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第4期 - 纪念阿西莫夫专栏弗兰克·鲁宾逊 查理斯·布朗 杨潇 译1920—1992——阿西莫夫他的作品娱悦了数百万读者并且改变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艾萨克·阿西莫夫,世界上一位最丰产的作家,最著名的现代科幻作家,因心脏病和肾衰竭于1992年4月6日在纽约大学医院逝世。按他自己的愿望,实行火葬而不举行葬礼。阿西莫夫的作品数量惊人,出版了将近五百册书。包括科学作品、科幻神秘故事、历史故事、幽默故事及《圣经》、《莎士比亚导读》。他几乎涉猎了每种杂志,为《奇异和科幻》写每月专栏达33年之久,为《科学周刊》写专栏也达五年。其作品出现在大约一百种报纸上,其中许多漂洋过海,他在海外有广大的追随者。1957年他的作品《宇宙建筑材料》(一本关于元素的书)获托马斯·阿·爱迪生奖,1960年他创作的《生命源》(关于血液化学的书)由美国心脏协会为他颁发了霍沃德·W·布兰克斯列奖,1965年美国化学协会为他一系...
白墨 吕树明一“喂,我就是林岩警长。你们是……什么?一股怪风卷走了二捆百元大票?见鬼,又是一股怪风!损失多少?二十万!我马上就来。”林岩放下电话。他那张刚毅的脸上,不禁剑眉紧锁。在不到十五分钟内,他连着接到了二个这样的报案电话:这个是商业银行打的,而另一个则是隆丰银行的。他在这A市已经干了二十年的刑警,经办过大大小小数百起案子,还从未遇见过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怪风?哪来的怪风?竟有专为袭击银行、席卷成捆巨款的怪风?简直象童话里突然降临的魔鬼。他抬头望望窗外,夏末的黄昏,阳光依然那样强烈,天空晴朗,只有几朵薄薄的白云在缓缓地飘动。他打电话问气象台,今日本市局部地区是不是出现过旋风或龙卷风?回答很干脆:没有。即使有又能作何解释呢?他觉得自己问得可笑。那么……唉,别胡乱推断了,还是先去现场侦查以后再说。...
1991 第6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巫雪松初夏的一天傍晚,林迪文夫妇正在自家田里工作。林迪文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嘶——”的一声,抬头一看,只觉得眼前有一丝绿光一闪即逝。顿时,远处本还灯光辉煌的市区变得一片漆黑。过了一会儿,空中又是连续的几下“嘶——”声,林迪文发现那便是刚才消逝的绿光,不过不是一团而是几团,它们就停在那儿,是那么的近,而且其中的一团正慢慢地向下移动。近了,近了,林迪文这下看清楚了,那并不是一团光,而是一只正向四面发出绿光的圆盘。“飞碟”!他的妻子宋国芳也发现了它。“轰”,一团桔红的光从圆盘底部喷出,它降落在离夫妇俩30米远的地方……”事过五年之后,此事再次发生。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旧房子,那便是林迪文家的住房。...
《丧尸进化系统》作者:混世二代第1章 :托付“王教授,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林鹏走在了医院主治医生王大元教授的身后,一起朝医院的地下室走去。“到了你就知道了,先忍一忍吧。”王教授回答道。话说电梯在负五层的地下室停下的那一刻开始,林鹏总感觉到这层房间有一种怪怪的刺鼻味道。林鹏首先想到的是福尔马林,不过稍下又摇了摇头,福尔马林的味道可要比这个味道好闻一点,地下室的异味中,在腐臭之中夹杂有酸味。才朝前行走了一段,就从前面传来了一阵隆隆的机器运作声,声音虽小,却也让林鹏惊了一跳,这左右四顾,全是白瓷墙壁,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听,王教授,前面好像有声音。”林鹏开了一个玩笑,“难道我耳鸣了?”“你不是耳鸣,这下面,有我的一个小型试剂室,试剂室内设备一直都在运转。”...
作者:玄色上架感言嗯。作为自己在起点第六本上架的书,还是要说点什么吧。下面如果有人嫌啰嗦,可以跳过^_^,嘻,不过个人认为应该会很有趣~如果先说《2013》,就不得不说说《2012》。作为从来不看灾难片的我,能看《2012》,实在是属于奇迹的范畴。我能说出的灾难片除了《后天》……也没别的了,就连这部我都都没看过,只是隐约知道剧情而已。要知道,我喜欢的一直是青春言情偶像剧……喂!那个谁,别吐……这是真话……当然不会是那种很小白的言情剧,就是轻松的那种,可以看了不费脑筋的那种。休闲消遣而已。由于个人爱好原因,就算前几个月《2012》的宣传如潮,我也没有动念头想去看这部电影,直到有一天和朋友约好出门逛街,她临时没空,正好她单位发的一张电影票,多出来了,就扔给了我。说,那电影院就在隔壁,让我打发时间去看吧。...
2000 第2期 - 银河奖征文刘慈欣老师在回顾这座煤矿的历史时,说一百多年前这里被失控的地火烧毁过,那火烧了十八年才扑灭,那段时期,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草木生烟,日月无光,人民流离失所。失火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一次地下武器试验造成的,也有人说与当时的绿色和平组织有关。父亲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他用尽力气呼吸,比他在井下扛起二百多斤的铁支架时用的力气大得多。他的脸惨白,双目突出,嘴唇因窒息而呈深紫色,仿佛一条无形的绞索正在脖子上慢慢绞紧,他那辛劳一生的所有淳朴的希望和梦想都已消失,现在他生命的全部渴望就是多吸进一点点空气。但父亲的肺,就像所有患三期矽肺病的矿工的肺一样,成了一块由网状纤维连在一起的黑色的灰块,再也无法把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组成那个灰块的煤粉是父亲在二十五年中从井下一点点吸入的,是他一生采出的煤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谭力 覃白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语)。21世纪,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发生了一场科学与神学,人性与所谓纯理性的激战……一丹扬觉得上个世纪某些天文学家大错特错了,他们把小行星咒骂成“星空的爬蛆”,流露出极端厌恶的情绪。此刻,在小行星带漂流是何等惬意呵!太空是一张恢宏的黑丝绒毯。近处的星亮如钻石,远处的星小似流萤,都在尽情施展自己的魅力。太阳的九个儿女也不甘示弱地在表现自己独特的风韵。火星在左,象圆脸小妇人带着两个小不点卫星在悠闲漫步;木星在右,象个戴着草帽的胖男人在高视阔步。而最为壮观的是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几万颗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小行星在旋舞着,闪烁着,象大都市之夜公路上亮着车灯的小车,在深邃无垠的太空浩浩荡荡地驰过。...
1999 第2期 - 科幻之窗阿瑟·克拉克 王赟当亨利·库柏发现某些事有点不对劲时,他已在月球上呆了将近两星期。起初,只是一种古怪的怀疑,这种预感并不能使一个科学记者太在意。毕竟,库柏来到这里是应联合国太空署的要求。太空署总喜欢搅和在公共关系中,特别是在编制预算前,在那个拥挤不堪的世界为更多的道路、学校、海洋农场叫嚷或是抱怨白白流入太空的数十亿元的时候。于是库柏再次巡游月球,每天传回二千字的稿子。尽管新鲜感已经消失,库柏面前仍旧静卧着一个非洲般大小的充满神秘和奇迹的世界——一个有详细地图但几乎完全没被开发的世界。离加压罩、实验室和航天港一箭之遥的地方就是那沉睡中的空间。它将在接下来的几世纪中不断激励人们探索。当然,月球的一些部分是大家熟知的。谁没有见过迈尔英姆布理姆平原上尘封的刻痕?在它那闪烁标塔旁的一块金属板上,用三种地球官方语言刻着:...
1994 第1期 - 科幻之窗大卫·赫尔 王荣生 译暮色柔和,玛蒂达躺在旧床上,凝视着窗外,心不在焉地揉着大肚子。随后,她向我转过身来,忽然莞尔一笑,脸上的毛孔,痘痕皱成一团,满口肉瘤烂黄牙。在朦胧的微光中,她显得玉手纤纤,难以分辨出手指间多硬结的肉蹼和血管。顿时,我暗自想,孩子会不会象她那样皮肤起疙瘩,硬如石块;或象我一样,手臂细长,腿如鸟腿又细又长,从膝盖处往后弯?从内心讲,我希望孩子象玛蒂达,因为在我的眼中,她长得楚楚动人,不过,我知道很可能孩子哪个也不象。“我饿了,”她说,“我敢肯定他也饿了。你知道我想吃什么吗,希拉里?”她在玩游戏。我也想逗她开心,使我们俩都忘记上顿美餐以来到底多久没有沾东西了,大概有好几周吧。于是,我假戏真做,回忆起她经常在我们从城里垃圾堆中捡起的破杂志上指出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说:...
2000 第1期 - 封面故事柳文扬听我说。这么说可能是有点儿怪——你在共振了吗?如果你是一种生命,你会的。希望你共振的时候,知道这是一个谦卑的人,一个好奇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想你,跟你说话。我快要死了。今天是圣恩节,人们——我的同胞们,都聚集在那儿,在那些岩层的宽大的裂隙里。他们将融去自己的冰盖,把身躯暴露在低温下,当然仅仅是一小会儿。由于失去岩石毛细管的支持,他们无法把身体收成优美的球状,可是这种坦然而无助的状态正适合承受圣恩。作为生命体,你一定也能感受到圣恩的沐浴,一定也崇拜创造了我们的惟一的神。承受了圣恩之后,在“热球”隐入地平线下面时,他们将处死我了。只因为我说你是一个生命。他们说我犯了渎神罪,就好像我不是一名最虔诚的信徒似的。...
2000 第2期 - 科幻之窗M·格列什诺夫 李志民风一直呼呼刮到天黑。花园和森林树梢后面还留着几抹红霞,当凉台上亮起电灯时,晚霞也就随之消失。凉台的台阶延伸下去,尽头已是一片漆黑,宛如进入海洋深处。苹果树枝也如海草一般依稀在远处摇曳。餐桌上铺上台布便耀眼夺目,茶碗、果酱高脚盘像宝石一般晶莹发亮。“总是这样,”娜捷日达·尤利耶夫娜得意地说,“电一开,这凉台就显得舒适、欢快,令人无比地陶醉啊,瓦利亚(依万的别称)……”依万·费多罗维奇默默地坐到桌旁,妻子的这番兴致并没有触动他,他眼下急需的只是热呼呼的酽茶。平时一天到晚讲个口干舌燥,如今考试期间,更要辅导、抽查口试……一切的一切把他这个化学教研室的副教授给累坏了。临近傍晚他几乎站不起来,可还要硬撑着乘火车回到别墅。一到家除了填肚子和休息之外,就什么都不顾了。...
2000 第10期 - 封面故事戚飞坠落经过空间折叠,莫莉在9分钟后从12个光年外抵达目标星球的外层空间。她的茉莉花号探险型飞船停留在同步轨道上,距地面50742公里。这也是一颗蓝色星球。莫莉打开通讯器,向基地作了报告。对于一个年方二十的女猎手,勘探过11颗行星应该是引以为自豪的。然而她曾对媒体抱怨说:“你们根本不懂我有多无聊!”事实上她的工作不是无聊,而是太富于冒险和刺激。莫莉想:我会死在这颗星上吗?不会。12是我的幸运数字。基地发出了警告:12号注意,你附近出现危险物体……莫莉扬起尖削优美的下巴,满头褐色的鬈发在失重下轻轻飘动。她几乎想痛骂基地那群白痴一顿:废话。我用眼睛也看见了。她看见了一个梦魇般的奇迹:一个足可以装得下整个纽约的太空浮城!芝麻大的小飞碟在外面盘旋飞舞。...
1998 第11期 - 科幻影视王荣生《X—档案》是美国90年代最走红的科幻惊险电视连续剧,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风行60多个国家。它摘取了“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奖”、“迄今为止最佳科幻电视奖”、“95年最佳科幻电视男主角”、“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女主角”以及“最佳电视剧全球奖”、“美国电视剧最高奖”、“环境媒体奖”等20多项大奖。为了解((X—档案》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世界科幻影视权威杂志《SFX》记者采访了《X—档案》的始创者,剧作家兼电视剧制作人卡特尔,从中发掘出不少趣闻逸事。卡特尔从小爱做鬼怪噩梦,想像怪诞不经。后来受曾风行一时的“追杀怪物”电视剧《高尔察克:夜游者》的启发,心里便开始了一个故事的酝酿。在这个故事中,联邦调查局两位男女特工卷进一个阴谋丛生的、受神秘力量主宰的黑暗世界。他一心想通过这个故事创造出“某种非常非常惊骇恐怖的东西”。1992年,卡特尔终身受雇的20世纪福克斯...
2000 第6期 - 科幻之窗亨利·凯特纳 凯特琳·穆尔 孙维梓译者注:复仇女神在许多外国神话中都有提及。例如罗马神话中的福里埃是地府女神,专司复仇及良心的谴责;在希腊神话中则是住在冥国的厄默尼德,负责惩罚犯有凶杀行为的人,使犯罪者发疯,遭灾受难。她们外貌丑陋,以满头蛇发、手执长鞭或火把的形象出现,时时追捕罪犯。从古代开始就有种种关于复仇女神的传说,但那些都是神话。而22世纪的人类已经造出这种机器——钢铁的复仇女神,由电脑指挥像狗一般紧跟在谋杀犯的身后。事情说来简单,当凶手认为自己作案万无一失时,却突然听到身后发出有节奏的步履声,那就是将永远跟随他的人形机器,而且绝对无法贿赂或收买,凶手这才明白自己已被判处了死刑。这种背后的脚步声似乎象征着一座移动的监狱,一道看不见的铁栅把凶手和世界隔绝开来,使他无时无刻不处在孤独之中。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某一天,当然谁也说不准是哪一...
1998 第6期 - 科幻影视美国科幻频道供稿海底发现一艘约三百年历史的飞行器。消息不胫而走,随即引起政府权威人士的关注和恐慌,并指派一支由高层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向现场进发。专家组设法进入到飞行器内,意外地发现一个与外星文明有关的神秘球体,几位探险者几经周折进入神秘球体,却不知不觉地被赋予一种奇异的力量,使他们潜意识的恐惧心理暴露无遗。这就是影片《地动天惊》导演巴里·勒文森匪夷所思的构想。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扮演心理学家诺曼·古德曼博士。古德曼被指派到太平洋中部某海域作现场调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被委任为这次调查行动举荐人才并主持组织工作更使他意识到责任重大。但政府对古德曼的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他曾撰写过一篇如何同外星生命接触的专著,颇有建树,备受权威人士赏识。这队精英人马受神秘人物巴尼斯的监督,巴尼斯的扮演者是彼得·克约特。生化学家贝丝·哈尔伯林由近年在影坛上十分走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