲来,以一种她感觉是巨大的和无法控制的速度。“我们出问题了。”戈比说。这个飞行员弯下腰看着她自己的资料台,瘦削的脸上眉头紧锁。娜娃一直在听她的资料台上关于氮气层的温度递增层的合成低语;现在她关掉它。飞船是一个透明的电子管,让人感觉到温暖、舒适,但也让人感觉到一种讨厌的脆弱。“宇航员在太空中有麻烦了,”她想,“但不是我,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研究者。”娜娃二十八岁;当然没有想死的计划——至少在这个已被看成是人类八十年的例行工作的穿越普尔虫洞的四小时航程中,肯定没有。她紧紧抓住她的资料台,指关节已开始变白。她不知道她是否应该咸到害怕。...
2000 第4期 - 现在进行时怡雯怡雯:勒吉恩女士,您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等大奖,面对如此多的荣誉,您的心境如何呢?勒吉恩:跟许多美国人不同的是,我的个性里没有太多的张扬。我宁可像收藏珠宝一样珍藏这些荣誉,而不愿拿出来到处炫耀。怡雯: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我们中国读者对您的作品了解很少,但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正在努力将全世界各地优秀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继《黑暗的左手》之后,我们打算陆续将您的其它部分作品介绍给大家。勒吉恩:《黑暗的左手》是我的老作品,也是我的成名之作。像许多人所说,它是一部“社会科幻”,一部“软科幻”。我从很早的时候起就特别关注社会问题,“乌托邦”问题。社会是个极为庞大复杂的体系,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引发一系列冲击——我并不悲观,但社会问题的确难以对付。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只会越来越多。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作者:[美]约翰·丹顿第一章船在天际还只是个小点时,休就发现了。他看着它向小岛驶来,波浪形成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早晨的太阳穿透薄雾照射在海面,在水面形成刺眼的粼粼波纹。尽管他把手罩在眼睛上方,却仍不得不眯缝起双眼。成百上千只早上觅食的海鸟在他周围聒噪飞腾,有尖叫的燕尾鸥、黑燕鸥和嘴里叼着鱼归来的鲣鸟。一只军舰鸟在一只海鸥身后盘旋,它把尾部的羽毛猛地往后一拉,伸展开咽喉,然后一个螺旋俯冲扑向猎物。像这样杂技般迅烈的表演,他早已是看惯不惊了。船身看上去已经像一把大砍刀大了。但也怪了,运送物资的船应该还有好几天才到啊。休盯着驾船人黑色的侧影。从驾船人一只手臂返身搭在油门杆上迎风站立的姿势来看,有点像是拉乌尔。休把帆布工具包放在捕鸟网近旁,往山崖下走去。鸟粪在黑色的岩石上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在沉静的空气中散发出刺鼻的臭味。满是鸟粪的熔岩很滑,不过他对岩石上每个踩脚的坑都已...
1997 第1期 - 科幻之窗基尔·布雷切夫 孙维梓实验室发明的这台仪器能根据人的像片自动分析他过去的状况或今后的变化。假定你手头有一张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暮年的像片,又想推测此人早期的形象,于是仪器就能显示出他二十岁时的模样。但目前让仪器去测知未来的相貌还比较困难,虽说原则上可行,实际上由于牵涉到的未知因素太多,往往会使仪器无所适从,所以还有待摸索……“不,”实验室主任列娜停下笔说,“我永远成不了凯尔这样的人。”“您说谁?”实验员多布里亚克茫然问,他正抽空梳理自己时髦的的鬈发,刻意模仿他崇拜的影星。“我说的是物理学家凯尔。”“那当然,”多布里亚克点点头,“他是男的,而您却是位成熟的美丽女性。”“谢谢恭维,我是说凯尔太棒了。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还是考古学家和科普作家。读过他那本名著《上帝·陵墓·学者》吗?没读过?真遗憾!”...
1998 第2期 - 科幻频道美国科幻频道本专栏的内容及图片由美国科幻频道提供。科幻频道目前在美国、拉丁美洲及欧洲拥有五千五百万电视观众,专门播放以科幻、幻想以及科技新知识为主题的各种娱乐节目。科幻频道正努力争取进入中国市场,把科幻节目介绍给中国观众。导演本森如是说:“电影首先还是一个故事……”《第五元素》是1997年最为走红的好莱坞大片之一,该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令人叫绝的视觉效果。该片的拍摄融合了数字化效果技术和实际效果技术,不时穿插演员的真实表演。数字化和模型运载工具穿行于经过数字化技术延伸和加强处理的微缩场景,并和演员的真实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五元素》的全景拍摄本身已是浩繁工程,DigitalDomain(数字空间制作公司)又应召参与了某些怪物拍摄效果的制作。该项制作由怪物效果艺术家尼可·达德曼和他的55名工作人员在伦敦完成。导演本森指出:“在一部融入如此之多不同效...
2000 第11期 - 世界科幻雷·布雷德伯里 曾真雨继续下着。这是一场猛烈的雨,一场久不停歇的雨,一场令人焦躁不安的潮潮的雨。这是一场豪雨,如抽在眼睛上的鞭子,又如齐膝涌动的暗流。这场雨淹没了所有和雨相关的记忆。大雨滂沱,劈打在密林中,像枝剪一样砍开了树木,修齐了草坪,在土地上砸出了地道,又褪下了灌木丛的叶子。它将人们的手淋得像人猿皱巴巴的前掌。这场顽固而呆滞的雨从未停过。“还有多远啊,中尉?”“我不知道。一英里,十英里,或许一百英里。”“您也不肯定吗?”“我怎么肯定?”“我不喜欢这雨。只要我们知道去太阳穹庐还有多远,我就会感到好受些。”“离这儿还有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您真这么认为吗,中尉?”“当然。”...
1997 第3期 - 人物专访杨潇《天幕坠落》在我刊’95·4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9月16日,为宣传世界保护臭氧层日,中国环保署曾将该文作为普及臭氧层知识的教材大量翻印散发。《读者》杂志同年12期也转载了这篇作品。这样,《天幕坠落》作者大卫·赫尔(David W.Hill)的名字便在中国的SF读者中不胫而走,名播九州了。去冬到美国之前,我曾委托旅美的大学同窗吉平博士为我联系拜晤大卫事宜。事隔半月,当我第二天就要飞往纽约时,吉平先生却回答我:“还没联系上呢,只知大卫已从他家里搬了出去。”料想可能泡汤,我好生怅惋。可很快情况又发生了突变。次日,我走出纽约三角洲航空公司机场,等在那儿的吉平一见我就说:“走,已联系好了,大卫一定要我们上他家去。”还说,“这个大卫,还是个作家哩,却没有车,新搬的家也没电话,真不知他是怎样一个人。”...
1996 第7期 - 科幻之窗罗伯特·希克利 孙维梓阿尔弗莱德·赛蒙出生在卡桑克4星,这是一颗离牧夫座α星不远的农业星球。他在麦田里驾驶自己的康拜因,在漫长的静夜里喜爱聆听地球的爱情诗歌录音。这里的姑娘们个个秀色可餐,从不拿腔作势,是理想的生活伴侣,但是似乎缺少点浪漫情调。星球上的业余娱乐虽然轻松愉快,不过除掉愉快以外就什么也不剩了。赛蒙感到自己并不满足这种平静的生活,有一天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卡桑克星球上来了一艘宇宙飞船,商人运来大批书籍。商人干练精明,淡黄头发,谈笑风生。大家举行宴会欢迎他,因为这颗遥远的星球非常好客。商人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大量最新消息:关于吉特罗依2星与3星之间的战争,关于阿朗星如何捕鱼,关于莫拉兹星的总统娶了老婆的新闻,还有道兰5星人说话如何可笑等等。后来有人提出:...
1994 第7期 - 科幻之窗雷·拉塞尔 孙维梓 译语言学家哈斯克尔第一个出席这次聚会,他专攻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文学。说来他获得教授头衔也不过就是上个月的事,现今却已蓄起长发,口叼烟斗,一身笔挺的西服,一副傲视古今的气派,以试图和他的身份相称。他忙着吧哒吧哒地吞云吐雾,并问道:“哈罗,费尔伯格,我来得不嫌太早一点吗?”“你正好准时,”主人回答说,“倒是其余人不知怎么会迟到,想来也该来了。”费尔伯格帮客人脱下外衣,又问:“想喝些什么?”“请来点爱尔兰酒,稍许冲淡些,别加冰块,教授。”哈斯克尔回答说,一面还在笨拙地学抽烟斗。德高望重的马尔库斯·费尔伯格孤身一人,他年逾古稀,早已离开了物理教学,比哈斯克尔整整大了三十岁,所以对哈斯克尔的举止倒是见怪不怪。...
2000 第3期 - 人与自然唐风第一类接触:远观察第二类接触:取得物证(包括UFO的照片、录像及着陆痕迹)第三类接触:目击外星生命第四类接触:外星人劫持地球人按照上述的国际通行标准,几个月来发生在中国的飞碟事件都属第一、二类接触。它们中包括去年6月22日武汉的“不明飞行白光”造成大批树木折断的事件;11月23日汕头机场多人共同目睹UFO拖着10米长的“尾烟”缓缓南行,12月2日至9日上海两条光带“编队飞行”的事件,12月11日在长春同样的东西被一个数码摄像机摄了下来,12月9日至12日北京连续不断的UFO目击和摄影等等。幸运的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次的UFO集中出现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带。也许科学家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让UFO迷大失所望。但我们并不打算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好好回顾一下UFO的研究状态。...
1993 第12期 - ’93科幻奖征文绿杨前些时鲁文基发现空间存在着一种科学界还不知道的力场,这一发现足以动摇公认的统一场论方程组。正当他即将公布成果之际,怪事出现了。有好几回,显示器上平静的力场曲线忽而无故地扭曲起来,象蛇似地拱来拱去,过几分钟却又自动恢复原状。肯定有另一种力量在干扰力场。鲁文基忙了半年却未找到头绪,最后还是梅丽看出了一点端倪:“我知道了,你一骂我力场曲线就会扭曲! ”教授一看显示屏,不由搔了搔头皮:“真怪,我发火竟会扰动空间力场的向量?”但他毕竟是功底深厚的科学家,马上联想到人体的生物辐射在扰动这个力场。然而隔行如隔山,他不是人体辐射的行家。教授决定回地球呆几个月,找他的旧相识脑科专家程博士,同时再做几次实验。...
2000 第10期 - 世界科幻西里尔·科恩布拉特 孙维梓福尔医生回家时,天气已经冷彻骨髓,他在黑咕隆咚的胡同里勉力蹒跚,打算悄然潜入家门。他腋下夹着一个棕色纸包,里面裹有一瓶劣质啤酒。这里是贫民窟,婆娘们大都披头散发,汉子们汗臭熏天;人们喝的本来都是这类酒,只有挣到外快时才肯买点威士忌,不过福尔医生这时仍然遮遮掩掩。胡同里垃圾遍地,旁边篱笆洞里突然窜出一条黑狗,吓得福尔医生连连倒退。他本想对这畜生飞起一脚,结果不知怎的却踢中一块砖头,痛得他咕咚一声摔倒在地。纸包从腋下飞出,漫天酒气使医生明白瓶子已经粉身碎骨,尽管黑狗还在一旁狂吠,伺机进攻,但医生心疼得连狗都顾不上了。他就这么趴在地上,用僵硬的手指尽力撕破纸包,从中掏出碎裂的瓶颈,还有几块玻璃碎片。然后摸到的是酒瓶的底部,幸而里面还残留那么一点点液体,当然这无法令医生高兴——他决定和这条恶狗算下总帐。...
1996 第6期 - 世界科幻史画克里斯·摩根 罗定国操纵进化和某些科幻作家刻意描写人造生命不同,另一些科幻作家所写的人或类人生物体则是由动物演化的。英国的H·G·威尔斯1896年的《摩里奥博士之岛》为这一流派的开山之作。威尔斯醉心用外科手术改变动物外形并增加其智力,但他笔下的野兽人并未涉及复制自身的可能性。柯德维纳、史密斯描写了许多“次人”类。所谓“次人”,是指从猫、狗、猴、牛、熊等动物演变而成的相当聪明甚至极端聪明的类人体生物,他们被真人当作奴隶驱使。漂亮的红发猫女C·梅尔,教人类如何学好的狗女D·琼,是这种“次人”的生动艺术形象。约翰·克劳里的《野兽》,写的也是用基因重组技术创造出的杂交狮人,它们和人一样用双足行走,极其聪明,却是鬃毛长披。...
2000 第7期 - 科幻之窗库尔·布雷乔夫 李志民“柯尔涅尼,瞧窗外!”克谢妮娅喊叫着,“那东西昨天还没有呢。”柯尔涅尼·依万诺维奇·乌达洛夫走近窗前,往院里看去。普希金大街16号的这个院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它却是多起事件的见证。不久前刚下过一场雨,一场普通的五月雨,一场对植物大有裨益的雨。树叶还鲜嫩,丁香花正含苞欲放。院里放着一张多米诺骨牌桌,桌面光亮如镜。一粒粒大水珠汇集在上面,阳光从水珠里反射出来,闪闪夺目。昨天洛日金老人把桌子刷了一层白漆。老人希望大家围桌而坐,给他祝贺90大寿。离桌稍远,靠近棚子的地方刚刚茁壮地长出一株天外植物,样子很像一棵小猴面包树。叶子是蔚蓝色的。虽说出土不久,却已挂上了雪青色的果实,果实长得像梨。...
《红色风暴之侵掠者》作者:小脚儿一、这他妈是那里?“这他妈是那里?”当王小强睁开眼后就骂出了这句话。遮天蔽rì的原生态森林中,散发着cháo湿与腐烂的味道,一切都透着苍茫与古朴的意味,细嗅之下竟然可以嗅到鲜血的气息,莫名的寒意涌上王小强心头,仿佛一头择人儿噬的野兽环绕周围。唯有晨曦的光辉透过密叶shè在王小强身上增添些许温暖。“这是那里?难不成是神农架?cāo,老子的妹子了?”王小强低头沉思了会儿忽然破口大骂道:“段边虎你大爷的,一定是你干的好事,等老子走出这鬼地方一定要将你手筋脚筋挑断,再找几个口味重的爷们将你轮.jiān十八遍。”这王小强原名叫王富贵喻意以后命运大富大贵,奈何打小就家贫,辛辛勤勤的老爹也在王小强七岁的时候猝死,随后王小强那个有些扬花水xìng的老娘就撂担子撇下自己跑路了。...
作者:倪匡------------------自序《探险》这个故事,看下来,好像应该名为“探秘”,因为整个故事,讲的是白素兄妹探索他们母亲的秘密。白老大坚决不肯透露,事情牵涉极广,又复杂又神秘,风格也很独特。但由于有白老大关于人心险恶的一番感叹,称为“探险”,也未尝不可。一九九○·九·二·香港第一部︰白素带回来的一百五十二卷录影带白素从苗疆回来了。她曾说过,要留在苗疆三个月到半年,结果,是五个月。在这五个月中,我们有过几次电话联络,那是她离开蓝家峒,到有长途电话可打的城镇时,和我联络的。我每次都问她︰“你留在苗疆,究竟是为甚么,是不是要我来帮助你完成?”白素的声音,听来相当疲倦︰“你知道我是为了甚么,何必明知故问?”我确然知道她为甚么要留在苗疆,她说过,她是为了要“改造”那个女野人,女野人在苗语之中,被当作半人半兽的怪物,发音是“红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