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方引言在官场上,你知道什么可能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知道什么!因为你不知道的事情比你知道的事情更能决定你的命运!王晓方一直自比一株会思想的芦苇,然而,一番痛苦思索之后,他却发现他的思想迷失在芦苇荡中。他不知道是在哪儿丢失了自己,于是借助《约翰福音》:“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令他不解的是,这里的道却成了肉身,怪不得浮士德在思考生命之本源时,不觉间惊动了化身为犬的魔鬼,难道神就是“逻格斯”?不可能,因为梅菲斯特说:“所有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的金树常青。”王晓方从小就善于爬树,其实,往上爬是人类的本能,当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推开从政之门时,他就有一种爬树的感觉,矗立眼前的办公大楼是怎样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啊,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株大树能够乘凉,却不能避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使他像爬在树上的蜘蛛一样只能躲在树皮的缝隙里栖身。暴风骤雨停止...
作者:周中《国色》:一个时代的警示(代序)《国色》展现的生活面十分广阔,以雄鸡市为背景,有声有色地描写了那里的政治生态、风土人情,是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一个横切面,耐人寻味。其主要人物有侯石嘉、钟维民、胡彩凤、陶小曼、楚梅村、苏武志、夏光明、汪军伍等。尤其是侯石嘉和钟维民这两个人物,作者对其倾注了甚多的热忱,也对其付寄了更多的沉思。侯石嘉身为综合经济监管局长,他崇拜权力、热衷权术、生活腐败,然而,也不乏聪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进退有度、游刃有余。这种人在生活中很常见,自然也很典型。他们身上的虚假丑恶带有很大的社会性,是改革开放这一大变革中挤压出来的脓血。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他们的人格扭曲、性格异化都有其很不得已的原因,是制度弊端的集中体现。但他们在道德的审视之外又活得很滋润,不仅青云有路,而且常常身居高位。一方面玩弄别人于股掌之中,一方面纵情声色、奢侈无度...
《丰乳肥臀》-------------------------第一卷 在她的温柔目光注视下,丰乳肥臀的上官鲁氏浑身颤抖。她可怜巴巴地看着婆婆慈祥的面孔,苍白的嘴唇哆嗦着,好像要说什么话。-------------------------第一章 马洛亚牧师静静地躺在炕上,看到一道红光照耀在圣母玛利亚粉红色的乳房和她怀抱着的圣子肉嘟嘟的脸上。去年夏季房屋漏雨,在这张油画上留下了一团团焦黄的水渍;圣母和圣子的脸上,都呈现出一种木呆的表情。一只牵着银色细丝的蟢蛛,悬挂在明亮的窗户前,被微风吹得悠来荡去。“早报喜,晚报财”,那个美丽苍白的女人面对着蟢蛛时曾经这样说过。我会有什么喜呢?他的脑子里闪烁着梦中见到的那些天体的奇形怪状,听到街上响起咕噜噜的车轮声,听到从遥远的沼泽地那边传来仙鹤的鸣叫声,还有那只奶山羊恼恨的“咩咩...
作者:詹非非&詹幼鹏【,】第一卷 百年演变,军情六处步履维艰前言在世界所有的情报机构中,英国的情报机构可谓是“百年老店”——从1909年改组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如果要上溯到16世纪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最早的情报机构,那就有近500年的历史。所以说,英国情报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情报机构之一,甚至可以说是这种机构的“开山鼻祖”。在世界所有的情报机构中,英国情报机构的发展和演变也是头绪纷繁、复杂多变的。经过百年的变迁和多次整合,其变化的轨迹也呈多元发展,其演变过程漫长而又复杂。早在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就创设了秘密情报机关,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于1855年在军队中建立了地形测量和统计局,这是英国现代情报机关的雏形。...
作者:老谭前言:着意放言三国史中国人熟悉自己国家演进的历史,普泛度之高,莫过于三国。那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但《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史学著述,其间“尊刘贬曹”的意识指向姑且不论,单从精彩文字来看,诸如鞭督邮、斩华雄、借东风、设空城之类,多数也属于要么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要么无中生有、笔下生花的艺术虚构,尽可欣赏,当不得真。要解读三国历史,史料依据主要还在史学专籍《三国志》,包括晋人陈寿(233—297)的“志”和宋人裴松之(372—451)的“注”,所谓“陈志裴注”。同时,还需要参酌其他相关史籍,如《后汉书》、《晋书》和《资治通鉴》。那是不是说,“陈志裴注”以及其他相关史籍业已为三国历史盖棺定论,毋庸后人置喙了呢?显然不是。就文字载籍而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并不等同于特定时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原史。原史总是客观存在,即时生灭,不可重复,而一旦转换成为载籍记叙评述,...
作者:亚诺【,】中情局档案 序言:隐形的“鬼”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可谓鼎鼎大名。很多人提到中情局,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或是愤怒地咬牙切齿,中情局利用有限的50多年的历史创造了很多无限的可能。有人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动荡,有一大部分都是中情局搞的鬼。中情局实在是名声在外,但事实并非如此。中情局的成立太过于仓促又波折四起,所以,它的根基并不稳。而其成立的初衷是要在世界上建立一个最大的情报机构,可这一目标的图纸还没有展开,就被中情局扭曲成了在世界各地进行秘密的准军事行动。直至苏联解体前,中情局始终把苏联视为最大的敌人,它在世界各地搞的颠覆、暗杀、情报搜集都是针对苏联势力而进行的。可花费了巨资的中情局始终没有用自己的力量把它的敌人驱赶进地狱,苏联最后的解体纯粹是苏联的“自作孽”,中情局无寸尺之功。而所谓的秘密行动,也由于在情报能力上的愚钝变成了“烧钱运动”,...
作者:路卫兵【,】“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喟:微博决定一切!此等体例,古已有之。绵延流长者,首推《世说新语》。隽永传神,阅读爽快,空间恢弘,意趣盎然。⊙年初敲定书名:用微博体写史,故名《微历史》。书中涵盖了诸多大师、文人、军阀、小人物的历史碎片,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取材源于《剑桥中国史》等百来部学术专著,以及大量清末、民国笔记,并参考了《纽约时报》等国外的报载资料。⊙历史苍穹,深邃广袤,近代百年,波诡云诡,故书中所含涵,不乏晴天朗日,亦会有月淡星稀。⊙因编者水平有限,只是裁剪历史之一鳞半爪,难免管中窥豹或以偏概全,更不敢以之遮蔽整个天空,相信读者自有判断。⊙以上代为序。路卫兵于2011年5月30日凌晨。二稿于6月19日父亲节。...
作者:陈雨涵第一回 难解的明码电报1937年六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天色朦胧,在哈尔滨市的日军情报机关里,一条狭长而光线昏暗的走廊里,发出阵阵“噼啪噼啪”均匀的皮鞋踏地声,是职业军人习惯性的脚步声。这军官五十来岁,身材瘦小,戴着一副眼镜,此人正是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安藤麟三将军。他快速地走进标有“机要室”门牌的屋子里。机要室里是无数的内情情报人员,有监听抄报的,有破译和翻译的,都在忙碌地工作着。密码破译专家多田一紫兴奋地向进来的安藤麟三汇报道:“报告将军,我们又成功破译了多份中国各部队的通讯密码。”安藤麟三疑惑地问:“在华各情报机关的密码专家不是都对中国军队的密码感到束手无策吗?这次居然这么容易就破译出来了?”“对于国民党中央军之间通讯的密码,到目前为止的确还没有破译的战例。但是中国各派杂牌军所使用的密码却没有什么难度,中共的军事密电也很难,但是他们其他方面的通讯密码或者暗...
作者:[日]梦枕獏《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I:入唐》卷一 入唐中文版序 空海和大唐「梦枕獏」空海这个和尚,要说是日本这一国土所产、最早的一位“世界人”也无不可。“弘法大师”这一别名同为世人所熟知。公元七七四年出生于赞岐,八○四年渡海入唐,抵达长安,跟随着青龙寺惠果和尚学习密教,返回日本后,创建密教真言宗。要说是日本最伟大的宗教家,实在也无不可啊!当时,他已自学完成传入日本的部分密教(杂密),因此也有人认为,空海入唐之前,对于密教早已大略了然于心了。他的唐语说得有如唐人般流利。这也算是一种天才吧!空海入唐之时,长安有如即将掉落的果实。就像即将从树上掉落的果实那样的成熟。事实上,空海停留长安之际,曾历经两次皇帝更迭。...
作者:王晓方第一章 粉墨登场1.恩怨2001年7月14日上午10点,湛蓝湛蓝的天空,仅有几朵不动的白云,黑水河像一条瞎眼的巨蟒蜿蜒曲折地向西流去。太阳照在河面上,波光潾潾的,仿佛有千百万只小鱼在河里翻腾跳跃。这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第二天,东州古城的大街小巷喜气洋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扬眉吐气的表情,车水马龙的解放大街上,许多出租车上都插着中国小国旗。就在这时,沿着解放大街由北向南一支超豪华的婚礼车队正浩浩荡荡地向黑水河体育场方向行进。三辆悍马吉普车成“品”字形排开开道,接着是两辆白色加长林肯轿车,一辆红色法拉力跑车紧随其后,紧接着是由几十辆宾利、奔驰600、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等豪华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匀速行进,引起不少路人驻足惊叹!...
作者:[美] 约翰·托兰姓氏的由来阿道夫·希特勒家世是非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尔德维特尔,这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拉的父母便是,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特勒,希特勒(Hitler)这个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来,阿道夫的父亲本从母姓,这是因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阿道夫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
作者:[法]勒内·格鲁塞前 言 阿提拉与匈人〔1〕,成吉思汗与蒙古人,帖木儿与金帐汗国,这些近乎传奇中的名字,对于不是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知识分子来说也不陌生。当然,你也许还看过有关匈牙利人、保加尔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书籍。如果你对古代史感兴趣,你或许还具有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甚至萨尔马特人的知识。你或许还听说过阿瓦尔人和哈扎尔人〔2〕。但是,你未必了解在南俄罗斯草原上可以碰到的、属保加尔人的各部,即乌基尔人、库特利格尔人和乌特格尔人,你未必了解佩切涅格人和库蛮人,以及与塞尔柱克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有关系的乌泽人。 上述这些民族都是游牧民族,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是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运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不...
作者:刘震云第一章 前言:出延津记一杨百顺他爹是个卖豆腐的。别人叫他卖豆腐的老杨。老杨除了卖豆腐,入夏还卖凉粉。卖豆腐的老杨,和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是好朋友。两人本不该成为朋友,因老马常常欺负老杨。欺负老杨并不是打过老杨或骂过老杨,或在钱财上占过老杨的便宜,而是从心底里看不起老杨。看不起一个人可以不与他来往,但老马说起笑话,又离不开老杨。老杨对人说起朋友,第一个说起的是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老马背后说起朋友,一次也没提到过杨家庄卖豆腐也卖凉粉的老杨。但外人并不知其中的底细,大家都以为他俩是好朋友。杨百顺十一岁那年,镇上铁匠老李给他娘祝寿。老李的铁匠铺叫“带旺铁匠铺”。铁匠十有八九性子急,老李却是慢性子,一根耙钉,也得打上两个时辰。但慢工出细活,这把耙钉,就打得有棱有角。饭勺、菜刀、斧头、锄头、镰刀、铲头、门搭等,淬火之前,都烙上“带旺”二字。方圆几十里,再不出铁匠。不...
作者:熊培云梁文道序 允厥执中首先,这个书名就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近年中国的时代精神,以及过去三十年变化的要点。我们知道,中国曾经是个“全能主义国家”,政府无所不能,人民则无所逃于天地间;几乎你想得出来的所有事情,皆在政府的规划之下。大如产业结构、资源分配,小如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指挥布置。我还记得农村里的长辈告诉我,在文革高潮的那段期间就连新春拜年也不行,大家道上相遇,只能暗自点动手指,权充作揖。而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国家退却的历程。今天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听摇滚,也可以崇拜周杰伦,因为国家不管了。毕业之后,政府不再为你分配工作;独立成家,你也不能指望政府替你安排住处;生病入院,你发现公立医院要先跟你算钱;甚至报案申诉,有时候也得花钱才能买到你以为不用钱买的服务。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它还要退到什么地步?为什么你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
作者:许开祯引子都说,这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仿佛空旷和苍凉,就是它的写照。唐人王之涣便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啊……那个也曾将脚步送到过这片土地上的王翰更绝,竟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都有了,居然又醉卧沙场君莫笑。大约正是因为他们的缘故,这一片土地,就格外苍凉,也格外悲壮。血和泪,便成了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的主题。然而,这一片土地,又是那么的富饶,那么的多情,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含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于是富饶与贫瘠,粗犷与多情,就成了关于这片土地永远的争执。这片土地叫凉州。古书上说,西出长安,千二百唐里,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好大的城池,便是凉州。司马光也写文章说,从安远门以西,西尽唐境,一路上桑树遍野,胡麻翳垄,每隔不远,就有惹客吃酒的青旗幌子;天下最...
作者:马伯庸不过我尤其喜欢“第二生活”这个讲法。凭什么猫有九命,人却生死一线?上帝于是公平,说人命既脆弱,那就靠体验多活几回吧。体验就是要造环境,你到江南看“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一种体验,到漠北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又是一种体验;你“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一种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是一种体验。再说短篇。短篇是吝啬鬼,也是薄命才子。吝啬鬼是自己省不肯多给别人;薄命才子是一看就知道有才,不过很快就玩完了。于是,我们哗啦啦树一大旗,上书:短腔调。若有左右门脸,分别写: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文斗亦如武斗,长强短险。长篇写得好,自然是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长篇写得好,完全是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心思必有沉潜,结构务必坚实,体力也要...